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前言    后记   附录    编辑者简介

 

        《淇河古诗三百首》在市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关注下,经过编辑部全体人员整整半年多的共同努力,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我市很多关注淇河文化的同志们很早就开始了淇河诗词的搜集工作,这可以从已出版和发表的很多著作和文章中看到。特别是近年来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淇县热线》网站在搜集淇河诗的工作中更是崭露头角,成绩显著,为《淇河古诗三百首》的编选和注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于2003年的下半年萌生了编选《淇河古诗三百首》的想法,全面搜集淇河诗的工作也同时开始。我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后,更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政协鹤壁市委员会在制定2004年工作目标时,将编辑、出版《淇河古诗三百首》的工作郑重列入其中。市政协为发掘淇河文化,开发我市一河两山旅游资源的工作做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编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两项:一是把这些散见并深藏于浩瀚的中国历史典籍中的淇河诗——“藏在深闺人不识”的宝藏发掘出来,并找到它们的作者,核准出处;二是将这些不曾被赏识,或对其价值还认识不够的宝藏,进行初步的分析和鉴定——给以必要的题解和注释,以撢去历史的尘封,让其崭露尊容。给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在对《淇河诗三百首》初稿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不少老领导和专家提出应该把凡写到淇河流域的名人的诗,如歌颂卫武公、姜子牙、荆轲等的诗;凡写淇河流域景物的诗,如写云梦山、大伾山、灵山寺的诗;凡写淇河流域的历史事件的诗,如《载驰》、《麦秀歌》之类;甚至还有人认为凡淇河流域的历史人物所写的诗,都应该归属于“淇河诗”的范畴,如箕子、微子、许穆夫人、唐朝淇县县令崔钰等人的所有诗作。这些意见不能说不好,这样做确实更能显示出淇河文化的厚重,内涵之丰富。愈益彰显淇河文化河、诗之河的特点。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诗的总量会 浩大无边。这就牵涉到“淇河诗”或者“淇河古诗”的外延怎样界定的问题。
        从广义来说“淇河诗”应该包括直接写淇河的诗和写淇河流域景物、人物、事件以及淇河流域名人们所写的诗,不光是古诗,还应包括现有的正在或将要创作出来的更多这方面的新诗。把这些诗全都收集整理出来,绝对有益。但显然在短时间里完成这一任务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淇河古诗三百首》中我们所谓的“淇河古诗”的外延只能暂界定在以下四点上:1、写到“淇”字,且这个“淇”字确实是指淇河的诗;2、直接写淇河岸边的景物的诗;3、所谓“古”,这里是指古代,指清朝1840年之前。并非指诗歌体裁。4、因为“词”和“联语”(楹联、对联、俪语)都被称为“诗之余”,实质上分别是一种格律诗。律诗是八句诗,绝句是四句诗,联语则为两句诗。所以“淇河古诗”中的“诗”还包含“词”和“联语”(出版时因意见不一,删去了联语)。
        关于书名的问题,起初拟叫《历代淇河诗词选》,原包括1840年以后至现当代的优秀诗作,但考虑到现当代的淇河诗容易读懂,再者数量太大,编辑的时间有限,所以为了使编辑的任务不至于太繁重,书的篇幅也不至太臃肿,1840年以后的淇河诗就暂未收入。《淇河古诗三百首》这一书名是在很多关心这项工作的同志的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的。它的意义:1、“淇河古诗”中的“古”,很容易令人想到它的反义词“新”,这就自然叫人意识到,淇河不仅古老,她还正在焕发青春,有着巨大的生命力,淇河新诗也将会源源不断诞生,谁敢说《淇河新诗》或《淇河新诗三百首》等颂扬淇河的新书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面世!2、古人称《诗经》为“《诗》三百”,其实《诗经》里有305首诗。《诗经》开“三百”之先河之后,遂有《唐诗三百首》(选诗人77家、诗作313首)、《宋词三百首》(两宋词人85家,词310首)、《元曲三百首》(实际收入元曲316首)相继出世,“淇河古诗”也荣幸地跻身“三百首”之列,这实在不是偶然,也绝不是人为地“附庸风雅”,而是客观准确地显示出淇河以及《淇河古诗三百首》(历代诗人198家,诗作316首)这本书的档次、品位和价值。
        书的体例上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应该将所有的诗都给以翻译,以有利于广大读者的阅读理解,但由于书的篇幅以及时间精力 和编者学识水平的限制,所以我们只将先秦部分的诗加上了译文,主要是考虑到这些诗的时代距离我们较远,比其他朝代的诗更不容易读懂。其他朝代的诗只有“题解”、“注释”和“作者简介”。
        再就是对注释工作中遇到的大量重复出现的词语,如“淇奥(澳)”、“淇园”、“琅玕”、“卫武公”、“此君”等等。考虑到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诗中的作用和意义不尽相同,再者为了读者阅读的方便,即使意义作用完全相同而重复出现的词语,我们也都给予了必要的注释。
        《淇河古诗三百首》文字编辑人员有:姚慧明、赵金声、谭文忠、赵维平、刘希旺、刘大海、史观武、胡建民、李成军、郭长敏、胡合望、郑厚德。统稿:姚慧明、谭文忠、赵维平。
        《淇河古诗三百首》在编辑的过程中得到很多同志的关心、支持,他们有的提供了多年搜索积累的淇河诗或与淇河诗有关的宝贵的资料;有的对初稿认真阅读,指出了其中的一些文字上或史实上的错误,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有的还亲手对某些词句或有误差的解释进行修改或补写;还有的从书名到体例直至诗中的疑难词语的解释都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如:李子玉、孙鑫亭、姚菊泉、郜勇、温玉、石同勋、关永江、高水然、闫玉生、杨华等。 我们在这里对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还应该提及的是淇县科技局66岁的退休老干部老农(郑厚德)先生在他主持管理的《淇县热线》网站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 临时的现代化办公平台——《淇河诗词编辑部》网站,使编辑工作得以与最现代化的办公条件相结合,《淇河古诗三百首》所以能如期竣工,《淇县热线》网站功不可没。
        我们衷心期待着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上一首<---本首--->下一首

 

返回主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