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淇河文化研究7

淇河文化研究  第七卷 2012年

 

   

 

文化新闻 - 鹤壁观鸟 淇河寻珍(三)
鹤壁观鸟 淇河寻珍(三)
 
作者:鸟语花香  加入时间:2012-9-24 16:06:47

观鸟人文之旅:鹤壁观鸟 淇河寻珍(文版)之三本帖最后由 鸟语花香 于 2012-9-22 20:30 编辑

9月16日,周日。
晨起,我和高武教授照例起个大早,于6点开赴淇河之滨,欣赏《淇河诗苑》(图文另发)

早餐毕,林业局大客车来接我们。

行程:
1上峪乡乡野
2淇河中游-桑园

上峪乡卓坡村,位于鹤壁市区十几公里,是个小山村。浅山区和丘陵漫布,淇河在附近游荡。

村口,大树上有两只黄鹂-黑枕黄鹂呀,一见我们队伍,调头远逸。
山斑鸠色彩艳丽,三五只,扑棱棱的飞去,似乎是认生,不敢与陌生人近距离对视。

村里,两位农人在路边很窄的土地上耕作,翻土,备耕什么。寸土寸金,犄角旮旯也不放过了。

路边晾晒着花生秸,没摘干净的的小花生滴里嘟噜的,散发泥土的芳香。
花生秸,上了房。
小鸟儿唧唧啾啾的,在茂密的树叶间跳荡。

路过一家,大黄狗闻讯,不声不响地看着我们,爪子趴在门槛上,不温不火的。
一个小狗崽,也跟来,同样趴门槛,看个稀罕。

应该是本地人的北宋贺铸,有诗曰《田园乐》:
昔我未去国
幽栖淇上村
青驹自走磨
黄犬常候门

时光流转,于今,仿佛是穿越到了北宋,那个时代的淇河乡村。
青驹和黄狗,农家也乐乐。

桑园,位于淇河中游。自古,淇河两岸多桑树和竹林。
淇河大桥,聚集了十几只岩鸽,在大桥梁下缝隙进进出出,时而在河面电线上逗留。
白鹡鸰6只,小集群。
猛禽3只,高飏天际。

淇河之水,悠悠荡荡,几乎是透明清澈见底的水质,使我万分感动。

桑园,沿河漫步,大杨树浓荫密布,山斑鸠和珠颈斑鸠不时地出现,不即不离的。

大洋树丛里发出怪异叫声,呱唧 ==唧唧。。。高武教授发现了,感觉是新的鸟叫声。
莫非是新鸟种不成?
不过,稍候片刻,那厮飞离树叶间,哦,哈,我当是谁?红嘴蓝鹊是也!
莫非,我们听到的是红嘴蓝鹊讲的河南鹤壁方言土语?
十里不同俗,当然啦,千里也不同语了吧。

淇河边,一个烧烤场地,散布着游客的垃圾,呈现了不和谐因素。
冯会长讲,这里已经不允许烧烤了。
烧烤,城里人去往乡野撒野的方式,把垃圾撒播到了路边河畔。
拷贝了欧美生活方式的外表,忽视了欧美生活方式的内涵。

自然之友登山组,每个月坚持“清香”--在香山--八大处几条闻名穿越山道上,清理垃圾。
他们走在时代的前列,是环保尖兵!
值得大书而特书的壮举啊。
人迹罕至的山地,自尊自觉,不随意丢弃垃圾,已经很难得了。
他们更是肩负环保生态重任,自觉自愿的清理山路。

山鹛的叫声,撩拨着我的神经,迈步前行,不见其踪迹。

沿着清澈欢畅的淇河之水,向上游前进。

北宋司马光诗曰:
遥知作书处
缆裊绿波心
沙漵【霍鸟】争飞(应是同 鹤)
波光可染衣
。。。。。。

波光染衣,四个字,胜过我的千言万语了。

行至二道河,和前来保驾护航的森林公安局的警官会师了。
一个青春靓丽的警花,笑靥如花,与淇河山水相映成辉。

十点半,不得不鸣金收兵了。
也该结束了,我的小数码干干脆脆的索性罢工了。
相机故障,恰好鹤壁人文观鸟之旅结束,同步?

午餐,找个干净的饭馆。
点了七八个冷盘热炒。
主食呢,我叫的是羊肉烩面。
可是,听说应该品尝当地闻名的-蒸面。
入乡随俗,来一份吧

据说,切面做二次蒸制。
一蒸,使之半熟。
蔬菜和肉,油炒。
二蒸,面条伴上蔬菜,同时蒸制。

成品装满小笼屉,热腾腾,油汪汪,蔬菜肉香扑鼻来。
一大屉,看着眼晕。足够两个人的食量。
想着下午两点开车,晚八点半到京,一咬牙,全部纳入胃容器。
干面,搭配鸡蛋花汤。
蒸面,价格--8元!
物美价廉,是也!
饭菜,人均23元。

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鹤壁火车站。
车站很简陋。除了安检器材外,一切老旧。

饮水机上锁。
厕所在车站外。

更不靠谱的事,车站预报,和北京天气预报有一拼呢。
大约1:40,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大喇叭广播:
凯旺杯景蜥蜴的埃鲁是留,大药碗垫一格小事。。。。。。
我自顾自的翻译:开往北京西的L16,大约晚点一个小时。。。。。。。

人们纷纷攘攘,并不感觉惊奇,习以为常了吧。
有人开始蠢蠢欲动,出车站如厕啦,买食品饮水啦,走动起来。

以我的经验,铁路的碗垫--晚点,极端不靠谱。
坐等,不变应万变,才是正经。
这趟车是临客,加车,晚点实属正常。可是,起始站是焦作,距离鹤壁很近的。
郑州客运段的车,在河南境内,怎么会晚点离谱?这是自家领地呀。

果不其然,1:50,还是那个鹤壁版的预报--车,按点来了!

长话短说,这趟车,开行速度不慢。
但是,停站时间超长。一觉醒来,原封没动。

到了北京西站,晚点一个多小时。
气喘吁吁,紧赶慢赶,上了地铁。
地面公交早已收车。
不得已,打了黑车--白车不去呀。
坚持“打黑原则”,你就黑灯瞎火的步行十公里,冒着被无法预见的风险。。。。。。

不过,在两天里,鹤壁的山山水水,鸟情人意,装满了我的大脑内存。
尽管是相机坏了,旅途不顺,仍然无法冲淡满载而归的拳拳之心。

再见,豫山小弟!
再见,鹤壁朋友!
再见,淇河诗文!
再见,俊鸟桑竹!

后记:
本文和图,有关淇河的古诗,有署名的说明,
来自鹤壁分会长冯豫山赠给总会的《淇河古诗三百首》
特此感谢。

 




 
     
鹤壁观鸟 淇河寻珍(三)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