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九卷 2014年
     

 

文化新闻 - 太行掩翠、淇水如碧、林茂粮丰、鸟语花香

太行掩翠、淇水如碧、林茂粮丰、鸟语花香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魏小东专访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焦玉海  加入时间:2014-3-6 8:36:23

《中国绿色时报》昨日头版头条刊发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魏小东专访——把林业生态建设融入城市发展的灵魂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焦玉海

 

“生态环境是生产力,是重大民生,也是长远大计。必须本着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做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文章,让鹤壁真正成为‘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鹤壁市委书记魏小东说。

在魏小东看来,林业生态建设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城市发展,必须把林业生态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来谋划布局。

河南鹤壁,这个位于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的城市,正是这样做的。

 

青山绿水是城市

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

 

魏小东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鹤壁在工作实践中深深感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鹤壁是一座因煤而建的典型资源型城市,很长时间以来一直靠煤电产业支撑,高开采、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还是高举生态文明大旗,依托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走一条更好生态、更加宜居、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鹤壁的选择无疑是后者。

“鹤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建设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并把生态之城建设放在第一位。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目前,鹤壁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鹤壁已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全国建筑节能示范市,去年又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首批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良好生态成为鹤壁市靓丽的城市名片。”魏小东说。

鹤壁有一条淇河,古称淇水,长约83公里,是华北地区唯一没有被工业污染的河流,也是鹤壁的主要水源,被称为鹤壁人民的母亲河。水质清澄、两岸景色优美,享有“北方漓江”之称的淇河,也成为鹤壁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最好注脚。

 

林业生态建设

是事关子孙后代的必答题

 

魏小东说,森林是地球的肺,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除尘器和氧吧,也是最长久的固碳形态,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不容置疑。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鹤壁在生态建设上重点做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三篇文章。“放在首位的是绿色发展,目的就是增青山、增绿地、增碧水。”魏小东说。

魏小东认为,鹤壁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西部为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作为全市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石灰岩岩石裸露,土壤贫瘠,急需绿化。东部依次分布有火龙岗区、泊洼区、平原区和黄河故道沙区,为粮食主产区,降雨量相对较少,常年遭受干热风和其他自然灾害危害,更需要把林业放在重要位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鹤壁作为一个煤炭城市,随着可开采量的减少、沉陷区面积的增大,以森林植被恢复为重点的矿区治理任务也将越来越大。” 

  因此,近年来,鹤壁通过森林围厂、森林进厂、扩大城区绿化面积、建设防护林带和城郊森林,积极构建了完备的城区、产业集聚区森林生态网络。

“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抓好林业生态建设,不是肯不肯、愿不愿的选择题,而是事关鹤壁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子孙后代的必答题。”魏小东说。

 

走全域覆盖、林河

相间的特色创森之路

 

鹤壁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主要载体,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林业生态建设路子。

——注重高层推进。市委常委会每年都将林业生态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研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要就林业生态建设开展多次专题调研。2012年3月,召开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成立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指挥长,有关市委常委、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为副指挥长,为创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注重全域覆盖。委托中国林科院、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单位编制了《鹤壁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鹤壁市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明确了覆盖全域的“一轴两翼、一带两廊三网、四大基地、十大板块”总体布局。

  “一轴”是指以新城区为核心向南北拓展,联动老城区和淇县县城的城市绿色发展主轴。“两翼”是指西部太行山生态景观绿化区、东部平原生态产业综合发展区两大绿色组团。“一带”是指淇河自然生态景观带。“两廊”是指南水北调、京港澳高速绿色廊道。“三网”是指“道路—水系—农田”生态景观防护林网。“四大基地”是指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原料林基地、名特优新经济林生产基地、林木种苗花卉基地和板材加工业基地。“十大板块”包括淇河国家湿地公园、云梦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古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淇河天然太极图生态文化体验区、大伾山—浮丘山生态文化与休闲运动综合区、黄庙沟森林公园、盘石头水库观光休闲度假区、浮山森林公园、南山森林公园和七里沟山水自然风景旅游区。

——注重林河相间。坚持以淇河为龙头,编制了《淇河生态保护利用开发总体规划》、《淇河绿化3年推进计划》等,根据淇河上游、中游、下游的实际情况,把淇河划分成原始生态功能段、滨河城市功能段、田园风光功能段,并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定位,设计不同的植物配置,打造不同的景观节点,目标是把淇河打造成山清水秀、树木葱茏、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层次丰富、景色变幻的生态之河,成为鹤壁生态文化旅游的品牌。

——注重保障投入。各级财政把造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将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造林绿化、水土保持等项目资金整合使用,近年来用于林业生态建设的项目资金突破2亿元。鹤壁还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广开融资渠道,与省国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建设淇河生态区,利用亚行贷款推进淇河流域环境治理及生态保护项目,形成了多元、长效、稳定的林业建设投入机制。

——注重全民参与。将义务植树与各种社会活动相结合,以“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等节日为载体,分别在淇河湿地公园、淇水诗苑、云梦山等重要区位开展了“巾帼林”、“青年林”、“八一林”等各种纪念林建设活动,着力推动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了人人重绿化、绿化为人人的浓厚氛围。

如今的鹤壁,森林覆盖率达31.7%,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2.2%,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主要生态指标连年居全省前列,一座“太行掩翠、淇水如碧、林茂粮丰、鸟语花香”的生态美好城市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链接:

 

中国绿色时报》是我国林业系统的行业报,也是我国唯一以“绿色”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环境社会性报纸。《中国绿色时报》以“顺应绿色潮流,荟萃绿色信息,倡导绿色时尚,共建绿色家园”为己任,紧密配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再造秀美山川”伟大事业的深入开展,及时准确地传递着党和国家有关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信息,以丰富、权威的经济、科技、市场咨询为中国绿色事业和绿色产业提供服务和支持。




 
     
太行掩翠、淇水如碧、林茂粮丰、鸟语花香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 

豫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