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第6卷

 

   

 

评论探讨 - 《淇奥》中淇竹样的君子身影
《淇奥》中淇竹样的君子身影
 
作者:秋 雨  加入时间:2011-5-22 18:32:13

《国风·卫风·淇奥》开创了华夏竹文化的先河,《毛诗序》说:“《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进入新的时代,人们因《淇奥》只表明了地点,而时间、人物无明确指示,因而怀疑起来《淇奥》是歌颂卫武公之说,认为《淇奥》歌颂的只是一种被泛指的君子形象。人们除了怀疑《淇奥》不是唯独歌颂卫武公,还对卫武公的人品提出质疑,议论起来卫武公是杀兄自立。今天在“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中读到一篇《试析〈卫风·淇奥〉中的君子形象及“竹”意象》,秋雨也谈谈自己浅陋的看法。

淇竹青青,却因气候变迁,加之人为破坏而消亡

首先要纠正一个对于《淇奥》不准确的说法,“对于这首时间、地点、人物都无明确指示的诗来说”,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淇奥》首句就是“瞻彼淇奥”,怎么能说地点无明确指示呢?《淇奥》写的就是淇河岸边的事情。

再就是“淇卫之地乃黄河流域,比今时温暖湿润,以产竹著称。”需要多说几句,淇竹青青,却因气候变迁,加之人为破坏而消亡。淇河之地古代是黄河(大河)流域,自从东汉时期就已经不是黄河流域,已经属于海河流域了。

1972年,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他利用中国文化的优势,以研究手段与资料依据为标志,将五千年的中国气候变迁大势分为四个阶段:考古时期(约前3000-前1100);物候时期(前1100-1400);方志时期(1400-1900);仪器观测时期。

考古时期尚无文献记录及文献极少的远古时代。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是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大约存在于五千六百至六千多年前,属于仰韶文化。在这个遗址中发现原始人猎获的动物中有(zhāng,同“”)和竹鼠,现在这些动物只存于亚热带,而不见于西安一带,从而推断当时的气候必然比现在要温暖潮湿。约公元前1400至公元前1100年,相当于殷商时期,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动物亚化石除了水与竹鼠外,还有獏、水牛与野猪,甚至包括了今天只存在于热带的动物。就从这个时代开始,中国有了字的纪录。殷代的甲骨中有数千件记载着与求雨、求雪有关的文字。当时安阳人种稻时间相当于现今阳历的三月,现在则要到四月中。甲骨文还记载有一位商王在狩猎中得一象,联系到河南所处古地名为豫——是人牵着象的标志,可见河南在当时比现在要温暖一些。再往东,在山东历城县,在一个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炭化的竹节。根据这些发现,对照今天黄河下游与长江下游的平均温度与年平均温度,竺可桢认为,正月份的温度比当时减低3℃~5℃,年平均温度大约减2℃。针对有人认为冰川时期以后气候不变的错误想法,他特别指出,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与地质时期是一样的,只是幅度较小而已。

物候时期与方志时期都是利用历史的物候记录来推断气候变化,只是方志时期重点使用我国丰富的地方志,其物候记录更加集中,易于利用。古代虽然没有气象仪器观测气候的变化,但却有丰富的物候记录。所谓物候是人观察到一年之中何时降霜下雪,河开河冻,植物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等。这种观察积三千年之久,经验丰富,记载翔实,是一笔贵的历史气候研究资料。例如夏殷之际的郯国(山东),用家燕的北来,以判定春分的到来。而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的春分时节,家燕只飞到上海,还未到上海以北的郯国,两相对照,上海与三四千年前的郯国年平均气温要相差1.5℃。这一结果与考古时期用竹子分布区域变化的方法推测气温的结论是一致的。

周的文字初有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譬如河南省浚县辛村卫侯墓出土的西周康侯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后来有更多地刻或写在竹简上的文字,竹简的普遍使用与当时文字中有许多是以“竹”为头,说明周初温暖,黄河流域普遍有竹类生长,与现在大不相同。到了周朝中期,气候转冷,出土于汲县(河南卫辉)的战国魏襄王陵墓中的《汲冡纪年》,也就是《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汉江有次结冰,发生于公元前931年与公元前897年。不过一二百年以后的春秋时期,天气又再度转暖。竹子与梅树等亚热带植物在《诗经》里常被提及。例如《秦风》中载:“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山在西安以南,现在并无梅树的踪迹。战国、秦与西汉,气候一直暖和,到了东汉才有趋冷的记录,但时间不长。到了魏晋南北朝,气候真正地冷了下来,在公元四世纪上半叶冷到极点,渤海湾连续冰冻三年,冰上可行车马军队。六世纪中期北朝贾思勰所写的《齐民要术》,很注意物候情况。书中提到,河南山东一带石榴树从十月中开始就要用蒲藁裹起来,否则会冻死,可是今天在这些地方石榴可以在室外安全生长,无需裹扎。

隋唐以后,天气又变得和暖起来。据记载,公元650年、669年与678年的冬季,首都长安都无冰无雪。八世纪初,皇宫中长有梅树,种有柑桔。梅树只能耐寒到-14℃,柑橘则只能耐到-8℃,有梅有柑是气候暖和的证明。但到了十一世纪初期的宋代,北已经没有梅树,气候冷于唐朝。十二世纪,气候继续变冷。太湖不但在公元1111年全部封冻,而且冰上可以行车,湖上洞庭山的柑橘全部冻死。从公元1131至1260年,杭州春节降雪,每十年降雪平均最迟日期是四月九日,比十二世纪及前十年最晚的春雪差不多推迟一个月。十二世纪的寒冷从北到南直到华南与西南地区。公元1110年与1178年,福州的荔枝全被冻死。四川的成都曾经生长过荔枝,张籍的《成都曲》云:“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但到苏轼所生活的北宋,荔枝能生长于成都以南的眉山了。到了十二世纪的南宋,据陆游诗与范成大的《吴船录》,连眉山也不长荔枝了。

虽然十三世纪初期到中期一段时间天气有转暖的迹象,但到十四世纪,冬季又是严寒了。公元1329年与1353年,太湖再次结冰。黄河在公元1351年十一月时就有冰块漂流到山东,而现代的记载表明,河南与山东要到十二月份河中才出现冰块。

综上所述,淇河两岸淇竹的消亡,除了汉代因堵黄河决口大量砍伐,以及后来金人毁灭性地破坏,还有气候变迁的原因。

《淇奥》中的君子形象,除了卫武公,还有康叔姬封的身影

提及康叔姬封,自然会想起西周康侯簋。1931年,河南省浚县辛村卫候墓出土一件铜器,叫做西周康侯簋,年代为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文物原属圆明园收藏,现藏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食器和祭祀礼器,圆口,圈足,无耳或有四耳,方座,或带盖的;青铜或陶制,主要用于盛放食物,盛行于中国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康侯簋通高24厘米,口径41厘米,侈口束颈,深腹微鼓,高圈足加宽边。半环形双耳,兽首翘鼻耸角,垂珥较长。器身纹饰,腹部为单一的直条纹,颈和圈足为火纹与四瓣目纹相间排列,颈部两面中央又有突起的小兽首。康侯簋的底部铸有4行24个字的铭文,就是这短短的24字铭文,记载着三千多年前周王伐商,命康侯建国于卫地的重大历史。

牧野之战周灭商后,为了统治商朝的遗民,武王姬发把商王朝直接控制的领地分为四个区:封纣王的儿子武庚掌管殷都,祭祀祖先,管理殷遗民;将朝歌以东地区的卫,封给管叔姬鲜掌管;朝歌以南地区的鄘,封给蔡叔姬度掌管;朝歌以北地区的邶,封给霍叔姬处掌管。共同监视武庚,史称“周设三监”。

周灭商后第二年,武王姬发病死,其子姬诵即位,史称周成王。成王年幼,只好由周公姬旦摄政,代成王行事。管叔姬鲜因企图继王位,对周公姬旦摄政极为不满,于是散布流言,并煽动蔡叔姬度、霍叔姬处,怂恿纣王的儿子武庚及东部诸方国,以‘周公将不利于孺子’为借口,公开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公元前1039年,周公姬旦面对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敌对势力,多方权衡,决定奉成王之命率师平定“三监之乱”。周公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姬封,让康叔姬封迁徙至淇水岸边的殷商故都朝歌,建立卫国,自此康叔姬封立国,卫国问世。

康叔姬封赴任时年龄尚小,周公姬旦怕他担当不起治理殷朝遗民的重任,特地召集群臣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授土授民仪式,并精心制作了《康诰》、《酒诰》和《梓材》三篇文告,作为康叔姬封治理卫国的法则。《酒诰》是周公姬旦命令康叔姬封在卫国宣布戒酒的告诫之辞。殷商贵族嗜好喝酒,王公大臣酗酒成风,荒于政事。周公姬旦担心这种恶习会造成大乱,所以周公姬旦告诫康叔姬封要坚决禁止卫国官民“湎于酒”,要吸取殷朝灭亡的教训,指出“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就是说,一个人不要仅是在水面上映照自己的形象,而应该从民众中鉴照自己的形象。《梓材》是用比喻的方式向康叔讲述长治久安的道理,要想“至于万年”,就要“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康叔姬封就国后,根据周公姬旦的谆谆教导,访问当地的贤豪长者,向他们询问治国安民之策。他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深入民间,广泛调研,体察民情民意,深受卫国人民爱戴。他没有辜负周公姬旦重托,对殷民七族,不歧视,不虐待,妥善安置殷朝遗民,关心他们的生活,维护了地方稳定,加强了民族团结。康叔姬封还重视选拔人才,听从贤人劝告,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依法治理国家,促进了卫国经济的尽快复苏,国内很快出现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周公姬旦的《康诰》、《酒诰》和《梓材》三篇文告,使得康叔姬封在淇水岸边的朝歌统治卫国有方,很快就把商朝的殷都改造成了周的普通方国,成了卫国和卫姓的始祖。周公姬旦治理社稷之道,堪称淇水岸边华夏历史上最古老的廉政文字,放射着先贤圣哲的思想光辉!康叔姬封堪称淇奥绿竹样的君子,《淇奥》中应该有他身影。

卫武公的人品勿用质疑,卫武公谨慎廉洁从政,堪称淇奥竹子般的君子

人们除了怀疑《淇奥》不是唯独歌颂卫武公,还对卫武公的人品提出质疑,议论起来卫武公是杀兄自立。出土于汲县(河南卫辉)的战国魏襄王陵墓中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被命名为《汲冡纪年》,现在通称为《竹书纪年》。这部书发现于晋朝太康二年(281),到了宋朝就亡佚了。唐朝人司马贞看到过这本《竹书纪年》,应该是真本。明朝嘉靖年间,又出土了《今本竹书纪年》,该书的内容与传世的经传有许多地方大不相同。《竹书纪年》沈约注:“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和说的就是卫武公卫和。《庄子·让王》司马彪注:“共伯名和,诸侯知其贤,请以为天公(天子)。”《史記卷三十七·衛康叔世家第七》记载:“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伯餘立為君。共伯弟和有寵於釐侯,多予之賂;和以其賂賂士,以襲攻共伯於墓上,共伯入釐侯羨自殺。衛人因葬之釐侯旁,謚曰共伯,而立和為衛侯,是為武公。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四十二年,犬戎殺周幽王,武公將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為公。五十五年,卒,子莊公揚立。”

如果说卫武公是一个以庶篡嫡,杀兄自立的奸邪之人,恐与历史不符。《诗经·邶风·柏舟》一篇《毛诗序》解释说:“《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也就是说,《柏舟》是卫国太子共伯的妻子共姜所作。共伯早死,妻子立志守寡,父母逼她改嫁,她发誓不出嫁,作此诗以表示决心。鲁诗认为《柏舟》是卫宣夫人所作。现代学者多认为是女子所作。诗的内容像是女子自伤遭遇不偶,有苦无处诉说。这些暂且不谈,值得注意的是“卫世子共伯早死”这句话。早死,就是夭亡,并不是被人杀死的意思。《毛诗序》这样写,应该有一定的根据。既然共伯余已经早死,那就不存在共伯和,即卫武公杀兄篡位的事了。

司马贞《史记索隐》说:“和杀恭(共)伯代立,此说盖非也。按:季札美康叔,武公之德。又《国语》称武公年九十五矣,犹箴诫于国,恭恪于朝,倚几有诵,至于没身,谓之睿圣。又《诗》著卫世子恭(共)伯早卒,不云被杀。若武公杀兄而立,岂可以为训而形之于国史乎?盖太史公采杂说而为此记耳。”也就是说,卫武公卫和杀兄篡位,是不对的。卫武公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毛诗序》说卫太子共伯余早死,并没有说他被杀。如果武公是杀兄自立,怎么可以做为准则而写到国史上呢?这是太史公司马迁采用了一些杂七杂八的说法而写到《史记》上的。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访问鲁国,观赏鲁国所保存的周朝音乐舞蹈,也就是周乐,季札对于每一种乐舞都加以评论。听到歌咏《邶风》、《鄘风》、《卫风》,是时邶、鄘、卫都并入了卫国,季札评论说:“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说成现在的语言就是:“美好又深沉啊!有忧愁而不困扰。我听说卫康叔和卫武公的德行就是这样的。这不就是《卫风》吗?”能把武公和开国之君康叔的德行相提并论,表明在季札的心目中,卫武公是一位德行高尚的人。
  《国语·楚语上》引左史倚相的话说:“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髦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司之典,倚几有诵训之谏,居寝有亵御之箴,临事有瞽史之导,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训御之;于是作懿戒以自儆之也。及其没也,谓之睿圣武公。”说成现在的语言就是:“过去卫武公九十五岁了,还能在国中征求警示自己的意见。他说:‘从公卿以下,直到大夫众士,只要是在朝廷上班的,不要因为我年老而舍弃我;一定要在朝廷认真工作,从早到晚都要对我提出警告。听到一言两语的意见,一定要记下来向我反映,以便开导我。’卫武公执政时,在车上有对护卫车子勇士的规劝,在庭院或门和屏风之间有对管理官员原则性的提示,倚几而坐能看到臣工和师长写在上面的座右铭,躺在床上有近侍的提醒,遇到出征和祭祀等大事时,有盲史官的指导,在日常生活中能听到乐师吟诵的箴言警句;史官经常书写,盲乐师经常吟诵,以开导他;于是卫武公便写作了《懿》诗以警戒自己。等到他死后,谥号为睿圣武公。”

这些文字足以证明,卫武公到了晚年仍然严格要求自己,请求朝臣监督进谏。关于《懿》诗,韦昭《国语注》说:“《懿》,《诗·大雅·抑》之篇也。”懿、抑二字同音,古代可以通用,就是假借。古人好写假借字,同音字往往可以互相代替。今天称为写别字,而古代却是允许的。《诗·大雅·抑》是卫武公在95岁时所作。平王在位时,卫武公已是八九十岁的老者,当他看到周室衰微,一代不如一代,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卫武公身在淇水岸边朝歌城中,心装天下大事,诗中透着卫武公的深情,可谓真心的劝谏。

由以上的文字可以得出结论,卫武公非以庶篡嫡,杀兄自立的奸邪之人,他很贤明,对国事也有着忧患意识,因而受到了诸侯和朝臣的拥戴,以中原诸侯之长的身分入主国政,这应该是符合史实的。因而,《淇奥》中有卫武公淇竹样的君子身影。由卫武公所写的《抑》可知,卫武公九十多岁了,还是谨慎廉洁从政,宽容别人的批评,接受别人的劝谏。因此,很受人们的尊敬,人们作了这首《淇奥》来赞美他。《淇奥》描写了淇河两岸的绿竹风光,以淇竹起兴,歌颂了君子卫武公淇竹一样的美德。





 

 
     
《淇奥》中淇竹样的君子身影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