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研8

《淇河文化研究》 第8卷
     

 

景点名胜 - 柏尖山村还有个白龙庙

柏尖山村还有个白龙庙
 


作者:陈海寅 武丹  加入时间:2013-9-12 10:38:48

在淇滨区上峪乡柏尖山村,有一个关于白龙王的传说广为流传,

与传说有关的一座古建筑做工精细令人赞叹

——至少600年历史的白龙庙

 


后宫房檐上有兽面图案的瓦当
 


后宫屋脊角下方的莲花祥云石刻



白龙庙拜殿  本组图片均为本报记者李国庆摄


    □鹤壁日报记者 陈海寅  见习记者 武丹

    淇滨区上峪乡柏尖山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这里青山如黛,绿水如带,风光如画。

    在这里,数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白龙王的传说。村中的白龙庙,就是因这个传说而兴建的。

    600余年历史的白龙庙

    8月30日,记者一行顺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柏尖山村。在村西紧靠淇河的坡地上,记者找到了白龙庙。推开简易却很古朴的山门进入庙中,首先出现在记者视线中的是一座拜殿。拜殿古朴别致,房顶长满蒿草。村里76岁老人王双印说,他祖爷爷在世时,这座庙宇就已经存在了。

    记者顺着拜殿前的台阶拾级而上,来到殿中。殿内立着数块石碑,字迹仍依稀可见。一块石碑上刻“柏尖山威惠督龙王庙重修碑记嘉庆二十三年七月初一立”,另一块石碑上刻“敕封柏尖山威惠督龙王庙重修碑记大清光绪十七年三月十五日立”。

据村中80岁老人王佩良介绍,距此不远的白龙庙村也有一座白龙庙,建设时间较晚。该庙建成后,又建了戏楼,该戏楼建成于1416年。由此推断,建设时间更早的柏尖山村白龙庙,距今至少已有600年历史。

    相传白龙为躲避追杀而藏身于此

    为什么相距不远的地方有两座白龙庙呢?

    “白龙王的母亲是一名渔家女,因长得漂亮而被南海龙王敖钦掳走,后来生下了白龙王。他们母子在龙宫很受排挤,后来有奸人挑唆,要杀白龙王。”王佩良说,白龙王和其母惊慌之下,躲藏在有龙潭的柏尖山村。

    相传白龙王和其母就在这个钟灵毓秀的山村中隐居下来。白龙王成年之前,还给附近的地主家放牛、种地。后来柏尖山村的龙潭水干了,他便到附近一个也有龙潭的村子修炼,这个村子就是白龙庙村。白龙王成年后,保柏尖山村及其附近的村庄风调雨顺。村民们感其恩德,遂在村边修建了白龙庙。

    做工精细 石刻图案随处可见

    白龙庙有山门、有拜殿、有后宫。山门有一人多高,做工精细,每道砖缝都经过细心打磨。山门为悬山顶,瓦当为兽面图案。

拜殿是一座南北为墙、东西各靠两根柱子支撑的亭式建筑,宽约6米,进深约4米,上方为卷棚顶。四个石柱的柱础约有半米高,上下略粗,中间略细,形如灯塔。柱础上方雕刻有斜形线条,如同莲花;中间雕有四条细细的石柱,如同灯体;下面雕有三角形图案,又配以别致的花形。

    拜殿南北两侧的墙壁上,各有一幅彩绘图案。北侧墙壁的图案为猛虎下山,南侧墙壁的图案为龙腾祥云。南侧墙壁的右下角,还绘有一个人和一头牛。王佩良说,这便是描绘白龙王少年时期在地主家放牛的故事。拜殿的大梁上,也绘有二龙戏珠的图案。南北屋脊角的下方,还有石刻装饰。

    与拜殿仅有半米之隔的便是后宫。正门上方有块石匾,上书“威惠督龙”四个字。然而,这些字迹在“文革”时期遭到破坏,已模糊不清。王佩良说,“威惠督”是明朝皇帝敕封白龙王的封号。

    后宫的墙体有半米多厚,屋顶瓦当上也有兽面图案。后宫南北屋脊角的下方,有莲花祥云的石刻图案。室内的屋顶设计也非常别致,砖块层层重叠,在屋顶上方形成尖顶,每条重叠的线条都整齐划一,可见做工之精细。

    解放前,每逢天旱柏尖山村便会上演求雨的祭祀仪式。“那时,村民们会把白龙王的神像抬到村里的空地上,搭起棚子,全村老少都来拜祭。”王佩良说,他刚记事时,还曾见过村民这样祭祀。

相关链接白龙庙览胜(摄影)风雨沧桑白龙庙     姚慧明 王俊智:解读白龙庙戏楼楹联     王克家: 淇河白龙庙古戏楼新考
         梁山好汉曾小聚白龙庙


 
     
柏尖山村还有个白龙庙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

豫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