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水春秋》(作者:秋雨)       首页      序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封面      后记    书评

 

第二十六回 聊谈忆起黎阳景 话说淇河又运河

第二十六回 聊谈忆起黎阳景 话说淇河又运河


    于天然几位科学家,淇河文化研究会的姚淇明几位,《西游记》研究会的代表都在听叶嫦娥与吴承恩的聊谈,博导韩伯仝教授、博导何琴欣教授等几位也赶来听叶嫦娥的诉说。叶嫦娥对吴承恩说;“秦淇园告诉我,哥哥就在淇河岸边找我,果然不错。哥哥写诗说‘霜叶自来颜不改,烟梢从此色何藏?’咋就非说我藏在淇河岸边?”
    “你当年不是随父亲北来,到过浚县古城,后来又到淇河,你不来这里藏着,你能会去哪里?”吴承恩回话。
    “知道人家在这里,为什么还要搞个假皇上蒙我?”叶嫦娥质问。
    “哪里是我蒙你呀,你真是冤枉好人!再说你去的那个宫殿就不认得了,那是浚县浮丘山的碧霞宫。”吴承恩说。
    “哦,我说有几分眼熟,都是想你想得晕了头,浚县古城我是很熟悉的。”叶嫦娥说。
    “哈哈哈,如何熟悉?给哥哥说说。”吴承恩笑着说。
    “吴先生,别逼叶女士了。”淇河文化研究会的姚淇明插话。

    “姚站长,我们正想了解一下浚县城,就请姚站长给我们讲讲。”吴承恩说。
    “咱们这就聊上一聊浚县。我要说的可不是汉朝以前的浚县古城,汉朝以前叫黎阳城,在大伾山北麓,卫水西侧,因水患那个地方成了湖泊。后来的黎阳城是明洪武三年在浮丘山东北麓建的,城西以卫河阻险,绕南、东、北三面构筑起来城墙。正德五年,又筑起西城墙。嘉靖十一年又跨浮丘山峦拓筑西南城隅。”姚淇明说。
    “听说万历二年浚县城围半壁浮丘于城内,重筑了城墙。”吴承恩接话。
    “说得没错。那是为了扩大城池,也是为了不让登山者鸟瞰城内。重筑以后,浚县城墙围长九里,墙高三丈五尺,城基厚六丈,城头厚二丈。城外石基高一丈二尺,上部砌砖,砖厚三尺,白灰桐油灌缝。城墙四周有雉堞,上有垛。东、南、西、北各筑瓮圈城门,门上分题横额:东望澶云、南控黄流、西瞻行翠、北迎紫极。城门上各筑二层高楼,分题:长春、叠翠、长青、拱北。城墙四角各建有角楼。又于浮丘山西南引卫水,绕城挖护城河,至城西北还于卫河。护城河长八里,宽二丈,深及卫水。城门外各建一石桥,桥头各建一石坊。西门北侧卫水一段城墙开有两个便门,分别题额:观澜门、允淑门。”姚淇明介绍的很详细。

    “城内的情况我知道,城内分东西南北有四条主要街道,四条街道交汇处,矗立着一座文治阁。原名为中心阁,始建年代失考。据说唐代贞元五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杨巨源曾登上过中心阁,他还写了一首诗。”吴承恩开始背诵杨巨源的诗:
    倚槛恣流目,高城临大川。九回纡白浪,一半在青天。
    气肃晴空外,光翻晓日边。开襟值佳景,怀抱更悠然。


    “浚县城根本不在淇河边上,说淇奥不应该聊谈浚县城。”叶嫦娥说。
    “叶女士,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淇河流域古今差异太大了,古淇河流域可以追溯到天津,白沟就是淇河的前身,北宋时期,白沟北段还是宋与金的界河。浚县就处在古淇河的岸边,也属于淇奥的范畴。”水文学家马江河研究员介绍说。
    “哦,浚县城不是处在卫河岸边吗?”叶嫦娥问。
    “当年浚县城也处在淇河岸边。南北朝时期的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所写的《水经注》中说:‘淇水又东出山,分为二水,水会立石堰,遏水以沃白沟,左为菀水,右则淇水。自元甫城东南,迳朝歌县北。《竹书纪年》,晋定公二十八年,淇绝于旧卫,即此也。淇水又东,右合泉源水。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东南流。’据我推测,古淇河出太行东去,流至火龙岗而北折,并不是现在这样的流经。由于地球自转形成了一个偏向力,使得北半球运动着的物体总向右偏,淇水在火龙岗西侧东流而向南偏去,当时人力有限,天长日久,自然听由淇河向东偏南改道,就地势而自然向西南流去,绕过火龙岗高地北折,然后再次汇入远古淇水河道。淇水曲折流向今卫辉市东北,至浚县淇门镇南入黄河,那已经是商周时期的事情了。那时间还没有卫水之说,那时间有一条清水河。”马江河研究员说。
    “原来如此,谢谢您的介绍。”叶嫦娥说。
    “公元204年的建安九年,曹操欲攻打邺城,为了运粮草,在淇门附近淇水口用大枋木筑堰,集淇水入淇河古道白沟,以通漕运。当时清水出河內修武县之北黑山北流,至王莽时期,大河自濮阳以东改道由今山东省入海,清水河自馆陶西北漫溢而向东北流去,从此脱离了黄河母亲的怀抱。也就是说,公元9-20年的汉代王莽新朝以前,豫北地区属于大河流域,之后除沁河以西,整个豫北加上冀南、鲁西一部分便属于海河流域了。”马江河研究员又进行了补充。
    “淇河的‘淇’字是如何得来的?很是费解。”吴承恩也提出了问题。
    “先秦古籍《山海经》说:‘淇水出沮洳山。’郦道元《水经注》说:‘淇水出河内隆虑县西大号山。’山西省东南部古长治北有百谷山,南有双龙山,两山夹峙,中间山形似壶,因而得名壶关。淇水源头位于壶关,西与长治市为邻,北与平顺县隔界,南与陵川县接壤。古淇水自壶关东来,经太行山中河南省林州市东南、辉县市西北,冲波逆折,砯崖转石,倾澜渀荡,势同雷转,故有响河之称。与其说淇河源头山形似壶,不如说山形像一个簸箕,那里有个箕子山,都说与殷商时期的大臣箕子有关,不如说与簸箕山形有关。不知道甲古文中有没有‘淇’字,‘淇’字应该与簸箕的‘箕’字有关联,因‘淇’说的是水,所以古人就把‘箕’去竹加水而形成了‘淇’字。”博导韩伯仝教授做了一番猜测。
    “浚县的‘浚’字又是怎么一回事?”叶嫦娥也提出问题。
    “‘浚’是远古水名,今已无存,故渎应在浚县境内。《书·舜典》中有浚川。‘浚’是春秋时卫邑,故址应在浚县境内。浚县因黎阳峙其南,大河经其东,取山之名,与水之阳,故名黎阳。王莽新朝黎阳还改叫过黎蒸。金天德三年改为浚州,明代洪武三年四月改为浚县。海陵王完颜亮大举南犯宋朝,黎阳位居大运河咽喉要道,古代又有‘浚水’、‘浚邑’之说,‘浚’也有疏通之意,完颜亮巴不得让卡他南下的道路通畅,把‘黎阳’改为‘浚州’就很自然了。完颜亮是杰出的改革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杀人狂,是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他很崇拜北宋的儒学,北宋儒学吸纳佛道经学,搞得玄玄乎乎,这也求个吉利,那也求个吉利,改‘浚州’也是为了求个吉利。”博导韩伯仝教授做了一番解释。
    “谢谢教授!今天真是长见识。刚才咱们不是正在说浚县城中的文治阁吗?还是请姚站长讲讲浚县文治阁的事情吧。”叶嫦娥说。
    “我就来说说文治阁。原阁毁于大火,后来重修。阁的下部为原来的建筑,仍是方形平台,高两丈四尺,每边宽三丈六尺,青石基,砖砌墙面。四面开四个拱形大门,青石券顶,人车可相对通行。四个大门分别题额:丹流东壁、清环黎水、碧泻西山、黛护伾岚。平台上建两层楼阁,阁高三丈,双重檐,琉璃瓦尖顶,四挑角,花脊,琉璃瓦剪边。平台边建有方孔女墙,墙高三尺。上层四面开窗,下层四面开门,四周有走廊绕行。东北角建有砖砌阶梯,可拾阶登阁极目遥望。”姚淇明开始讲解浚县中心阁。
    “庆幸,庆幸!文治阁可是黎阳城的形象标志。”吴承恩接话。
    “是啊,每逢重要集会和盛大节日,阁下车水马龙,街道上商贾云集。每至正月,三省四县远道而来的香客赶集古庙会,登山烧香朝拜。十里八乡的民间高跷、秧歌、武术四街玩耍,竞相登山敬神,好一派锣鼓齐鸣,唢呐吹奏,鞭炮阵阵,热闹鼎沸,这可是闻名海外的淇河卫地民俗文化。”姚淇明显得很是自豪。

    “我还想问一个问题,大运河东线与西线是怎么回事?”吴承恩又提了问题。
    “说起大运河,人们总是提及隋炀帝,其实大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5年,统治长江下游的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调集民夫筑邗江城,并掘邗沟,沟通江淮水道。公元前364年,魏惠王把魏国都城从安邑,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东南,然后开挖鸿沟,把黄河与淮河连了起来,惠王先把黄河水引入浩淼的圃田泽,继而引入淮河。隋朝在洛阳建都后,为便于控制江南及北方广大地区,隋炀帝杨广下令开挖从洛阳到涿郡的永济渠,从洛阳到江苏的通洛渠,从江苏到浙江的江南运河。公元605年,也就是隋大业元年,隋炀帝杨广发动数百万民工开挖大运河,拓宽开深山阳渎,又开通永济渠,连接洛河、黄河、汴河、泗水达于淮河。大业六年,拓宽加深江南运河以达杭州,同时由洛阳附近凿通永济渠流经卫地的清水河,清水河经临清转天津,全线南北沟通,长约2700千米,这就是大运河的西线。当时江淮以南的役夫和船只以及漕运、兵甲、武器、兵士等都是通过永济渠运往涿郡的,大运河西线给中国早期南北水运带来很大的便利,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写下了中华民族水运史上的重要篇章。”马江河研究员进行了详细介绍。
    “大运河的东线又是怎么回事?”吴承恩继续追问。
    “大运河因为是隋炀帝下诏所开,所以唐宋时人们又称卫地的清水河为御河。御河明代时沁水断流,主要水源依靠百泉,其流经的地方又多在春秋时的卫国,所以改称御河为卫河。元朝定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自公元1283年起,用了10年时间开挖洛州河和会通河,并建设闸坝,渠化河道,把天津到江苏淮阴之间的天然河道与湖泊连接起来,与邗沟和江南运河贯通。自此,大运河不再绕道洛阳再经淇河卫地便可直达杭州,终于成就了今天大运河的东线。东线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浙江杭州,故又叫京杭大运河。”马江河研究员又介绍了大运河东线。
    “开饭了,大家搞得废寝忘食,还是吃过饭再聊吧。”叶嫦娥说。
    “历史已经发展到了今天,一提大运河总在指责杨广,说他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劳民伤财,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把隋朝的灭亡归咎于大运河,把大运河视为一大祸根,这不符合历史事实。唐朝书法家、曾任监察御史、兵部侍郎、节度使的皮日休写过一首《汴河怀古》,我给大家读读。”韩伯仝教授开始吟诵: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返回主页]      上一回<--本回-->下一回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经作者授权  本站独家刊登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