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序言 前言 目录 后记    

 

 

 


主页

主目录

 

 

第二十三回

会盂地襄公遭劫  抗强楚目夷守城


 
 

  且说宋襄公自鹿上回到睢阳,面带欣喜,对上卿目夷说:“楚王已同意与我大会诸侯。”

  目夷谏言:“楚国,蛮夷也,其心不可预测。君得到了他的口头承诺,但得不到他的真心。臣担心君要被楚国欺辱。”

  襄公说:“子鱼太多心了。寡人以忠信待人,他怎么能忍心欺辱寡人?”遂不听目夷之言,向各诸侯国发出盂地会盟的檄文。先派人到盂地修筑会盟坛和接待驿馆,并要求标准要高,舒畅华丽。还要多储备些粮食草料,以备各国君臣和军马使用。还认真研究了会盟、接待、犒劳等具体仪式,查遗补缺,无不预备。

  宋襄公十二年(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七月,宋襄公就提前一个月乘车赶往盂地。在出发前,目夷提醒襄公:“楚国强大而无信义,请带着军兵战车一同前往。”

  襄公说:“寡人与诸侯约定这次会盟为‘衣裳之会’,如果带上兵车,那就是自己不守约,自己拆自己的台,那样做了,我哪还有诚信面对诸侯?”

  目夷说:“这样吧,君乘车赴会以守信,臣请伏兵车百乘于3里之外,以防万一.”

  襄公说:“你带兵车去,与寡人带兵车去有什么不同?不能那样做。”临行之际,襄公又恐目夷起兵前往接应,失了他的信义,提出要目夷一同赴会。

  目夷说:“臣放心不下,正要与君同去。”于是君臣同赴盂地,到了驿馆住了下来。  

  楚、陈、蔡、许、曹、郑六国之君如期而至。只有齐孝公怏怏不乐,鲁僖公与楚国没有来往,齐、鲁二君还没到。襄公派人专门迎接六国诸侯,分馆安歇,臣下回报:“各诸侯都用乘车,只是楚王侍从多了一些。”

  襄公说:“我知道楚国不会欺骗于我。”

  襄公命太史官卜了结盟吉日,又命传知各国诸侯。事先安排了每个岗位上的侍从。

  到了结盟那一天,五鼓刚过,天还没亮,会盟坛上上下下,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会盟坛旁边设有歇息场所,襄公已经在那里等候。这时陈穆公款、蔡庄公甲午、郑文公捷、许僖公业、曹共公襄五位诸侯,陆续而至。又过了半个时辰,天色将明,楚成王熊恽方到。襄公按照地主之礼,与大家致礼寒暄一番,然后分左右两阶登坛。右阶为宾,众诸侯不敢越过楚成王,让楚王居首。楚将成得臣、斗勃相随,众诸侯也各有从行之臣。左阶为主,只有宋襄公及目夷君臣二人。

  登坛时论个宾主,这是常理。登坛之后,就要歃血为盟,谁先谁后,就要记录在案,必须推举盟主为尊。宋襄公实指望楚成王开口推荐自己,他看了一眼楚王。只见楚王低头不语。陈、蔡等诸国,也面面相视,不敢发言。

  宋襄公忍不往了,昂然而出说道:“今日之举,寡人欲修先伯主齐桓公故业,尊王安民,息兵罢战,与天下同享太平之福,诸君以为如何?”

  诸侯尚未答应,楚王挺身而出,说道:“君言甚善。但不知今天由谁主盟?”

  宋襄公说:“有功论功,无功论爵,这是常理,更有何言?”

  楚王说:“寡人冒爵为王已久。宋国虽为上公,总不能列于王前,寡人告罪占先了。”随后便直接坐在第一个位次上。

  宋襄公满以为盟主之位已经握在掌中,这时临时变卦,如何不恼。目夷一扯宋襄公袍袖,让他权且忍耐,再作区处。但襄公一肚子气,不免疾言厉色,对楚王说:“寡人靠先王洪福,位列上公,周天子也以宾客之礼相待。你既言称王,那是假爵位。为什么用假爵位压制真公呢?”

  楚王说:“寡人既是假王,谁教你请寡人到此?”

  襄公说:“你来到这里,也是在鹿上协议好的,不是我随便约请你来的。”

  这时,成得臣在旁大喝一声:“今日之事,只问众诸侯,大家为楚而来,还是为宋而来?”

  陈、蔡各国,平时畏惧并屈服于楚国,这时齐声说道:“我等实是遵循楚王的命令,不敢不到。”

  楚王呵呵大笑,说道:“宋君更有何说?”

  襄公见事情不妙,欲想与他讲理,他又不管有理没理。欲作脱身之计,身边又无一兵一卒保护。正在迟疑不决之时,只见成得臣、斗勃卸去礼服,身上露出盔甲,腰间各插小红旗一面。将旗向坛下一招。那跟随楚王人众有上千人之多,一个个都脱衣露甲,手执短刀匕首,蜂拥到了会盟坛上。各国诸侯,都吓得魂不附体。

  成得臣先把宋襄公两只袖袍紧紧抓住,同斗勃指挥众甲士,将坛上所陈设的玉帛器皿一抢而空。一班服侍人员乱窜奔逃。宋襄公见司马目夷紧随在旁,低声说道:“悔不听你言,以至如此,想法速回本国,严加防守,不要以寡人为念。”目夷料想在此无益,遂乘乱逃回。

  话说楚成王假装乘车赴会,随从人众都是壮丁,内穿暗甲,身带暗器,都是成得臣、斗勃选练来的,好不勇猛。又令蒍吕臣、斗般二将统领大军,紧随其后,准备大杀一场。宋襄公不听目夷建议,不做任何预防准备,对楚王的诚信程度和预谋全然不知,最终堕入楚国设计好的陷阱。正所谓“没心人遇有心人,要脱身时难脱身”了。

  楚成王拿住了宋襄公,陈、蔡、郑、许、曹五位诸侯,人人悚惧,谁敢上前为宋襄公说情?

  楚成王邀众诸侯来到驿馆,当面数说宋襄公的六条罪状:“你乘齐国国丧期间带兵伐齐,擅自实行废立之事,这是第一条罪;滕君赴会稍迟了一会儿,你就加以侮辱囚禁,这是第二条罪;用人代替牲畜以祭祀淫鬼,这是第三条罪;曹国缺少地主之仪,本来是小事,你却恃强进行围攻,这是第四条罪;以一个快要灭亡的国家,不能够估计自己的德行能力,不顾上天本来已经显示出告诫的征兆,还想成就伯主的大业,这是第五条罪;向我求诸侯之位,还妄自尊大,全没有谦让的礼节,这是第六条罪。上天夺取了你的灵魂,使你单车赴会。我今日统领甲车千乘,战将千员,要踏碎睢阳城,为齐、缯等国报仇。”

  然后又对其他诸侯国君说:“诸君在这里少住几日,待寡人打败宋国回来,再与各位痛饮十日方散。”

  众诸侯唯唯应诺。宋襄公顿口无言,悔恨交加,泪水直流。

  这时,楚国大兵聚集,号曰兵车千乘,实际只有500乘。楚成王赏劳了军士,拔寨而起,带了宋襄公,杀向睢阳城来。列国诸侯没有楚成王发令,谁也不敢离开盂地。

  却说宋国上卿目夷自盂地盟坛逃回本国,向司马公孙固说知宋公被劫一事,并说:“楚兵很快就到,速速派兵,登城把守。”

  公孙固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公子须暂摄君位,然后号令赏罚,以稳定人心。”

  目夷附在公孙固的耳朵上说:“楚国抓住我们的国君而伐我,是挟持我君而有所求。如此,楚人必定放我君归国。”

  公孙固说:“此言甚当。”于是对众大臣说:“我君未必能够归国。我们应当拥戴公子目夷为君,以主持国事。”

  群臣都知道目夷之贤,无不欣然同意。

  公子目夷先到太庙祭告,然后称君摄政。三军都听从他的号令。睢阳城纪律严明,各路城门防守得如铁桶一般。

  刚刚安排停当,楚国大军来到,在城外扎下营寨,将军斗勃向城内喊话:“你君已经被我拘拿在此,生死在我们手里掌握。早早开门纳降,方能保全你国君性命。”

  公孙固在城楼上答话:“依赖祖宗社稷的神灵,宋国已经立了新君。愿杀愿放任由你们,但是让我们投降那是办不到的。”

  斗勃说:“你们的国君还在,你们怎么能另立新君?”

  公孙固说:“立君是为了主持国家,国家没有主了,怎么不能再立新君?”

  斗勃说:“我们愿送你君归国。你们当用什么相酬?”

  公孙固说:“故君被执,已经辱没了祖宗社稷,虽然能被放回,也不得为君。归与不归,你们看着办吧。如要决战,我城中甲车兵将未曾损折,愿誓死保卫国家。”

  斗勃见公孙固语气强硬,遂回报楚王。

  楚成王大怒,遂命令攻城。城上矢石如雨,楚兵多有损伤。楚国连攻三日,白白损失了许多士兵,但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楚成王说:“宋国既然不用宋君,把他杀了如何?”

  成得臣说:“您以宋君杀缯子而定他的罪,今又杀宋公,那不是同样的道理吗。杀宋公如杀一个平民一样。我们不能得到宋国,却又与宋国结下了怨仇,不如把他放回。”

  楚王说:“攻打宋国不能取胜,又放回了他们的国君,我们这样做太不合算了。”

  得臣答道:“臣有一计。这次没有参加盂地会盟的,只有齐、鲁二国。齐国与我已两次通好,这不用说。鲁国乃礼义之邦,一向帮助齐国成就霸业,不把楚国放在眼里。如果我们把缴获的物资和车辆献给鲁国,请鲁君在亳邑相会,鲁国得知宋君被俘,必然恐惧而来。鲁、宋是葵丘同盟之国,而且鲁侯特别贤明,相会时必然为宋君求情,我们因鲁君的贤德而放了宋君。这样我们一举就会得到宋、鲁两国的好感。”

  楚成王鼓掌大笑:“子玉真有见识。”遂退兵屯于亳邑(今河南商丘南谷熟镇),用宜申为使,将缴获的物资车辆一同送到鲁国的都城曲阜。宜申向鲁僖公献上楚成王的书信,内容如下。

  宋公傲慢无礼,寡人已囚禁于亳。不敢独自贪图这一功劳,特向贵国献礼报捷,希望您能屈驾到亳邑,共同决定对宋君的处理。

  鲁僖公一看大惊,明知楚国使者所说战果词意夸张,是恐吓之意。但考虑到鲁弱楚强,如果不去会见,又恐怕楚国移兵来伐,到那时候后悔就晚了。于是鲁僖公厚待宜申,先让宜申把应约回书报告楚王,并说:“鲁侯遵从您的命令,立即前往赴会。”  

  鲁僖公随后乘车上路,大夫仲遂跟从前往,来到亳邑。仲遂因事先已经买通了宜申,请宜申先给成得臣送了礼,请成得臣在楚王面前多多美言。这时,得臣引鲁僖公与楚成王相见,各致敬慕之意,互相客气一番。

  陈、蔡、郑、许、曹五位诸侯也从盂地来会,加上鲁僖公共是六位,同聚在一起商议。郑文公首先开言,提出尊楚王为盟主。其他诸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鲁僖公毅说道:“作为盟主应当以仁义号召天下,这样才能使人心悦服。现在楚王依仗兵多将广,囚禁宋公,攻击宋国,有威严而无恩德,人心怀疑不安。我们与宋国都有结盟之好,如果坐视不救,只知道奉承楚国,恐被天下豪杰耻笑。楚国如果能够释放宋公,使会盟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寡人敢不听从楚王的号令?”

  众诸侯都说:“鲁侯说得太对了。”

  仲遂将这话私下里告诉给成得臣,得臣向楚王作了转达。

  楚成王说:“众诸侯以盟主的大义责备我,我怎么能违背呢?”于是在亳邑郊外重设盟坛,约定在十二月癸丑这一天,众诸侯来到盟坛,向神灵发誓,歃血结盟,到时候再释放宋襄公。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站         站长:任惠生      电话  0392-3286668    电子邮箱: qhwhyjhxsb@163.com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毛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