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序言 前言 目录 后记    

 

 

 


主页

主目录

 

 

 

 

《卫国风云》


 
 

为小国立传  为大国张目

       ——读底兴魁先生的先秦四部曲

  这是一组耐人寻味的书目:《卫国风云》、《大商帝国》、《宋国春秋》、《晋国雄风》。煌煌四部著作均是反映先秦的历史文化,均有着穿越时空、俯视历史的大气,均出自底兴魁之手。春秋史籍,遂成大观,读来荡气回肠,思之扼腕浩叹!历史之遗憾,文学之魅力,尽在其中矣。

  春秋时代,群雄并起,豪强争霸,遍地狼烟。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思想空前活跃,文化空前繁荣,社会急剧动荡,军事兔起鹘落,用恩格斯描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那是一个需要巨人和产生巨人的时代。现在的鹤壁市属于当时的卫国领地,所辖的淇县朝歌又是商朝的国都,一条孱弱的淇河,流淌着太多志士的壮丽文采、将军的铁血狼烟、美人的浅吟低唱。所以,鹤壁这方热土,注定要世风昌明,文化繁盛。如果用现代人的视角回顾两千多年前的故事,那肯定是一个精彩的历史回放、璀璨的文学华章。遗憾的是,这样的文学高峰并不曾过早地出现,鹤壁也在等待中度过了近六十年。历史似乎丢下一个包袱,留下一个悬念,单等有心人精心捡起,粲然绽放。

  直到二十一世纪,一个并非文史科班出身的公务员自觉担起了这份责任。兴魁君本是学畜牧的,参加工作之后一直从事行政工作,象棋下得也很了得,这些都与文史几乎搭不上边。偏偏就是搭不上边的事,兴魁君却把它们掰开揉碎,刮垢磨光,做得有板有眼,最终形成蔚为大观。《卫国风云》是其处女作,写作了近十年,修改了几十次,真可谓十年磨一剑。一经面世,反响强烈。体制内的同事说,没想到平时敬业于工作的人竟也能熟练驾驭两千多年前的史料。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兴魁君像一位游走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说客,搜罗典籍,批卷阅帙,剪裁史料,熔铸心血,又相继写出《大商帝国》、《宋国春秋》、《晋国雄风》。据他自己说,四部著作都是由他直接搜集整理、打字编排、校对修改、提出装帧设计方案。他是在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自己以前下象棋的时间读书写作,个中甘苦,唯有自知。在人们普遍感叹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当下,如兴魁君这般“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苦行僧般的读写生活,着实让人敬佩。

  近年来,读书界常有抱怨:每年出版社出书多多,而可读者竟寥寥,尤其是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地方文化书目少之又少。然而,先秦四部曲则是这“少之又少”中的精品之作。仅就这部书的外在形式而言,就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大开本,高端典雅;旧色调为主的封面上装饰以诸多的先秦时代文化元素,给人以雄浑厚重的视觉效果;版式精美,印制精良,校对精确。

再来看四部作品的另外价值:

  其一,作家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谨,对历史、社会乃至读者,极其负责。兴魁君曾任市政府淇河保护与开发办公室主任,足迹遍布淇河两岸。为了创作系列作品,他除了阅读大量的历史著作与文献资料之外,还实地考察、探寻、采风,出差时每到一处,他都很留意当地的文化,所以,呈现给读者的系列作品才信实可征,可读耐读,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验。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创作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的太史公来。两千二百年前,史迁为了积聚素材,掌握第一手材料,从京师长安出发先向东南行走,出武关至宛地,南下襄樊到江陵,渡江溯沅水至湘西,然后折向东南到九疑;窥九疑后北上长沙,到汨罗屈原沉渊处凭吊,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登庐山,观大禹疏通九江后,展转到钱塘,上会稽,探禹穴,然后到吴地游观春申君宫室;上姑苏,望五湖,之后北上渡江,过淮阴,至临淄、曲阜,考察齐鲁文化,观赏孔子留下的遗风,接着又沿着秦汉之际风起云涌的历史人物故乡,楚汉相争的战场,经彭城,历沛、丰、砀、睢阳,至大梁,行走了大半个中国。这里,我们无意于去做牵强附会的比附,我想说的是,兴魁君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创作态度,给当下的文学界乃至文化界,都会起着一种引领的示范作用,一种警世警人的作用。无论创作现代小说也好,创作历史小说也好,乃至读书治学做研究工作,都需要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合乎情理,尊重规矩,吸纳大地气息,汲取民族精华。如此,才能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除了这四部作品之外,我还读过兴魁君的地理长文《探访淇河之源》,写作前,对每一处疑似淇河源头、每一个淇河流经的山村、每一个山角水诹,作者无不亲临其境,眼观足履,得出的结论不得不让人信服。另一篇考证鹤壁传说的长文《鹤壁人话鹤》,也是采取同样的严谨态度,摈弃人云亦云,采取第一手资料,令人耳目一新。

  其二,系列作品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厚重。其中,所涵蕴的历史经验教训,所散播出的中原文化气息,所隐喻的人生智慧,所揭示的民本思想、仁政理念、人生哲学与生活态度等,能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诸多的启迪。我们知道,好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还原历史,再现历史,而是通过故事的叙述、场景的呈现与人物的刻画,达到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启迪人生智慧、促进读者心灵健康发育的目的。窃以为,先秦四部曲在这方面是做得很好的,这也是我一拿起来就不忍释卷,沉潜其中而多有会心的真正原因。

  其三,先秦四部曲的艺术感染力很强,兴魁君驾驭重大历史题材的能力十分高强。战国七雄,风云际会;小国林立,各领风骚;事件纷纭,头绪繁多;人物林立,关系错综。作者竟能于错综复杂之中,抓住主干,撷其纲领,从容叙述,脉络清晰,故事与故事之间则张弛有致,谋略与战争交错则疏密相间。这种结构故事与讲述故事的能力,若非其胸中有万千沟壑是断然做不到的。作者对历史资料综合整理的能力和想象力十分超强。尽管在具体创作中更多的是剪裁了《左传》《史记》《尚书》《公羊传》等历史文献中的史实与故事,但是,故事发生的宏阔的历史背景与细腻的场面描写,所在区域的风土民情与社会习尚,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与心理刻画等,在作者合乎情理的想象中,都给予了具体而细致的描摹。读后,能够动人心魄,感人肺腑,久久难忘。比如对人物的刻画是具体而富有个性化的,绝对没有历史教科书中的概念化与脸谱化的倾向。举例来说,许穆夫人的柔弱与刚强,卫武公的潇洒与仁爱,卫懿公的荒唐与浪漫,都有机地统一在一个人的身上,展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贵族阶层的特殊文化气质。

  先秦四部曲的语言凝炼、流畅、典雅,富有个性化,既具有淇河文化语言清新脱俗与雅致醇厚的一般性特点,又特别切合人物的身份、性格与说话的场合以及环境,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史记》语言的典雅清新,话本语言的通俗流畅,民间语言的简洁生动,被作者驱遣得得心应手,令人赞赏,令人敬佩。

  四部作品相比较,《卫国风云》打磨时间最长,史料准备最充分,也最耐读。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修改次数过多,个别地方文势上不太连贯。《大商帝国》则在第一部诸多优点的基础上,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与复杂性格的描摹,更加细腻入微,所以就显得更加厚重而耐读。《宋国春秋》《晋国雄风》文笔明显成熟多了,大有丽日行空、江河东流的从容。

  兴魁君是一位宽厚的兄长,也是我敬重的领导。值其《晋国雄风》付梓之际,谨作此文,聊表对文化的敬重。

王殿民于2017年4月

 
 

    

 
 
 

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站         站长:任惠生      电话  0392-3286668    电子邮箱: qhwhyjhxsb@163.com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毛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