主页 序言 前言 目录 后记    

 

 

 


主页

主目录
 

 

第二十五回

孔圣人四适卫国  遭非议子见南子


 
 

  春秋末年,孔子在鲁国从政,以司寇身份代理相事,干得有声有色。公元前499年,齐国出于政治图谋,给鲁国国君鲁定公送来歌舞美女80人,骏马120匹,诱使鲁国君臣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鲁定公由此不问朝政,怠于国事。

  孔子的学生子路看到这种情况,劝孔子辞职,一走了之。孔子看着在鲁国实在不能展示自己的才能,便决计离开鲁国。他不能东去齐国,因为“夹谷之会”时孔子触犯了齐景公,又因“齐赠女乐”的事又大大激怒了孔子对齐国的憎恨。

  向西奔卫,是他和弟子们认真商议决定的。卫国是鲁国近邻,与鲁国同为姬姓国家。鲁国为周公之后,卫国是康叔之后,周公、康叔都是周文王的儿子,两国是名副其实的兄弟之国。 卫国又有孔子的好友蘧伯玉,他是卫国大夫,一生侍奉卫国三公(献公、襄公、灵公),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二人多有来往。

  孔子选择卫国,与他的多位学生是卫国人也有一定关系。他的得意门生子夏、子贡都是卫国人,还有一些较知名的弟子,如句井疆、琴牢、颜仇由等也都在卫国做了官。特别是子路很积极主张到卫国去,因为除卫国大臣颜仇由是子路的丈哥外,他还有个连襟弥子瑕,是卫灵公的宠臣。子路认为,可以通过蘧伯玉、颜仇由、弥子瑕等人,和卫灵公建立联系,很可能得到重用。就这样,公元前498年 (卫灵公三十七年),孔子与弟子一行数十人,在鲁国取道西行,几天后就进入

孔子适卫

  卫国边境,先来到卫国的一个小集镇上。孔子举目四望,看到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市场繁华,深感意外:“原来卫国很繁华呀,小集镇上也有很多人。”孔子为什么会意外呢?因为当时卫国是小国,卫文公执政时,卫国虽经卫文公治理,逐渐强盛起来,但在当时诸侯争霸的形势下,仍是受人欺负的小国。因此,他看到卫国小集镇人口稠密,心情开始变好。冉求问:“老师,人口多了,该怎么办?”孔子说:“想办法使他们富裕起来。”

  冉求再问:“富裕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开办学堂,教育他们。”

  冉求又问:“老师,你此次被迫离开鲁国,难道没有怨恨吗?”

  孔子叹道:“此番出走,是我自己的主意,我不怨天忧人,凡事要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这样怨恨就没有了。不然,怨恨会越积越深。我谁也不怨恨啊!”话虽如此,孔子已是语带酸楚。

  子贡问道:“老师,你此番离开鲁国,打算怎么办?”

  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应做到国有道鼎力相助,国无道则远避他乡。人生在世,必有所追求,不可昏昏然虚度春秋,无所适从。我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去奸佞,除邪恶、平欺诈、息战争,恢复周公礼制,实现天下为公。我此番离开父母之邦,就是去巡求实现理想的途径呀。对于一个无所追求、不知自己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

  冉耕一向少言寡语,听到这儿问道:“君子和小人有何区別呢?”

  孔子听到一向沉默的冉耕发问,很高兴,说:“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小人则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闵损也跑来问道:“老师,君子对待事业应持什么态度呢?”

  孔子说:“君子对于事业,以合乎时宜为原则,用谦逊言论谈论它,用诚实态度对待它,依照礼制完成它。”

  子路问:“君子也有怨恨吗?”

  孔子道:“君子担心的是自己没本事,不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若说君子也有怨恨,那就是无所建树,空忙一生,不被人们称颂。”

 

孔子授徒

  孔子一行来到卫国的都城帝丘,由子路带着大家,来到丈哥颜仇由(又名颜庚)的家。孔子一行一到,颜仇由迅速禀告了卫灵公。

  卫灵公大喜,认为孔子是名扬天下的圣人,此来定可为卫国效力。卫灵公立即安排接见孔子,在接见过程中,卫灵公问:“你在鲁国拿多少薪水?”

  孔子说:“奉粟6万”(即6万小斗,合汉代两千石)。

  卫灵公很爽快:“我也给你这么多。”

  待遇不错,但卫灵公对孔子的真正来意尚不了解,因此并不给他官职。卫灵公问孔子:“夫子在鲁国为大司寇,弃官不做,不知作何打算?”

  孔子说:“丘以为,人生在世,不必为无职位发愁,应该为无任职的本领发愁。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我所追求的是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

  卫灵公说:“卫国自先祖文公大治以来,历经六代,始终未能强盛,我年事已高,仍有图强之心,用何方法可使国家强盛?请您赐教。”孔子用心听着,觉得卫灵公口气虽大,但似乎毫无信心,便含蓄地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必须怎样办,也没规定不准怎么办,怎样恰当便怎么办好了。”卫灵公似懂非懂。

  孔子感到话不投机。孔子在卫国住了下来。其间,孔子在卫国虽不能“为政”,但过得还不错,他一方面在卫国办学、多与贤者交往,一方面教导众弟子,并不寂寞。

  不久,卫国发生了公孙戌叛逃事件。公孙戌是卫国大夫公叔文子即公叔发的儿子,公叔文子死后,公孙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文子在卫国声望极高,“富而能臣” “富而不骄”,可是他的儿子戌既富且骄,灵公很烦他。公叔戌与他的同伙一起密谋,准备除掉卫灵公夫人南子及同党,被南子和卫灵公及时发现,于是卫灵公要捉拿公叔戌及其同党北宫结、赵阳。公叔戌先逃到他的封邑蒲(今河南省长垣县),企图顽抗,后又与北宫结逃到鲁国,他的同党赵阳逃到宋国。

  当时孔子在卫国出于对公叔文子的尊重,曾和弟子一起采集过他的言论事迹,和公叔戌也有交往。公叔戌逃跑后,原来孔子与他的关系引起了卫灵公的猜疑,卫灵公派了个心腹到孔子师徒住处,察看他们是否还与公叔戌有勾结。孔子已认识到自己已经不被卫灵公信任,所以便决定离开卫国,到陈国去试一试。公元前497年底,孔子和众弟子离开了仅待了10个月的卫国,取道南下陈国。

  孔子去陈国经过卫国南部的匡邑时(匡城遗址在今长垣县城西南10公里的张寨乡孔庄村一带),因误会遭遇匡人的围攻,被围困了五天,后来孔子逃离了匡邑,又回到蒲邑(今河南长垣),然后第二次到了卫国的都城帝丘。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

  卫灵公夫人南子希望见见这位名人,派人对孔子说:“天下的君子凡看得起我们卫国、想和我老公做兄弟的就一定要来见我,我现在愿意见你。”

孔子见南子

  孔子先是辞谢了那个使者,后来想想南子说的话,感到我要不去见她,就等于不是君子,就等于不愿和卫灵公交朋友,思量再三还是去拜见了南子。《史记》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夫人在chī)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qiú)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很不高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成白话文:南子在葛布做的帷帐中等着会见孔子。孔子进去后,向北行礼,南子在帷帐中还礼,南子佩戴在身上的玉器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孔子见过南子后,出来说:“我本来就不愿见她,现在既然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子路听了很不高兴。孔子马上辩解说:“我如果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让上天杀了我吧!让上天杀了我吧!”

  孔子见南子时,“夫人在絺帏中”,有两重意思:一,南子尊重孔子,你不是很注重礼节吗?那我就在屋子里再搭一座帐帘,而且这顶帐帘是用细葛布做的,而且“环佩玉声璆然”,这次相见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二,说明南子也是很懂礼节的,她要见孔子是一次非常严肃的会见,等同于现在最正式的外交场合,她将孔子作为别国的公卿对待,礼遇不谓不隆。

  “子见南子”,子路为什么不悦?这是因为孔子一开始把“礼”捧得太高了,使之成为一座“仰之弥高”的大山,而子路也的确把“礼”看得“危乎高哉”,他在临死之前还说:“君子死,冠不免”,然后“接缨而死”,这说明“礼”在子路的心目中是不可逾越的,可孔子去见南子无疑是逾礼的。(《礼记》:男主于外,女主于内,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妇将有事,大小必请于姑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孔子是不是男的?南子的姑舅这两个职位跟孔子有关系吗?人家都“深宫固门”了,并有“阍(hūn)寺守之”,孔子怎么还要“入”),并且孔子这次明显是搞了一言堂,在去见南子之前并没有告诉子路,这有孔子的“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为证。可以肯定老夫子的这句话是对子路说的,因为老夫子用不着对那些宫女内侍之类的人解释什么,也不可能是对南子说的,老夫子去见南子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也就是说老夫子是因为有求于人才不得已而见之,而老夫子一进门就对南子行了最高级别的稽首礼,然后再对

  南子说:“我一向没来见你,这次来只是为了答礼。”如此前恭而后倨,那老夫子不就成了一个大白痴了吗?所以这句话只能是对子路说的,并且明显是敷衍子路,子路当然就不高兴了:老师哎,您天天教导我们“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还说什么“吾道一以贯之”“人无信则不立”,做事要“名正言顺”,可您自己不仅听了、视了,还言了、动了,这叫“一以贯之”吗?为了仕途走夫人路线算是“名正言顺”吗?因此,子路不高兴是理所当然的,孔子为什么要发誓?如果子路为师,孔子是学生,老师不高兴了,学生赶紧发誓还说得过去,但因为学生不高兴了,而老师急忙发誓就无法解释了,所以就连来了两个“天厌之”,除了表白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我也不悦了”,子路你打住吧,这事我以后再慢慢跟你解释。这就是子见南子的故事。孔子在卫国既然得不到重用,便打算西游去晋国,拜见晋国的上卿赵简子。到了黄河边,听到晋国大夫窦鸣犊、舜华被杀的消息,就面对着黄河感慨地叹气说:“壮美啊黄河水,浩浩荡荡多么盛大,我所以不能渡过黄河,也是命运的安排吧!”子贡赶上前去问:“冒昧地请问老师,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窦鸣犊、舜华两个人,都是晋国有才德的大夫。当赵简子还没有得志的时候,是依靠这两个人才得以从政的;等到他得志了,却杀了他们来执掌政权。我听说过,如果一个地方剖腹取胎杀害幼兽,麒麟就不再来到它的郊野;如果排干了池塘里的水去抓鱼,那么龙就不再去调合阴阳来兴风作雨了;如果倾覆鸟巢去毁坏鸟卵,凤凰就不愿来这里飞翔。这是为什么呢?君子忌讳伤害他的同类。那些鸟兽对于不义的行为尚且知道避开,何况我呢!”于是便回到鲁国老家陬乡休息,创作了《陬操》的琴曲来哀掉窦鸣犊、舜华两位贤人。次年,即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

  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孔子又第三次到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又回来了,非常高兴,亲自跑到郊外去迎接孔子。然而,这次来到卫国,孔子见卫灵公已经老态龙钟,对政事不是那么关心了。孔子提出讨伐蒲人的建议,卫灵公也不采纳。孔子非常伤心,感叹道:“如果用我来主持国家政事,一年就可以了,三年便可大见成效。”但是卫灵公无动于衷。

  卫灵公让孔子陪着他和南子坐上马车,招摇过市。这让孔子非常气恼,孔子发牢骚说:“完了呀!我没见过喜欢美德像喜欢美色的人。”当天晚上,卫灵公还兴致勃勃地向孔子请教行军打仗方面的事,孔子很不耐烦,回答说:“礼仪方面的事,我还知道一些,行军打仗方面的事,我没有学过。”

  这一年春天,卫灵公带领大臣郊游,还带着他的小儿子子郢(字子南)。卫灵公非常愤恨太子蒯聩出走,有心将来传位于子郢,便说:“我将立你为后。”子郢说:“我不足以管理国家大事,您还是另立他人吧”。到了夏天,卫灵公病死。灵公在位42年。对于卫灵公的葬地,在卫灵公生前就进行了占卜,卦辞说卫灵公葬在卫国的公卿墓地不吉利,而葬在北部沙丘之地比较吉利,于是就把卫国国都帝丘北部几百里的沙丘之地(今河北邢台市广宗县)选作卫灵公的墓地。春秋后期,邢国被卫文公所灭,邢台一代都归属于卫国。卫灵公去世后就葬在那里。

  灵公的夫人南子再次让子郢继位,并说这是灵公吩咐的。子郢坚决不肯说:“亡人太子蒯聩之子辄还在,我不敢当。”于是在公元前492年,卫大臣扶立卫国出亡太子蒯聩之子姬辄为君,是为卫出公。

  卫灵公去世后,孔子也离开了卫国。孔子一行在经曹国去宋国的路上,遭遇了宋国司马桓魋(tuì)的刁难。孔子只好又去陈国。路过郑国时,孔子在郑国都城与弟子们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然后孔子到了陈国。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孔子离陈去往蔡国。途中断了粮,随行的人都病得起不来了。后被楚人相救。子路极不高兴地来见孔子:“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固然也有穷困的时候,但小人一穷困就胡作非为。”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离开楚国,第四次回到卫国帝丘,住在蘧伯玉的家中。

  蘧瑗,字伯玉。春秋卫国人。生于公元前585年左右,卒于公元前484年。他自幼聪明过人,饱读经书,能言善变,外宽内直,生性忠恕,虔诚坦荡。蘧伯玉生于仕宦之家,其父无咎,谥庄子,也是卫国名大夫。当时,蘧姓在卫国已是名门望族,可谓俊贤荟萃,其中杰出的女性就有子贡的母亲。

  蘧伯玉于卫献公初即已入仕,在献公中期已为卫国举世皆知的贤大夫。蘧伯玉一生,侍奉卫国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国君。他主张以德治国,执政者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化、教育、影响人民,他体恤民生,实施弗治之治。卫国几经战乱、内讧,早已沦为大国的附属国,卫国只能在几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但由于蘧伯玉等大臣们的努力,卫国仍能维持生存,民众安居乐业,致使孔子周游列国第一次进入卫国见到蘧伯玉时,竟然发出“庶已乎”的惊叹。蘧伯玉与孔子一生为挚友。

  在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中,有10年在卫国,其中两次住在蘧伯玉家,前后达9年。孔子这次从外地回到卫国,蘧伯玉已是年逾百岁的老人,孔子再次在蘧伯玉家设帐授徒,二人更是无事不谈,充分交流思想。蘧伯玉的政治主张、言行、情操对孔子儒家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言行合乎儒家学说的基本观点,为以后儒家学派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如此,蘧伯玉“弗治之治”的政治主张,也开创了道家“无为而治”的先声。

  公元前485年,这个时候,卫出公辄的父亲蒯聩没有继位做国君,遗址流亡在外,其他诸侯国对此事屡加指责。而这时孔子的弟子很多在卫国做官,卫出公辄也想请孔子出来执政。孔子说:“鲁国、卫国的政治情况,如同兄弟一般相似。”子路问孔子说:“卫出公想请您出来执政,您打算首先做什么呢?”孔子回答说:“那我一定首先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的事吗,老师您太迂阔了!为什么要首先正名份呢?”孔子说:“鲁莽啊,仲田!要知道,名分不正,说出的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那么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那么礼乐教化就不能兴盛;礼乐教化不兴盛,那么刑罚就不准确适度,老百姓就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办才好。所以君子办事必须符合名分,说出来的话,一定要切实可行。君子对于他所说出来的话,应该毫不苟且随便才行啊。”

  公元前484年,孔子学生冉由为鲁国领兵把齐国打得大败。鲁定公很器重冉由,问他跟谁学的本事。冉由说孔子是他的老师。鲁定公便召孔子归鲁,孔子说:“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于是孔子从卫国回到了鲁国,这时孔子已经68岁了。

  回国后,孔子对季康子说卫灵公无道。季康子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孔子说:“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帅军队,如此一来,他怎么会败亡呢。”

  孔子还说道卫国的大夫史鱼和蘧伯玉:“史鱼真正直呀,国家有道,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真是君子呀,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把自己的主张埋藏在心里。”

  从公元前498年到公元前484年,在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里,他4次到卫国,先后在卫国停留长达10年时间,或许孔子认为卫灵公有尊重人才的优点,也可能是孔子很希望在卫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孔子在卫国期间虽然在仕途上没有进步,但是他在卫国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成为一名传播文化的使者。在今天的鹤壁境内,至今还流传着与孔子讲学有关的故事和与孔子有关的遗迹。淇县的桥盟乡七里堡村就是当年孔子的讲学处。后人为传承孔子的思想和文化,在七里堡村建起了书院,名为学修书院。时过境迁,今天的七里堡小学便是在学修书院的遗址上建起来的。当年的学修书院已不复存在,而书院当年的一对楹柱仍保存在七里堡小学内。其联为:“富教两加皇矣圣言传沬土,车徒三至岸然道貌留淇泉。”其中,“富教”即儒教;“圣言”指圣人孔子之言;“沬”为淇县古称。上联是说孔子的思想和教诲在卫国(淇县)这片土地上传播,下联说孔子和弟子曾多次到卫国传道授业,在淇河两岸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在浚县南部的新镇镇和北部的善堂镇至今也流传着与孔子讲学有关的故事,而且新镇镇境内的淇门还有当年孔子讲学的学堂遗址。浚县善堂镇有四个相邻的村庄从前一直叫着前留牛村、后留牛村、柴留牛村和赵留牛村,自上世纪初以来,人们为了叫起来顺口,把四个村名简化成了现在的前村、后村、柴村和赵庄村。时至今日,当地的老年村民仍习惯上把这四个村庄称为“留牛村”。据说,“留牛”这个村名是从孔子到当地讲学时流传下来的。相传孔子当年带领弟子们驾着牛车到了浚县善堂镇北部的一个村庄时,一头拉车的母牛即将分娩,孔子和弟子们不知如何处置是好。当地村民都知道孔子是个有学问的人,对孔子特别崇拜,就像现在的歌迷崇拜歌星一样。村民们得知孔子到来的消息,便把孔子一行人接到家中热情招待,管吃管住,还悉心照料母牛分娩。小牛犊生下来后得到村民的精心护理,长得膘肥体健。孔子在村里住下来后当然不会闲着,他为村民们讲解《诗经》,为大家释疑解惑,传道授业。过了一段时间,母牛产后体力恢复,小牛犊也一天天长大了,孔子该走了。孔子临别时为表达对村民的感谢之意便将小牛犊留了下来。村民把这头小牛犊视为圣人的恩赐,感到非常荣幸。孔子离开以后村民们为纪念他,遂把村名改为留牛村。留牛村的人口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前留牛村、后留牛村、柴留牛村和赵留牛村。这便是今天浚县善堂镇的前村、后村、柴村和赵庄村村名演变的过程。

  鹤壁市山城区大胡村名字的由来也与孔子有直接关系。孔子在卫国时曾和学生们乘坐马车途经这里,当时一群儿童在村口玩耍,他们用石块在道路中间垒起了一座“城堡”,孔子让弟子上前告诉儿童把石头挪走,不要挡道,这些儿童玩兴正浓,不愿拆“城”,便反问道:“从来都是车让城,没有城让车的道理,我们为什么要拆‘城’呢?”孔子无言以对。孔子不忍心让孩子们扫兴,便让随从调转马头绕道进村。进村后,孔子见了村里的老人作揖问好,并对村里大人们说:“村口那群孩子在路上胡垒,我们不得不绕道进村。”为了表达对圣人孔子的尊敬和爱戴,孔子离开后,当地人就把村庄命名为“胡垒村”,后又历经“大胡垒村”“太极村”等名后,演变成了现在的山城区 “大胡村”。 

 

    

 
 
 

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站         站长:任惠生      电话  0392-3286668    电子邮箱: qhwhyjhxsb@163.com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毛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