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序言 前言 目录 后记    

 

 

 


主页

主目录

 

 

第四回

修德政卫国兴盛  儆平王武公愤笔


 
 

卫武公像

  卫武公(约公元前853年——公元前758年),卫康叔的九世孙,卫釐公之子,姬姓,名和,卫都朝歌人。卫武公在位55年。他执政期间,能修康叔之政,修城垣,兴牧业,他能自责,百采众谏,常与下臣共勉。卫国政通人和,百姓欢聚乐业。他95岁时,看到周平王昏昏然然不知理政,朝朝暮暮无所作为,周朝的江山日趋败落,感到痛心疾首,愤笔作诗一首,名为《抑》,又名《懿戒》,以儆平王,同时也是自警。诗曰: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天,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許谟(xǖmó)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

  夙兴夜寐,洒扫廷内,维民之章。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

  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无易由言,无曰苟言,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

  无言不讎(chóu),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

  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xiá)有愆(qiān)。

  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gòu)。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shěn)可射思。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

  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mín)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

  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於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携之,言示之事。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借曰未知,亦既抱子。

  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视尔梦梦,我心慘慘。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匪用为教,覆用为虐。

  借曰未知,亦聿既髦。

 

  於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

  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

  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译文如下:

  仪容美好行为谨,品德端庄思想正。

  古人有话说得好,大智若愚头脑清。

  一般人们显得笨,也许天生有毛病。

  智者好像不聪明,那是害怕遭罪名。

 

  为政最强是德仁,四方诸侯有教训。

  国君德行很正大,天下人民都归顺。

  雄才大略定方针,大政及时告人民。

  仪容举止要谨慎,人民效法把你尊。

 

  形势发展到如今,国政完全乱纷纷。

  君臣德行都败坏,沉湎酒色发了昏。

  只知纵情贪欢乐,祖宗事业不关心。

  先王之道不讲求,国家法度怎执行?

 

  如今皇天不保佑,好像泉水向下流,相与灭亡万事休。

  应当早起晚睡觉,洒扫堂屋要讲求,为民表率须带头。

  车辆马匹准备好,弓箭兵器要整修。

  预防战争将发生,驱逐蛮夷功千秋。

 

  努力安定你人民,遵守法度要认真,

  警惕事故突发生。发表言论要谨慎,

  行为举止须恭敬,无不美好得安宁。

  百色玉版有缺点,尚可琢靡使干净。

  言论如果有差错,要想挽回不可能。

 

  不要轻率乱发言,莫说做事可随便。

  无人把我舌头拴,言语出口弥补难。

  言语不会无反应,施德总是有福添。

  亲朋好友要友爱,平民百姓须照看。

  子孙谨慎不怠慢,万民顺从国家安。

 

  见你朋友君子来,态度和蔼开笑颜,小心莫把过错犯。

  瞧你一人在室内,面对神明无愧惭。

  莫说室内不明显,无人能把我看见。

  神灵来去无踪影,何时降临猜测难,哪能心里就厌烦?

 

  努力修明你德行,使它完美无伦比。

  言谈举止要慎重,切莫马虎失礼仪。

  不犯错误不害人,人们无不效法你。

  有人赠我一只桃,回报他用一只李。

  羊崽无角说有角,实是惑乱你小子。

 

  有株树木很柔韧,配上丝弦做成琴。

  态度温和谦恭人,品德高尚根基深。

  如果那人很聪明,善言劝告他能听,顺应道德能实行。

  如果此人天性笨,反而说我不可信,人不相同各有心。

 

  啊呀小子太年轻,好事坏事分不清。

  不但用手相搀扶,而且教你办事情。

  不但当面教育你,提着耳朵叫你听。

  若说年幼无知识,已把儿子抱在身。

  为人能够不自满,谁会早知却晚成!

 

  老天在上最明昭,我的生活多烦恼。

  看你糊涂不懂事,我的心里实在焦。

  谆谆耐心教导你,你不停信态度傲。

  不肯把它作教训,反而当成开玩笑。

  若说你还没知识,七老八十年已高!

 

  啊呀你这年轻人,告你先王旧典章。

  你能听我用我谋,但愿没有大懊丧。

  上天正在降灾难,国势危险快灭亡。

  打个比方不算远,上天赏罚无差爽。

  你的品行若邪僻,黎民百姓要遭殃。

  周平王东迁之后,周朝仍然扭转不了当时衰败的局面,平王应当刻苦奋发,励精图治,以重整周室天威,然而,平王执政无策,毫无建树。卫武公经历了厉王、宣王、幽王、平王四朝。厉王流放,宣王中兴,幽王覆灭,平王无能,他都是目击者,他当时已90多岁,看到自己扶持的平王一事无成的样子,不禁忧愤不已,写下了这首诗《抑》。

  诗的前四章为第一部分。首章先从哲与愚的关系说起。 《诗经》的艺术手法,通常有赋、比、兴三种,此处用的是赋法,也就是直陈,就是比较常见的叙事。“靡哲不愚”,他告诉平王,做人要大智若愚,头脑清醒。千虑一失,聪明人也会有失误,因此聪明人也要谨慎小心。普通人的愚蠢,是他们天生的缺陷;而聪明人的愚蠢,则显得违背常规,令人不解。在卫武公眼中,显然周平王不是一个傻瓜,但现在却偏生变得这么不明事理,眼看要将周王朝的事业废弃。卫武公多么希望平王能够做到品行端正,维护形象,即“抑抑威仪,维德之隅”啊,可惜现实令人失望。于是接下去便开始从正反两方面来作规劝讽谏。

  第二章,卫武公很有针对性地指出求贤与立德的重要性。求贤则能决策正确,安邦治国,取信于民,即“訏谟定命,远犹辰告”,这便是求贤的效用。立德则能内外悦服,有德才有威,人民才拥护,这就是立德的结果,即“敬慎威仪,维民之则”。第三章转入痛切的批评,“兴迷乱于政”(国政纷乱),“颠覆厥德”(道德败坏),“荒湛于酒”(沉溺于酒),“虽 (惟) 湛乐从 (纵)”(纵情于色),“弗念厥绍”(忘记祖训),“罔敷求先王”(荒废祖业),一下子列举了平王的六条罪状,可谓怵目惊心,仿佛是交响乐中由曲调和缓的弦乐一下子进到了音响强烈的铜管乐,痛之深亦见爱之深。第四章再转回正面告诫,要求执政者 (从自儆角度说的是卫武公自己,从刺王角度说的是周平王)为人师表,牢记祖训,早起晚睡勤于政事,整顿国防,随时准备抵御外寇。“用戒戎作,用逷蛮方”两句,显然对幽王覆灭的隐痛记忆犹新,故将军事部署作为提请平王不能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第五章至第八章,是诗的第二部分,进一步说明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特别在对待臣民的礼节态度、出言的谨慎不苟这两点上不惜翻来覆去诉说,这实际上也是第二章求贤、立德两大要务的进一步体现。后来孔子所谓的“仁恕”之心,以及传统格言的“敏于事而慎于言”的道理,已经在此得到了相当充分的阐发,从这一点上说,卫武公可称得上是一个伦理家、哲学家。在具体的修辞上,作者在纯粹的说理句中,不时注意插入形象性的语句,使文气不致过于板滞,可谓深有匠心。如第五章的“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是对比中的形象。第六章的“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是动作中的形象。第七章的“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与第八章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是比喻中的形象。而“彼童而角,实虹小子”,以无角公羊自夸有角的巧喻刺平王之昏聩。

  第九章至末章是诗的第三部分。在反复申述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之后,卫武公便恳切地告诫平王应该认真听取自己的箴规,否则就将有亡国之祸。“荏染柔木,言緍之丝”为诗中唯一用兴法的两句,兴又兼比,拿有韧性的木料才能制作好琴,而上等的制琴木料还应配上柔顺的丝弦作比方,说明“温温恭人,维德之基”(态度要温和,德行要树牢)的道理,可谓语重心长。而作为对比的“其维愚人”“其维哲人”几句的弦外之音,无非是这样的意思:大王啊,您听我的话就是明主,您不听我的话就是昏君,您可要三思啊!其言潜气内转,柔中带刚。下面第十章“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用两个递进式复句叙述,极其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功勋卓著的老臣恨铁不成钢的忧愤。而第十一章连用四组叠字词,更增强了这种忧愤的烈度。于是末章再一次用“於乎小子”的呼告语气作最后的警告,将全诗的箴刺推向高潮。“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就如 《大雅·荡》 的结尾“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一样,是痛心疾首的悲叹。他警告平王,你如果不听我的劝告,恶果随时就会降临到你的头上。今天的读者面对这样的忧愤之词,仍觉惊心动魄,不知当时周平王读此诗会有什么反应?但不管效果如何,此诗“千古箴铭之祖”(吴闿生《诗义会通》)的地位当是无法动摇的。并且,除了从文学角度说《抑》自有其审美价值外,从语言学角度说,它又是一座成语的矿藏,“夙兴夜寐”“白圭之玷”“舌不可扪”“投桃报李”“耳提面命”“谆谆告诫”等成语,都出自本篇。还有“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温温恭人,维德之基”。这些名言名句,至今仍是我们在做人、做事等方面所应遵循的道理。正如《国语·楚语》所记:“昔卫武公年九十有五矣,犹箴(zhēn)诫于国,恭恪于朝,倚己有诵,至于没身,谓之圣叡(ruì) 。”

 

    

 
 
 

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站         站长:任惠生      电话  0392-3286668    电子邮箱: qhwhyjhxsb@163.com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毛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