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第6卷

 

   

 

淇卫名人 - 王舒苗:神秘的敌工科科长
王舒苗:神秘的敌工科科长
 
作者:邓少华/文 张志嵩/图  加入时间:2011-7-18 15:31:42

烈士纪念堂内王舒苗的遗像。

王舒苗,原名王鸿裔,1905年生,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129师新一旅敌工科副科长,太行军区七分区敌工科科长,汲、淇、汤、辉四县办事处主任等职。1944年10月10日为国捐躯。王舒苗牺牲后,皮定钧司令员亲自为其料理身后事。

《浚县志·近代人物篇》和《淇县志·近代人物篇》中同时记载着一个人,他是王舒苗。《浚县志》记载:王舒苗,浚县淇门人;《淇县志》记载:王舒苗,淇县良相人。同一个人,为什么在两本县志中出现不同的籍贯?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人物?

怀着崇敬和好奇,记者辗转淇县、浚县、邯郸,并先后联系了烈士目前居住在上海、北京等地的亲属,听他们讲述烈士生前的事迹。

文武双全才的敌工科科长

上世纪八十年代,淇县党史办原主任杨金国曾经接受一家党史杂志的约稿,写过王舒苗的传记。至于王舒苗的籍贯问题,杨金国说,王舒苗生于淇县北阳镇良相村,幼年跟随父母迁居浚县新镇镇淇门村。后来,又长期在浚县、淇县两地从事革命活动,所以,浚县、淇县人民都把王舒苗看成是家乡人。

由于家境贫寒,王舒苗幼年时随父母寄居浚县新镇镇淇门村外祖父家,其父以贩卖书籍为生。在舅父的资助下,王舒苗考入省立第五师范。虽然家境贫困,但王舒苗兄妹三人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先后走了上革命的道路。弟弟王鸿宣师范毕业后参加革命,于1942年牺牲。妹妹韩雪学生时代就投奔延安参加革命。目前,这位已年过九旬的老人在北京一家医院休养,享受部级领导待遇。

1927年,王舒苗执教于内黄县楚旺中学,担任国文教员。在共产党员吴丹坤的影响下,他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当时,他写了一篇名为《印子钱》的文章,发表在内黄县报上,大胆揭露了地主级重利盘剥农民的罪恶,在当时引起较大反响。

1932年,王舒苗就职于北京图书馆,同时在北京大学旁听。在共产党人聂真的影响下,王舒苗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1933年,当时在浚县师范任教导主任的王舒苗联系进步教师和学生组织了读书会、教育研究会。因反对浚县教育局拟裁撤校长和进步教师的决定,组织全县学生罢课,被政府当局强行驱出县境。

1935年,王舒苗到天津震中中学任教并继续革命活动,因特务告发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埋头学习日文,为以后工作打下了基础。

1936年,在亲友的积极营救下,王舒苗获释。也就是在这一年,王舒苗得知八路军已在太行山上燃起抗日烽火后,又只身返回淇门村。

1938年6月底,受党的派遣,王舒苗、刘耕夫等人在浚县新镇镇成立了“滑浚淇三县人民抗日自卫军”。

浚县党史研究室侯杏林主任说,“滑浚淇三县人民抗日自卫军”在当时影响很大,他们平时组织宣传队到群众中宣传抗日,战时配合八路军打击敌伪,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人数也从几百人迅速发展到数千人。

后来,在王舒苗、刘耕夫的带领下,自卫军的一部分被改编为八路军六八八团豫北抗日游击队二支队,驰聘在华北大平原上。

亲人眼中的神秘人物

浚县新镇镇淇门村位于淇河与卫河的交汇处,自古就是商贸重镇与军事交通重地。

7月8日上午,在淇门村,记者见到了王舒苗的侄子、王鸿宣烈士的儿子王新民。今年72岁的王新民说,伯父王舒苗牺牲时他还小,当时只知道伯父是个干大事的人。

据王鸿宣烈士的女儿王俊民介绍,“小时候只知道伯父王舒苗、父亲王鸿宣,还有三叔刘耕夫(王舒苗拜把兄弟,王家孩子均称其为三叔)都是敌(——本网站注)下党,地下党、武工队的人整天在自己家出出进进。父亲牺牲的当天晚上,伯父、父亲、三叔还在一起开会,会议刚结束,坏人就把我们家包围了,院子里、房子上、院墙上,到处都是坏人。幸亏伯父、三叔早走几分钟,没有被抓住。父亲被抓走了,当晚就被杀害了。”第二天晚上,在武工队的帮助下,王俊民一家连夜转移到了滑县。直到解放后,全家才又回到村里。

王俊民说,在她的印象中,伯父王舒苗是个教书先生,文质彬彬的,对每个人都和蔼可亲。不知道为啥,坏人都很害怕他,这一点曾让她当年很是困惑。

淇县北阳镇良相村是王舒苗出生的地方,王姓是村里的大姓。79岁的孙堂庆老人曾是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土地革命”时起就在村里当干部。

孙堂庆说,当年自己是儿童团团长,只知道王舒苗是武工队的领导,但从来没有见过面。那时,为了侦察敌情,瓦解敌伪,王舒苗经常乔装打扮,活动在安阳与新乡的铁路线两侧。沿线的土匪汉奸头子都很害怕他,只要听说王舒苗过境,概不过问。

王舒苗在良相村从事革命活动时发展了许多年轻人,王舒苗的本家兄弟中人数尤多,他和诸多兄弟们被伪军和土匪称为“武工队里的一窝鸿”,一听说“武工队里的一窝鸿”来了,这些人吓得魂都没了。

孙堂庆说,王舒苗和他的本家兄弟们都是“鸿”字辈,名字中间全是“鸿”字,“武工队里的一窝鸿”因此得名。他们中间有不少善用双枪的神枪手,王舒苗的堂弟王鸿照后来成为淇县武工队队长,今年91岁的王鸿泉,当时不但枪法准确,还是个“飞毛脚”,一丈宽的壕沟也能跨过去。

记者见到王鸿泉老人时,老人正坐在家门口乘凉。虽已年过九旬,但坐在轮椅上依旧如一尊黑塔,是良相村目前唯一健在的武工队队员。

创建良相红色交通线

杨金国说,王舒苗在淇县、浚县从事革命活动时,创建了一条重要的红色交通线。

1939年至1942年,日军强迫淇县5000多名民工,在淇县京汉铁路至西山边挖了三条长25千米、宽6米、深6米的大型封锁沟,在沿沟的淇河、思德河、桥盟河等重要地段,修筑了19座炮楼,派日伪军日夜放哨,妄图割断冀鲁豫根据地和太行根据地两大战略区之间的交通往来,封锁进山的给养和药品等军用民用物资。

为了粉碎日军的封锁和分割,冀鲁豫区党委根据北方局的指示,建立了冯庄、良相、全寨、骑河黄庄四条横穿淇县境内的地下交通线,被后人称为“红色交通线”。其中的良相交通线就是王舒苗建立的。

良相交通线,东起内黄井店,西至汲县狮豹头村,全长200余里。途经淇县小河口、臧口、良相、西马庄、卧羊湾、油城(或北阳、玉女观、枣生)等村,到达狮豹头村。

为了建好这条交通线,王舒苗在淇县、浚县、汲县以及平汉铁路一带,积极做群众工作和敌伪工作,动员家乡良相村的王礼玉、王鸿战、张国新等参加地下交通工作,担任地下交通员,在卫西工委与太行山之间建立堡垒户,保证太行区与冀鲁豫区的交通联络畅通无阻。

党中央从延安发出的文件、信件、情报,还有《新华日报》等文件材料当时都能及时经此送到根据地。从1942年到1945年护,有600余名革命干部经此交通线安全转移,传递的文件材料不计其数。

烈士陵园寻忠魂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为纪念牺牲在晋冀鲁豫边区的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一二九师及晋冀鲁豫军区的革命烈士,在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上决定修建,于1950年落成,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共和国首座宏大的革命纪念建筑,是我国建设较早、规模较大、建筑艺术较高、环境较美的革命烈士纪念地。陵园内埋葬着200多位为国捐躯的团级以上指挥员和战斗英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一等杀敌英雄赵亨德、反攻作战英杰王舒苗等烈士都埋葬在这里。

陵园的正门是高达24米的烈士纪念塔,纪念塔的四侧面分刻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的题词。

在陵园南区,在苍松翠柏掩映下,静静并列着八排烈士墓,王舒苗烈士墓位于西墓区第二排中间,墓碑的四周由松树围绕,墓碑上刻着他的生平简介。

据陵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讲,1944年10月10日,王舒苗经过汲县(现卫辉市)薄壁区小荒庄时,突遇国民党李昌武部的袭击,不幸中弹牺牲。1956年,王舒苗烈士的骨骸由新乡迁至该陵园。

在陵园烈士纪念堂中,记者找到了王舒苗烈士的照片。照片中的王舒苗面目清秀,头发竖起,眉宇间透着刚毅。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找到更多关于烈士的资料,但终无果。这张照片是目前发现的王舒苗烈士唯一的照片。

六月的阳光,直射到人的皮肤上有种烧灼的感觉。在苍松翠柏的围绕中,烈士陵园显得更加幽静肃穆。陵园的树荫下,一群老人在悠闲地练着太极剑;花丛中,一些年轻人正在热烈地交谈着什么。烈士墓碑前,一位70多岁的老者在仔细地阅读着烈士墓碑上的碑文。老者身后,一群七八岁的小学生在墓碑间穿来穿去。老人说,他是磁县人,这里躺着他很多老乡。

正如朱德司令在纪念塔上的题文说的那样:“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里。”王舒苗烈士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烈士的事业里。(淇河晨报记者 邓少华/文 张志嵩/图)





 

 
     
王舒苗:神秘的敌工科科长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