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序言 前言 目录 后记    

 

 

 


主页

主目录

 

 

第二十八回

解宋围晋国称霸 战城濮得臣自刎


 
 

  宋成公五年(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四月,晋文公闻报楚军解除了宋国之围,终于来战,遂集诸将问计。先轸说:“本来就是为了诱敌出动,予以打击,现在终于来了,正合我们的意图。楚国自伐齐围宋,以至于今,其师早已疲备不堪。此时正是晋国打击楚国、称霸中原的最好时机,我们必须与他决战,不能错失良机。”

  狐偃道:“主公昔日在楚君面前,曾有一言:‘他日两国交战,愿退避三舍。’今与楚国马上决战,是无信也。主公向来不失信于中原人,现在怎能失信于楚君?必需先避楚国一时。”

  文公道:“子犯之言很对。传令:三军俱退。”晋军退了30里,军吏来禀道:“已退一舍之地(古代一舍为30里)

  文公说:“再退。”又退30里,文公仍不许驻军。直退到90里之程,到了卫国的城濮(今河南濮阳一带),恰是三舍之远,方叫安营扎寨。这时齐昭公命上卿国懿仲之子国归父为大将,崔夭副之;秦穆公使其次子小子慭为大将,白乙丙副之,各率大兵,协助晋军战楚,俱已来到城濮下寨。宋围已解,宋成公也遣司马公孙固到晋军拜谢,主动留在军中助战。

  楚军见晋军移营退避,各有喜色。斗勃道:“晋侯以君避臣,对于我们来说也给足了面子。不如借此回师,虽然无功,也免于罪。”

  得臣怒道:“我已请求添兵加将,如不与战,何以复命?晋军退却,其气已怯,宜速追击。”传令速速进军。楚军行了90里,在城濮恰与晋军相遇。得臣审度地势,凭山设阻,据险为营。

  晋诸将对先轸说:“楚军如果据险防守,我们就难攻了,应该出兵争夺。”

  先轸道:“据险是为了固守。楚兵远来,志在战而不在守。虽据险,又有何用?”这时晋文公也对战楚信心不足。

  狐偃奏道:“今日对垒,势在必战。战则而胜,可以称伯诸侯;即使不胜,我国外河内山足以自固。楚国能奈我何?”文公意犹未决。

  军吏忽报:“楚国使人来下战书。”大意要与晋军决一死战。文公使栾枝答其书道:寡人不敢忘记楚君之惠,是以敬退三舍,不敢与大夫对垒。大夫必要加兵于我,怎敢不从命?来日战场上相见。

  楚使者走后,文公与先轸再次检阅兵车,共700乘,精兵5万余人,还不包括齐、秦之兵。文公登上有莘山以望楚师,见其疏密有序,进退有节。叹道:“亏得我听了郤縠的遗教,精心进行了组织,并请得秦、齐两国援兵相助。否则真不好对付楚兵。”遂使人上山伐木,以备战具。先轸在中军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使狐毛、狐偃领上军,同秦国副将白乙丙,攻楚之左师,与斗宜申交战。使栾枝、胥臣领下军,同齐国副将崔夭,攻楚之右师,与斗勃交战。各授计策行事。自与郤溱、祁瞒掌握中军,结阵与成得臣相持。却叫荀林父、士会各率5000人为左右翼,准备接应,再叫国归父、小子慭在楚军背后埋伏。只等楚军败北,便杀入楚军大寨。赵衰、孙伯纠、羊舌突等一班文武,保护晋文公在有莘山上观战,再叫舟之侨于南河整顿船只,伺机截获、装载楚军辎重,临期无误。

  次日黎明,晋军与楚军在有莘山北列阵,楚军列阵于南,彼此三军各自成列。成得臣传令:“左右二军先进,中军随后进攻。”

  晋下军大将栾枝打探得楚右师用陈、蔡为前队,喜道:“元帅密对我说:‘陈、蔡怯战而易动。’我必先挫陈、蔡,则右师不攻而自溃。”遂使白乙丙出战。陈将辕选、蔡将公子印,想在斗勃面前建功,争先出车,未及交锋,晋兵忽然退后。二将正在追赶,只见对阵门旗开处,胥臣领着一列大车冲将出来。驾车之马都用虎皮遮背。陈、蔡两国兵马看见,认为是真虎,惊惶乱跳。执缰兵士拿把不住,牵车回走,反冲动斗勃后阵。胥臣和白乙丙乘乱掩杀,胥臣斧劈公子印于车下,白乙丙一箭射中斗勃面颊。斗勃带箭而逃,楚右师大败,死者不计其数。栾枝遣机灵军卒乘机换上陈、蔡军士服装,假扮作陈、蔡军士,举着楚军旗号,往报楚军说:“右师已得胜,请速速进兵,共成大功。”

  成得臣站在车上一看,但见晋军北奔,烟尘蔽天。喜道:“晋下军已经战败。”随急催左师并力前进。斗宜申见对阵中大旗高悬,料是主将,抖擞精神冲杀过来。这里狐偃迎住,略战数合,只见晋军阵后大乱,狐偃回辕便走,大旗也往后退行。斗宜申误认为晋军已溃,随即指挥郑、许二将奋力追击。忽然晋阵中鼓声大震,先轸、郤溱引精兵一支,从半腰里横冲过来,将楚军截成二段。狐毛、狐偃回身复战,两下夹攻。郑、许之兵先自惊溃。这边斗宜申也招架不住,拼死命向外冲杀,遇着齐将崔夭又杀一阵,楚军将尽弃其车马器械,混杂于步卒之中,爬山而遁。原来晋下军诈败北逃,所起烟尘,却是栾枝砍下有莘山之木拖于车后,车驰木走,自然烟尘弥漫,哄得楚左军贪功索战。狐毛又诈设大旗,装作溃逃之形,叫人拖地而走。狐偃佯败,诱敌驱赶。先轸早已算定,吩咐祁瞒虚建大将旗帜,守定中军,任敌军如何挑战,切不可出应。先轸自己却引兵从阵后抄出横冲过来,恰与二狐夹攻,遂获全胜。这都是先轸预定下的计策。

  楚元帅成得臣虽恃勇求战,想着楚成王两番告诫之语,却也十分持重。传闻左右二军都已进战得利,正在追逐晋兵,遂令中军击鼓,使其子小将军成大心出阵。祁瞒先时也按照先轸之诫,坚守阵门,全不出战。楚中军又发第二通鼓,成大心手提画戟,在阵前耀武扬威。祁瞒忍耐不住,使人一看,回报:“是个15岁的孩子。”

  祁瞒说:“谅童子有何本事?手到拿来,也算我中军一功。”喝道:“擂鼓。”一时战鼓齐鸣,祁瞒舞刀出营,迎战成大心,二人约斗20余合,不分胜败。

  斗越椒在门旗之下,见小将军未能取胜,拈弓搭箭,一箭射中祁瞒的盔缨。祁瞒吃了一惊,欲待退回本阵,又恐冲动了大军,只得绕阵而走。

  斗越椒大叫:“此败将不须追之,可杀入中军,擒拿先轸。”

  晋军大乱,却得荀林父、先蔑两路接应兵到,荀林父接住斗越椒厮杀,先蔑接住成大心厮杀。成得臣麾军大进,挥臂大呼:“今日若容晋军一个生还,誓不回军。”正在指挥,先轸、郤溱兵到,两下混战多时。栾枝、胥臣、狐毛、狐偃一齐都到,晋军如铜墙铁壁围裹将来。

  成得臣方知左右二军已溃,无心恋战,急急传令鸣金收军。怎当得晋兵众盛,把楚国兵将分作十来处围住。小将军成大心一支画戟神出鬼没,率领宗兵600人,无不以一当百,保护其父成得臣拼命杀出重围。回头不见斗越椒,成大心又翻身杀入包围。斗越椒是得臣的从弟,生得状如熊虎,声若豺狼,有万夫不当之勇,精于射艺,箭无虚发,在晋军中左冲右突,正在寻找成家父子,恰好撞见成大心。

成大心说:“元帅已脱离出围,将军可快撤。”两个随合作一处,各奋神威,又救出许多楚军,突围而出。

  晋文公在有莘山上,观见晋兵得胜,忙使人叫先轸传谕各军:“只要把楚兵逐出宋、卫之境就行,不必大量擒杀,免得伤了两国之情,负了楚王当年施惠之意。”先轸立即向诸军下令,不必追赶。祁瞒违令擅自出战,按军法被斩首。

  陈、蔡、郑、许四国损兵折将,各自逃生回本国去了。成得臣同成大心、斗越椒出了重围,急投大寨。前哨报:“寨中已树起齐、秦两家旗号了。”

  原来国归父、小子慭二将杀散楚兵,占了楚军大寨,辎重粮草尽归其手。得臣不敢经过,只得返回从有莘山后沿濮水一路而行,斗宜申、斗勃各引残兵来会。行至空桑地面,忽然连珠炮响,一军当路,旗上写“大将魏”字。魏犨原先随重耳在楚国时,曾显威独身制服猛烈的貘兽,楚人无不服其神勇。今日路当险处,遇此劲敌,楚国残兵个个成惊弓之鸟,早已望风而溃。斗越椒大怒,叫小将军保护元帅,奋起精神与魏犨激战。斗宜申、斗勃也只得勉强相帮。魏犨力战三将,毫无破绽。正在相持,忽见北来一人飞马而至,大叫:“魏将军罢战,先元帅奉主公之命放楚将生还本国,以报出亡时款待之德。”

  魏犨方才住手,教军士分开两下,大喝:“饶你去吧。”

  得臣等这才奔走不迭,回至连谷,点检残军。中军虽有损失,尚十存六七;申、息之师分属左右二军者,所存十无一二。

  得臣大恸道:“本来为了扬楚之威,不意中了晋人诡计,贪功败绩,获罪无疑。”随与斗宜申、斗勃俱自囚于连谷,使其子成大心率领残军去见楚王,自请受诛。

  这时楚成王尚在申城。成大心来到申城,详细汇报了战败的过程,楚成王一听大怒:“你父有言在先,‘不胜甘当军令’ ,今又有何言?”大心叩头说:“臣父自知其罪,便欲自杀,是我制止了他,以待君令,甘受国法。”

  楚王道:“楚国之法,兵败者死。诸将速宜自裁,不要污了我的剑刃。”

  大心见楚成王无赦免之意,大哭而出,回报得臣。

  成得臣叹道:“纵然楚王赦免我,我又有何面目见申、息父老呢?”随向申、息方向再拜,然后拔佩剑自刎而死。

  在城濮之战中,宋、齐、秦的军队虽然到了城濮,但未参加实际战斗。晋国以战车700乘、5万多兵力击败楚、陈、蔡、郑、许五国联军10余万众,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晋国的胜利,在于其充分认识到楚国的强大,君臣团结一心,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在政治、外交、军事上,周密策划,牢牢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所以终于击败了楚国。楚国则不然。楚自战胜宋襄公以来,中原诸侯无一能敌,官兵上下已养成一片虚骄之气。子玉虽为一代枭将,不但不能革除积弊,反而更加骄狂。面对这样的大战,竟恃强狂躁,意气用事,不加以认真分析,看不到自己的弱点,结果被人牵了鼻子,导致战争失败。

  却说晋文公打败了楚国,移兵屯于原楚国大寨。寨中留下了许多粮草,使晋、齐、秦、宋等国军队给养得到足够补充,军士们风趣地说:“这是楚国专门为我们准备的。”

  晋文公坐在大帐正中,齐、秦、宋及本国诸将,都表示庆贺。文公面带忧色,辞谢不受。诸将说:“我们打败了楚国,主公为什么还不高兴?”

  晋文公说:“子玉不是甘居人下之人,我们的胜利来之不易,有什么值得乐观呢?”

  齐将国归父、秦将小子憗请求带兵回国,文公将所缴获获的战利品的一半送给他们,他们满载而回。

  宋国司马公孙固也请求回师。宋成公又派使者专门拜谢齐、秦二国。

  之后,晋国又胁迫郑国屈服于晋。并在郑国的践土(位于今河南原阳西)会盟诸侯,宋成公王臣、齐昭公潘、郑文公捷、鲁僖公申、陈穆公款、蔡庄公甲午和邾、莒小国都参加了会盟,各国诸侯朝见了周襄王,晋文公受到了周襄王的重奖,周襄王同时授予晋文公专事征战讨伐大权,以消除周王室的祸乱。会盟时还商议了卫国的君位问题。

  践土会盟之后,晋文公又遍告诸侯,约定冬十月朔这一天,在温邑会齐,朝见周襄王。届时,齐昭公潘、宋成公王臣、鲁僖公申、蔡庄公甲午、秦穆公任好、郑文公捷陆续都到。温邑会盟,进一步确立了晋国的霸主地位,晋文公朝见了周襄王,并将杀弟复位的卫成公郑扣囚禁并交给周王室监管。后来,在鲁僖公的斡旋下,经晋文公认可后,囚禁在成周两年的卫成公被释放回国复位。

  城濮一战使楚国北进锋芒受挫,被迫退回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而晋国解救了宋国的危难,又雪了曹、卫之耻,还恢复了卫、曹二国。晋国一时威名大振,又经过践土、温邑会盟,从此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形成了晋国称霸的格局。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站         站长:任惠生      电话  0392-3286668    电子邮箱: qhwhyjhxsb@163.com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毛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