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研8

《淇河文化研究》 第8卷
     

 

评论探讨 - “鹿台寺”不是“鹿台”

“鹿台寺”不是“鹿台”
 


作者:陈绍国  加入时间:2013-12-24 8:09:36

    河南省淇县县城西边约二十里处有 个“鹿台寺”。有一些人说,淇县西边这个“鹿台寺”,是《史记》中记载商纣王自杀身死的地方——“鹿台”遗址。前不久,我们几个对历史有兴趣的人,相邀一同前往淇县的这个“鹿台寺”考察了一番,结论是, “鹿台寺”不是“鹿台”。

    我们乘车从鹤壁市新区到淇县县城后,又乘车往西边的太行山里走了十几公里崎岖难行的山路,到了一个小山坳,才见到一个小庙院,庙院的大门上有块匾,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封神台”。进到庙内,看到庙院内东西两边的长廊中各塑有十几个泥塑的彩色全身神像,庙内正中大殿内供奉的是“元始天尊”,从这个庙院的名字和供奉的神像可以推断,这个庙院是按照《封神演义》小说“封神榜”的故事建立的。庙院内有一个石碑,说明这个庙是三年前在原来旧“鹿台寺”基础上新建的。我们问守庙的一位老妇女,庙里有没有老碑?她热情地让我们看了立在庙院内东北处的一块古石碑,只见上面写道:“淇沆正西去城二十里有寺,名曰鹿台,乃古刹,胜境也,创建於皇统四年,历明至清其间重修······”。落款是“雍正十年正月二十日谷旦立”。原来,这里是最早建于明朝的“鹿台寺”,在淇河和淇县城西边约二十里处。

    《 史记》明确记述了周武王姬发(商纣王的姑表弟),趁商纣王国都朝歌城兵力空虚,带重兵从西岐(今陕西西安一带)前来攻打朝歌城(在今鹤壁市),商纣王在牧野(今新乡市)与周武王决战兵败,退入朝歌城内,到后宫换了一身镶有珠宝的好衣裳,在鹿台投火自尽,死在鹿台。(《史记》:“······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设想一下当时的情况,商纣王帝辛见大势以去,不甘心被捕受辱,他不可能在后宫换了一身镶有珠宝的衣裳后,再跑出朝歌城去自尽的。根据《史记》的这段记述,鹿台应该是在朝歌城内!

    现在的鹤壁市新区南部有个“鹿台遗址”,种种迹像和证据表明,这个“鹿台遗址”应该是《史记》所说的“鹿台”。把淇县的这个“鹿台”与现在鹤壁市新区南的“鹿台遗址”比较一下,一般的中学生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史记》中说的“鹿台”,不是淇县的这个“鹿台”, “鹿台寺”也不是“鹿台”。

    首先,鹿台寺的地理地貌地质无一点古城和国都的遗迹。3000年前,都城最初都是在人口众多的城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商朝四代国王(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在朝歌建都,(国都朝歌城在商纣王执政之前叫“沬邑”),原来就是一个人居比较多的城邑,最后是因为商纣王征讨东夷,大获全胜,凯旋回朝,改国都名叫“朝歌”。

    《竹书纪年》(著于战国时期的史书)和《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商纣王征集的赋税都充实设在鹿台的国家钱库和钜桥的粮库中)。“鹿台”是商朝国家的钱库所在地。3000年前,将国家的金库和粮库建设在国都内也是合情合理的。

    鹤壁市新区的鹿台遗址现在广泛存在有自商朝以来,历朝历代遗留的建筑遗迹、生活用具、钱币、武器等等。在鹿台遗址,庄稼地里的古建筑瓦砾随处可见,这也是河南省人民政府2000年9月25日将鹿台遗址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鹿台寺及周围,却难觅古迹踪影。

    其次,朝歌城所在地是历史上著名的“天下粮仓”,土地盛产粮食。商朝晚期将商朝的国都迁到沬邑(朝歌),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鹤壁市新城区南约3公里处的鹿台遗址,在这个鹿台遗址的东部,有个村叫钜桥,《史记》记载它是纣王建设的国家最大粮库所在地,3000年前,将国家的粮库建设在国都内是合情合理的。

    另外,据史载,周武王占领朝歌城后,将城内财物等胜利品尽可能的带往西岐(今陕西省)。由于纣王的朝歌城内粮库内存粮太多,不能尽数取走,周武王为了安抚民心,便在现在的鹤壁市新区鹿台遗址北约4公里处的大赉店村(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纣王国库里的粮食分发给朝歌城四周的民众,此举一时轰动 天下,为周武王赢得不少赞誉,此事流传至今。 而鹿台寺是地处在贫瘠的山区里,可以耕种的土地很少,这里至今也很少打粮食,当时几十万人(商纣王与周武王在牧野决战时,商纣王从朝歌城里派出的军队至少有17万人)在这里居住,吃什么?怎么生活?

    其三,鹿台寺远离河流,不利于人群生存和生活,任何朝代都不会选这里做国都。古代的都城应该是建在河流旁边,因为这样有利于人群生存和生活。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年——527年),他以三国魏人《水经》为蓝本,以水道为纲,参阅437种书籍,并且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全书40卷31万字,记述了252条河流及所经区域的自然、社会及人文状况。也是我国 第一部全面反映淇河流域历史、自然及人文社会的重要文献。《水经注》记述了淇水发源地隆虑县西大号山,流经壶关县、黎阳县等行政区域和淇阳城、朝歌城等古城。

    《史记·卫世家》载:“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古《浚县志》载:“商墟,即古朝歌城,在今浚县西南,淇县东北。淇水径其西,河水径其东,是为河、淇之间······”(《嘉庆·浚县志》卷十二277页) 它们都明确说朝歌城在黄河与淇河之间(以前黄河在现在的浚县城东边流过)。鹤壁市新区的鹿台遗址在“河、淇之间”,也在“淇县东北”。(而淇县城不在“河、淇之间”!)

    鹤壁市新区的“鹿台遗址”(古朝歌城),西面和南面两面临淇河,是商朝晚期都城的最佳选择。而淇县西边的这个“鹿台”,远离河流,不利于人群生存和生活。

    还特别值得一说的是,鹤壁市新区的西高村(以前叫“淇水关”,在鹿台遗址西边)这个城关古镇保存至今的南城门上,历史上一直将“淇水关”三个大字雕刻在南城门楼的南面(面朝淇县城)。从地理位置看,淇水关正是我们认为的朝歌城的西关,是通往西边和南边的城关和唯一的通道(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御道”,古代的国道)。而不是象有的人所说:“朝歌城在现在的淇县城,淇水关是朝歌城的北城关。”如果是那样,“淇水关”三个大字应该是刻写在淇水关的东城门的东面才是合理的。从淇水关南城门和东城门的外观,人们也不难分辨出那一面朝城里,那一面朝城外。宋朝苏辙在《登上水关》诗中写道:“淇水沄沄入禁城,······慰意来看水面平。”(《全宋诗》851页)也说明了淇河是从朝歌城中经过的。  

    另外,1932年至1934年,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考古人员,对鹿台遗址北约2公里处的辛庄墓地(因为3000年前没有墓志铭,有学者推论认为,商纣王帝辛的墓地在此,辛庄因此而得名)的发掘,清理发掘出商代和西周时期墓葬82座,其中,确定有公侯大墓8座,车马坑14座,出土了一大批鼎、尊等礼器,大量戈、矛等兵器和陶器等等(《淇滨文史资料》222页)。

    2005年,国家在鹿台遗址西北约5公里处的“刘庄遗址”,发掘了商朝和周朝的墓葬338座,出土了陶器、石器等器物近400件,这次发掘被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为“2005年十大考古新发现”(见鹤壁市博物馆)。上述这两次大的发掘,既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朝歌当时的繁荣,也可以表明墓地与朝歌城的合理距离。

    地名也像人名一样,重名字的很多。据我们所知,在山西省沁水县张村乡冯村北约三公里的山里也有个“鹿台寺”,不会有人把山西省的“鹿台寺”也看作“鹿台遗址”吧?综上所述,无论是河南省淇县的 “鹿台寺”,还是山西省沁水县的“鹿台寺”,这些“鹿台寺”都不是《竹书纪年》和《史记》中记载的“鹿台”,把“鹿台寺”说成“鹿台”显然是错误的。鹤壁市新区南部的“鹿台遗址”才是《史记》中记载殷纣王葬身的地 方——鹿台,也是商朝晚期国都朝歌城的遗址。

    鹤壁市自1957年建市,50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已经多次搬迁,最后将鹤壁市新市区确定和建立在了3000年前商朝的国都朝歌城遗址上,认定和开发朝歌城遗址,并且大力宣传,必将会提高鹤壁市的知名度,为促进鹤壁市的经济发展及旅游业做出新贡献。

  (注:本文已见鹤壁市2013年《淇水论坛》第一期,本文小有修改。)

    陈绍国,鹤壁市古朝歌文化研究会会长,鹤煤集团老干部处原党委书记,鹤壁市第六届政协委员,鹤壁市作家协会顾问。 手机 13939273136。信箱1617445760@qq.com



 
     
“鹿台寺”不是“鹿台”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

豫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