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斐诗话》 作者:秋雨

 

 

 

歌诗经雅韵,

唱竹斐淇东。

品故乡文化,

听千古卫风。

 

 

 
 

 

第七十六回 淇门塔下探寻答案 卫水河边吟诵诗词

 
 

   

    第六章  咏诗怀古 

    第七十六回  淇门塔下探寻答案  卫水河边吟诵诗词

    正是盛夏季节,淇河卫地七子沿着淇河东去,过卫贤镇来到淇门,淇河与卫河在淇门汇合后,一路北上,绘成了淇河卫地美丽的画卷。站在七级砖结构的佛塔下面,七个人在找寻佛塔四周不落雪的秘密,然后又在仔细研究塔内的石碑。周颂鹤逗着常云梦,非要让常云梦去拜见申文津老人家,几个人大笑不止。常云梦笑着说:那都是梦中的事情,怎么就当起真来了。我说一件真事,唐代陈子昂,生活于公元661年至702年,字伯玉,唐朝梓州射洪,也就是现在四川省射洪人,唐诗革新的先驱者。家庭富有,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勤奋好学。唐高宗开耀二年进士及第,深得武则天赏识,官至右拾遗。夏历五月的黄昏,陈子昂涉淇水,来到淇门咱们现在这个地方,正是黄道十二星次之一的大火星位于南斗星的位置,他与时任洛阳参军的宋之问一道东征,二人涉清水河和淇河时,看到微弱的月光映照着树林,战旗在空中飘扬。碧澈的清水河和淇河已经远远地留在他们身后,河水两岸开放着洁白如玉的花儿,陈子昂摘了一束花儿不知道想送给谁。他突然想起了辽东半岛正在作战的朋友,想起了天边的朋友正在与敌人浴血奋战。陈子昂写有《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我给你们读读。常云梦读诗:

    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西林映微月,征旆空自持。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君问辽阳戍,摇摇天际旗。  

    “宋之问也有一首《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及还而不相遇》。宋之问约生活于公元656年至712年,一名少连,字延清,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也就是河南灵宝人,上元二年进士及第。历任洛州参军、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因张易之兄弟、太平公主先后遭贬,宋之问被供出贪贿遭贬。睿宗即位,流放钦州,被赐死。宋之问与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为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宋之问忧伤着岁月的流逝,来到卫地期望能与陈子昂相见。听说陈子昂已涉淇水而东,他去向了何处?只有满目千古淇水悠悠。北岳恒山春雾,东海碣石夏霭,南岳衡山秋露,太行漳河冬雪,阻断了宋之问找寻陈子昂的道路。宋之问懂得陈子昂以身许国的爱国情怀,十分赞赏陈子昂不图封侯的精神。周颂鹤读诗:

    入卫期之子,吁嗟不少留。情人去何处,淇水日悠悠。恒碣青云断,衡漳白露秋。知君心许国,不是爱封侯。 

    七个人登上卫河大堤,望着淇水西来,卫水北流,赵燕淇说:一提到唐代李隆基大家总会想到杨玉环,李隆基生活于公元685年至762年,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李隆基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但后期他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李隆基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李隆基写有一首《送李邕之任滑台》。赵燕淇读诗:

    汉家重东郡,宛彼白马津。黎庶既蕃殖,临之劳近臣。远别初首路,今行方及春。课成应第一,良牧尔当仁。  

    “我来解释一下。东郡为秦代所置,包括大名府、东昌府、大梁、濮阳、黎阳,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西部,东汉以后废。李隆基送李邕之赴任滑台,临行谆谆教导:汉朝的时候就很重视东郡一带,尤其是黎阳关那一带。那里人口繁多,重任只好劳驾身边之人。已是满目春色的时候,李隆基送李邕之登程踏上通往滑台的道路。李隆基对着李邕之说:大功告成之日,你当是大功一件,你到那里为官一方,应当实行仁政。常云梦解释。

    “唐代常建有一首《张公子行》。付伾岚读诗:

    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涉淇傍荷花,骢马闲金鞍。侠客白云中,腰间悬辘轳。出门事嫖姚,为君西击胡。胡兵汉骑相驰逐,转战孤军西海北。百尺旌竿沉黑云,边笳落日不堪闻。  

    “我解释这一首。张公子原是常骑着名马到淇河乘舟垂钓、涉水赏荷的高雅名士,但现在却在遥远的西北边境做一名勇猛的战士抗击胡人的入侵。后方淇河岸边的闲适生活,与胡兵汉骑拼杀的战场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后方张公子的高雅与前线张公子的英勇无畏也形成了鲜明对比。常建厌恶战争,热爱和平生活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周颂鹤解释。

    “记得咱们议论过荷文化,荷成为历代文人笔下歌咏的对象之一,成就了芬芳圣洁的华夏荷文化。荷花象征生命、太阳、和平、坚定、寂静与连绵不绝。民间馈赠荷花,表示赞扬对方清廉,人品高洁,出于污泥而不染。人们还喜欢以荷花图案作礼品馈赠,寓意吉祥,如莲藕上一茎双花的图案象征夫妻和睦,偕头到老。荷花与一只鹭鸶鸟画在一起表示祈盼考生一路顺利,连科高中。用莲花鲤鱼图作年画,寓意连年有余。常云梦插话。

    “莲在佛教中象征神圣与不灭,代表崇高、圣洁、吉祥、平安、光明、贞静等意,汉代佛教传入中国,莲也被中国视为吉祥花卉,不但广为栽种,而且还采食莲子、莲蓬、莲藕。佛教在我国虽几起几落,却也久盛不衰,影响到社会各阶级、阶层,深入到文化意识的各个领域。东汉开始用高温釉画成单个莲瓣;西晋出现了莲瓣纹;南北朝时期莲瓣的特征变得短、肥胖、粗大,多为刻花;唐代的莲瓣也较肥胖,排列比前朝紧密些,也多为刻花;北宋的莲瓣纹稍瘦,排列紧密;南宋莲瓣细长,排列紧密,形似菊花;元代莲瓣肥大,莲瓣与莲瓣间有空隙,瓣中绘有杂宝;莲花杂宝的风格至明、清尤甚,明代早、中期的莲瓣较宽大,排列渐紧,瓣与瓣间空隙渐小,以至于无空隙,莲瓣完全联在一起;明末至清末,陶瓷器上的莲瓣逐步变形,即所谓异化,图案化,或似像非像,已不再具有严格的宗教神圣意义。元、明、清的莲瓣以绘画为主,极少有划花、刻花。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城东南隅新落成了南海禅寺,院中建筑上多雕有莲的图案,这应是新时代佛对莲的最好注释。王碧霞接话说。

    “北半球的许多水域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亚洲、大洋洲北部、北美洲的莲和现代的中国莲很相似。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同现代中国莲相似。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均发现有莲的孢粉化石。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生长。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银杏、中国鹅掌楸、北美红杉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赵燕淇接续。

    “我说一首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所写的《和滑州李尚书上巳忆江南禊事》。滑州位于今天的滑县东部,治白马,即古滑台城,唐代属河南道,管辖胙城、酸枣、匡城、长垣四县。上巳日,夏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江南禊事应为江南修禊事,修禊是江南古代一个节日,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曹魏之后改为三月三日,伴着春风和煦,通过在河水中洗浴而将身上的疾病及不祥拂除干净。白马津又称黎阳关。马飞燕读诗:

    白马津头春日迟,沙州归雁拂旌旗。柳营唯有军中戏,不似江南三月时。  

唐代白居易有一首《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韵》,同用淹字韵。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魏淇滨读诗:

    客有东征者,夷门一落帆。二年方得到,五日未为淹。在浚旌重葺,游梁馆更添。心因好善乐,貌为礼贤谦。俗阜知敦劝,民安见察廉。仁风扇道路,阴雨膏闾阎。文律操将柄,兵机钓得钤。碧幢油叶叶,红旆火襜襜  。景象春加丽,威容晓助严。枪森赤豹尾,纛吒黑龙髯。门静尘初敛,城昏日半衔。选幽开后院,占胜坐前檐。平展丝头毯,高褰锦额帘。雷捶柘枝鼓,雪摆胡腾衫。发滑歌钗坠,妆光舞汗沾。回灯花簇簇,过酒玉纤纤。馔盛盘心殢  ,醅浓盏底黏。陆珍熊掌烂,海味蟹螯咸。福履千夫祝,形仪四座瞻。羊公长在岘,傅说莫归岩。眷爱人人遍,风情事事兼。犹嫌客不醉,同赋夜厌厌。  

    “这是一首和令狐彰且押淹韵的诗,应是白居易作河南尹时赴令狐彰宴会所作。令狐令公名叫令狐彰,字伯阳,京兆富平,也就是今陕西富平人,为安庆绪部将,率军取滑州,任滑郑汴节度使,降唐后任滑亳节度使。滑、亳离乱之后,治军重农,治军有方,军队秋毫不犯。其人沉着果敢,知书传大义,善书法。可惜不知道白居易所和令狐彰原诗,只能看到这首和诗。诗中把令狐彰说得治军严整,礼贤下士,勤政廉政,仪态端方,即使放到如今新时代看来也不落伍,堪称为官楷模。魏淇滨补充说明。

    “其实不然,令狐彰与安史之乱叛军多有关系,他们投诚唐朝后,尽管表现很是恭顺,但其所率领的军队受安史叛军影响很严重,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走向叛乱的道路。宣武军先后发生过八次大的军乱,这些与令狐彰不会没有关系。此诗多处是阿谀奉承之词,大有奴颜婢膝、溜须拍马之嫌,不愧为奉和之诗。从白居易的经历人品而论,是不该有如此文字的,莫非白居易另有企图,与安史余孽也要暗度陈仓之举,一旦有风吹草动,以保自身。如此看来,盛唐的败落已成必然,由白居易此篇可见那时某些文人做人准则的一斑。常云梦接话。

    “此篇如果出自如今文人之手,这样的文人必然能平步青云,但相信后世也一定会有人说他没有脊梁骨!人是要有骨气和尊严的,为了一官半职去迎合奉承,去丧失人格奴颜婢膝,活着不如死去!人死并不悲哀,悲哀的是活着在人的心目中已经死去。作为被奉承者,如果是真心作人民的公仆,也应该把这样的文字销毁在当时,社会的败落就是由这些抬轿人和坐轿人引导的结果。大唐终于江河日下,白居易笔下伟大的令狐彰并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他是可悲的,可悲的是他活着已经在人们的记忆里死亡,更不要说后世对他的记忆!白居易不该当面如此露骨地奉承,不该笔下写出这样令人看后怀疑其人格、让人心里不舒服的文字,他当时一定是喝得烂醉如泥了!周颂鹤说。

    “我背一首唐代李绅的《到宣武三十韵》长诗。李绅生活于公元772年至846年,字公垂,祖籍安徽亳州,6岁失去了父亲,靠母亲含辛茹苦抚育成人,在无锡梅里长大。年轻时曾在惠山寺中苦读诗书,于贞元二十一年考中进士,历任国子助教、校书郎、翰林学士、司勋员外部、中书舍人、江西观察使、户部侍郎、端州司马、滁州刺史、太子宾客、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担任过河南尹,官声很好。李绅为官41个春秋,被提升也好,受贬谪也好,他都没有丢掉对贫穷农民的那种情感,始终关心着人民的疾苦。李绅被誉为悯农诗人,青年时期耳闻目睹农民生活的惨状,奋笔写下了《悯农》诗两首,被世代传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晚年生活逐渐奢靡。王碧霞开始背诵:

    七月趋梁苑,三年谢尹京。旧风除物蠹,新律奉师贞。龙节双油重,蛇矛百练明。跃鱼连后旆,腾虎耀前旌。路转金神并,川开铁马横。拥旄差白羽,分辔引红缨。在浚风烟接,维嵩巩洛清。贯鱼奔骑疾,连雁卷行轻。烟垒风调角,秋原雨洗兵。宿云看布甲,疏柳见分营。鼓彻通宵警,和门候晓晴。虎符三校列,鱼胄万夫迎。弄马猿猱健,奔车角牴  呈。驾肩傍隘道,张幕内连楹。森戟承三令,攒戈退一声。及郊知雨过,观俗辨风行。望宋怜思女,游梁念客卿。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泽广豚鱼洽,恩宣岂弟生。善师忘任智,中略在推诚。式宴歌钟合,陈筵绮绣并。戏鼙千卒跃,均酒百壶倾。乐与师徒共,欢从井邑盈。教通因渐染,人悦尚和平。授钺惭分阃,登坛荷列城。虚裘朝独坐,雄剑夜孤鸣。白发侵霜变,丹心捧日惊。卫青终保志,潘岳未忘情。期月终迷化,三年讵有成。惟看波海动,天外斩长鲸。  

    “公元781年,即唐德宗建中二年建立的宣武军,大本营应是设在今开封一带。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成为叛镇、跋扈藩镇和大唐反复争夺的重要地区。为了防范河朔地区及缁青、淮西等叛镇对大唐的威胁和保护运河的安全,大唐朝廷根据形势的变化先后在淇河卫地设立了一些藩镇,宣武军就是适应这一形势而建立的。宣武军占据着中原腹地,在浚风烟接,维嵩巩洛清,说明宣武军的前沿就处在当年流经浚县的黄河南岸。周颂鹤说。

    “别看诗人把个宣武军写的威武扬威,其实宣武军内部十分复杂。一是宣武军所处漕运咽喉的地理位置上,军中将士河北平卢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宣武军的核心和骨干,安史之乱期间和乱后,宣武军进入了大量的受河朔化影响比较大的军人。二是先后镇汴的节度使及与宣武军来源有关系的节度使张献诚、田神功、李忠臣、令狐彰等都和平卢军人和安史叛军有关系,他们投诚唐朝后,尽管有的表现得很恭顺,但其所率领的军队河朔化很严重,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走向叛乱的道路。三是宣武军节度使往往靠厚赏来取悦于军队的支持,而军队的要求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反而为军乱埋下祸根。四是唐朝中后期,藩镇军队素质的降低。五是宣武军节度治军失当。由于以上原因,宣武军先后发生大的军乱就有八次。有这样的军队,诗人纵是虚裘朝独坐,雄剑夜孤鸣。白发侵霜变,丹心捧日惊。卫青终保志,潘岳未忘情,也难挽回大唐的江河日下。常云梦接话。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