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九卷 2014年
     

 

东鱗西爪 - 访墨竹画家王和平: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访墨竹画家王和平: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作者:孙林华  加入时间:2014-3-22 17:05:37

 

    新华网山东频道:你什么时候对绘画产生兴趣的?什么原因使你钟情于画竹?你如何做到胸中有竹的?

    王和平: 说来话长。主要有这么几个阶段:一是从军期间,我是通讯报道员,负责办黑板报、墙报,从版面设计、绘制,抄写文稿,全部承当。那年我才十七岁。

    由于有点德才,一九七六年我们军有一个上海复旦大学名额,通过推荐、考试,我入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算进入了学画的第二个阶段。校系图书馆汗牛充栋是一座知识宝藏,中外古今文学书籍应有尽有,第一次看到《芥子园画谱》,极有兴趣,其由浅入深、通俗而高精的教材,令我爱不释手,有时上基础课都看,不时临摹涂画。

    三是一九八一年转业之后,师从山东画竹名家杨冠芬女士,那时还经常到吴东魁先生的画室,练笔求教,此后的多年间,一直练习学摹至今。

    钟情于画竹,昝其原因,我有首自题拙诗:“故园有竹三两丛,笼烟含筠唤清风;天涯海角长相思,纤影依依在梦中”,因少小离家,想起竹子就想起故土,想起母亲。画竹之初,实际就是一种缅怀和精神的寄托,是人文情怀令我坚持到现在。

    关于胸中有竹问题。至苏轼评介宋文同偃竹图第一个提出这种论点后,经过时代的变迁,胸中无竹,眼中竹、手中竹等各论千秋,自有天地。实际讲的是以物取象,正如老子《道德经》所云:“惚兮恍兮其中有物。恍兮惚兮,其中有象。”强调意在笔先,而后振笔追之,将自己看到的竹,想到的竹,臆中的竹,甚至听到的竹,将其理念、情怀反映于图中。我胸中之竹长在,同时又常常被手中之竹取而代之。两者想辅相成,最后其形统一于、融汇于自己所要追求的意境之中。做到胸中有竹,一是以古为师。据《中国美术辞典》释:“画竹原以唐代萧悦、五代丁歉最有名,但无画迹传世。北宋文同、苏轼以画竹著于时。”宋迄今画竹者众多,经典亦多。临摹这些经典,是练好竹画的必修课。二是以竹为师。我国是竹子文明的国度。其品种22属200多种,乃世界之最。认真观察,写生、持之以恒,乃是通往竹界,达到胸中有竹的必由之路,无捷径可寻。三是以今人道友为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弥自己画理、画技、行外者不足与缺憾。四是以己为师,增强内功,修养和造化,使胸中竹保持精气神,向上奋发,不要衰蔫。

    新华网山东频道:有人说你画竹大气狂放,你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风格的?

    王和平: 非常感谢道友如此评价。大气不敢说,我只是朝这个方向努力,形态上追求,神韵上图索,力争自己的画作不落俗套,不那么平庸,不要无精打采。因为竹子本身就是积极向上,正直不弯,淡泊高远,虚心明志而不贪婪。情采飞扬而不跋扈,品位高尚而非低俗。常言道,画品见人品,画德识人性,两者骨头连筋,密不可分。也就是画外功夫,做人要大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身居凡世,一尘不染。不能斤斤计较,畏畏缩缩,诺诺萎萎,能够放得开胆子,伸得出手脚,摆得上台面。这是我理解大气的首要因素。

    表现在作品中,一是笔墨的力度,一竿见苍润,一枝有枯荣,力求做到浓淡干湿撞击又融合,繁简得当秋色不平分,气势上一气呵成而不中断,莫要故意作态,讲构图求技巧,可枝叶相连出彩,亦可叶不连枝、意连枝、气相通。重构图而不唯图,重神韵而唯求神韵。二是绘画语言的纯度,亦可谓风格问题,要用自己的语言和审美标准去表现。我虽然观赏临摹了很多前人经典之竹,但细细想来,似也不似,包括夏仲昭的一片叶,诸升的一个勾节,李方膺的半个枝,吴昌硕的一节竿,郑燮的一片小飞笔。还有当代董寿平的两片秃叶,杨冠芬的一枝新梢,卢坤峰的折叶一点,吴东魁半枝苍干等,学的似象而非,是一个地道的杂牌军,一个多师之徒。有的文友认为我画风竹比较灵动,有特点,不同以一般画法,曾以“风竹王”夸之。吓的我恭身却之,忙道“你等着挨骂好了,我是不怕,因我非行内人。”如说风格,我最喜欢:大风起兮竹飘扬,本色不改根不移,其志仍在碧云上。

    新华网山东频道:你对当今绘画艺术的关注侧重于哪些方面?直接影响你绘画创作的有哪些画家?

    王和平:倾向和关注现实主义的作品。特别是画竹,竹本身是物象,抛开写实、形似,那画面上还有什么?画竹似苇,画猫似虎,画驴形马,哪叫什么艺术?绘画反映时代,雕镂人心,名作名画之所以不朽,在于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不反对和排斥超现实 、抽象或印象等主义或派别。但我追求的是传统和现实,关注的是文脉相承,薪火相传。期望的是文人的自尊自爱自强,提高文化素养,自信、认知、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融入影响世界的文化主流。现实的才是未来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基于上述认识,所以我对竹有一种特殊情感,生活中,凡过竹域,必停之,怀着敬畏之心,认真观赏,心中摹写,少则十分八分钟,多则数个小时。作画时,怀着交友之心,我将其请上我的画案,来到这个世界,要站得直,行得正,像个男子汉,靓姑娘,不要像没骨气、没节操的俗庸之辈,不要成为伪君子或脏眼的垃圾,被人们所唾弃。情怀方面,如前述,少小离家当兵,感情脆弱,遇到困难就想家,想爷爷奶奶、姥爷外婆,想老爹,特别是母亲,生养受尽千般苦,无怨无悔,奉献终身不图报,手中不攥半文钱。她们,就在故士的竹林下面,亭亭玉立的修竹陪伴、守护着躺在那里的老人,您说我能不感动,她们是代儿行孝啊!

    我好想走入家乡的那片竹林去与前辈们对话,间或觅寻七贤的身影,听阮籍、嵇康诸士在聊些什么,是豪饮还是品茗?也想着要遇到倾国倾城、能书善画的管夫人,写竹有丽姿,画石有奇质,她的一幅竹石图,惊艳朝野,我以拙诗记之:一高一矮两杆竹,干湿浓淡透功夫,竹叶上扬挺且柔,笔墨清绝不凡俗。也想着拜会李衎,看他一竿劲竹扫天云,左右纷披卓逸群,笔墨厚重力穿背,冗繁不乱泣鬼神。还有明代的“国朝第一手”王绂,“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的夏昶,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唐伯虎,以及郑板桥和齐白石甘愿为狗和走卒的徐渭,以及清代的“扬州八怪”等先贤,我都想在竹林中穿越,瞻真容,求赐教。

    上述先哲,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的竹科绘画。当代的有董寿平大师,其儒雅之气、大家风范、平和之态令晚辈虔敬,劲竹配山石,气贯长虹,力拔山河,横扫千军,一座难以愈越的丰碑。其他影响我的主要是山东籍画家,如杨冠芬,我曾诌诗悼我的第一任老师:“拈毫临池忆冠芬,纤影侠骨何处寻?竹香兰薰今犹在,齐鲁巾幅第一人。”还有郭味渠前辈,“西洋归来写花鸟,史论文书入画稿;潍城拜谒品竹韵,不看八怪金错刀。”卢坤峰先生,笔法刚健豪迈,形潇洒俊美,意境开阔神化,美在中和、俊在逸气,仙风道骨,竹行有称“北董”(寿平)南卢(坤峰),真是不愧此誉。刘宝纯先生,台湾写生绿竹,清秀隽永,维妙纵生,观之如浴春风,如饮甘露,令我心灵震撼。享誉“山东一枝竹”的李方玉先生,画竹刚柔兼具,老而滋嫩,古而生秀,新而劲挺。正如孙其峰教授所赞:“师物学古,不为所囿,善发心源,自成格调。”娄本鹤先生,深得板桥真传,枝叶见功力,诗书画合壁,令我羡慕不已。还有以鲁为家的外省藉柳子谷、吴泽浩先生,其竹形神兼具,笔墨挺拔,玉树临风,是我追慕的楷模。

    特别是吴东魁先生,受其影响最深,因为同乡,八十年代初期就常到曹州宾馆他的画室观摹求教,他的竹子在大俗中求大雅,在矛盾忌讳中求和谐求大美,令我仰止。吴东魁艺术馆,大厅内悬挂一幅数丈长的赤竹图,其构图、线条、用墨、渲染让我目瞪口呆,当时吟咏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惟怆然而涕下!我感谢先生盛赞我竹有气势,叶潇灑、并欣然在拙作上补石,补竿添篁,补鸟题跋。

    新华网山东频道:“绘画过程是一种心灵调适和自我需要”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你认为审美的主要原则?

    王和平:作为一种客观的主体性艺术,我同意这种说法。从临砚伏案到竣笔,整个过程就是一种心灵调适和需要,是美好的心理享受和一次心迹的旅行。如果有冲动和画欲,就能画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如无冲动,只是履行自己精神需要和习惯嗜好罢了。权当是与竹君对话聊天,释放情感,励练笔力。震憾人的作品,是主客体对撞出的火花,是画家心灵的闪电,灵魂之翼的升腾,血汗浇灌的奇葩。我赞同自我调适和需要,但这个“自我”,既是个体,又是社会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倾情于传统文化,泱泱之国,日出东方,正如哥伦布所言“理智告诉我,财富的源头在东方。”

    中国画作为国之瑰宝,承担着传承历史,播种真善美的责任,也所谓释放正能量,不可失去本色,欺世忘祖,这是有良知的艺术家“自我”应承当的起码的责任。身在斗室,胸怀国家和民族,感恩于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契合点,古代精华与现代元素的融汇点,融入影响世界的文化主流。关于审美问题。绘画作为一种客观的主体性艺术,我推崇《易经》讲的“观物取象”追求画中有诗,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无论历史怎么发展与演变,形与神对立统一无法回避,谁是谁非,孰轻孰重,仁者见仁。就竹画而言,我追求形式美,形式是内容的载体,构图线条水墨等要对立中求和谐,水墨运用有力度,画面语言有纯度,突出重点有靓度,烦弃脏乱差。这是其一。二是追求意境美,将竹子展现在有限的画面,表现无限,有象外之象,通过虚与实,浓与淡,动与静诸元素的组合与融合,引发观者联想翩翩,从竹林空间步入心灵的空间,想象空间,这样其画就产生了能量效应,我以为这就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和准则。

    新华网山东频道:马年三月你将在老家菏泽举办画展,是何打算?有哪些代表作品?

    王和平: 是的。为了避免竹画单调,我约了王雪山,王传俭两位同仁搞联展。办展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传承和宏扬竹文化。我国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从殷商时代至今,中国人种竹、用竹、爱吟画竹之风延绵不断,长盛不衰,成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历史文化宝库中耀眼的明珠。以象形文字释,两“个”不分离,紧密相通,象征团结、和谐、夫妻爱情坚贞幸福圆满,人人平等,正直等,内涵十分丰富。除生活上为人类带来经济实惠外,在精神层面,谦虚谨慎,坚贞不屈,无私奉献、清正廉洁、亮节高风,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和向上的力量。宏扬竹文化,正合时代节拍,历史潮流。竹正直,启示人们处世应当端正廉直,不昧良心做事,不贪求身外利益;竹虚心,做人要谦谨礼让,心底清净,淡泊致远;竹高洁,昭告人们物欲利诱有气节,伦理纲常守贞节,诚信忠义保名节。

    二是作为心迹的驿站。我只是一个爱竹者,身居卧斋、画竹自赏,从中找点乐趣,自我陶醉而已。近些年来退离行政和企业管理工作之后,有更多时间去观竹赏竹画竹,由嗜变痴,比如,到济南植物园观竹,晨起日落一呆八九个小时;画案一站,烦恼忘完,一画就是半天,诌诗为证:“一年三百二十天,大笔小毫湿未干,我伴竹君仪风姿,竹君代我报平安。”有时带着得意之作,不知深浅地到省美术馆,到中国文联,中国美术馆去拜访求教,反馈的信息令我倍爱鼓舞。中美协原副秘书长,中书协常务理事李荣海先生挥毫题款,鼓励我的创新精神;国画大家吴东魁赞我叶潇洒,干挺拔;原中书协党组副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张传凯题画赋诗:“三十年前画嫩篁,如今高节拂云长;黄河飞泻八千里,滴翠苍茫一竹王。”性情中人,怕誇,也怕夸,吃几碗干饭,自己心中有数。反倒觉心更沉了,路更长了。于是,就想找个驿站调整一下,总结一下。

    三是出于游子的情怀。十六岁就离乡从军,四十余载每提故乡,游子之情油然而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是风筝,不管飞多远,线箍永握在母亲手中、线断筝落,情若断人将沉沦或消亡。母亲的形象就是故土的形象,光辉的形象,永恒的形象,精神的图腾,只所以将处女展定在菏泽,因为我是那里的儿子。

    新华网山东频道:听说你在研究探索竹科绘画发展创新的问题,是怎么打算的?

    王和平:艺术,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和未来。在中国绘画史上,唐之前竹子都是配属的角色,是宋文同将其独立成图,一枝偃竹贯千秋,创新精神垂青史。“扬州八怪”都是创新的先驱者,比如石涛,青年时期就“我自用我法”,中年“不立一法”,晚年“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毕生追求于创新,所以他的画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从而体现了他超乎时代的艺术水平,为开创新的绘画历史奠定了基础。

    我所要研究探索的竹科绘画,说不上创,算是探索吧。比如,通过百度,从成千上万幅竹图中,没有见到竹根的描绘,唯有一幅元吴镇的墨竹图,形如竹根,貌似苍竹。特别是竹根令我构起母亲的形象,其精神特征完全吻合。事出偶然,在一条宽敞洁净的马路上,一棵竹根静静地躺在那里,我如获至宝般摆上案头,反复观摹临写。一个月时间跑遍济南十多处竹林寻找其影,观其尊容。即使到北京出差,专门到地坛公园将竹根收拢一起,拍照留念。我想将她从地下请出来,推上画坛。借此探索母亲的胸怀,无私无言无求无欲只有奉献的精神。成功与否,我不在意,只是释放自我情愫,足矣!(孙林华)

   王和平作品选

 

 

 

 
     
访墨竹画家王和平: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 

豫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