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第6卷

 

   

 

文史资料 - 千古淇河文化——南朝诗淇
千古淇河文化——南朝诗淇
 
作者:秋 雨  加入时间:2011-2-18 17:56:05

千古淇河文化――南朝诗淇(1)

2011-02-18 17:04

  一、简要概括

  自两汉至魏,皆实行“容胡”国策。两汉与西北外族作战,把外族降部迁入塞内,与汉族杂居,东汉还用胡人为兵抗击黄巾。曹魏将匈奴编入军队,以增强战斗力。西晋惠帝末年,关中百多万人口中,戎狄居半,随时会引发外族变乱,之后果然由氐、羌人领导,外族作乱。

  西晋初年,不少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势如弧形,包围晋都洛阳,形势极为不利。侍御史郭钦建议晋武帝迁胡族於塞外,并以汉人实边以绝胡患,晋武帝不予采纳,后山阴江统再次建议晋惠帝立刻徙胡,否则晋朝岌岌可危,晋惠帝依然没有接纳。形势已是积重难返,朝廷却是无动于衷,既无法徙胡,便继续允许胡人移入,又不教化,胡汉两族矛盾日益加深。西晋继续以胡人为兵,胡人尽知西晋国力虚实,只要时机一到,便可起兵作乱。晋初八王之乱,加上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机入侵。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掳走怀帝,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汉族士大夫和黎民百姓大量南移,代表当时华夏文化的文人几乎都跑到了南朝,使得整整一个半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南朝成了当时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虽然北方也出现了伟大的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写出了地理巨篇《水经注》;虽然北方也出现了《木兰诗》,热情赞扬了巾帼女子木兰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在华夏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虽然北朝也有文学家,但从总体上说,南北朝时代的南朝文化,代表着那个时代整个华夏文化的发展趋势,南朝诗人的创作,代表着那个时代整个华夏的诗歌创作。

  但南朝在爱国诗篇方面,前不如战国时的吴楚,后不如唐宋明清,这一时代爱国诗篇不如北朝诗人。北朝诗人生活在胡人屠刀之下,汉人惨遭杀戮,当时黄河流域乃至整个华北又忙于造佛和建造寺院,大部分汉人为了躲避北朝胡人的屠刀,纷纷混进寺院违心地当了和尚,他们对国家有着痛心的感受。南朝诗人们多是感叹人生,乐于山水之间,描写男欢女爱,某地风光,风土人情,宫廷艳史等,也少有写战争场面的诗篇。

  南朝诗人创作了宫体诗。宫体诗的内容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的题材不外乎咏物与描写女性,有少数作品表现宫中淫荡的生活,如萧纲的《咏内人昼眠》。其艺术特点是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比较柔弱,注重词藻、对偶与声律。就艺术形式而言,宫体诗仍有其贡献,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宫体诗发展了吴歌西曲的艺术形式,并继续永明体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律化,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宫体诗语言的风华流丽、对仗的工稳精巧以及用典用事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积累,也为唐代诗人提供了足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南朝齐代沈约和谢朓等诗人共同开创了永明体。齐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字的四声,著名诗人沉约根据四声和双声迭韵研究诗歌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声病必须避免。力求作到—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这样自觉地运用声律来写诗,的确是诗歌史上的空前创举。沈约和谢朓等诗人所发现的诗歌音律,与晋末以来诗歌中对偶的形式互相结合,就形成了永明体的新体诗,这种新体诗是我国格律诗产生的开端。永明体是我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没有四声的发明和永明体的出现,唐代的诗歌恐怕也就不会那样辉煌。谢朓是这个时代比较优秀的诗人。

  南朝文化有着黄河流域文化的烙印,包含着千古淇河文化,南朝笔下提及千古淇河文化的诗人按照出生先后的次序有:谢灵运、刘义恭、鲍照、沈约、 江淹、 谢朓、王融、吴均、刘孝绰、 萧子显、萧统、萧纲、徐陵、萧绎、庾信、顾野王、江总、陈叔宝等。

  二、引用淇河文化感叹人生

  1、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之刘桢》

  卓荦偏人,而文最有气,所得颇经奇。

  贫居晏里闬。少小长东平。河兖当冲要。沦飘薄许京。广川无逆流。招纳厕羣英。北渡黎阳津。南登宛郢城。既览古今事。颇识治乱情。欢友相解达。敷奏究平生。矧荷明哲顾。知深觉命轻。朝游牛羊下。暮坐括揭鸣。终岁非一日。传巵弄清声。辰事既难谐。欢愿如今幷。唯羡肃肃翰。缤纷戾高冥。

  魏太子就是曹丕,八首诗分别是曹丕、王粲、陈琳、徐干、刘桢、应玚、阮瑀、平原侯植。黎阳津――黄河上的黎阳渡口,黄河流经黎阳大伾山东麓。

  谢灵运(385-433),浙江会籍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华夏文化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曹操的《观沧海》算是华夏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左思的《招隐诗》和郭璞游仙诗也都写到了山水,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则是谢灵运。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乱、政治黑暗,隐逸之风大盛,士大夫阶层大都以山林为乐土,他们往往把自己理想的生活和山水之美结合起来,因此山水描写的成分在诗里就逐渐多了起来。山水诗的产生,与当时盛行的玄学和玄言诗有着密切的关系,玄言诗本身就孕育了山水诗,从而引导了士大夫从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与趣味。谢灵运本来在政治上很有抱负,但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晋宋易代、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宋初刘裕采取压抑土族的政策,谢灵运也由公爵降为侯爵,在政治上一直不得意,这自然使他心怀愤恨。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他是想以此举对抗当政,发泄不满,从山水清音之中得到心灵的慰藉。谢灵运的山水诗善于描写山姿水态,创造佳句,富艳精工,典丽厚重。

  2、萧纲《倡楼怨节》

朝日斜来照户,春乌争飞出林。片光片影皆丽,一声一啭煎心。上林纷纷花落,淇水漠漠苔浮。年驰节流易尽,何为忍忆含羞。

  倡楼――倡,唱,这里是指表演歌舞的艺人。古代的戏台子。上林――皇家园林,这里指的应是淇园。

  这首诗是在写歌舞艺人的心声,但诗中多少显露出作者的同情之心。封建时代把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分成了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上九流:佛祖、仙、皇帝、官、烧锅(酒厂)、当铺、商贾、客(庄园主)、庄田(农夫);中九流:举子(举人)、医、风水先生、批(算命先生)、丹青(书画)、相(相士)、僧、道、琴棋;下九流:巫、娼、跳大神、梆(更夫)、剃头(理发师)、吹鼓手、戏子、叫街(乞丐)、吹糖人。戏子就是下九流,被人歧视,无社会地位,他们的心中自有无限的怨恨,他们虽为社会奉献了青春,但却不被人理解,这就是他们往事不堪回首的原因。

  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武帝第三子,字世缵,南兰陵(江苏常州)人,梁代文学家。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在位二年,大宝二年(551)为叛将侯景所杀,时年四十九岁,追谥简文皇帝。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士徐摛、庾肩吾等过从,以轻靡绮艳文辞,描写贵族荒淫生活,时称“宫体诗”。他开创了唐人边塞诗的先河,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

  3、沈约《八咏诗之岁暮愍衰草》

  愍衰草。衰草无容色。憔悴荒径中。寒荄不可识。昔时兮春日。昔日兮春风。含华兮佩实。垂绿兮散红。氛氲鳷鹊右。照耀望仙东。 送归顾慕泣淇水。嘉客淹留怀上宫。岩陬兮海岸。冰多兮霰积。烂熳兮客根。攒幽兮寓隙。布绵密于寒皋。吐纤疏于危石。既惆怅于君子。倍伤心于行役。露缟枝于初旦。霜红天于始夕。雕芳卉之九衢。霣灵茅之三脊。风急崤道难。秋至客衣单。既伤檐下菊。复悲池上兰。飘落逐风尽。方知岁早寒。流萤暗明烛。雁声断才续。萎绝长信宫。芜秽丹墀曲。霜夺茎上紫。风销叶中绿。山变兮青薇。水折兮黄苇。秋鸿兮疏引。寒鸟兮聚飞。径荒寒草合。桐长旧岩围。园庭渐芜没。霜露日沾衣。愿逐晨征鸟。薄暮共西归。

  八咏诗――沈约守东阳时,建元畅楼,并作《登台望秋月》、《会圃临东风》、《岁暮愍衰草》、《霜来悲落桐》、《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东》等诗八首,称八咏诗,简称八咏。愍――哀怜,怜悯。鳷鹊――鸟名。这里指鳷鹊楼,汉甘泉宫有鳷鹊楼,汉武帝时所建,在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上。望仙――古楼阁名。送归顾慕泣淇水。嘉客淹留怀上宫――送归时眷念思慕曾泣别于淇水,佳宾长期逗留怀念幽会时的上宫。

  这首诗格调苍凉,写对年老色衰女子的哀怜,年的女子无限眷恋过去曾经春风得意,花枝招展,与达官贵人来往于鳷鹊、望仙楼寻欢作乐的时日,更眷恋那犹如《诗经》中所写的“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的往事。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南朝文学家。自幼家境贫寒,学习刻苦、博览广泛,识见卓群。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谥号“隐”。他与谢朓等人开创了“永明体”,著有《宋书》、《四声谱》等。

  4、陈后主《东飞伯劳歌》

  池侧鸳鸯春日莺,绿珠绛树相逢迎。谁家佳丽过淇上,翠钗绮袖波中漾。雕轩绣户花恒发,珠帘玉砌移明月。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盻鬟鬓低。风飞蕊落将何故,可惜可怜空掷度。

   伯劳――鸟名,亦叫虎不拉,品种很多。《玉台新咏》中有“东飞伯劳西飞燕”句,后称朋友分别为“劳燕分飞”,劳即伯劳。此诗以鸳鸯、春莺、绿珠、绛树起兴,烘托青春少女的秀丽宛如过往淇上之美女,描述美丽少女的好日子非常短暂,转瞬间年老珠黄,惋惜旧时女子的一生,往往时光空度,红颜命薄。

  陈后主(552—604),即陈叔宝,字符秀。天嘉三年(562)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569),立为皇太子,十四年正月即位,在位七年,灭于隋。陈后主是一个糟糕的皇帝,亡国之君,却颇有文才,诗作清新流丽,擅长刻画景物,所作艳诗为后人所讥,代表作有《玉树后庭花》等。
 

千古淇河文化――南朝诗淇(2)

2011-02-18 17:06 

三、引用淇河文化歌咏爱情

5、鲍照和萧纲的两首《采桑》

鲍照: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蠢作。采桑淇洧间,还戏上宫阁。早蒲时结阴,晚篁初解箨。蔼蔼雾满闺,融融景盈幕。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是节最暄妍,佳服又新烁。绵欢对逈途,扬歌弄声藿。抽琴试抒思,荐佩果成托。承君郢中美,服义久心诺。卫风古愉艳,郑俗旧浮薄。灵愿悲渡湘,宓赋笑瀍洛。盛明难重来,渊意为谁涸。君其且调弦,桂酒妾行酌。

萧纲:春色映空来,先发院边梅。细萍重迭长,新花历乱开。连珂往淇上,接幰至丛台。丛台可怜妾,当窗望飞蝶。忌趺行衫领,熨斗成褫襵。下床着珠佩,捉镜安花镊。薄晚畏蚕饥,竞采春桑叶。寄语采桑伴,讶今春日短。枝高攀不及,叶细笼难满。年年将使君,历乱遣相闻。欲知琴里意,还赠锦中文。何当照梁日,还作入山云。重门皆已闭,方知留客袂。可怜黄金络,复以青丝系。必也为人时,谁令畏夫壻。

淇洧――指淇河与洧河。洧河源出河南登封县阳城山,东南流至新郑县与溱水汇合,至西华县入颍水,位于古郑国境内。淇洧均被认为是青年男女嬉戏玩乐的爱情河。上宫阁――淇河岸边已成为废墟的纣王宫殿旧址上的楼阁。卫风古愉艳,郑俗旧浮薄――意为卫国郑国的风俗从以来就愉艳浮薄。 丛台――位于邯郸市,赵武灵王为休息娱乐和观看操练兵马而兴建。

古代淇河两岸盛产桑树,养蚕业也相当发达,每当春天来临,妇女们便纷纷采摘桑叶,因为《诗经·桑中》的缘故,淇奥桑林已经有了特殊的象征意味,《诗经》之后的文学作品中的桑林大多与男女爱情有了关系。两首诗都是汉乐府《陌上桑 》的模拟之作。鲍照写出了春日里淇奥与丛台一带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采桑女们交往、劳动与对爱情的憧憬。萧纲写的是晚春时节,采桑女在景色迷人的淇河洧河两岸采桑的情景,以及对心上人的思念和忠贞,诗句语言朴实,宛然一幅淇水岸边乡村鲜活的美丽图画。两首诗都属于南朝以爱情为主题的宫体诗。

鲍照(414—466),字明远,东海(江苏涟水县北)人。出身寒微,少有才情,一生潦倒。鲍照和谢灵运、颜延之同时,都以诗著称,合称为“元嘉三大家”。他诗歌的突出内容是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抒发寒门之土备道压抑的痛苦,反映边塞战争和征夫戍卒的生活,描写游子思妇。他的诗歌有二言、五吉、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艺术形式,风格俊逸雄肆,感情强烈奔放,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为七言体诗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鲍照的诗内容广泛深刻,感情丰富充沛,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对后世的诗人有很大影响,著有《鲍参军集》。

6、谢朓《乐府隋王鼓吹曲十首之江上曲》

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

 易阳――易水南岸。南楚――自古南楚多情歌,此处借指情歌。旧名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淇水不可渡――是说爱情尚未得到。淇水在齐梁时代的诗中如同巫山,常被诗人用来表示男女之间的爱情。

这是一首爱情之歌,诗中祝愿与相爱之人停舟相载,一边采莲一边歌唱,千里共航永不分离。全诗生动新鲜,清秀俊美,充分体现了谢朓诗的艺术风格。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河南省太康县)人。虽出身贵族,但少而好学。最初作南齐诸王幕下的参军、功曹、文学等官职。曾任宣城太守等职,故世人称之谢宣城。后回朝任吏部郎,因事牵连,下狱而死。谢朓的出身经历和谢灵运有些类似,他的诗受谢灵运影响较大,大部分是山水诗。谢朓和谢灵运同族,世称“二谢”。他和当时著名文人萧衍、沈约、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俱被招纳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时称“竟陵八友”。齐梁时代,谢朓的诗歌成就卓著,他的诗歌清新流丽,较少繁芜词句和玄言成分,善于创造名句,但也存在有句无篇的缺点,与谢灵运的富艳精工、典丽厚重不同,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愿,情景交融,摆脱了玄言成分。其艺术成就主要在于对山水及一切自然现象的描绘中深深渗透着人生的感情以及清丽的语言特色,其主要作品后人辑有《谢宣城集》。他的诗中常常表现仕宦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是对仕途的忧惧,故乡的思念,清美的追求和对朋友的期盼。

7、萧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一:翻莺度燕双比翼。 杨柳千条共一色。但看陌上携手归。 谁能对此空相忆。

其二:幽宫积草自芳菲。 黄鸟芳树情相依。争风竞日常闻响。 重花叠叶不通飞。当知此时动妾思。 惭使罗袂拂君衣。

其三: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清尘。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其四:衔悲揽涕别心知,桃花李花任风吹。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宿昔――从前,旧日。这首诗写一位热恋中的男士回忆昨日与恋人难得一聚时的愉快和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其三写到了淇水,首二句景中寓情,透过所写美景,我们可以读出这对恋人的昨日相聚时的情景。末二句以淇水送别时的恋情,寓含着这对恋人相恋中难以逾越的雷池。 

 萧子显(487—535),字景阳,南兰陵(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出身皇族,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其诗作大多为“宫体”,轻靡浮艳而缺乏高远的情致。

8、沈约《古意》

挟瑟丛台下,徙倚爱容光。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虽然字面没有一个情字,但通过犹如一幅活生生的图画描绘,已使青年男女相互爱慕的情态跃然纸上。

9、江总写《新入姬人应令诗》

洛浦流风漾淇水,秦楼初日度阳台。玉轶轻轮五香散,金灯夜火百花开。非是妖姬渡江日,定言神女隔河来。来时向月别姮娥,别时清吹悲箫史。数钱拾翠争佳丽,拂红点黛何相似。本持细腰惑楚宫,暂回舞袖惊吴市。新人羽帐挂流苏,故人网户织蜘蛛。梅花柳色春难遍,情来春去在须臾。不用庭中赋绿草,但愿思着弄明珠。

 姬人,妾――男人娶的小老婆。应令――魏晋以来应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诗文。洛浦流风――《洛神赋》序中反映了曹植对甄氏的爱慕之情,后人说成洛浦流风,此处指男女风流韵事。秦楼――指妓院为秦楼楚馆。阳台――因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后遂以阳台指男女欢会之所。姮娥――广汉宫里的月仙,又名恒娥、瑶娥、嫦娥、素娥、姮娥、月娥,典出西汉刘安《淮南子》。箫史――《列仙传》记载:箫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为作凤台以居。一夕吹箫引凤,与弄玉共升天仙去。

这是一首应景溜须拍马诗,这是皇太子新娶小妾,江总奉太子命所作的诗。多用诸如洛浦流风、淇水、秦楼、阳台、妖姬、姮娥、箫史、细腰惑楚宫等情爱故事典故,描写太子与姬人情爱甚笃,姬人美貌多姿,风流多情,也用奢华高雅的场景尽力烘托。

江总(519—594),字总持,济阳考城(河南兰考)人,南朝陈大臣,著名南朝文学家。仕梁历丹阳佐史、尚书殿中郎、太子洗马、临安令、太子中舍人。侯景寇京师,往依广州。陈天嘉中为中书侍郎。太建中迁司徒右长史,授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骑常侍,转太子詹事,迁太常卿。后主即位,历祠部尚书、尚书仆射,授尚书令。陈亡入隋。

10、陈后主《舞媚娘》

楼上多娇艳,当窗并三五。争弄游春陌,相邀开绣户。转态结红裙,含娇拾翠羽。留宾乍拂弦,托意时移柱。淇水变新台,春炉当夏开。玉面含羞出,金鞍排夜来。春日多风光,寻观向市傍。转身移佩响,牵袖起衣香。

 新台――典出《国风·邶风·新台》。卫宣公与其后母发生乱伦关系,生下儿子,待到儿子要娶齐女为妻时,宣公看其貌美,便在黄河上修一新台,把齐女半路截下来据为己有。卫国人对此作《新台》讽刺。春垆――垆,酒店。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当垆的故事。

这是一首与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类同的南朝宫体诗。淇水、新台、春垆都借指情爱场所,其实陈后主咏诗的地点应为南京。陈后主眼里的场景犹如淇水新台,美人当垆,玉面含春,公子哥夜间纷纷乘马前来与之相会。

千古淇河文化――南朝诗淇(3)

2011-02-18 17:08

四、南朝诗人笔下的淇水风光

11、沈约《春咏》

杨柳乱如丝,绮罗不自持。春草黄复绿,客心伤此时。青苔已结洧,碧水复盈淇。日华照赵瑟,风色动燕姬。襟前万行泪,故是一相思。

 淇水、洧河是《诗经》中描写的青年男女游玩嬉戏、谈情说爱的场所,淇水卫地自古多出刚烈善良多情的美女。春草黄复绿,青苔已结洧,碧水复盈淇,杨柳,日华,使人能感到扑面的早春气息,乱、伤、复字反映出燕赵美姬的心情,与春天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然她们受到了诸如封建礼教等腐朽思想和习俗的束缚,不能随心所欲地去约见她们所热恋的情人。襟前万行泪,包含了多少无奈和辛酸,故是一相思所蕴含的相思相爱之情又是何等浓烈和令人同情。

12、沈约《八咏诗之会圃临春风》

临春风,春风起春树。游丝暧如网,落花雰似雾。先泛天渊池,还过细柳枝。蝶逢飞摇扬,燕值羽参池。扬桂旆,动芝盖。开燕裾,吹赵带。赵带飞参差,燕裾合且离。回簪复转黛,顾步惜容仪。容仪已照灼,春风复回薄。氛氲桃李花,青跗含素萼。既为风所开,复为风所落。摇绿蔕,抗紫茎。舞春雪,杂流莺。曲房开兮金铺响,金铺响兮妾思惊。梧台未阴,淇川始碧。迎行雨于高唐,送归鸿于碣石。经洞房,响纨素。感幽闺,思帏帟。想芳园兮可以游,念兰翘兮渐堪摘。拂明镜之冬尘,解罗衣之秋襞。既铿锵以动佩,又絪缊而流射。始摇荡以入闺,终徘徊而缘隙。鸣珠帘于绣户,散芳尘于绮席。是时怅思妇,安能久行役。佳人不在兹,春风为谁惜。

八咏诗前文已有介绍。梧台――梧宫之台,梧宫是齐国宫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西北。梧台是当时齐国的国宾馆,是齐王议事、会客和游乐的地方,也是百家争鸣的策源地,其周围广植梧桐,树干高大,绿叶如扇。高唐――《巫山县志》:城西北半里许,山名高都,为阳台旧址,旧有高唐观。春暖花开,蝶飞燕舞,梧台未阴,淇川始碧,淇河两岸春色怡人,燕赵大地丽人百姿,这使人春心荡漾,缱绻难离,不免为一时寻欢作乐,作出苟且之事。但这时会使人怅然思念起妻室,后悔哪能久作此事,遗憾春风并不真被人珍惜,辜负这良辰美景。

13、江淹《清思五首》

淇一:赵后未至丽。阴妃非美极。情理傥可论。形有焉足识。帝女在河洲。晦映西海侧。阴阳无定光。杂错千万色。终岁如琼草。红华长翕赩。

其二:师旷操雅操。延子聆奇音。玄鹤徒翔舞。清角自浮沉。明管东南逝。精丝西北临。白云瑶池曲。止使泪淫淫。

其三:秋夜紫兰生。湛湛明月光。偃蹇灵芝采。容裔紫华堂。林木不拂盖。淇水宁渐裳。倐忽南江阴。照曜北海阳。从此长往来。万世无感伤。

其四: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空闺饶远念。虚堂生夜阴。兹夕一何哀。明月没西林。世人重时暮。道土情亦深。愿乘青鸟翼。径出玉山岑。

其五:至德不可传。灵龟不可侣。草木还根带。精灵归妙理。我学杳冥道。谁能测穷已。须待九转成。终会长沙市。 其三中“淇水宁渐裳。倐忽南江阴”――宁可让淇河水 沾湿车的帷幕。《诗经·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里的淇水是情爱的代名词,诗并不是写于淇水。南江阴、北海阳――南江的北面,北海的南面。这里的南江北海泛指中国南方和北方。

其三写的是秋天的夜晚,浓浓的月光照耀着紫兰丛生、月季盛开的庭堂,隐约似有从容娴丽的美人,委曲婉转地在采摘灵芝。就像《诗经·氓》里曾与氓热恋的美人常常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来往中林木不拂盖,淇水宁渐裳。这美人就像仙女般倐忽南江阴,照曜北海阳,但愿从此长往来,万世无感伤。该诗意趣深远,像进入人间仙境,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又给人一种淡淡的喜悦。

江淹(444—405),字文通,济阳考城(河南兰考县)人,南朝文学家。江淹出身贫寒,少而聪慧,以文章显名于世,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晚年才思衰退,时人谓之“江郎才尽”。作为南朝时期重要作家,其诗幽丽精工,古奥遒劲。其抒情赋也有较高艺术成就,如《恨赋》、《别赋》历来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14、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奉勑为皇太子作》侍宴华光殿曲水奉勑为皇太子作

旁求邃古。逖听鸿名。大宝曰位。得一为贞。朱祶叶祉。绿字摛英。升配同贯。进让殊声。大横将属。会昌已命。国步中徂。宸居膺庆。玺剑先传。龟玉增映。宗尧有绪。复禹无竞。礼行郊社。人神受职。宝效山川。鳞羽变色。玄塞北靡。丹徼南极。浮毳驾风。非泳非陟。能官民秀。利建天跗。枵鹑列野。营绛分区。论思帝则。献纳宸枢。麟趾方定。鹈翼谁濡。西京蔼蔼。东都济济。秋祓濯流。春禊浮醴。初吉云献。上徐方启。昔驾阳颖。今帐云陛。嘉乐旧矣。芳宴在斯。载留神瞩。有睟天仪。龙精已映。威仰未移。叶依黄鸟。花落春池。高殿弘敞。禁林稠密。青磴崛起。丹楼间出。翠葆随风。金戈动日。惆怅清管。徘徊轻佾。灞浐入筵。河淇流阼。海若来往。觞肴沿泝。欢饫有终。清光欲暮。轻貂回首。华组徐步。登贤博望。献赋清漳。汉贰称敏。魏两垂芳。监抚有则。匕鬯无方。瞻言守器。永愧元良。

该诗为谢朓应酬之作,对皇室宴会的描写却十分逼真细致,画面形象鲜明。诗中“灞浐入筵,河淇流阼”句,表明淇水大地之物产丰美,已是久负盛名了。

15、萧子显《代美女篇》邯郸暂辍舞,巴姬请罢弦。佳人淇洧出,艳赵复倾燕。繁秾既为李,照水亦成莲。朝酤成都酒,暝数河间钱。余光幸未惜,兰膏空自煎。

 这是一首赞美淇河、洧河女子的上乘宫体诗,诗中大量采用了映衬、对比等艺术手法,极度夸赞淇洧女子的美丽及勤劳。淇河、洧河姑娘的美貌,倾城倾国,用繁李、水莲比喻淇洧佳丽美貌的样子,使天下名姬辍舞罢弦,为之赞叹,且姑娘又是那样勤奋能干,更是引人敬慕。

16、萧统《赋书帙诗》

擢影免园池,抽茎淇水侧。朝映出岭云,莫聚飞归翼。幸杂缃囊用,聊因班女织。一合轩羲曲,千龄如可即。

该诗是为装书的套子即书帙所赋,前半部分写优雅的环境,后半部分缘书帙而抒情,全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朝时期梁陈之际诗风的靡丽特点。

萧统(501-531),字德施,南兰陵(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文学家。武帝天临元年立为太子,未及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他博览群书,爱好文学,所作多宣扬佛学及表现上层贵族生活情趣,他招集文人学士编辑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较好诗文选集。

17、萧纲《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经居李城北,住在宋家东。教歌公主第,学舞汉成宫。多游淇水上,好在凤楼中。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虫。垂线绕帷幔,落日度房栊。妆窗隔柳色,井水照桃红。非怜江浦佩,羞使春闺空。

江浦佩――典出神女在江浦把佩玉赠送给郑交甫的故事。江妃二女游于江汉之滨,自由逍遥地顺风飘舞,郑交甫遇到了她们便一见钟情,请她们解环相赠以为信物,二女答应了他的请求。交甫把环佩藏在怀里。

 这是萧纲和湘东名士王悦的一首诗,诗写淇水之上姿色艳丽女子的华丽服饰,女子练歌习舞和行走起居,此诗虽讲究对偶辞藻,但没有什么寄托,缺乏思想意义,这是萧纲宫体诗的特点。

18、萧纲《杂句春情诗》

蝶黄花紫燕相追,杨低柳合露尘飞。已见垂钩挂绿树,诚知淇水沾罗衣。两童夹车问不已,五马城南犹未归。莺啼春欲驶,无为空掩扉。

写尽了淇水春季傍晚优美景色,韵律和谐、对仗工整,以浮艳的辞句表现了空虚无聊的内容。

19、陈后主《三妇词十一首》其十

大妇正当垆,中妇裁罗襦。小妇独无事,淇上待吴姝。乌归花复落,欲去却踟蹰。

当垆――卖酒。罗襦――质地稀疏的丝织品短衣、短袄。淇上待吴姝――吴姝,吴地美女。词句的意思是,小妇那神态就像吴地美女在淇上含情脉脉地等待意中人那样。

 这首诗似是以公爹的口气欣赏三个儿媳妇行为举止之美,且为之不忍离去,实在有点老不正经之嫌。亡国之君陈后主的诗多是描写声色之作,用语常轻薄猥亵,有人认为他的这类诗几乎可说是嫖客代娼妓立言。
 

千古淇河文化――南朝诗淇(4)

2011-02-18 17:11

    五、怨妇思夫诗中的淇河

    20、王融《古意诗二首》

    其一:游禽暮知反,行人独未归。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嚬容入朝镜,思泪点春衣。巫山彩云没,淇上绿条稀。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其二:霜气下孟津,秋风度函谷。念君凄已寒,当轩卷罗豰。纤手废裁缝,曲鬓罢膏沐。千里不相闻,寸心郁氛氲。况复飞萤夜,木叶乱纷纷。

    这是和南齐尚书令王晏之子王德元的诗,是一首男女情诗。妻子在家中苦苦等待,出门在外的丈夫却久久不归。芳草的气息在浓浓的月色中弥漫,清晨的铜镜中映照出女主人公痛苦的面容,思念的泪水不禁滴滴落下。其诗朴厚明朗,悱恻动人,是王融现存诗中的佳作。

    王融(467—493),字符长,琅玡临沂(山东)人,南朝齐文学家。其文颇多陈述政见之作,主以农、战为本,同时也反对过于强调严刑峻法。其诗讲究声律,与沈约等同为永明体的代表作家。王融所作诗文原有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王宁朔集》。

    21、刘孝绰《淇上人戏荡子妇示行事诗》

    桑中始奕奕,淇上未汤汤。美人要杂佩,上客诱明珰。日暗人声静,微步出兰房。露葵不待劝,鸣琴无暇张。翠钗挂已落,罗衣拂更香。如何嫁荡子,春夜守空床。不见青丝骑,徒劳红粉妆。

此诗以桑林、淇水起兴,写丈夫远行在外,寂寞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家的行态和心理。前四句戏说荡子妇与男子幽会,后三句写思夫、怨夫。全诗对在家的主妇有一定的同情与怜悯。

刘孝绰(481—539),原名冉,小字阿士,彭城(江苏徐州)人,南朝梁文学家。曾任秘丞等职。早年因能诗善文而颇受任昉等人赏识,后为昭明太子萧统所重用,曾为《昭明太子集》作序。原有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刘秘书集》。

22、徐陵《中妇织流黄》

落花还井上,春机当户前。带衫行障口,觅钏枕檀边。数镊经无乱,新浆纬易牵。蜘蛛夜伴织,百舌晓惊眠。封用黎阳土,书因计吏船。欲知夫婿处,今督水衡钱。

    诗的大意:春暖花开季节,黎明即起。梳洗打扮之后,就忙于织布。蜘蛛伴着织布到夜半才算睡下,黎明的时候,喜鹊的叫声把她惊醒。原来是州郡掌簿籍的官员坐船前来报喜,说是夫婿封地黎阳。想问夫婿现在何处,说是正在督收封地供奉的钱粮。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山东郯城)人,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他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早年以诗文闻名,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庚信同任梁太子学士,与庚信齐名,合庚信艳诗称“徐庚体”,并称“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他的家族纵横政坛文坛百年,门第显赫,后人辑有《徐陵集》。

    《艺文类聚》卷第十八上题目为《淇上戏荡子妇》,作者是南朝梁徐君蒨。徐君蒨,字怀简,东海郯人,为湘东王咨议参军。幼聪好学,善弦歌,文冠一府,特有轻艳之才,颇好声色,卒于官。

    六、南朝诗人笔下的淇竹君子

    23、吴均《赠周兴嗣诗四首》

    其一:孺子贱而贫。且非席上珍。唯安莱芜甑。兼慕林宗巾。百年逢缱绻。千里遇殷勤。愿持江南蕙。以赠生刍人。

    其二:思君欲何言。中心乱如雾。泪下非一端。愁来谁有数。子为冯敬通。不减汲长孺。千里无关梁。安得王乔屦。

    其三:与君初相知。不言异一宿。意欲褰衣裳。阴云乱人目。之子伏高卧。伊予空杼轴。无因渡淇水。见此猗猗竹。

    其四:可怨异公子。终自不敢言。青松蔽南陇。白云生北园。沉忧无人语。默念空凭轩。安得湛卢剑。以报相知恩。

    周兴嗣,字思纂,南朝梁陈郡项(河南沈丘)人,时任敕员外散骑侍郎,是一位文学侍从之臣。《千字文》的编纂过程是,梁武帝让人拓取王羲之的墨迹一千个杂乱无序的不同单字,命周兴嗣编撰成四言韵文,还要求有文理。周兴嗣只用了一夜工夫就编缀成书。但是,由于用脑过度,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千字文》内容丰富,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文化、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被称为才子奇书。

    吴均这首赠诗中充满了对周兴嗣的景仰和倾服,并将周兴嗣的才华与卫武公相提并论,其三中把周兴嗣比成当世可以见到的淇奥有斐君子。诗中对周兴嗣博学才思的赞誉情真意切,言辞中肯,用典精当,言简意赅,诗意含量丰富。

    吴均(469-520),也作筠,字叔庠,吴兴故彰(浙江省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寒贱,好学,为文有俊才。梁武帝天监初年,柳恽为吴兴守,召他作主簿。后官至奉朝请。他曾打算撰《齐书》,武帝不许。后来因为私撰《齐春秋》而被免职。晚年又奉诏撰通史,未成而卒。吴均的诗文很有特点,当时被认为“清拔有古气”,时人多效法他,谓之“吴均体”。有辑本《吴朝请集》。

    24、萧绎《赋得竹诗》

    嶰谷管新抽。淇园节复修。作龙还葛水。为马向并州。柯亭临绝涧。桃枝夹细流。冠学芙蓉势。花堪威凤游。邛王若有献。张骞应拜侯。

    嶰谷――昆仑山北谷名。相传黄帝命泠纶取嶰谷之竹作乐器。作龙还葛水――后用来比喻得道成仙。汉费长房从壶公学仙,学成后,乘壶公所赠的竹杖离去,至家后将杖弃于葛陂中,竹杖竟化成青龙。并州――太原的别称。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岛,并州为九州岛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柯亭――又名千秋亭、高迁亭,位于绍兴县。古柯亭三面临水,风景幽清,云影水光,足以洗涤尘襟。芙蓉――荷花的别名。邛――汉置临邛县,南朝梁改置邛州,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南。张骞――西汉汉中成固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

    此诗是在赋竹咏志,萧绎为一代君主,把淇园竹和昆仑嶰谷竹相提并论,可见当时淇园竹名气之大。

    萧绎(508-555),即梁元帝,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字世诚,南朝梁代文学家。七岁封湘东王,成年后为荆州刺史、江州刺史。侯景之乱,萧绎依附西魏、北齐,出兵击破侯景。武陵王天正二年(552),在江陵即皇帝位,改元承圣。承圣三年(554),萧詧勾结西魏攻梁,萧绎被虏,不久被杀。萧绎好文学,博览群书,又通佛典,致力于编纂和著述,明人张溥辑本《梁元帝集》。

    25、顾野王《拂崖筿赋》

    诗咏淇水,骚美江干;崖怜拂石,神贵扫坛。既来仪于鸣凤,亦优狎于翔鸾;入扇壁之宵月,映沅澧之惊湍。带金风之爽朗,杂玉润之檀栾;陪嘉宾于秋夕,等贞节之岁寒。

    拂崖筿――拂崖的竹子。诗咏淇水――诗,《诗经》。《诗经》中多次咏及淇河,仅次于黄河。骚美江干――骚,《离骚》。美,赞美。江干,长江岸。来仪――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扰狎――犹驯服。宵月――夜晚的月亮。沅澧――水名。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惊湍――犹急流。金风――秋风。檀栾――秀美貌,诗文中多用以形容竹或借指竹。嘉宾――佳宾,贵客。秋夕:七夕。

    顾野王(519-581),字希冯,吴郡(江苏苏州市)人,南朝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幼好学,遍读经史,梁时任太学博士、临贺王府记室参军等职,陈时官至黄门侍郎、光禄卿。曾掌国史,主修《梁史》、《陈书》,搜罗考证古今文字的形体和训诂,仿《说文解字》著《玉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是文字训诂学的重要著作,另著有《舆地志》等。
 

    七、战争风云里的淇水卫地

    26、刘义恭《拟古诗》

    束甲辞京洛。负戈事乌孙。后军济太河。筑垒黎阳屯。旦闻羽檄飞。夕见边驿奔。

    当时,黎阳属北魏,太河镇位于山东境内。胆小如鼠的刘义恭可能就坐镇在彭城,北魏入侵南豫州时,也许他会前敌瞭阵,看到敌方的兵力当然就是这种情形。于是,刘义恭统兵镇守彭城,吓得竟紧闭城门不敢拒敌。

    刘义恭(413―465),彭城绥里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第五子,母为袁美人。生于晋安帝元兴二年,卒于宋废帝永光元年,年五十三岁。姿颜美丽,刘裕特加钟爱,饮食寝起,常不离于侧。少帝景平二年,代刘义真作过南豫州刺史,同一年被封为江夏王。文帝六年,授荆州刺史,因奢侈无度,文帝致书信令戒,五年后被征为南兖州刺史。七年之后,进为司空,次年又进司徒、录尚书、太子太傅。五年之后,进太尉。文帝二十七年,北魏入侵南豫州,刘义恭统兵镇守彭城,竟紧闭城门不敢拒敌。北魏兵退,因刘义恭不敢追敌,被降为骠骑将军。两年后还朝,官职照旧,次年刘劭杀文帝自立,刘义恭竟然吓得交出兵权,刘劭兴兵入讨,刘义恭只身一人惊慌而逃。刘骏当上了孝武帝,刘义恭像是断了脊梁骨,奴颜婢膝,奉承迎合,为刘骏歌功颂德。前废帝当了皇帝后狂悖无道,刘义恭欲谋废立失败被杀,时年五十三岁。废帝杀其四子,断刘义恭肢体,分裂肠胃,挑取眼睛,以蜜渍之,名曰“鬼目粽”。明帝定乱,追谥文宪。刘义恭奢侈无度,会写诗,善解音律,是南朝诗人,代表作品有《艳歌行》、《登景阳楼》等,著有《隋书志》、《两唐书志》、《隋志注》。

    27、萧绎《藩难未静述怀诗》

    玉节威云梦,金钲韵渚宫。霜戈临堑白,日羽映流红。单醪结猛将,芳饵引群雄。箭拥淇园竹,剑聚若溪铜。亟睹周王骏,多逢鲍氏骢。谋出河南贾,威寄陇西冯。溪云连阵合,却月半山空。楼前飘密柳,井上落疏桐。差营逢霔雨,立垒挂长虹。

     流红――流血。淇园竹――淇园,卫国苑囿,位于太行山东麓淇县西北。历史上淇奥是著名的产竹基地。若溪铜――若溪产名铜。周王骏――周穆王乘八骏西行见西王母的故事。鲍氏骢――鲍氏家里的马。汉朝鲍昱,字文泉,官至太尉,拜为三公。他的祖父、父亲和他本人都当过司隶。他外出乘坐的马,还是祖父、父亲乘坐过的那匹青色老马,三代人骑乘了二三十年。河南贾――河南商人,以机敏多谋闻名。陇西冯――陇西太守冯绲。延熹元年,冯绲为辽东太守,讨鲜卑,至五年,复拜车骑将军,击武陵蛮贼。

    这是萧绎的一首述怀诗,是他统兵击破侯景时所作。前六句写旌旗蔽日、枪戈林立、金钲齐鸣、军队威武的浩荡气势。第七句开始连用排比句法,箭拥淇园竹一句领起,一气贯下,用若溪铜、周王骏、鲍氏骢、河南贾、陇西冯写出了战争胜利的情景和萧绎的喜悦心情,气势畅达,耐人寻味。

    28、庾信《奉报寄洛州诗》

    舟师会孟津。甲子阵东邻。雷辕惊戏鼓。剑室动金神。幕府风云气。军门关塞人。长旍析乌羽。合甲抱犀鳞。星芒一丈焰。月晕七重轮。黎阳水稍渌。官渡柳应春。无庸奉天睠。驱传牧南秦。繁词劳简牍。杂俗弊风尘。上洛逢都尉。商山见逸民。留滞终南下。唯当一史臣。

    当时官渡与黎阳隔着黄河相望,被分隔在南北两岸,渡口有黎阳津和文石津,“黎阳水稍渌。官渡柳应春”两句,应是庾信经黄河渡口时所看到黄河两岸的初春景色。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河南)人,小字兰成。他在南朝度过的前期生活,正逢梁代立国最为安定的阶段,他们父子和当时同在东宫任职的徐摛、徐陵父子都深得萧纲的宠信,并且是萧纲所倡导的宫体诗的重要作家,当时号称“徐庾”,侯景之乱,他任建康令,全军溃退,潜奔江陵。梁元帝承圣三年(554),他奉命出使西魏,他以四十二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期。西魏出兵攻占了梁朝的临时都城江陵,梁元帝投降被杀,他被迫留在长安。三年后,陈霸先灭梁建立陈朝,庾信成了亡国之臣。屈仕魏周,受到礼遇和敬重,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官位虽高,心里却非常痛苦,常常想念旧国。庾信请求北周放他回国,北周因为爱惜他的文才,不肯放还,终于老死北方。

    南北朝时代,文学的中心在南朝,北朝除乐府民歌外,文人诗坛一直是比较荒凉的,北魏末至北齐时期,出现了号称北朝三才的温子升、邢邵、魏收,但他们的诗文基本上模仿齐粱的沈约、任昉,没有什么创造,北魏出类拔萃的文人是温子升,梁武帝誉为“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庾信由南入北,才为北朝诗坛带来了生机,他集南北文学之长,创造了新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北文学合流的新趋势。庾信诗歌多为在北朝所作,前期完全是一个宫庭的文学侍臣,后期的诗歌多是对故国的深沉怀念,羁旅之叹,身世之悲,赠友诗。他的诗歌情感沉重深切,风格劲健苍凉,用典故多,讲究声律对偶,有《庾子山集》。

    八、南朝送别诗里的淇水卫地

    29、鲍照《送别王宣城诗》

    发郢流楚思,涉淇兴卫情。既逢青春献,复值白苹生。广望周千里,江郊蔼微明。举爵自惆怅,歌管为谁清。颍阴腾前藻,淮阳流昔声。树道慕高华,属路伫深馨。

    这首通过对好友王宣城不论到何处任职,都能以前贤为榜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并忠于职守等事迹的回顾,鲍照高度赞誉了他的高尚情操和政德声望,表现出鲍照对他的无限敬仰之情,也流露出对世事艰难的慨叹。

    30、沈约《去东阳与吏民别诗》

    微薄叨今幸,忝荷非昔期。唐风岂异世,钦明重在兹。饰骖去关辅,分竹入河淇。下车如昨日,曳组忽弥朞。霜载凋秋草,风三动春旗。无以招卧辙,宁望后相思。

    这首诗是沈约离别东阳时辞别东阳的官吏和百姓时所作,所写离别之情景生动感人。沈约赞扬东阳社会风气之好,有唐尧的遗风,抒写自己对东阳吏民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十分真挚,也不乏于心无愧之欣慰。东阳――今安徽天长县一带。  唐风――唐尧的遗风。唐尧,帝喾次子,初封于陶,又封于唐,故史称唐尧。在位百年,有德政。河淇――黄河与淇河一带。古淇河是黄河支流,这里指淇河卫地。 卧辙――众多来道别挽留的百姓。

    31、庾信《任洛州酬薛文学见赠别诗》

    子居河之曲。英彦本连踪。盐形或变虎。鼎气乍成龙。若人承载德。宫墙定数重。五衢开辩路。四照起文烽。曰余滥推毂。民愿始天从。上洛分都尉。弘农开附庸。羊肠连九阪。熊耳对双峯。白石仙人芋。青林隐士松。北梁送孙楚。西堤别葛龚。故人倘书札。黎阳土足封。

    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家。西晋亡国后随父南迁江东,王、谢、桓、庾成为东晋四大家族。东晋亡国后,庾信成了梁太子的东宫学士,而武帝喜欢艳诗,于是庚信就成了艳诗高手。国家的不幸成就了庚信,他与徐陵的艳诗并称“徐庚体”,徐庚体成了艳诗的代名词,一时风靡江南。

    庚信三十六岁时,梁都建康被围,武帝被饿死,太子继位被杀,庚信逃奔江陵投湘东王。湘东王平乱继位称梁元帝,庚信被封为侯爵,出使西魏。出使期间梁被西魏所灭,梁元帝被杀,庚信故国成梦。

    北朝一向倾慕南方文学,庚信因艳诗已负盛名,因而受到鲜卑人西魏的器重,滞留西魏官至车骑大将军。后南北朝通好,各自准许回归旧国,南朝便点名索要庚信。北朝放还了所有的人,唯有庚信和王褒未能如愿,直到庚信老死。尽管庚信在北朝被尊为文坛宗师,贵极人臣,但他身处异族,身仕敌国,那种羞辱和内心的痛苦无法言表,那种对古国的思念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加强烈。

    青年庚信浮艳随波,写了不少艳诗。老年庚信深沉苍凉,他能够熟练运用声律、典故、骈偶等修辞技巧,留给后世不少回忆梁朝亡国与思念故国诉说身世的千古名篇。真可谓“楚歌绕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千古淇河文化——南朝诗淇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