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淇河文化研究7

淇河文化研究  第七卷 2012年

 

   

 

景点名胜 - 风雨沧桑白龙庙
风雨沧桑白龙庙
 
作者:   加入时间:2012-1-12 18:13:37

 

壶关千折汇斯潭,

惊涛数丈飞珠帘。

云有神龙镇柏尖,

祠自北山徒而南。

 ——“柏尖山白龙潭陪涛”(清:魏行学)

    从电广往西,经淇滨区上峪乡,穿过一个个山包,西行5公里左右就是高耸在白龙庙吋制高点的鹤壁白龙庙。

    这是一座始建年代不详,明成祖十五年(1417)重修的龙王庙。这里曾有汤阴史上久负盛名的庙会,曾是历史上热闹非凡的淇河渡口,还有鹤壁保存最完整的白龙庙戏楼。清末民国时期,这里的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沿着一条碎石铺就的小路而止,终于看到了巍峨的白龙神庙的山门。进山门,记者见到了白龙庙文物保护小组的刘乃安与马振华两位同志。跟随着他们的脚步,记者遍览了白龙庙附近各个即将开发的景点,也在现实与历史之间穿梭往来。

    众所周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四五:千年前,人类处于氏族社会时,每个氏族,都崇拜—种动物,如牛、马、虎、鹿、蛇等,作为本族的标志。后来有个强大的氏族把其他氏族都吞并了,就把各个氏族的动物标志拼凑在一起,虚构出—个最凶猛的动物形象,这就是所谓的“龙”的来历。在上古时代,龙具有原始宗教的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龙的宗教意义淡化,世俗化趋势加强。东汉以后:随着佛教和道教的介入,龙重新被注入宗教的内容,龙也由原来的神兽变成了充分人格化的龙王。

    民间认为,龙王是水族的主管,能生风雨,兴雷电,是兴云播雨之神,江河湖海,凡有水的地方就有龙王的存在。汉末以后,中国到处兴建龙王庙,鹤壁白龙庙只是众多龙王庙中的。一粒沙。其实,白龙庙的兴建有其客观的原因,《鹤壁市志》中载:淇滨区上峪乡白连坡、柏尖山一带山高、土薄、谷深,历来水源奇缺,人民生活比较贫困。看来,白龙庙的兴起跟当地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不无关系。

    白龙庙前身建在柏尖山村,后来迁至现在的白龙庙村。如果单就白龙庙占地大小和所占据的淇河畔的这个小山包来看,很难把她和《汤阴县志》中所载“汤阴县西南行六十里,有山曰柏尖山,峭然而高大,山下有龙潭,莹然如波涛。山水名秀,仓峭深窈,斯汤阴县盛处,而有庙祠建焉,曰威惠王之庙祠”相联系起来,现在已经残破不堪的白龙庙更是让人感到一丝伤感,惟有庙后的淇河白龙庙瀑布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以前的淇河白龙庙段是—个大的渡口;主要功用是运输。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在淇水口作堰,使淇河东北流入白沟(今卫河),以通粮道。可见,东汉时淇河水运已经非常发达。在白龙庙附近,王家窑村是冶铁所在,纸坊村是造纸之处,桑园是种桑养蚕之所,而盘石头则发现了生产瓷器的遗址。这些商品生产出来如何运到外面?在当时条件下,想将这些生产出来的商品依靠陆路从离平原数十里的山谷里运出去是异常艰难的,当时依靠的主要是水运,淇河就是当时的运输通道。在白龙庙瀑布下面的数十块巨石上,至今依然可以找到当年固定船只用的孔。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汤阴县志》中说白龙庙是“斯汤阴之盛处”了,更不难想像当年的白龙庙段是何等的繁荣。

    美丽的传说和盛极的庙会

    记者跟随白龙庙文物保护小组的刘乃安同志查看了附近的地貌后,忽然简明白了为何白龙庙会从柏尖山村迁至现在的白龙庙村,很可能就是当时水运方便,而柏尖山村离淇河较远,白龙庙村则恰恰在渡口上,便于人们上庙拜祭。

    600多年过去了,白龙庙就这样在风雨中矗立着。它沉默,无声地向远处的群山诉着历史;它永恒,站在那儿向今天的人们展示着厚重的沧桑。在白龙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白龙王逐渐被当地人赋予了人性化的性格特征,并被当地人描述为有血有肉的当地人。

    相传,古时天下连年大旱黎民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小白龙见状于心不忍,私降甘霖被玉皇大帝打下凡尘,投胎于淇河之畔的柏尖山村。后来,小白龙在南山村给财主放牛,经卓坡村人介绍,娶南山村—书家女儿为妻。小白龙虽被贬民间,但其为民之心—如既往,矢志不移,食人间烟火,行美德善事,为百姓收高粱,浇良田,垒堰沟,斗苍龙,施雨沛于百姓,造福苍生,最终感动玉帝而重回天阙,位列九卿之尊。至今在白龙庙村还流传着这样的习俗,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之日,都要请戏班唱戏,以谢小白龙保佑众生之德。据白龙庙文物保护小组的刘乃安介绍说,如果要是往白龙庙北侧的龙潭中,同时投下猪头和羊头,羊头沉猪头不沉,而浮起的猪头只有卓坡村人敢捞,其他村子的人不敢捞,因为卓坡村人是小白龙的媒人,猪头则是小白龙献给卓坡村人的谢礼。清朝诗人魏行学《柏尖山白龙潭陪祷》一诗记述了这一奇事:“官长同人致祭虔,浮猪浮羊抑乱潭。”

    这个美丽的传说已不可考,倒是白龙王受封及迁址至白龙庙村,村民说白龙王是惟一受过封的龙王,其实史载宋徽宗曾于大观二年十月,诏天下五龙神皆封王爵: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神封孚应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黑龙神封灵泽王。在明万历庚子年(1600年)《敕封柏尖山威惠龙王庙》的碑记中也载有“何时自堂封御祭以来”之语。可见,白龙受封一事并非当地百姓因白龙之为神而妄加,这更增强了当地官长和村民对白龙的爱护和崇敬之情。据当地村民说,古时的县官或后来的县长任职时的惯例,都是先到白龙庙进行拜谒,以祈苍生之福或官运亨通。

    白龙庙庙门前有一垂带式台阶,共三段,每段16层台阶,其中喻意不言自明,拜过白龙王,一路顺风,亦是表达了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由于有垂带式台阶,自下向上望时,庙门显得异常巍峨壮观。白龙庙院并不甚大,由山门、拜殿、大殿和肩寝宫四部分组成,院内东西两侧各有——排厢房;拜殿的东西两侧画有八仙图,而八仙图的上方则分别画有龙和虎的壁画。这又是一种祈雨的方式。这种祈雨方式是龙虎相斗之意,虎生风,龙生云,云带雨。据说用长绳系一虎头骨,投入有龙的水潭之中,使人不断牵动长绳,虎头骨就在水中摇摆不定,引龙出渊,于是就会有云起潭中随之雨降。白龙庙碑文载:潭之上流石成形若渠、若门,若器、若穴,溪水积焉黛膏汀,来若白虹,纵然有声,盖天锺秀,於足宜为神龙所居也!站在白龙庙后极目远眺,河天一色,郁郁葱葱中淇河水轰鸣作响,景色雅致之极。难怪隐居在许家沟的一代文豪罗贯中会溯流而上,选择在龙潭之侧著书。龙潭的两侧有许多的巨石,而那两块较高的石头据说就是罗贯中的写书台。对于所熟悉的白龙庙,罗贯中更是北地南移。在《水浒传》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和第四十—回“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中,罗贯中两度将白龙庙北地南移,将淇河易名为江,把梁山好汉劫法场救宋江、戴宗的事件,及英雄小聚义集中在白龙庙进行描写。为了纪念罗贯中,今人特地将白龙庙内东侧的三间厢房建为罗贯中祠,并为他塑了像,所以称祠是因为罗贯中仅为庙中的一个客人,并非神仙。

    在白龙庙山门前,记者见到了69岁的李合云老人。老人是白龙庙村人,她说自己原来睡不着觉,从22年前到白龙庙守庙后,吃住都在庙里。他的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对她在庙里并没有什么异议,毕竟,白龙庙是他们全村人的信仰所在。老人告诉记者,每逢阴历二月二和十月初七的白龙庙庙会,前来看戏的人山人海,来自宜沟、汤阴等地的人们纷纷前来祭拜,小摊小贩亦是蜂拥而至,热闹得很,而她就负责给来庙里上香的人做饭。老人的话,再次印证了“斯汤阴之盛处”这一史实(鹤壁建市前属汤阴县)。另据《汤阴县志·卷三·祠二》载:“(清)雍正十二年夏大旱,知县杨士达率士民斋步祷,甘霖立霈。乃捐俸介修,命监生唐元龙,生员司国标、董其事,以答神贶,规模胜前。”在如今的人们看来,当时的人们是何等的可笑,而对于当时的人们和现在居住在白龙庙附近的村民来讲,白龙王不容亵渎。白龙庙村村民还给记者讲了一件怪事:20世纪90年代初,许昌某豫剧团在二月二白龙庙会时唱戏,戏前有一个不知深浅的武生说了一句对白龙王不敬的话,谁知当武生上场亮相时,一个大劈腿竟然拉烂了档部。不知何故的武生随即去了医院就诊,却到处无法看好,后来,该武生又回到了白龙庙,祭拜白龙王。于是,该武生出资请自己的剧团又到白龙庙唱戏三天,欢喜而归。不管这件事存在与否,都给白龙庙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尴尬今天与未来庙会

    提起白龙庙,不能不提及每年两次的庙会,每次庙会的最热闹之处当属白龙庙戏楼,因为远近文明的戏子们将在这里进行表演,而四面八方的客人也会在这儿欣赏到当时名角的表演,而四面八方的客人也会在这儿欣赏到当时名角的表演。69岁的李合云老人“人山人海”这一词来形容当时的盛况。“不行了,现在不行了,除了庙会时还会有些人来拜白龙王,平时来庙里的人很少。”李合云老人的话里分明透露出了一丝遗憾和对先前庙会盛极时的留恋。

    当历史的脚步进入2004年的时候,我们蓦地发现白龙庙已经不如以前那样吸引人的眼球了。在淇滨区的许多地方,记者随便问了一些人听说过白龙庙没有,很对人都说知道白龙庙瀑布,但是对于白龙庙知之甚少,并且很多多人称自己是无神论者,不大相信小白龙的传说。站在白龙庙戏楼前,石柱磨损、字迹模糊的戏楼沉默不语,似乎是对时人的一种抗议。白龙庙戏楼就在庙门前,据说所以这样建戏楼是为了白龙王看戏时方便。这座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的戏楼台基为青石所砌,通面阔6.2米,进深8.6米,分前后台,前台为卷棚顶,后台为硬山顶,两顶相连,前台卷棚檐部已经残缺不全,更像一位年迈的老人。戏楼前台的檐下有4根青石方柱,上面刻的两幅对联依稀可辨:

    (1)世物总空 何必以虚为实;人情无定 不妨借假做真。

    (2)盍往观乎 父老闲来消白昼;亦既见止 儿童归去话黄昏。

    戏联中满是对人生的戏谑和无奈,不知道这位戏联的作者又该是何许人物。白龙庙戏楼终究太旧了,在经历了585年的风风雨雨后甚至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于是戏楼旁边又新搭了个戏台子,很简易,但绝对是实用的;而旧戏楼已经成为了文物,对研究和探讨古代戏曲文化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992年被鹤壁市郊区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让我们记着白龙庙的不仅仅是这古庙和戏楼,还有许多诗人骚客留下的诗篇和消逝的风景。明朝诗人魏大本在《柏尖山》一诗中这样写道:

   “人山转苍翠,临水更幽深。

     浪激蚕鱼退,潭澄龙物沉。

     风雷移古殿,松柏响空林。

     自昔饶灵异,濒沾旱岁霖。”

    但是当记者在2003年冬天来到白龙庙时,却看到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棵松柏孤单地站在山门前。熟知鹤壁历史和地貌的淇滨区文化局副局长王俊智告诉记者,元明清时期,白龙庙和附近环境有很大的破坏,历史著名的捻军就曾在此活动。1938年9月份,鹤壁有名的土匪扈全禄以白龙庙为反攻据点,并在此杀害了无数革命志士和苦命百姓,这庙前庙后每一个地方都埋了恶或美的魂灵;1949年春,潜逃的扈全禄在新乡被捕,后在淇县公安局畏罪自杀。另外,白龙庙村的一些老人告诉记者,白龙庙在破四旧中深受其害,庙门外原来松柏参天,具被砍光仅剩较细小的柏树被保留,庙中一巨钟亦在大炼钢铁时被毁去,仅生铁就卖了800多公斤,可以想象钟之巨大。

    时间已经过去600多年,在白龙庙附近的村子里,倘若你问对方白龙庙是否真的有龙,村民一定会一本正经地说:有,真的有一条小白龙!但是“二月二,龙抬头,金子银子往下流”的二月二庙会的盛况已经很难再现。如今,白龙庙本有的东西已都随风而去,庙内破烂不堪,只剩下白龙王依然面容威仪地站在那里,手执“都督白龙令”。当李合云老人说现在的香火钱一年不如一年时,记者感到几许悲哀的同时又觉得几分庆幸和沉重:时代的脚步在前进,人们的思想水平在提高,对于这座因迷信而生并带了宗教色彩的神庙,虔诚“看望”龙王的历史理应成为过去,但是忽略掉一段历史的厚重是不应该的。

    白龙庙面临着新的抉择

    “不能再靠以前的香火钱来养活白龙庙了,只有把白龙庙建成一个系列性的景点,才能让白龙庙焕发出新的生机。”白龙庙文物保护小组的老刘一字一顿地告诉记者。在老刘带领我们一行三人看白龙庙附近尚未开发的温泉时,恰巧一位村民正在挖温泉中的石头和泥巴。时值寒冬,那位村民却光了腚在水中忙碌着,我们同去的几个人大笑着问:“你冷不冷呀?”“不冷,温着哩。”30来岁的汉子抬起头笑着回答,朴实的脸已被山风吹得开了花,满是岁月的纹。据老刘介绍,白龙庙景点仅开发一部分,他们村子里的人也在积极谋求着给白龙庙旧貌换新颜。

    “不冷,温着哩”,这就是正在开发中美丽而神秘的白龙庙。相信开发后的白龙庙景点将更加美丽,而这庙中600年前的小白龙也将不再孤独,不再守望。

        相关链接白龙庙览胜(摄影)解读白龙庙戏楼楹联,追溯淇河昨日的繁华




 

 
     
风雨沧桑白龙庙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