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九卷 2014年
     

 

文化新闻 - 媒体记者:多宣传淇河多关注鹤壁

媒体记者:多宣传淇河多关注鹤壁
 


作者:王利英  加入时间:2014-9-15 9:45:10

媒体记者:多宣传淇河多关注鹤壁

鹤壁日报记者 王利英

9月13日,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记者的见证下,淇河被命名为“中国诗河”,就此,记者采访了参会的部分媒体记者。

 

《人民日报》记者马涌——

 

“我是昨晚到鹤壁的,我感到鹤壁是一座非常干净、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觉得在河南这个人口大省,能有这么一座舒朗、清净的城市很难得。”马涌说。

马涌认为:“只要熟悉《诗经》的人对淇河都不会陌生,以前只知道淇河是一条文化河,到了这里才发现它还是一条生态河,这条河太稀罕也太珍贵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东西也需要对外宣传、推介,我觉得以前我们对它的宣传太少了,大家虽然知道这条河,但很少人知道这条河的生态保护得这么好,这次鹤壁淇河被命名为‘中国诗河’,就是一个让外界认识淇河进而认识鹤壁市的一个好契机,以后要多宣传淇河,多关注鹤壁。”马涌说。

 

  新华社记者杨勇——

 

 

之前从未到过鹤壁的杨勇,第一次到鹤壁便被吸引住了。用他的话说,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良好的生态让鹤壁这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充满了吸引力。

“说鹤壁古老是鉴于它悠久的历史,《诗经》中‘淇水悠悠’的描述令人向往。说它新在于它城市规划较为现代,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今天鹤壁淇河被中国诗歌学会命名为中国诗河’,很好地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要把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深深地根植在中国人的心里的提法,非常有意义。”杨勇说。

杨勇建议,文化事业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鹤壁可以围绕“中国诗河”这个平台做文章,进一步发展相关文化产业,把鹤壁淇河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让大家都知道我国还有这么一条流经城市而未被工业污染的河流,从而记住鹤壁。

 

  新浪网记者董玉——

 

 

董玉说,自己虽然是第一次到鹤壁,但听来过鹤壁的亲戚朋友多次夸奖这座城市,说这是一座非常值得来的城市,特别是流经这座城市的淇河,令人向往。

“当我来到欢乐沙滩上,踩着软绵绵的沙子闭眼聆听着孩子们抑扬顿挫的诗歌朗诵;当我走上淇河栈桥,看着桥下清澈的河水;当我走在淇水诗苑中观看雕刻在诗廊、诗壁上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时,我觉得将鹤壁淇河命名为‘中国诗河’名至实归。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淇河两岸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粒都值得我们慢慢品读。”董玉说。

她说,她是第一次在河边参加诗歌朗诵会,且有这么多群众积极参与,感觉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挖掘淇河文化,还能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很有意义。

 



 
     
媒体记者:多宣传淇河多关注鹤壁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 

豫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