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前言    后记   附录    编辑者简介

 

1

淇园幽胜

明代·孙徵兰

阎浮何处觅真仙,景入淇滨兴婉然。
峰约鸟调云外乐,竹邀鱼舞石中泉。
款宾溪织萝为径,扩座山擎树作天。
缥渺随心皆化蝶,袖能酒外舞褊褼。

清·顺治《淇县志》卷九

【题解】
      这是一首将淇园刻画得宛如人间仙境般的诗,也是一首饱含热爱家乡深情的诗。诗中多处采用拟人的手法,使笔下淇园景物活灵活现,可谓如诗如画,如梦如仙。
【注校】
      幽胜:幽静的胜景。
      阎浮:阎浮,树名。佛教用语。据说,人类居住处即南赡部洲,洲上阎浮树最多。也译作“闫浮提”,提为“提鞞波”之略,义译为洲。后因以“闫浮”、“南赡部”、“闫浮提”称人世、尘世。
      觅:mì,找。
      景入句:走入淇滨优美的风景之中兴致顿生。婉然,和顺优美。 
      颔联:山峰约请鸟儿在空中唱歌,翠竹特邀鱼儿在石泉中曼舞。
      颈联:为款迎宾客,溪水纵横,藤萝夹道;为扩客座,群峰擎树遮天。款宾,迎接招待宾客。擎,qíng,举。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化蝶:典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的故事,此指到了淇园如入仙境变成了真仙。
      褊褼:biǎnxiān,衣服飘扬的样子,形容舞姿美妙,心情愉悦快乐。
【作者简介】
     孙徵兰(1586—1653),字九畹,号“睡仙”,今河南省淇县南阳村人。明末御史,善书法 ,工诗词,年少时就聪明好学,被誉为“灵童”。20岁到县儒学“补弟子员”。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春,中魁位举人。天启 二年(1622)进士。不久升为监察御史、“侍殿陛”,恭助朝廷议定国事。崇祯初期转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后期任四川布政司参政,分守上川南道。曾监绵道军,振旅以律,策敌以奇,制服江寇,屡获大捷。后在邛州峨眉,开疆一百余里,使“三巴悉平”。孙兰虽外地居官,但情系乡梓。在家乡先后树碑立阁,存有大量摩崖石刻、题联、诗章、墨迹。淇县人尊之为“孙老官”、“书林之秀”。于清顺治十年善终,享年68岁。著有《香国楼诗集》等。

      附:读《淇园幽胜》——岳武佐

      兰有一首诗,题目是《淇园幽胜》。诗曰“阎浮何处觅真仙,景入淇滨兴婉然。峰约鸟调云外乐,竹邀鱼舞石中泉。款宾溪织萝为径,扩座山擎树作天。缥渺随心皆化蝶,袖能酒外舞褊。”

    “阎浮何处觅真仙,” 在中国,到哪里去寻觅真正的仙人呢?

“景入淇滨兴婉然。” 你怀着景仰的心情,进入淇河之滨的隐蔽胜景,优美的景色会令你的心情兴奋而美好。

“峰约鸟调云外乐,竹邀鱼舞石中泉。款宾溪织萝为径,扩座山擎树作天。”这里的山峰与小鸟相约,在云天之外欢乐地歌唱。绿竹邀请鱼儿在石头中间冒出的泉水中跳舞。真仙款待宾客,需要宾客通过由清溪和藤萝编织的小径。扩充座位,就移至洞外,高山擎起的参天大树,遮住了广阔的青天。  

“缥渺随心皆化蝶,袖能酒外舞褊。”真仙啊真仙,让那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心情的变化而越来越缥渺,最后都化成为睡梦。在此修仙,过世外桃源的生活,同样能够得到酒席之外的美好的人生快乐。

从该诗所描写的景色看,这个幽胜就是云梦山水帘洞。高山大树,小溪藤萝,特别是石中泉,洞内的仙泉是石中泉,洞外的龙泉也是石中泉。清凉庵的石缝泉,朝阳寺的石缝泉,如果硬称石中泉不贴切。白虎岩寺倒是石中泉,但峰高树大蔽日,小溪藤萝这些也不贴切。所以,诗中的幽胜是云梦山无疑。

这里的真仙是《仙洞偶笔》中的仙人也无疑,因为孙兰只写过云梦山的这一位仙人。

从内容分析,《淇园幽胜》写于《仙洞偶笔》之后若干长时间。从孙征兰赞颂仙人“乘云愿洒泉为雨,飞润阎浮四百州”,到劝说仙人“缥渺随心皆化蝶,袖能酒外舞褊。”这中间应该有相当长的时间。

崇祯失位以后,来到云梦山,本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明朝,应该是“飞润”,是很快就能实现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政权越来越巩固了,反清复明的势力越来越小了,复明越来越困难了。复明的希望越来越缈茫,缥渺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梦想。对此,崇祯无计可施,十分沮丧。孙兰对此十分了解,也无可奈何。他多次劝慰,作用不大。所以,特写诗再次劝说。你不要太难过,觉得走投无路。云梦山是幽胜之处,长期在此隐居,修道,同样很好。“袖能酒外舞褊”,袖能在酒筵上起舞助兴,远离酒席,袖同样可以帮助你找到快 乐。本来是指舞姿优美,这里是代指快乐。意思是:在云梦山修道,你同样会快乐的。不必再想其他了。

这就是淇园幽胜的根本意义。

可以说《淇园幽胜》和《仙洞偶笔》是姊妹篇,只是内容截然不同而已。

    2007.4.3.

释:孙徵兰《仙洞偶笔》

其一       

盘古谁施开混针,  斜穿山腹作仙心。

我来洞代先开口,  心似山空古在今。

开混针:打开混沌世界的神针。山腹:山肚,指半山腰。仙心:本指超脱世俗的思想。这里的仙心肯定不是一种思想,而是指山洞。心又作本解,仙心即仙本,即仙人的大本营。代:代表、代替。山空:空,大也。山空,像山一样大,像大山。古在今:古乃作古之省称。古时称人死叫作古。在,居于,处于。今,这,此。古在今:即作古之人居于此,都说他死了,实际上他就住在这里。这就把崇祯吊死煤山的假象揭穿了。告诉你:都说崇祯吊死煤山了,其实没有,他就住在这个山洞里。

     意思是:是谁用盘古的开混针在这半山腰处造就了一个大山洞,作为仙人的大本营。我来到这洞中,代表刚来的仙人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仙人心胸如山一样广大,大家都说他已经作古,死了,其实没有,他就居住在这山洞里。

其二

洞为仙人万古留,  泉滃仙髓带云流。

乘云愿洒泉为雨,  飞润阎浮四百州。

泉,指水帘洞中的仙泉,即何士琦说的“坎”。滃,云气涌起。这里指泉水涌出。仙髓:指仙洞中仙泉里的水。称泉水是仙髓,说明仙人与泉水关系密切,融为了一体。带云流:表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泉水像白云一样的帶子飞流直下。即指云梦飞瀑。但从泉水是仙髓来看,这是一个双关语。河图曰:云者天地之本。仙髓代指仙人。带云流,有暗示仙人带着他的根本主力到处流浪之意。

“泉滃仙髓带云流”,即仙人已将自己与泉水〈代指祖国大地〉融为一体,他带着他的根本主力到处流浪。

乘云:古人云:物在世间,各有所乘。水蛇乘雾,龙乘云,鸟乘风。又云: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乘云有暗示仙人为龙为皇帝之意。

飞润,很快滋润。阎浮,即阎浮洲。佛经所讲海中可居四大洲之一,即南赡部洲,洲上阎浮树多,故称。俗称阎浮洲指中华及东方诸国,实际上佛经中专指印度。这里作者将洲改为州,并嵌入数词,用阎浮四百州代指全中国。

这一首的意思是:这个洞自古以来就是为仙人留的,洞中仙泉流出来的水,就是仙人的髓。仙人虽然带着他的根本主力到处流浪,但是,他将把自己髓化作甘霖,很快乘云去滋润全中国的大地。

泰极仙翁说他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

“洞为仙人万古留”,仙人是什么人?为什么为他万古留?“乘云愿洒泉为雨”,什么才能乘云?

“我来洞代先开口”,什么人能让一个明末御史积极、主动、热情地向大家介绍?

这首诗我的破解不够流畅,但仙人的身分是皇帝,我觉得并不牵强。

“古在今”怎么解释?

上一首<---本首--->下一首

 

返回主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