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淇河文化研究7

淇河文化研究  第七卷 2012年

 

   

 

评论探讨 - 鹤壁文物保护与利用
鹤壁文物保护与利用
 
作者:范永禄  加入时间:2012-7-16 21:50:09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
鹤壁文物保护与利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目标,要求“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文物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赖以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祖国文物,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按照“既有利于经济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原则,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鹤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战国时期为卫国、赵国都城看来作者不承认朝歌是帝辛的都城,也不承认西周时期朝歌的卫都史实——本站注;所辖浚县、淇县分别是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市文物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97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10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2处。刘庄先商文化遗址荣获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浚县大石佛始建于北魏,为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鹤壁集瓷窑遗址从唐至元,历经数百年,为研究我国宋代煤炭应用于瓷器烧制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是河南最重要的古代瓷窑场遗址之一;黎阳仓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增添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亮点。目前全市共有博物馆3个,其中鹤壁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风险单位,馆藏文物5万余件,已率先进入国家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行列,每年免费接待观众约10万人次。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是鹤壁历史的载体,展示了鹤壁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资源。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文物保护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服务全市经济建设,实现我市“加快两个构建,实现率先崛起”和文化强市的宏伟目标,就要走好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这盘棋,真正实现“祖国文物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一、正确认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和缺失。过去乃至目前,一些单位和文物保护部门对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认识各有侧重,重经济建设轻文物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文物是历史的积淀、记忆与符号,是复活再现的历史。它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遗存,不仅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反映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社会生活的概况和特征,而且凝聚着每个民族共同的心理、性格、传统和精神,因而被视为文明的标志和民族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物就是民族的“传家宝”,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民族的历史、民族的传统、民族的精华,也就是保护国家的尊严和人类的文明。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具有独特性、脆弱性和不可逆性等特征,可以转化为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民众、服务未来发展的文化资源,可以直接带动地方旅游业,间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地方区域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如浚县大石佛开凿以后,在大伾山一带形成了佛儒道三家并立的局面,许多帝王和文人登临大伾山,在山上或刻字留念,或吟诗作赋,形成大伾山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大大丰富了大伾山的文化内涵,有力地促进了浚县文物旅游业的发展。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从而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二、正确认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文物保护和利用是文物事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要做到文物传承延世,就必须加大保护力度;要使文物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就必须保护好利用好文物,二者相互促进。文物事业的繁荣发展,只有在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统一中得到实现。

    文物保护是利用的前提。文物事业的保护是由文物的本质属性所内在决定的,保护好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发挥文物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等价值,没有文物保护,文物的利用也就失去了资源和载体,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相对于利用而言,保护则是前提。《文物保护法》明确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保护是利用的前提,要求把文物保护工作落实到文物利用行动之前,让保护为利用奠定坚实基础。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关系,把牢“保护为主”的底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把文物本体的保护和保存放在首位,这是文物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文物工作安身立命的基石。

    文物利用是保护的目的。作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文物具有科学、历史、艺术、经济等方面的价值属性。文物因其蕴涵的丰富价值,成为世界各国推进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物保护最终是为了文物价值的真实体现,是为了发挥文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效益。要不断强化文物利用意识,高度重视文物所具有的全部价值,摈弃单纯把文物当做历史遗物看待的保守价值观,摈弃为保护而保护的死板教条式的做法,把更多“沉睡”的文物“激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教育作用、文化交流作用、鉴古知今作用和科学研究作用,充分挖掘文物资源的精神、文化和经济价值,利用文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先进文化、宣传城市形象。

  

    三、科学规划鹤壁的文物保护与利用

  

    任何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繁荣都离不开投入,良性的投入是推动鹤壁文物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投入不仅仅是人员的投入和财政的投入,它需要有广泛的投入主体和多元性的投资内容。投入主体不仅有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还需要社会各类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投资内容不仅要有资金,还要有人才、科技、政策和物质等。作为文物保护的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支持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经济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加大对文物事业的投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要做好文物的科技投入,大力借鉴最新科技成果,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文物保护的有力工具,以推动文物保护利用逐步走上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轨道。要引导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保护利用文物的积极性,号召他们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为保护传承优秀的祖国文化遗产奉献力量。




 

 
     
鹤壁文物保护与利用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