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研8

《淇河文化研究》 第8卷
     

 

景点名胜 - 鹤山区姬家山乡施家沟村

鹤山区姬家山乡施家沟村
 


作者:李丹丹/文 张志嵩/图  加入时间:2013-11-20 10:42:52

安阳 林州 汤阴三地文化交融的聚落标本

 

施家沟村。

房子依山而建。
 

位于鹤山区姬家山乡西部山区的施家沟村,是我市山沟中最大、最古老的村庄,村中有鹤林公路东西贯穿而过,新中国成立前曾地跨安阳、汤阴、林州三地,因此生活习俗、文化等融合了三地的特点。村内不仅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群、历史悠久的古瓷窑和庙宇等人文景观,还有神话传说众多的群山、风景怡人的清水池等自然奇景,更有落子腔、四股弦和独特的社火等民间娱乐文化。另外,此村是豫北战役的后方医院,曾有上百名战士埋骨于此。

日前,施家沟村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11月15日,记者来到此村,看风景,听故事,感受其几百年的沧桑之变。

 

新中国成立前

曾地跨安林汤三地

 

现在的施家沟村属我市地界。而在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地跨三地,其中,村西北部是安阳县辖区,东西走向的鹤林公路以北属汤阴县辖区,路以南则是林州市辖区。

说起这些,村中78岁高龄的原文有老人就想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村民躲避日军收粮的一些趣事。“那时候,日军占领了安阳,当他们去林州辖区收粮时,俺村儿路南的村民都跑到路北来住,要是他们去汤阴县收粮,俺村路北的人就跑到路南去住。”原文有说着就笑了,“为了躲避日军的摧残,村民们就往大山深处里躲,每次日军来搜东西时,啥都搜不到。”

施家沟村村民的生活习俗、语言等融合了安林汤三地的特点,而语言方面受林州市的影响较大。采访时,村民们个个一口的林州味儿”,让不懂林州方言的记者很难听懂,很多话听了两三遍依然不明其意,交流起来十分困难。“鹤壁似乎就俺村人讲的是林州话。”村支书李和平说。

 

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原文有老人带着记者来到村东的一座荒废的石头院落内,他径直走到院子的东南角后蹲下来,不断擦拭墙上的一块青石,上边的字迹逐渐清晰可见。原来,该村始建于明朝万历39年(公元1611年),因一群善男信女们齐聚于此而成。“这儿原来是一座庙,后来被拆掉建成了住房,庙内的多个石碑也被砌成了墙。”原文有说。

在该院落门外的鹤林公路上,原文有说:“在明清时期,这儿曾有一口直径2米的大瓷窑坑,制作瓦罐碗碟等器皿,远销河北、北京、山西和山东等地。现在还有很多人来这儿挖古文物。”

目前,施家沟村内仍保留有大量的明清古住宅群。“古石头房近2000栋,占全村所有房屋的九成以上。”李和平说。采访时,站在山坡上远眺,密集的石头房群在余晖中,透着古朴、神秘的沧桑之感。

 

村庄为其西迁至此的“泪水井”

 

村西有口活水井,深达40米,据村民讲,施家沟原来位于村东几里远的山坡上,为了吃水方便才西迁至此。相传明朝时,一位县官途经村口,口渴难忍,便到村内百姓家中讨水喝,百姓端来水后,县官看到碗中水色红黄,还有小虫、干草叶等杂物,喝上一口,苦涩难咽,就惊讶地问百姓:“水质这么差,你们怎么吃?”

县官很体恤百姓,他恰巧又懂些水文知识,便徒步四周寻找水源。在现在的村西头处,他停了下来,让百姓们凿石挖井。可是挖了十三丈深时仍不见水,便垂头丧气停止了挖掘。县官的女儿看看百姓之苦,又看看父亲之难,爬到井边不觉地掉下眼泪,泪水掉进了井里,只见清冽的泉水直向上涌,百姓们顿时欢呼声一片。这井因此被称为“泪水井”,也是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生活的主要水源。

 

传说神仙送蜡烛于门外的“华林洞”  

 

“泪水井”再往西,有一处千年古庙,人称“华林洞”,洞两边有钟鼓楼相对,下阶有观音、关公神像并立,前有三教堂,但多已倒塌。据说很久以前,每逢大年三十晚上,都有人向庙中送蜡烛于门外,而庙王总是准备好斋饭、烘好炉火,好让送蜡人食用或取暖,可每次都只见蜡不见人。有一年大年三十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傍晚时分,庙王看地上积雪已有半腿深,寒风凛冽,就以为送蜡人不会来了,便关门歇息去了。可第二天起来后,庙王推开庙门,惊奇地发现蜡纸裹着鲜红的蜡烛放在台阶上,地上的积雪却没人的脚印,才知道这蜡烛是神送来的。庙王于是双膝跪地,叩拜神仙。

自此之后,庙王奔走相告此事,善男信女们听说后,蜂拥而至,盛况空前。并选择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二举行三天庙会,唱大戏助兴,这风俗流传至今。

 

王莽赶刘秀”途经的刘秀垴、王莽坡  

 

地处山沟,施家沟村四周群山环绕。几乎每一座山头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村民告诉记者,村东的山头叫“刘秀垴”,山坡叫“王莽坡”,山旁有两沟,分别叫牛圈沟和桑树沟,它们的名字均和“王莽赶刘秀”的故事有关。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赶,逃难路经桑树沟,天渐黑,饥饿困乏、双腿无力,便躺倒在一棵桑树下,恰巧一个桑葚落到他口中,刘秀吃下,甜蜜可口,便起身采食大量桑葚,顿觉气力恢复许多。此时王莽的追兵愈来愈近,刘秀接着再逃,顺东山而上,王莽兵至坡前,因天黑,便命士兵停止追赶,在坡上扎营休息。刘秀登上山顶后,料定王莽已停追,便躺在一块大石头上睡着了。天亮后,王莽命士兵嘴衔着草爬行至山顶,刘秀惊醒后,发现王莽已近在眼前,不得脱身。此时,只听一声“吼”叫,从沟里蹿出来来一头大花牛,衔起刘秀便向南飞奔而去。

而刘秀曾睡过的那块大石头,后人每次从此经过时,都会学着刘秀躺在上边歇息,时间久了,这块大石头被磨得光溜溜的。

 

大财主李华南

曾打跑一个团的军队

 

施家沟为何无人姓施,村民们都无从得知,只知道村内的原、赵和李姓居民居多。

到民国时期,施家沟出了个大财主叫李华南。“土地千亩,周边方圆25里全是他家的土地,骡马牛羊成群,三层楼分南北两院,在当时可算是顶级豪宅。”村内文化义务传承人原贵生说,“尤其是其家丁枪炮齐全,曾把一个团的军队打得抱头鼠窜,从而闻名安林汤三地。”

在李华南旧址,记者看到该院落设计讲究,从低处向山坡依次为前院、中院和后院,屋内的设计别具一格,为石块砌成的圆拱形,在一面墙上开一个石门,由此可通向后上方的房子。这样别致的院落在山村中实为罕见。

 

豫北战役后方医院

在此建立

 

施家沟村民最自豪的地方,便是其笼罩着一层红色的光芒。1947年,由刘伯承和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出师太行,挺进豫北,进行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豫北战役,而后方战地医院就设在施家沟村。

原文有老人说,在村民的精心医护下,移到这里的百分之八九十的伤员都能被治好重新归队,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皮定均将军曾经表扬过后方医院作出的贡献。但也有不少战士因医治无效而牺牲,埋在了村西北的四亩地堰里,“最多时埋有上百名牺牲的战士,新中国成立后,不少烈士家属通过各种途径找到这里迁走遗骸。现在,还有7位烈士长眠在这里。”

在村西公路旁,还有施家沟烈士碑。碑文记载了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壮烈牺牲的12位本村烈士的生平事迹。2009年,村“两委”组织群众在烈士碑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六角形烈士亭。

 

村中落子腔、四股弦

无人继承

 

采访间,记者发现,施家沟村民干活时、闲下来都会哼上两句。“俺村人都喜欢文艺活动,谁都会唱上几口戏。”原文有老人说着便哼起来,“有老生在家捏窝窝……”这就是村里土生土长的“落子腔”《借笛笛》。据介绍,村里成立有剧团,除唱落子腔外,还唱四股弦、豫剧等曲目,每到农闲时节,村民就张罗搭台唱戏,以庆丰收和太平盛世。剧团还经常到周边演出。

另外,施家沟村世代传承的民间社火也别具特色。在其社火工具存放地,记者看到,此处的旱船是木头做的。原文有说:“这样的旱船村里原有三只,被日军毁了两只,后来村民又模仿原形制作了两只。” 

  “现在村里年轻人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留下的均是老人和孩子,常住人口也由原来的近2000人骤降到不足150人。村里剧团、社火早已无人继承,先人留下的古文化、古建筑都逐渐被人遗忘和抛弃。”说话间,原文有等村民透露着对古村命运的忧虑。




 
     
鹤山区姬家山乡施家沟村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

豫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