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序言 前言 目录 后记    

 

 

 


主页

主目录

 

 

 

 

第二十五回

里姬昌演八卦  宜生设计归西伯


 
 

  且说,姬昌被囚禁在羑里城(位于今河南汤阴),每日“闭门思过”。其间,将伏羲八卦演绎为八八六十四卦,重为三百八十四爻,内按阴阳消息之机,周天划度之妙。后人所整理的《周易》一书即源于此。据《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

  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归藏八卦)。后来,据说经过西伯侯姬昌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再经过后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论解读,才形成留传至今的《周易》一书。

  《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两千多年来,它几乎一直居于六经”或“十三经”之首的地位。对《周易》的诠释和发展又产生了诸子百家。而《周易》又是在文王八卦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文王八卦的破解直接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

  古之易学、术数、占卜、中医、针灸、风水学等都运用到《周易》。《周易》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的思想智慧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堪称中国文化的源头。后世中,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孙子兵法》,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等,无不和《周易》有着密切的联系。《黄帝内经》是元素论“五行”文化和阴阳文化结合的典范,解决了大易“医病”的问题。思孟学派的“五行”是五行文化与阴阳文化融汇的渊源,解决了大易“医人”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大易医国、医人、医病。《周易》研究被称为“易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三易”在周朝不是随便可以见到的,孔子在得到《周易》之后爱不释手,《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而为之传。”《周易》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者皓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

  羑里城遗址位于今河南汤阴。《周易》的发源地就在这里。《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汉族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西伯侯姬昌囚禁在羑里城期间,西周由姬昌的长子伯邑考代父主政,按照姬昌的既定方针治国安民,西周一片繁荣景象。转眼间七年过去,帝辛迟迟不放姬昌回来。

  一日,伯邑考对上大夫散宜生说:“父王囚羑里七年,我欲自往朝歌,代父赎罪。你看如何?”

  散宜生奏道:“臣启公子:主公厄运完满自然归国。公子不得造次。如公子于心不安,可差一将军前去问安,也不失为子之道。何必自驰鞍马,身临险地。”

  伯邑考叹道:“父王有难,七载禁于异乡,举目无亲。为人子者,于心何忍。所谓立国立家,徒为虚设,要我等子何用。我自带祖遗珍宝,往朝歌进贡,以赎父罪。”

  散宜生仍极力阻谏,伯益考立意要去,并欲进宫辞别母亲太姬,要往朝歌赎罪。

  这时,只见两边文武之中,有大将军南宫适叫道:“今商王无道,我等主公遭囚羑里。今何不统两班文武,将倾国之兵,先取五关,杀上朝歌,剿除昏君,再立明主,也不失为臣之节!”

  只见两边武将听南宫适之言,时有四贤、八俊,及辛甲、辛免、太颠、闳夭、祁公、尹积等,齐声大叫:“南将军之言有理!”

  上大夫散宜生厉声言道:“众人休乱,臣有事奉启!”

  伯邑考道:“上大夫今有何言?”

  宜生道:“诸公只知披坚执锐,有勇无谋。不知老大王克守臣节,硁硁不贰,虽在羑里,定无怨言。公等造次胡为,兵未到五关,先陷主公于不义而死,此诚何心?”

  伯邑考与众将听罢,个个默默不语。

  宜生又道:“为今之计,不若先差官向商王进贡,同时,用重贿私通费、尤,使内外相应。待臣修书,恳切哀求。若奸臣受贿,必在帝辛面前以好言解释。老大王自然还国,那时修德行仁,帝辛恶贯满盈,我周族再会天下诸侯共伐无道,兴民伐罪之师,天下自然响应。废去昏庸,再立有道,人心悦服。不然,徒取败亡,遗臭后世,为天下笑耳。”

  伯邑考道:“先生之教为善,使我等顿开茅塞,真金玉之论也。”遂命准备三份明珠、白璧、黄金、玉带、彩缎表里等珍宝,派太颠、闳夭二将前往,一份送往商朝宫中,以作朝贡,一份送往费仲,一份送往尤浑,以计行此大事。

  伯益考大喜,遂命太颠、闳夭二将带人携带重礼星夜进五关,扮作商贾,暗进朝歌。先送给费、尤二人大礼各一份。

太颠见费仲

  费仲暗说:“早干什么了?”又见散宜生书信曰:

  “西岐卑职散宜生顿首百拜致书于士大夫费公恩主台下:久仰大德,未叩台端,自愧惊骀(tái),无缘执鞭,梦想殊渴。兹启:敝地恩主姬伯,冒言忤君,罪在不赦。深感大夫垂救之恩,得获生全。虽囚羑里,实大夫再赐之余生耳。不胜庆幸,又何敢望焉。职第因僻处一隅,未伸衔结,日夜只有望帝京遥祝万寿无疆而已。今特遣大夫太颠,具不觍(tiǎn)之仪,白璧二双、黄金百镒、表里四端,少曝西土众士民之微忱,幸无以不恭见罪。但我主公以衰末残年,久羁羑里,情实可矜,况有倚闾老母,幼子孤臣,无不日夜悬思,希图再睹,此亦仁人君子所共怜念者也。恳祈恩台大开慈隐,法外施仁,一语回天,得赦归国,则恩台德海仁山,西土众姓,无不衔恩于世矣。临书不胜悚栗待命之至。谨启。

  费仲受了散宜生礼物,又知散宜生之意,也不问尤浑;尤浑得礼和书信,也不问费仲;二人互不通气。

  次日,费仲上朝,向帝辛奏:“启奏大王,西岐派大臣太颠带重礼前来朝贡,感谢大王不杀姬昌之恩,令其暂居羑里思过,同时禀请大王开恩,赦姬昌回西岐,以使其与妻妾子女团聚。”

  帝辛命宣太颠上朝,太颠上朝行礼毕,奉上礼单,按散宜生所教把来意奏明帝辛。帝辛命费仲、尤浑二人仔细盘查姬昌行径,回来禀报,然后再定。

  不几日,帝辛召费仲、尢浑二臣在摘星楼下棋。帝辛连胜二盘,大喜,传旨排宴。费、尤侍于左右,换盏传杯。正欢饮之间,费仲乘机启奏道:“按大王旨意,臣子前数日着心腹往羑里探听虚实。羑里军民俱言姬昌实有忠义,每月朔望之辰,焚香祈求陛下四夷拱服,国泰民安,社稷永昌,宫闱(wéi)安静。陛下囚姬昌七年,他并无怨言。据臣意,看姬昌真乃忠臣。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

  帝辛道:“尤大夫以为何如?”

  尤浑在侧,见费仲力保,想必也是得了西岐礼物,所以如此,我岂可单让他做人情,我欲发使姬昌感激。尤浑奏曰:“依费大夫所奏,其实不差。陛下天恩,提请陛下赦免姬昌,再加一恩,彼自然倾心为国。况今东伯侯姜文焕造反,南伯侯鄂顺谋逆,刀兵竟无宁息,烽烟四起。依臣愚见,将姬昌假以白旄、黄钺,专施征伐,代劳天子,威镇西岐。况姬昌素有贤名,天下诸侯畏服,使东南两路知之,不战自退。”

  帝辛闻奏大喜,遂降旨赦姬昌速离羑里。

  且说西伯侯在羑里之中。使臣传旨:“召姬昌进宫。”

  姬昌随使臣朝见帝辛。奏曰:“犯臣姬昌,罪不胜诛,蒙恩召见,虽粉骨碎身,皆陛下所赐之年。愿陛下万岁!”

  帝辛道:“卿在羑里,七载羁囚,毫无怨言,而反祈朕国泰民安,可见卿实为忠臣。今朕特诏,赦卿无罪。七载无辜,仍加封贤良忠孝百公之长,赐卿白旄、黄钺,坐镇西岐,特专征伐。每月加禄米一千石,文官二名,武将二员,送卿荣归。仍赐龙德殿筵宴,游街夸官三日,拜阙谢恩。”

姬昌获释

  西伯侯再三叩头谢恩,并表示愿意献上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愿以此换取废除炮烙之刑。帝辛答应了姬昌的要求,废除了炮烙之刑。

  姬昌换了官服,百官称庆,就在龙德殿饮宴。比干、微子、箕子、蜚蠊,在朝大小官员,无有不喜赦姬昌。百官陪宴尽乐,姬昌谢恩出朝。

  随后,姬昌按照帝辛的旨意,在朝歌城要进行夸官三日。姬昌骑着大马,后面敲锣打鼓,兵马护卫,在朝歌城中游行示众。朝歌城中百姓,扶老携幼,拖男抱女,齐来观看姬昌加官。有道是:“有德贤侯灾厄满,忠良今日出雕笼”。姬昌在城中夸官一日,到未牌时分,姬昌回到驿馆,回忆起这七年的囚禁生活,感到万分忧伤,同时他无时不在惦记着西岐,深怕儿子伯益考及大臣们沉不住气而枉生事端,贻误自己的兴国大事,恨不得立即回到西岐。这时他猛然醒悟:“大王让自己夸官三日,目前才得一日,还有两日,自己仍在虎穴之中。当今大王宠信馋臣,不听忠信,再有什么变故,自己岂不是又入虎口?况且朝中无三日正条,我夸甚么官,显甚么王!何不早早飞出囚笼,见其故士,父子重逢,夫妻复会,何不为美。又何必在此网罗之中,做此吉凶未定之事也。”

  姬昌想到这里,顿觉毛骨悚然,浑身颤栗,随即和亲信打点行装,于半夜时分潜出朝歌,避开大道,专走小径,一路向西疾奔而去。待帝辛发觉姬昌不辞而别,才知姬昌“外有忠诚,内怀奸诈”,果真老谋深算,忍辱待机。随派兵追捕时,姬昌已经到了西岐地界。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站         站长:任惠生      电话  0392-3286668    电子邮箱: qhwhyjhxsb@163.com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毛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