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第6卷

 

   

 

文艺作品 - 瞻斐诗话(1—5)
瞻斐诗话(1—5)
 
作者:秋雨  加入时间:2011-11-13 10:09:04
 第一回 淇河卫地七子相见 鹤壁新区讨论诗经

(2011-10-12 00:31:38)

  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大院内,满是前来参加淇河文化研究会第二次研讨会的会议代表。常云梦正在用手机打电话:“我大老远的都赶过来了,怎么不见你们几个?

  “我们已经看到你了,你还在那里到处找我们。赵燕淇、付伾岚、王碧霞、马飞燕、魏淇滨都在这里等你,往这边看。”站在管委会大楼前的周颂鹤用手机回话。常云梦走向周颂鹤几个,二人又是握手又是笑着捶打对方。

  “只顾你们两个亲热,不理我们了?”赵燕淇站在一边笑着说。

  “哎呀!这不是咱们的校花女班长赵燕淇吗?长的越发肤如凝脂,手如柔荑,领如蝤蛴,齿如瓠犀了。”常云梦笑着同赵燕淇握手。

  “你还不如直接说咱们的女班长就是卫庄姜转世。”付伾岚未等赵燕淇开口就插了话。

  “你个常云梦得罪人了吧?咱们同学都说付伾岚是许穆夫人转世。”王碧霞笑着说。

  “昨天都来了吧?听说还去看了淇水诗苑,也不知道提前通知我们。”马飞燕接话。

  “常云梦是怕咱们几个灌他酒,自己偷着去淇河岸边图清净,淇水诗苑怎么样?”魏淇滨握着常云梦的手问。

  “真不错,感觉很好!恰好有几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讲解,我看着听着,由北向南观赏了殷商园、淇河长卷、天赉渠、诗经长卷、汉武院、百狮园、瞻淇台、正反书、太白广场、仿古石灯、长廊、诗山、明诗广场、新诗广场等十几处景点,诗苑营造了淇水生态,创建了诗意风情,承载了淇河历史,传送着诗歌文化,提升着城市精神,令我大看眼界,受益匪浅。”常云梦说。

“淇水诗苑由淇河文化、诗歌文化、历史文化、书法艺术文化和园林建筑文化等共同组成,最能展示淇河文化的厚重底蕴。”周颂鹤说。

  “只是有两个问题咱们需要讨论一下。”常云梦说。

  “哪两个问题?说来听听。”周颂鹤说。

  “开会的时间到了,咱们先进去开会。”赵燕淇说。七个人拾阶而上,向楼内走去。

  “姚淇明老弟,这七位不就是秋雨长篇小说《淇水春秋》中的淇河卫地七子吗?吴承恩与叶嫦娥估计也一定来参加会议了,说什么今天我要见见他们。”一位老先生在七个人后面小声对另一位老先生说。

  “郑有德老哥,哪来的吴承恩和叶嫦娥啊?淇河卫地七子真有其人,吴、叶就不一定来参会了。快进会议室吧,俺们两个可是邀请来的代表,你看他们都进会议室了,咱们可不能迟到。”姚淇明说。

  淇河文化研究会第二次研讨会隆重开幕,主持会议的秘书长首先介绍了到会的领导和会议代表,然后是研究会会长做主题报告,副会长宣读表彰先进的决定,接着便是研究成果交流。轮到了姚淇明,他上台讲道:“《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皆因音乐而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听着报告,常云梦似乎进入梦幻之中,幻境中看到孔老夫子正在给弟子们授课,听孔子在说:“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千余篇,经老夫编纂,老夫删掉了重复的内容,只选取了合乎用于礼仪教化的诗篇,《诗》最早的篇章是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后稷,其次是叙述殷、周两代的兴盛,直到周幽王、周厉王的政治缺失,而开头的则是叙述男女夫妇关系和感情的诗篇。所以,《关雎》作为《国风》的第一篇,《鹿鸣》作为《小雅》的第一篇,《文王》作为《大雅》的第一篇,《清庙》作为《颂》的第一篇。留下的三百零五篇诗,老夫都一一进行演奏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颂》这些乐曲的音调……”

  台下像是端木子贡在与同学交头接耳,但又似乎像是周颂鹤,令常云梦很是糊涂。端木子贡低声说:“孔夫子编纂的《诗》,好像把殷商帝辛执政时段给越过去了,成了空缺。公元前1075年至公元前1046年,帝辛在位,也就是大家所称呼的商纣,名受谥纣,殷纣王是带有侮辱性的。帝辛当年就在我家乡的淇奥朝歌,我得说几句公道话,你们可不要向夫子学我的话。华夏神州的统一其实是始自殷商帝辛,帝辛功垂千古。帝辛为人聪颖,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帝辛扩土开疆,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他废除了奴隶殉葬制,解放了奴隶;他征服了东夷,免除了东夷对殷商造成的祸患;他使殷商黎民百姓南下,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他开发沿海,尊重妇女,打破了思想禁锢,打破家天下的用人制度,用人开始重视才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帝辛后期为人残暴,嗜酒好色,大修宫舍,酷刑于民,周武王攻伐殷商,借助殷商内部奸人的力量获胜,建立了周朝,可谓雀占鸠巢。周朝得益于前朝建立的基业,可谓前人载树,后人乘凉,但他们却使尽解数,绞尽脑计,非要把前朝栽树之人钉在耻辱柱上。”子路打断了端木子贡的话说,但又像是魏淇滨的声音,常云梦更是不解。

  “帝辛身死国亡,他有错有罪,但殷商亡国非帝辛一人所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帝辛自高自大,刚愎自用,后期暴虐。但也不可否认周朝抓住了机遇,不可否认殷商内部出了个卖国集团。帝辛不该心慈手软,对反对派太姑息,对所谓的‘三仁’没有镇压,才使微子吃里爬外背叛自己的国家,与周签订卖国盟约;帝辛不该轻信西周,周文王与帝辛的反对派勾勾搭搭,成了一颗定时炸弹,经过周武王与微子暗中勾结,精心策划,这颗炸弹终于在牧野炸响。”端木子贡低声说。

  “《诗》中找不到殷商帝辛的痕迹,几乎完全被周以来的史家所抹煞了。帝辛时期淇奥不会没有诗歌,帝辛被周朝及其后世认定为夏桀一样的君,污蔑为桀纣之君,最大的可能是被孔子全部把帝辛时期的淇奥诗歌全部删除了,这可以从古代留下的成语典故中寻求答案。咱们到外面休息室去说。”似乎是颜回在小声说话,但常云梦又觉得是自己在说。

  常云梦七个人正要出去,会议主持说话了:“下面就老师的报告开始讨论,咱们把讨论的主题定为:《诗经》里未能存续的淇奥诗歌。请哪位先发言?”

  “常云梦要发言。”魏淇滨喊了一嗓子。常云梦已经无法后退,只好走向前台。

  常云梦对着麦克风说:“关于《诗经》里未能存续的淇奥诗歌这一话题,我们来看郑卫之声、靡靡之音、弟子掩目、墨子回车这几个成语:郑卫之声中的郑卫是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鹤壁的朝歌就是卫国前期的都城。儒家认为春秋战国时郑国、卫国的民间音乐其音淫靡,有别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吕氏春秋·季夏纪》中说:‘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吕氏深受孔子那个时期思想的影响。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于是乃发激楚之结风,扬郑、卫之皓乐。’枚乘认为郑、卫之声是皓乐,就是美妙的音乐,不是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中的靡靡是指柔弱,萎靡不振。靡靡之音就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近义词为亡国之音。《韩非子·十过》说:‘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说:‘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传说殷末帝辛的乐师延为帝辛作曲,帝辛听后精神萎靡。周武王伐殷商时,乐师延抱琴出城向东逃亡,后投濮水而死,从此濮水中常有音乐声靡靡传出。其实,真正称为靡靡之音的不是出在殷商帝辛时期,而是后来的公元前534年,由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君,也是著名的昏君之一卫灵公,是他夜宿濮上听到的乐声,然后由乐师涓援琴临摹得来,最后师旷评语说:‘此为亡国之音,不可听。夜有鬼神之声,世间必有冤情。’这分明是周朝嫁祸于帝辛,拿昏君卫灵公说帝辛的事情。孔子公元前551年出生,卒于公元前479年,卫灵公公元534年至公元前493年在位。卫灵公在楚丘,也就是现在的濮阳执政时期,孔子年龄在1749岁,当时卫齐是友好邻邦,周朝嫁祸于殷商帝辛的思想观念深深影响着孔子。”常云梦在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

  “弟子掩目现在是用于挖苦那些迂腐文人故作姿态、形而上学、假装正经的伪君子丑态。相传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路、宰予出游……”常云梦说着话,自己不知如何却坐在老牛车上,车上还坐着颜回、子路、宰予,暮色之中前面看见一座城池,城门上写有“朝歌”字样。常云梦说:“前面就是朝歌了,不如今晚就住进朝歌。”

  “俺嘞个娘唉!朝歌曾是殷纣王的行宫所在,是块不祥之地,不可目视。怎么到了这不祥之地?快催马驱车,大家赶快捂上眼睛!”颜回大声叫着说。

  宰予隐忍不住,偷偷看了淇河岸边正在歌舞的男女。子路忍不住也在偷看淇河岸边,但扭头发觉宰予也在偷看,子路一脚把宰予从车上踹了下去。子路恼羞成怒地说:“让你偷看,你给我下去吧!丑态百出,不可救药!”

  “你一定也偷看了,不看怎么知道我在偷看?贼喊捉贼,故做姿态!”宰予被踢下牛车,坐在地上很生气地对着子路说。

  “弟子能够如此,可见夫子教化之迂腐,也可以推知夫子编纂《诗经》时对淇奥诗歌文化的态度。”常云梦坐在车上低声自语自语。

  大家争执不休,迎面又来了一辆牛车。颜回对常云梦说:“车上坐的是宋国大夫、大思想家墨翟,也就是墨子。”

  常云梦看时,见墨子的车后面还跟着一些步行的年轻人,像是墨子带着学生到各国游说。墨子的一位学生老师报告:“师傅,我们已经来到卫国,前方已是淇奥朝歌。”

   “朝歌乃是新声靡乐之地,其地不祥,快快调转车头,原路返回!”墨子大惊失色地说。牛车掉转车头而去。

  “墨翟在朝歌的问题上显得过于迂腐、痴呆。即便是要抹黑帝辛,淇水两岸民间歌舞又有何罪?常云梦对着颜回发问。

  “唐代诗人胡曾赋诗对墨子进行了嘲笑和鞭挞,诗的名字叫《咏史诗·朝歌》。”不知道颜回怎么又变成了周颂鹤,周颂鹤在背诵《咏史诗·朝歌》:

  长嗟墨翟少风流,急管繁弦似寇仇。若解闻韶知肉味,朝歌欲到肯回头?

  “墨子生活在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河南鲁山县人,在孔子之后。孔子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墨子,可见当时的周朝是怎样做帝辛文章的。由上述的郑卫之声、靡靡之音、弟子掩目、墨子回车,就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孔子也是人,他生活在那个时代,深受着时代背景的影响,孔子编纂《诗经》,殷商帝辛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淇河卫地的诗歌一定是孔子删除的主要对象,以至于那个时期的淇奥很多诗歌未能流传于世”常云梦又回到了讲台上,他开始吟诵:

  古诗三千孔子删节,古老淇河澎湃激昂。淇河诗歌《诗经》不全,为水击伤诗篇断档。曾经淇奥水碧竹翠,卫国朝歌河凭城贵。傩舞民间卫地歌乡,刚柔且和民歌淇水。粗犷激昂委婉隽永,风韵独具如痴如醉。郑卫之音决非乱世,孔子封杀今已难追。张扬自由男女情爱,感情奔放音绕景美。追求爱情梦幻千年,淇园美景淇河岸边。采桑笑声传出淇奥,种桑养蚕岁月千年。云谁之思卫女红翠,淇园歌舞爱情诗篇。送我淇上燕燕于归,舟中之约乐在桑间。卫女幽会春日风和,深婉恋情桑中朝歌。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桑中之约。秋以为期良媒姻缘,遭遇婚变弃妇为何?卫女悲愤恩断义绝,二三其德氓遭谴责。太行巍峨淇水流淌,亘古奔流波恶冲氓。卫女淇上遥望碧空,淇水汤汤女也不爽。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恩怨忘却不思其伤。群山茫茫无心远眺,路途漫漫何处家乡?

  “我提议请秋雨介绍一下淇河卫地七子。”郑有德突然来了一句。大家齐声鼓掌。

  “不用秋雨介绍,他没来参加会议,还是自我介绍吧。我叫常云梦,出生在淇河岸边,在父辈的影响下,对淇河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从小就喜欢读有关淇河文化的书籍,成年后对淇河文化更是着了迷,遇到家乡的老年人,总是问个不停,特别是从小喜爱诗词,对淇河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收集成了唯一爱好。梦想是我一生的追求,读着淇河卫地美妙的诗文,就像自己插上了梦想的翅膀,总是爱以梦来寄托我内心的愿望和理想。”常云梦站起来说。

  “我和常云梦、赵燕淇、付伾岚、魏淇滨、马飞燕、王碧霞都出生在淇奥,是中学时期的同学。秋雨的《淇水春秋》把我们戏称为淇河卫地七子,书中介绍韩秋枫、淇慧兰来自蚂蚁世界,还说赵燕淇脖子里戴的小石人儿几易其手,最终还是丢失了,据说原是浚县大伾山上大石雕幻化的,小石人儿亲身游历过淇奥以后,已经回归大伾山。估计秋雨才是真的在做淇奥梦。”周颂鹤站起来接着说。

  “开会前听你们在说淇水诗苑,还听常云梦说两个问题,什么问题?可否说来听听?”姚淇明插话问。

  “这个咱们会下说,让会议照常进行。”常云梦说。

  会议继续进行,有人开始介绍反映浚县民俗文化的大型系列丛书以及诗文摄影集《影踪文集》,接着是介绍研究古都朝歌的专著《解读朝歌》,还有《淇河古诗三百首续编》,以及《朝歌成语典故》,《许穆夫人》剧本,大型风光摄影画册《淇水风流》,由30多位知名画家、书法家、诗作家、篆刻家共同创作完成的《淇水清风》长卷,周长青的50米巨幅《淇水长卷》等,会议很晚才算结束。

 
第二回 醉语宴席议论三仁 聊谈淇竹评说武公

(2011-10-12 00:47:06)

  鹤壁迎宾馆位居园林式的环境中,餐厅欧式风格,宽敞的空间,华灯开放,几位领导、郑有德、姚淇明、淇河卫地七子围坐在一个大圆餐桌四周,餐桌中间摆放着鲜花,献花四周是美酒佳肴,杯盘碗筷。依然是主持会议的秘书长在说祝酒词,然后大家起立碰杯,显得喜气洋洋,其乐融融。接着是淇河卫地七子向几位领导和郑有德、姚淇明两位前辈敬酒,相互祝福,气氛异常热烈,大家有些醉意。姚淇明举着酒杯问常云梦:“开会前听你们在说淇水诗苑,还听你说两个问题,什么问题?现在可以说来听听了吧?”

  “昨天参观淇水诗苑,看后受益匪浅。但有几个问题需要商榷。一是进门便是‘三仁’的内容,也就是箕子、微子、比干,并没见到卫武公和许穆夫人。”有些醉态的常云梦回话。

  “哦,说来听听。”姚淇明说。大家安静下来,开始听常云梦醉聊。

  “比干是商王太丁之子,是帝辛的叔叔。比干忠君爱国,说是比干因劝谏被帝辛挖心惨死,挖心处说是在浚县的善化山,说的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常云梦吐字不清地说。

  “传说比干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妲已要求剖出来供帝辛观赏。比干因有姜子牙的法术,神符可以保护五脏六腑,心脏被剖后仍然不死。被挖了心的比干出城路遇一老婆婆挖无心菜,比干问:菜无心怎长?老婆婆反问:人无心怎活?比干立时血流如注,大叫一声一命呜呼。后来周文王灭商成功,姜子牙追封比干为文曲星。据说那个老婆婆为妲已所变,它所挖的无心菜为三叶,无心菜有毒,近些年当地有人怀疑,试着吃了一点,立时口吐白沫,经医院抢救方保得性命。传说就在比干倒下的地方,曾有一只凤凰降落过。比干倒地后,刮起一阵大风,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坟丘。所以,比干墓是凤凰点穴,天葬形成墓茔。比干墓位于新乡市所辖的卫辉市境内。比干墓四周柏树苍翠,但每颗柏树皆无心,似乎上天也怕人们忘记纣王无道,残忍的把自己叔叔的心挖去了,苍天也在昭示人们,树木也在纪念忠臣比干!”周颂鹤也有些醉意地接话说。

  “这些都是周人为了抹黑帝辛,牵强附会,胡编乱造。如果真是这样,比干真的有里通外国之嫌,属于卖国行为。比干是忠君爱国的,周人是在拉比干下水,很像后汉三国时期蒋干盗书的情景。作为后世之人,我们不能上周人的当,更不能犯曹操那样的错误。孔子周游列国时途经比干墓,亲笔题写了‘殷比干墓’,其中‘墓’字无‘土’,后人加一‘土’字底,遂遭雷劈,‘土’字底又被劈掉。该碑文是历史保留下来孔子的唯一手迹,应当很好地加以保护。”常云梦自己喝了一杯后说。

  “剖心谏纣数万世忠烈有谁能比,焚身丧殷留千古唾骂与公无干。这副对联也需要改写了。来,俺们喝酒!还有两仁没有说呢。”姚淇明说着与常云梦碰杯。

  “箕子名胥余,朝歌人。他是不是帝辛的叔父很难确定,但可以肯定与帝辛沾亲带故。据说箕子不满帝辛,被帝辛降为奴役,从此装疯卖傻,隐居淇奥。箕子可是商末周初学界泰斗,他通晓天文地理,精于琴棋书画,可谓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之全才,堪称华夏文化第一人。箕子不满帝辛,夜深人静之时,总要在淇奥弹曲,借以抒发心中郁闷。他作有一首《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我给翻译一下。”常云梦开始吟诵:

  麦苗淇奥绿青青,田野庄稼五谷生。顽劣孩童淘气闹,与臣翻脸祸朝廷。

  “坎坷人生之愤懑,阴阳五行之思考,天人感应之领悟,社会历史之归纳,都被箕子赋给了琴弦,《箕子操》又称《箕子吟》,为箕子自作,成为中华第一名曲。箕子认为天人之间有感应,说是天子施政,可招致风、雨、冷、暖反应。他曾经提出少数服从多数的多数决,他认为天子自己赞同,龟兆赞同,耆象赞同,大臣赞同,黎民赞同,就是大同;天子、龟卜、耆象都赞成,而大臣、黎民反对,算是吉利;天子、龟卜赞同,耆象、大臣、黎民反对,就是对内吉利对外凶灾;天子、大臣、黎民都赞成,龟兆、耆象反对,就是不可轻举妄动,如此等等。据说围棋也是箕子发明的。”常云梦接着说。

  “箕子披发佯狂,隐而鼓琴自悲。帝辛以为箕子真疯而把他囚禁。周灭商后释放箕子,并向箕子请教治国之道,箕子不愿作周的顺民,于是便带领遗老故旧从今胶州湾东渡朝鲜,创立了箕子王朝,朝鲜平壤有箕子陵。其实箕子是被周朝封于朝鲜,他带着殷商的文化去了那里。朝鲜的文化也是我们华夏文化的遗留,朝鲜的民族,可以说是箕子的后代。当时箕子把华夏文化的阴阳、八卦、五行、天干、地支流传到了朝鲜,所以韩国的国旗用的就是八卦中的四卦图案,也就是乾、坤、坎、离,代表天、地、日、月。”周颂鹤插话。

  “一会儿说隐居,一会儿说囚禁,到底哪一样是真实的?后人说是箕子目睹帝辛挖比干之心后便披发佯狂,又说是箕子佐政时见帝辛进餐必用象箸,而看出帝辛的奢侈败落,箕子屡谏帝辛无果,于是箕子离去。箕子隐居不一定是真的隐居,他是殷商的贵族,周人进攻殷商时,他是帝辛的大臣。但从《诗经·小雅·白驹》中发现,疑似箕子与周人早有来往,关系甚好,说明他是身在殷商心在周,吃里爬外,属于卖国行为。”常云梦说着吟诵起来他自己翻译的《白驹》:

  马驹白玉雪鬃毛,吃我菜园嫩豆苗。拴住缰绳留住马,尽情欢乐在今朝。想念贤人终得见,用心留客乐逍遥。

  马驹白玉雪鬃毛,吃我菜园豆叶消。拴住缰绳留住马,尽情欢乐在今朝。想念贤人终得见,诚心留客盛情邀。

  马驹白玉雪鬃毛,电掣风驰快似飘。堂上公侯形危坐,为何安乐不终朝?度日优游宜谨慎,隐身避世意难消。

  马驹白玉雪鬃毛,旷谷空深身影好。喂马一束青嫩草,那人品德洁风高。无需音讯从此断,友情切莫忘云霄。

  “请大家共同举杯,喝了继续说‘三仁’。来,干杯!”秘书长站起来举着酒杯说,大家干杯。

  “微子是商末周初朝歌人,本名开,汉时称启。‘微’是微子的封国,原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后微子又迁到山东梁山西北,所以那里也称为微。微子吃里爬外,与西岐里应外合,是一个不顾朝廷大局,不顾个人私立的卖国者,殷商的毁灭微子功不可没。微子口头上讲的是爱国,实际上是卖国,口是心非,口蜜腹剑,两面三刀,搞的是阴谋诡计。微子也像箕子那样也写有一首《伤殷操》:‘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我给翻译一下。”常云梦开始吟诵:

  淇河两岸麦苗青,五谷田园绿染成。诡诈孩童顽劣样,结仇恨我太无情。

  “周灭商后,微子持祭器来到周人军营门前,脱去上衣,反缚着手,跪着前行,活像一条断了脊梁骨的跳梁小丑。在周人面前奴颜婢膝的微子终于感动了周武王,保他地位如故,仍为卿士。约公元前1063年,周公以成王命封微子国于宋,微子成为宋国国君和始祖,寿终后,葬于今山东微山湖微山岛西北部高岗上,汉代匡衡题有‘殷微子墓’四字,横额为‘仁参箕比’,箕指箕子,比指比干。孔子称微子、箕子与比干为‘三仁’。在微子心目中,国家利益还不如他的个人私欲重要,微子吃里爬外,人在殷商心在周,里通外国,不顾大义,还什么‘三仁’!《诗经·周颂·有客》写的就是微子在周人那里做客的事情,我给翻译一下。”常云梦又开始吟诵:

远客欣然到我家,如飞白马走天涯。随从杂役众人多,随驾前行显盛华。远客歇息宾馆后,三天两夜驻根扎。真心留客先留马,拴马留人策略佳。远客欲归离别送,群臣送别慰劳他。客人今已承优待,天赐福祥给予他。

  “常云梦已经醉了。帝辛把微子废掉,微子离开宗室。但后来微子被周朝封于宋,成就了春秋战国时的宋国,这代表了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可谓兴灭国,继绝世。”魏淇滨插言。

  “魏淇滨才真的醉了,来,大家再喝一杯!‘三仁’的研究也是淇河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涉及着对帝辛的评价,被周人篡改的历史后人有责任和义务甄别。微子因为没继承大位,便不顾大局,吃里爬外,与周人里应外合,实属投敌叛国行为,该不该受到后世的谴责?箕子才华横溢,但他身为殷商贵胄,朝廷大臣,他与帝辛的作对,有没有微子的煽动拉拢,有没有与西岐暗度陈仓?比干忠君爱国,但却被周人歪曲事实,胡乱宣传,意在抹黑帝辛,历史应该还本来面目。周灭殷商,他们用蛊惑人心的方式取得天下,是鸠占鹊巢。所谓的‘三仁’为周灭殷商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周武王的大赉之功没什么好宣传的,淇河诗苑不应该为他们树碑立传!淇河诗苑进门处应该为卫武公和许穆夫人树碑立传,为他们雕像,他们才代表着一种正气,是应该歌颂和纪念的对象,是淇河之魂,中华民族之魂,‘三仁’什么都不是。”常云梦摇晃着喝干的酒杯说。

  “卫武公是最早廉政文化的形象代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就是歌颂他的一篇诗歌,他是他那个时代周朝的元老,他在位期间能自律修德,百采众谏,常与下臣共勉,堪称卫国一代明君。卫武公出生于周夷王年间,执政于周宣王16年至周平王13年,也就是公元前812年至前758年在位,在位55年。卫武公亲身经历了西周的盛衰兴亡,目睹了周厉王流放,周宣王中兴,周幽王覆灭,周室衰微,95岁时曾作《诗经·大雅·抑》,字里行间透着卫武公的深情,可谓真心的劝谏。”姚淇明接话说。

  “《淇奥》属于廉政诗文化,也属于淇竹诗文化,开华夏竹文化之先河。《诗经》中涉及竹的诗篇只有四首,分别是:《国风·卫风·淇奥》《国风·卫风·竹竿》《国风·秦风·小戎》《小雅·斯干》。明着写竹的只有《淇奥》一首,《淇奥》以淇河两岸的淇竹起兴,歌颂了卫国第11代国君卫武公的美德,赋予竹以人的精神、道德、情操。我个人认为,康叔姬封同样堪称淇奥绿竹一样的君子,《淇奥》中也应该有他的身影。”郑厚德接话说。

  “《淇奥》大约写于公元前821年,淇竹文化不单单说的是淇竹,内里含着廉政文化,教人如何做世间君子,像竹子那样,即使高耸凌云,仍能虚心持节,不畏严寒,刚正不阿,固守根本,堂堂正正。长期社会发展和时代演进,人们把竹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象征着人格道德之美,其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淇竹因此而名传天下,誉满古今,与《诗经》形成非常深密的关系,即古人所谓‘邠苇载《颂》,淇竹传《诗》。’‘《诗》咏淇水,《骚》美江干。’淇竹文化和中华竹文化由此开了先河。”常云梦说着开始背诵自己翻译的《淇奥》:

  遥望清淇水岸弯,竹林茂盛绿相连。虚怀君子有文采,探讨切磋代代传,如玉精雕德非凡。仪态端庄胸广阔,位高显赫貌威严。竹青君子生淇奥,千古歌功颂万年。

  遥望清淇水岸弯,青青翠竹绿相连。虚怀君子有文采,美玉明珠垂耳边,宝石璀璨冠非凡。仪态端庄胸广阔,位高显赫貌威严。竹青君子生淇奥,千古歌功颂万年。

  遥望清淇水岸弯,葱茏淇竹绿相连。虚怀君子有文采,铸器铜锡美世间,玉成礼器更庄严。宽广胸襟性旷达,凭依车马远天边。非凡谈吐且风趣,幽默开怀未结冤。

  “各朝各代文人都在追思着淇竹,淇河、淇水、淇奥、淇园成了淇竹的象征,成了人间君子的化身,文人们在弘扬着千古淇竹文化,弘扬着华夏竹文化。各朝各代的文献典籍中几乎都有大量竹诗、竹画的留存,赞美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品格和情操的诗篇历经千古,经久不衰。青青淇竹古往今来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面对淇竹有感而发,创作了大量的竹神话、竹诗歌、竹书画,淇竹文化成了华夏竹文化以致华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或奇葩。”赵燕淇说。

  “我们应该说说许穆夫人。许穆夫人出生于公元前690年,她姓姬,是卫国国君卫惠公的女儿,卫懿公、卫戴公的妹妹,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所以称许穆夫人。在许穆夫人之前,齐国出生了一位公主庄姜,嫁给了卫庄公,卫庄公于公元前757年至公元前735年在位,宋代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爱国女诗人,《诗经》中收有她三首诗歌。她有一首《载驰》,我给大家试着翻译一下。”付伾岚开始背诵:

  载驰载驱归心似箭,吊唁卫侯快马加鞭。驱马悠悠路途遥遥,抵达漕邑望我淇园。许国来人追赶跋涉,阻在归途我心愁怨。

  反对异议劝我回返,故国旦夕勇往赴难。见死不救尔等无德,还我山河故国情牵。反对异议劝我折回,心切志坚渡河驰援。见死不救尔等无德,奔赴国难故国情牵。

  登高望远山丘冈峦,采得百草医治伤感。女子善怀情牵故土,保家卫国各怀心愿。许国来人责难挡道,狂妄幼稚天怒人怨。

  田园旷野载驰载驱,麦绿花黄大好河山。战国烟云谁主沉浮,凭谁相助凭谁救援?许国来人妄称君子,不救卫国反倒生怨。瞻前顾后不予相助,只好亲往战场相见。

  “《载驰》这首诗字里行间充满着许穆夫人对故乡卫国强烈的爱,读后震撼人的心扉,堪夸绝世红颜敢迎淇奥风雨,当赞舍死忘生挺身奔赴国难。卫国遭到北狄的入侵,许穆夫人终于冲破许国的各种阻力,渡济水返回卫国奔赴国难,她为拯救自己的国家不顾个人安危,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矢志不移。在卫国国难当头之际,她毅然驾车奔走呼号,呼吁大国援助,充分表现了坚强果断的意志和高尚的爱国情操。最后在齐国的帮助下,终于复兴卫国。来,大家同干一杯!”常云梦说着举起了酒杯。

 

第三回 梦中缘遇东岳大帝 湖岸话说许穆夫人

(2011-10-12 00:51:58)

  常云梦真的喝多了,当晚住进了鹤壁迎宾馆。人们散去,常云梦倒头便睡,夜里却魂不守舍,先是去了淇水关。淇水关就在鹤壁的南侧淇河西岸的高村桥,曾是淇河的一个重要渡口。常云梦看到帝辛浩浩荡荡的东征大军由淇水关出发,在浚县境内与各路诸侯会师后直抵江淮前线。经过近半年的征伐,帝辛取得了征东夷的胜利,东夷臣服,殷商军队回师。

  帝辛在高村桥筑寨设关,并派出得力大将,也是帝辛的大舅哥黄飞虎带兵镇守。黄飞虎骑着一头五色神牛,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黄飞虎有万夫不当之勇,威震四方,他的神牛厉声嘶吼,吓得敌人落荒而逃。黄飞虎带领的飞虎营中战将如云,个个骁勇善战、勇猛异常。在帝辛征讨东夷的战争中,黄飞虎和他的飞虎营大显身手,立下了汗马功劳。

  云云雾雾之中,常云梦随着黄飞虎出了淇水关,去了被北边不远的一个花园,花园东滨淇河,鲜花盛开,有一位少女在鲜花丛中翩跹起舞,侍弄花卉。黄飞虎对常云梦说:“那个玩耍的小姑娘是我的女儿,就是你们那个时代供奉的碧霞元君,浚县浮丘山上的碧霞宫就是她的一个行宫。这里是我的花园,因我的花园名扬天下,此地便被称为花窝。”

  “哎呀!凡夫俗子有眼无珠,原来您就是传说中的东岳大帝黄飞虎,那位少女竟是天仙玉女广灵慈惠恭顺普济护国庇民碧霞元君。我要跪下给你们磕头。”常云梦说着就要跪下磕头,被黄飞虎一把扶起。

  “不值得大惊小怪。我一命归天以后,姜子牙在浚县白祀山上封神,我也就被封了个东岳大帝。所有被封成神的神位都放在浚县大伾山顶的万仙阁里,以供人们瞻仰。”黄飞虎说。

  “我一定要给碧霞元君磕头。听说明嘉靖十九年,进士蒋虹泉任浚县知县,到任三年,儿子病了三年,有人让他到浮丘山下的碧霞宫去许愿,果然十天后儿子的病好了。为此,蒋虹泉大捐奉资,并令百姓捐款助资,欲将碧霞宫迁至山上,他大兴土木,历时二十一年。碧霞宫竣工之时,蒋虹泉已经是河南布政使,后升为云南都御使。有感斯通,凡子庶群黎共沐恩泽于泰岱;诚无不应,俾遐方异域威仰声灵于浮丘。”常云梦说。

  “恩遍寰区,以坤厚博大之德,位岱宗而钟灵毓秀;泽普生民,本慈宁恺悌之怀,居浮巅而保世佑人。你看淇河对岸,那里便是大赉,与花窝隔河相望。”黄飞虎说。

  “赉就是赏赐、给予的意思,大赉就是大规模赏赐物资、补恤天下的意思。周灭商以后,周武王散帝辛鹿台之财,发帝辛鉅桥之粟,大赉于四海,也就是将帝辛所积存的钱粮物资分发给天下老百姓,以收买天下百姓之心。周人鸠占鹊巢之后大发慈悲,收买人心,自然就会有分晓了。大赉店因大赉于四海而得名,大赉店为商代、龙山、仰韶三层文化叠压起来的遗址,曾引起中外学者的重视。《诗经》里有一首《周颂·时迈》,我翻译成了我们那个时代的语言,给您读读。”常云梦开始朗诵:

  从今邦国聚来朝,大业功成天子娇。厚土皇天多保佑,大周应命有今朝。武王威震诸侯慑,安抚封神恩德高。山岳大河请作证,开来创业数风骚。

  大周功业日昭明,依序诸侯位次清。马放南山枪入库,收拾弓箭进囊中。谋求治理四方定,懿德传扬颂美名。和谐太平天下好,武王天命保安宁。

  “哦,还有没有了,再来一首。”黄飞虎说。

  “有,还有一首《周颂·我将》。”常云梦又开始朗诵:

  为求保佑献牛羊,祭品诚心拜文王。效法文王制法典,四方早定日安康。文王伟大多恩德,祭品真情献上苍。日夜向天祈祷告,保佑大业铸辉煌。

  黄飞虎又要再朗诵一篇,常云梦又来了一首《周颂·武》:

  开周伟业颂辉煌,举世无双歌武王。评品文王文德性,奠基后代美名扬。前人创业后人继,继往开来周武王。牧野拼杀死命战,完成大业胜殷商。

  常云梦身后有人拍手鼓掌,常云梦扭头看时,见是周颂鹤、赵燕淇他们几个。常云梦不解地问:“你们怎么也来了?我正在同东岳大帝黄飞虎聊谈,你们鼓什么掌。”

  “你看清楚了,哪里有什么东岳大帝,这里是咱们的校园,没见付伾岚、马飞燕、王碧霞正在鲜花丛中歌舞吗?说你叫常云梦,净说些梦话。”赵燕淇说。

  待常云梦再看时,可不就是浚县当年的城关高中校园内。校园原是安阳地区农专的所在地,道路两侧、房前屋后柏树苍翠,杨树枝刺青天,几十亩地的大果园,到处是鲜花盛开。卫地七子又都回到了恰同学少年时代,常云梦又与赵燕淇坐在一个课桌,又开始在课桌上画楚河汉界。赵燕淇越了界线,常云梦挤了赵燕淇一下,赵燕淇拿着笔又要去扎常云梦的手,常云梦笑着从梦中醒来,见天已大亮。

  常云梦吃过早餐本想赶回省城,怎奈几个同学盛情相留,于是便留了下来。淇河卫地七子去了仙鹤湖,也就是盘石头水库,他们站在坝首,见湖岸边悬崖峭壁林立,湖光山色。常云梦说:“听秋雨说山巅有现代化观光大楼,楼顶安装有新一代气象雷达,高楼隔着水库大坝与鸡冠山相对。还听说瞻斐亭楼台亭榭,淇奥瞻斐亭大学绿树影隐,湖心岛、龙舌半岛、半月岛隐现在雾岚之中,我要好好看看。”

  “你又在做梦,梦境与现实也分不清楚了,那是秋雨的淇奥之梦,你竟然当真了,你就常云梦吧。”赵燕淇笑着说。

  “这是秋雨说的,他给我介绍说现代化观光大楼高耸入云,大楼顶层不停地360度缓慢旋转,他还在上面参加过学术会议,还听说他曾被关在电梯里,让大家救他,这还有假?”常云梦又说。

  “秋雨还说了吴承恩五百年后死而复生,叶嫦娥月中归来,说咱们七个与吴承恩和叶嫦娥是好朋友,还说韩秋枫、淇慧兰来自蚂蚁世界。秋雨到处宣传赵燕淇脖子里戴的小石人儿几易其手,最终还是丢失了,据说原是浚县大伾山上大石雕幻化的,小石人儿亲身游历过淇奥以后,已经回归大伾山。你如何解释?”付伾岚对着常云梦说。

  “这些都是我告诉他的,我说的全是梦里的事情,谁知道秋雨会写到书里去,以后再做梦不会告诉他了。”常云梦说。七个人站在盘石头水库大坝上放声大笑。

  “昨晚酒宴上我正在说许穆夫人,被常云梦个醉鬼给打断了。今天来到仙鹤湖,看着这一湖清澈的淇水,看着这美丽的湖光山色,我还想说许穆夫人。许穆夫人回到了别后的淇水岸边,伴着日夜东流不息的淇水,感怀着她的人生。长流不断的淇河之水,怎能流尽她的一腔爱国情怀,往日的青春都赋予这东去不返的淇水了。我似乎看到许穆夫人就站在仙鹤湖边,我要为她吟诵一首《淇河泪》。”付伾岚很是深情地吟诵:

  思不尽哀伤梦断人消瘦,唤不回春怨秋悲满目愁。

  锁不住淇河烟雨霜寒露,抹不去心头上眉头。

  时不再远嫁悲离空泪流,恨不完山河破碎忆回首。

  想不该的难休,离不归的别后。

  呀!满目这春不再的秋风阵阵,流不断的淇水滺滺。

  “说付伾岚是许穆夫人转世一点儿不假,你们看付伾岚吟诵时多像当年的许穆夫人,太像了!”常云梦笑着说。付伾岚笑着追赶了常云梦几步,大家又是一阵大笑。

  “别追了,你不是还说赵燕淇是卫庄姜转世了么,人家赵燕淇就没追过我。”常云梦说。

  “你是揣着聪明装糊涂,我和王碧霞真的没追过你还差不多。”马飞燕话音未落,赵燕淇、付伾岚先后打了马飞燕一下,大家又是一阵大笑。

  “大家别笑了,我来说许穆夫人。透过《竹竿》、《泉水》的诗篇,我像是看到了独在异国许穆夫人燕婉的身影。许穆夫人多想能驾车飞驰在淇奥荒野,宣泄她心中的思乡情怀,但她如何能够,只能任由淇水东逝,日日夜夜,永永远远。”常云梦说。

  “《竹竿》写出了身在异国的许穆夫人是多么地留恋自己少女时代的生活,留恋故乡淇奥山水,她很是思念养育自己的父母,思念自己的淇奥故土。”付伾岚开始朗诵:

  竹竿细长做鱼竿,垂钓淇奥碧水边。少女时代多回忆,远嫁许国路途远。

  泉水潺潺流于左,淇水汤汤在右边。燕燕于归离父母,燕婉姿柔天涯远。

  泉水潺潺流于左,淇水汤汤在右边。燕燕于归离父母,燕婉姿柔天涯远。

  淇水滚滚流于右,泉水涓涓在左边。齿如瓠犀嫣然笑,佩玉傩舞别淇园。

  淇水东逝情悠悠,桧木作浆松舟船。一叶扁舟游淇奥,宣泄心中多忧怨。

  “《泉水》是身在异国的许穆夫人对故国家园的梦绕魂牵。我也朗诵一首。”赵燕淇朗诵:

  泉水潺潺碧细流,流归淇水浪击舟。情牵故土梦悠悠。淇奥家乡思旧事,儿时少女爱多愁。居安远虑为国谋。

  泲地归来可住留,举杯祢水有追求。悲伤出嫁久魂游。别离父母兄弟远,天涯姐妹泪空流。千山万水是情愁。

  漫漫归途路逗留,杯杯美酒醉心头。请将车轴满涂油。车轿南行出嫁怨,马车北返恋乡愁。归途不远卫都楼。

  想我肥泉故土流,常思碧水意难收。朝歌城阙唱楼头。情愫悠悠魂梦里,驱车疾驶我出游。飞驰宣泄我心愁。

  “说赵燕淇是卫庄姜转世一点儿不假,你们看赵燕淇吟诵时多像当年的卫庄姜,太像了!”王碧霞学着常云梦的强调笑着说。大家又是一阵大笑。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就是一首赞美卫庄姜的诗篇,也是《诗经》淇奥赞美诗文化的代表之作。卫国第12代君主卫庄公娶齐庄公的公主庄姜为妻,庄姜不仅长的漂亮,而且温柔贤惠,但却没有生育。庄姜嫁给卫庄公后,夫妻不和,婚姻很是不幸,她心中非常痛苦,于是她写了《鄘风·柏舟》、《绿衣》、《燕燕》、《日月》,庄姜不愧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美女诗人。卫庄公还娶了陈国的姊妹花历妫、戴妫,历妫生了孝伯后就死了,戴妫生了姬完,就是以后的卫桓公,庄姜对桓公视若己出。可恨的卫庄公被妻妾迷惑,致使庄姜贤而失位。卫国人写《硕人》诗歌来赞美庄姜。”赵燕淇吟诵:

  齐国有女倾朝歌,衣锦轻纱姿国色。齐侯爱女淇奥来,一朝伴在君主侧。齐国太子称阿妹,嫁卫新娘倩婀娜。邢侯恭敬喊小姨,譚公姐丈情亲和。春荑嫩手纤纤细,皮肤白皙洗凝脂。光滑脖颈蝤蛴丽,齿白唇红牙整齐。云鬓娥眉柔倩腰,嫣然一笑更多娇。秋波婉转摄人魄,多少男子醉魂飘。英姿飒爽如朝霞,春游车停看野郊。马车良骏天河魂,天河神马驾祥云。红绸妆成绳系马,彩车缓驶淇园春。朝歌文武皆回避,退朝勿扰夫妇恩。碧水淇奥白茫茫,入海东流浩荡荡。鲫鱼淇奥任欢游,戏水鱼儿碧水翔。竹青水影鱼攀竹,两岸歌声起四方。姑娘陪嫁倩丽容,男子随从貌堂堂。

  大家听着赵燕淇的吟诵走过大坝,然后沿着湖岸边的道路向西走去。看着湖水里的画船,常云梦说:“《诗经·国风》中有两篇《柏舟》,一篇是《邶风·柏舟》,一篇是《鄘风·柏舟》。《鄘风·柏舟》是在写女子自伤遭遇不偶,有苦无处诉说。一说认为是仁臣所作,一说认为是女子所作,鲁诗认为是庄姜所作。从诗的内容看,应是在写女子自伤遭遇不偶,有苦无处诉说。”常云梦朗诵:

  摇橹轻轻柏木舟,泛舟河水任漂流。风吹发散年华好,相爱情牵不另求。母亲养育恩深重,恐疑难能到白头。

  摇橹轻轻柏木舟,泛舟沿岸任漂流。风吹发散年华好,相爱相知死不休。母亲养育恩深重,恐疑难能到白头。

  “你个常云梦看到画船就说柏舟,我们在说卫庄姜,有人说《诗经·国风·邶风·燕燕》是庄姜送别某个妾室。辛弃疾有诗:‘看燕燕,送归妾’,一个女人不可能挥泪送别曾与自己争宠的人。读过《燕燕》,对氓那样的男人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一些男人跟着学,老婆越换越年轻,老婆比自己的闺女年龄还小。”赵燕淇开始吟诵:

  燕子翻飞翔碧天,凌空淇奥水蓝蓝。庄姜远嫁行郊野,瞻望孤单泣泪涟。

  燕子凌空破雾岚,穿飞似箭白云间。庄姜远嫁茫茫路,身影孤单泣泪咽。

  燕子穿梭翠竹间,叫声婉转柳如烟。庄姜远嫁来淇奥,倍感孤单泪眼观。

  戴妫诚信姐妹间,宽广心胸品行端。温柔良善人贤惠,常与庄姜谨慎谈。

  “庄姜在卫国宫中的处境,通过《诗经·国风·邶风·绿衣》表露无遗。《绿衣》是一篇丈夫对亡妻的怀念,睹物思人,情意难忘,忧伤阵阵,相思梦断。悼亡在今天属于已经过时了的古典情怀,但新的时代依然有不少悼亡诗。”付伾岚开始吟诵:

  疏妻亲妾乱尊卑,阵阵忧伤妻难回。妻泪妾欢无贵贱,忧伤阵阵亡妻归。绿丝缕缕思成缕,贤惠魂归伤逝飞。破烂衣裳风冷透,相思魂断梦中追。

  “久违的别离,终于回到淇奥,来到磐石头水库,带着思乡的一往情深,游览仙鹤湖。给胡说几句我写的《古刹佛音》。”常云梦说着开始很是深情地朗诵:

  绿水青山兮,空对碧云天。仙鹤湖水鱼儿戏,清水净心间。微风吹拂兮,独自山林边。姹紫焉红何处是,都付流水还。踏曲径通幽兮,寻世外桃园。歌一曲《淇奥》兮,又想起《竹竿》。我欲何去兮,鸟鸣声也寒,风吹忧怨,黄叶落泪怜,别离梦魂牵。禅心初动听佛音,听那古刹钟声林外传,悲欢离合知多少,问君情怀几多怨?

第四回 湖边话说康诰酒诰 淇奥吟诵廉政诗篇

(2011-10-12 14:23:48)

  淇河卫地七子继续向西行进,一边欣赏着仙鹤湖美景,一边聊谈着。赵燕淇说:“《诗经·国风·邶风·日月》是一首弃妇对丈夫变心的哀怨之歌。败德无情恩义尽,良心丧尽把妻嫌,说的就是一些个见异思迁、忘恩负义的男人。有人认为此诗作者为卫庄姜,所指责的男子为卫庄公。鲁诗则认为是卫宣公夫人宣姜为让自己的儿子寿继位而欲杀太子伋,寿为救伋而死,后人感伤而作。今人一般认为这是弃妇怨丈夫变心的诗。”赵燕淇开始吟诵:

  日出沧海月蓝天,光照苍茫大地间。败德无情恩义尽,婚姻镜破挂无牵。

  日出沧海月蓝天,普照人寰万万千。败德无情相忘好,良心丧尽把妻嫌。

  日出沧海月蓝天,西落东升照世间。败德无良心肺坏,抛弃义绝恨无边。

  日出沧海月蓝天,西落东升照万年。父母恩深情未报,夫君遗弃又添冤。

  “似乎意犹未尽,我来添加几句《庄姜怨》。”常云梦开始吟诵:

  旭日霞光淇奥红,长空月照太行峰。朝歌冷遇庄姜怨,丧德无良忘旧情。养育深恩感父母,别离远嫁泪悲声。盼穿秋水春回暖,消解忧伤醉梦中。

  几个人开始在湖边拍照留念,然后又请游人替他们照合影,接着七个人找了一处草地坐下,从包里拿出带的食品饮料,还有淇河酒,开始吃着喝着聊谈。魏淇滨喝了几口酒说:“常云梦说卫武公是最早廉政文化的形象代表,《康诰》《酒诰》和《梓材》三篇文告该如何解释?”

  “三篇文告是华夏最早的廉政文字,不属于《诗经》的内容,我说的是淇河诗文化和华夏诗文化。说起三篇文告需要提及康叔姬封。”常云梦喝着酒说。

  “这个我来说。1931年,浚县辛村卫候墓出土一件铜器,叫做西周康侯簋,年代为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文物原属圆明园收藏,现藏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食器和祭祀礼器,圆口,圈足,无耳或有四耳,方座,或带盖的;青铜或陶制,主要用于盛放食物,盛行于中国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康侯簋通高24厘米,口径41厘米,侈口束颈,深腹微鼓,高圈足加宽边。半环形双耳,兽首翘鼻耸角,垂珥较长。器身纹饰,腹部为单一的直条纹,颈和圈足为火纹与四瓣目纹相间排列,颈部两面中央又有突起的小兽首。康侯簋的底部铸有4行24个字的铭文,就是这短短的24字铭文,记载着三千多年前周王伐商,命康侯建国于卫地的重大历史。”周颂鹤接话说。

  “我先来说周设三监。牧野之战周灭商后,为了统治商朝的遗民,武王姬发把商王朝直接控制的领地分为四个区:封帝辛的儿子武庚掌管殷都,祭祀祖先,管理殷遗民;将朝歌以东地区的卫,封给管叔姬鲜掌管;朝歌以南地区的鄘,封给蔡叔姬度掌管;朝歌以北地区的邶,封给霍叔姬处掌管。利用后三个区的管叔姬鲜、蔡叔姬度和霍叔姬处共同监视武庚,史称周设三监。”常云梦说。

  “我来说三监之乱。周灭商后第二年,武王姬发病死,其子姬诵即位,史称周成王。成王年幼,只好由周公姬旦摄政,代成王行事。管叔姬鲜因企图继王位,对周公姬旦摄政极为不满,于是散布流言,并煽动蔡叔姬度、霍叔姬处,怂恿帝辛的儿子武庚及东部诸方国,以‘周公将不利于孺子’为借口,公开叛乱,史称三监之乱。”赵燕淇说。

  “公元前1039年,周公姬旦面对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敌对势力,多方权衡,决定奉成王之命率师平定三监之乱。周公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将原来武庚掌管的殷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姬封,让康叔姬封迁徙至淇水岸边的朝歌建立卫国,自此康叔姬封立国,卫国问世。”付伾岚说。

  “康叔姬封赴任时年龄尚小,周公姬旦怕康叔姬封担当不起治理殷朝遗民的重任,特地召集群臣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授土授民仪式,并精心制作了《康诰》《酒诰》和《梓材》三篇文告,作为康叔姬封治理卫国的法则。《康诰》中‘呜呼,小子封’这一称呼,透着殷殷之情,谆谆的告戒里,充满了一个兄长的殷切期待,透着周公姬旦对少弟康叔姬封寄予的殷切期望。周公姬旦告诫康叔姬封‘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周公姬旦千叮咛万嘱咐,反复告诫康叔姬封到朝歌就任后,务必明德宽刑,爱护人民,妥善安置殷朝遗民。他还告诫康叔姬封一定要勤于政务,务必寻求殷地的贤人、君子和长者,向他们询问殷商兴亡的道理,然后再施之于政务。”常云梦接话。

  “《酒诰》是周公姬旦命令康叔姬封在卫国宣布戒酒的告诫之辞。殷商贵族嗜好喝酒,王公大臣酗酒成风,荒于政事。周公姬旦担心这种恶习会造成大乱,所以周公姬旦告诫康叔姬封要坚决禁止卫国官民‘湎于酒’,要吸取殷朝灭亡的教训,指出‘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就是说,一个人不要仅是在水面上映照自己的形象,而应该从民众中鉴照自己的形象。《梓材》是周公旦按照匠人制作木器必用“规矩”的道理,告诉康叔治理国家要有严明的、有利于黎民的法度,用比喻的方式向康叔讲述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要想‘至于万年’,就要‘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周颂鹤接续。

  “康叔姬封就国后,根据周公姬旦的谆谆教导,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深入民间,广泛调研,体察民情民意,深受卫国人民爱戴。他没有辜负周公姬旦重托,对殷民七族,不歧视,不虐待,妥善安置殷朝遗民,关心他们的生活,维护了地方稳定,加强了民族团结。康叔姬封还重视选拔人才,听从贤人劝告,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依法治理国家,促进了卫国经济的尽快复苏,国内很快出现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康叔姬封堪称淇奥绿竹样的君子,我同意常云梦的观点,《淇奥》中除了歌颂卫武公,也应该有康叔姬封的身影。”常云梦说。

  “周公姬旦的《康诰》《酒诰》和《梓材》三篇文告,使得康叔姬封在淇水岸边的朝歌统治卫国有方,很快就把商朝的殷都改造成了周的普通方国,成了卫国和卫姓的始祖。周公姬旦教导康叔姬封治理社稷的三篇文告,堪称华夏历史上最古老的廉政自律文字,放射着先贤圣哲的思想光辉!”周颂鹤说。

  “你不是说淇奥也开廉政诗文化之先河吗?”魏淇滨接着问。

  “问得好!我已经说过,《淇奥》就是一篇廉政诗歌,这首诗歌颂的是卫武公。卫武公亲身经历了西周的盛衰兴亡,当他看到周室衰微,一代不如一代,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卫武公身在淇水岸边朝歌城中,心装天下大事,95岁时写下《诗经·大雅·抑》,这是一篇华夏历史上最早的廉政诗歌。”常云梦说着开始吟诵:

  言行仪表重修身,品德优良高尚人。古语有言说得好,贤君智圣有时昏。平民难免时常错,不有高瞻误假真。智圣位高不远望,芸芸尘世定寒心。

  国有贤能国盛强,四方归训得安康。修身重德做贤圣,域外诸侯结友邦。安邦治国有大计,唯才唯德用贤良。君子楷模威仪树,众志成城万古长。

  诸侯征战起群雄,社稷遭灾坏朝纲。败坏德行国引祸,酒色荒淫怨声声。唯知淫乐业荒废,继往开来化做空。忘却先人创业路,不知法治枉称明。

  皇天不肯佑根基,国运涛涛如泉流。相望君臣空悔恨,河水东逝命归西。治国继业需勤政,正气民间万众齐。居安忧患常备战,用以平定诸蛮夷。

  黎民安乐太平生,法度求恒谨慎行。应急时常防祸事,言谈举止要从容。民生心系万民敬,功德流芳千古名。白玉有瑕尚可磨,人身污渍永难清。

  胡言乱语甚唐突,真假难分装马虎。话语既出莫反悔,布恩施德奸诈无。推心置腹君臣爱,悼死抚生百姓福。子子孙孙传伟业,年年岁岁庆欢呼。

  待客心诚笑脸迎,和颜悦色敬宾朋。三思谨慎少过失,无愧人神贤圣明。莫道不知身暗处,人人头顶有神灵。世间作恶遭天谴,造孽凡尘必被惩。

  修身明德养情操,仪表端庄人品高。举止言行求完美,有礼彬彬君子貌。光明磊落心慈善,高尚情怀名远飘。以怨报恩无道德,投桃报李有情操。

  坚柔木质作弦琴,琴瑟丝弦调妙音。恭顺温良人品好,立德根基固根深。古来贤圣听相告,明智身行自认真。错把好言劝愚蠢,好言枉费落伤心。

  青春年少气方刚,好歹难分自逞强。身教言传多苦口,耳提面命用心良。无知年幼情方可,已做人君难久长。知错必纠贤哲圣,情知早慧却荒唐。

  苍茫造化有神明,可叹人人志不同。气恼糊涂难礼遇,心烦意乱放悲声。痴情一片良言劝,冷落良言竟不听。反唇讥讽失礼数,骂声老迈自多情。

  幼稚无知年少王,不听古训目空狂。诚心谋略任听用,用我良谋国必强。祸起萧墙天降罪,家亡国破枉悲伤。只凭邪恶德沦丧,社稷黎民遭祸殃。

  “周幽王时国政荒废,君臣沉湎于酒,卫武公入为王卿士,难免与周幽王共宴,因见其非礼,又不能直面劝谏,只好写《宾之初筵》作悔过用以自警,也许是卫武公想让幽王闻之,或许能稍正其失。《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内容是在写合乎礼制的酒宴和违背礼制的酒宴,似乎有《酒诰》的意味,可以说是《诗经》里记载的华夏历史上最早的廉政自律诗歌。”周颂鹤说着开始吟诵:

  盛宴寒暄初入席,主宾坐次列东西。杯盘放置礼仪讲,美酒佳肴摆整齐。佳酿飘香魂已醉,干杯满座宴开席。绕梁美曲樽中酒,盏盏杯杯喝不息。搭箭张弓对靶心,演出射礼显威仪。张弓立待一声令,献艺席间射技奇。靶心命中举杯酒,欢饮知己醉魂依。

  丝竹欢歌舞笙箫,锣鼓声声杯盏高。祭祀列宗开盛宴,弘扬周礼酒相邀。宫中礼节用皆尽,繁多展示把情抛。列祖神灵来赐福,儿孙享受乐陶陶。曲中祝酒喜洋洋,各显其能人更娇。宾客举杯酒尽兴,主人就坐更英豪。斟满一杯送射手,献艺席间功也高。

  盛宴初开宾客来,温良恭顺赞君才。席开初始未斟酒,庄重威仪志满怀。满饮几杯带醉意,威仪庄重被抛开。席间胡乱任游走,晃晃摇摇把酒筛。未饮威仪清醒时,尚知庄重坐高台。杯盏酒醉原型露,荡尽威仪实可哀。丑态何知庄重貌,醉魂忘却祸成灾。

  宾客人人醉满堂,形骸放浪演荒唐。狼藉杯盘满地乱,醉魂魔舞乱朝纲。席间大醉丑形状,不知铸错觉荣光。衣冠不整醉言语,歪斜轻飘头撞墙。欲醉抽身离宴归,客主神知两不伤。将醉贪婪豪放饮,伤身败德名远扬。酒席相聚本求雅,君子仪端把行藏。

  席间此种醉凡尘,半醉云游梦醒魂。已设督察监饮酒,呼来酒史戒虚真。忘形狂饮多出丑,虚伪深藏更亏心。切莫穷追硬劝酒,轻言怠慢礼伤人。不该开言莫语声,道非周礼不出音。胡言醉语云天雾,没角山羊何处寻。不懂席规三爵酒,席间少饮不再斟。

  周颂鹤吟诵完之后,常云梦接着来了一句:

  廉开周代诗篇,竹青淇奥风中远怀武公先哲;德始先秦文字,有斐朝歌月下追思君子身形。

  “《诗经·国风·鄘风·定之方中》也属于一篇廉政诗,是为卫文公歌功颂德的诗歌。卫懿公执政卫国时,荒淫腐败,好鹤失国,民心离散,致使北戎破国。卫遗民不足千人渡过黄河,暂时栖身漕邑。换作卫戴公执政,卫戴公不久而死,立卫文公。经许穆夫人的共同努力,在齐桓公发兵的帮助下卫国复国。因漕邑不宜建都,齐桓公率诸侯助卫国迁都楚丘。卫文公受命于危亡之际,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卫国日渐强盛。邢与狄合兵再次攻卫,卫文公率兵击退敌军,次年又讨伐邢国,其国力与卫懿公时不可同日而语。卫文公不乏文治武功,称得上是卫国的中兴之君,《定之方中》对他进行了颂扬,可谓是对廉政自律者的一篇颂歌。”魏淇滨说着开始吟诵:

  定星十月照天空,卫国迁都建楚宫。为测方中度日影,动土开工筑殿庭。种栽栗树和榛树,还要植漆梓椅桐。期待成材盼伐木,做成琴瑟曲声声。

  漕邑登临断壁垣,楚丘眺望雾岚间。看过楚丘堂邑望,丘陵测过测高山。农桑察看走田野,凶吉求神把卜占。吉兆求来欢喜庆,安康结果乐心间。

  夜来灵雨落飘零,吩咐倌人车驾行。早起天晴车驾赶,桑田歇脚劝农耕。正人君子大无畏,宽阔心胸多智能。良马三千国振兴,力兴强,如云良骏任奔腾。

  “今天到此为止,我也该回省城了,明天还要上班。临别给大家吟诵几段。”常云梦开始吟诵:

  淇竹君子――赠周颂鹤:追寻哲贤魂去远,湖岸聚论谈。咏春秋,歌淇奥,乡土情牵。碧空望、瞻斐清淇,思武公、君子千年。七人促膝时恨短,聊古今,说起诗篇。烟岚淇竹影,聚贤在淇园。

  淇奥缘遇――赠赵燕淇:同窗缘遇,聊谈情趣,时逢参会淇河聚。想当初,各征途,淇河卫地人生路,更有几多情互诉。

  许穆夫人――赠付伾岚:车行淇奥回家,追思许穆仙葩,爱国诗人倩雅。淇河文化,竹青泉水魂她。

  淇上思君――赠魏淇滨:鹤壁归来短暂留,淇上思君独倚楼。淇河诗苑游,乡情如许愁。

  淇上相望――赠马飞燕:有缘淇上欢杯,千古聊谈令醉。竹青瞻斐东流水,胜概情浓玉翠。

  仙鹤湖边――赠王碧霞:淇水流,泪水流,流到心头情未休。欲说梗在喉。湖边求,有何求,仙鹤湖边忘却愁。梦魂醉倚楼。

 

第五回 姜荆轲壮行歌易水 白祀山魂遇秦始皇

(2011-10-04 17:35:27)

  常云梦回到郑州已是夜晚,简单吃了点东西,洗了个热水澡,便躺到床上开始看电视。电视节目演的是战争片,常云梦看得模模糊糊,朦朦胧胧,似睡又醒,电视里似乎成了淇河岸边的画面。淇河岸边的淇竹随风摇曳,风中送来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呐喊声,应和着淇河卫地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可惜诸侯国的旧势力各自只顾自己,见死不救,农民起义惨遭失败,淇竹迎风呜咽。呜咽声中似乎听到失败者项羽与胜利者刘邦在对歌,不愿过江东的项羽对的是《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刘邦对的是《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恍惚中周颂鹤几个也坐在常云梦身边在看电视。常云梦说:“《大风歌》是胜利者刘邦发出的悲哀之声,其与失败者项羽的《垓下歌》异曲同工。失败者项羽悲叹人定无法胜天,胜利者刘邦也发出了同样的悲音。”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让人听得糊里糊涂。”周颂鹤说。

  “《垓下歌》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前夕所作的绝命词,词中虽然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显示着罕见的自信,但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悲哀叹息。《大风歌》字里行间同样露出了刘邦矛盾的心事,他打败项羽坐上帝位表面上很是兴奋、欢乐,可谓踌躇满志,但词中显露出刘邦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悲哀。”常云梦接话。

  “你个常云梦说清楚点,让人越听越糊涂。”赵燕淇插话。

  “这不是正在说嘛。‘大风起兮云飞扬’,风云变幻,群雄竞逐,秦末群雄争夺天下,是一个不祥的乱世。‘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乱中取胜,交了好运,在他看来是上天的安排,实属偶然,可以衣锦荣归了。然而猛然使他想起胜利靠的是盟军协同作战,盟军和自己的军队在作战中实力都得到了增强,坐上帝王就该是需要天下太平,但这些军队却成了他的心病,假如军队再次联盟来对付他,其局面将不可收拾。于是他不得不把几支主要部队的首领封为王,让他们各自统治一片相当大的地区。刘邦想的是以后慢慢各个击破的策略,最终将他们陆续消灭。‘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刘邦单方面的希望与祈求,只是一厢情愿。但又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他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否真的有猛士为他守四方,内心并没有把握,因而他深感忧虑和不安。因此说《大风歌》虽显得踌躇满志,但却露出了刘邦对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常云梦说。

  “你们几个老乡快行动起来吧,我这就去刺杀秦王。”有个穿古装的生面孔大声说话。

  “阁下是哪一位,怎么穿这样的衣服啊?”常云梦问。

  “我叫荆轲,姓姜,氏庆,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我是战国末期卫国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你们连我这个老乡也不认得了?我受燕太子丹之托要去刺杀秦王。”荆轲开始吟诵: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这可是您刺秦王前有感而发唱的一首《易水歌》?失敬,失敬!因种种原因,你行刺终告失败而被杀。”常云梦对着荆轲作揖。

  “谁被杀了?你可看清楚了,是我。哪里有荆轲的影子,又在做梦吧?”魏淇滨说。大家一阵大笑。

  “的确我看到了荆轲,他还唱了一首《易水歌》,《诗经》怎么找不到他这一首歌呢?”常云梦糊里糊涂地问。

  “没听荆轲自报家门说,他是战国末期卫国人。他作《易水歌》时,孔老夫子编纂的《诗经》已经正式出版了,怎么可能收录进去?难道你写的文字也想让孔老夫子收入《诗经》吗?《垓下歌》《大风歌》更不能收进《诗经》,先秦时期结束了,已经到了汉代。”赵燕淇笑着说。

  几个人说着聊着,像是沿着时光隧道自西向东,然后绕到鹤壁境内的火龙王东侧,沿着古淇河一路北去,当他走到白祀山的时候,听身后人欢马叫,两岸锦旗蔽日,各种舟船结队,像是帝王出游。有人向着常云梦几个高声断喝:“前面淇河卫地七子听着,快站到野地里去!秦王前去赵国督战,水陆并进,快快让道!”

  四位女士有些害怕,常云梦暗暗思忖,对周颂鹤、魏淇滨小声说:“秦王?是秦始皇嬴政吗?他可是勤于巡视的典型,22岁亲政之后,就注意把长途巡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务活动。据记载,他到关东巡视共有七次。第一次,秦王政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34年,东巡汉河南郡地区。一是处理吕不韦自杀后的善后事宜,二是督战。此次东巡后,放弃了破赵的战略,把目标定为灭韩,接着大举向韩国用兵,四年后韩国灭亡。第二次……”

  “怎么还不让开道路?快快站到野地里去!”喊话声打断了常云梦的小声谈话。常云梦几个躲进田野里,常云梦继续说:“第二次, 秦王政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28年,东巡过洛阳到邯郸督战,秦将王翦破赵。秦王入邯郸,故地重游,以征服者的姿态检阅得胜的秦军,并接受降者的跪拜。第三次,秦王政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攻破楚国都城郢陈,秦王政东巡郢陈,郢陈就是今天的淮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兼有天下。秦始皇第四次东巡,秦王政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19年,出咸阳,过邹峰山,登泰山,经琅琊、彭城、衡山、南郡、湘山,回到咸阳。第五次,秦王政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18年,出咸阳,走阳武、琅琊、上党,回到咸阳。第六次,秦王政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15年,出咸阳,到碣石、上郡,回到咸阳。第七次,秦王政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10年,出咸阳,经云梦、丹阳、会籍、琅琊、之化,未回到咸阳就命归了。他这是哪次出游?怎么让我们给碰上了?”

  淇河卫地七子举目远望,果见人群中簇拥着一个大汉。隐约听有人向那个大汉禀报:“前面西侧便是距朝歌不远的白祀山,白祀山就是当年姜子牙封神和凭吊阵亡将士的地方。所封的神灵据说皆供奉在浚县大伾山上的万仙阁。当年周武王和姜子牙身着素衣在白祀山祭悼将士亡灵,远远望去,整座山上一片白色,白祀山由此而得名。周武王和姜子牙当年指挥牧野之战,战争的发生地就在朝歌以南、大河以北,指挥部就设在白祀山以南淇河岸边的童山。这里是原卫国境内,原有白祀山、童山、善化山、浮丘山、大伾山、紫金山、凤凰山等,有些山比较低,因大河冲击地面升高正在被湮没。”

  “前面开路,本王要登白祀山祭告。”大汉说。

  “秦王这是要祭西岳华山吗?”魏淇滨小声问。

  “你个糊涂的魏淇滨!最早记述华山的是《尚书·禹贡》,最初华山叫惇物山,最早称华山为西岳的是《尔雅·释山》。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之后秦朝建都咸阳,西汉建都长安,都在华山的西边,所以华山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都,华山才又恢复了西岳的称呼,并一直沿用至今。咱们这是来到了公元前228年,也就是秦王政十九年,哪里有西岳华山这一说法,何来祀西岳之说?”常云梦笑着说。

  “哦,原来那时间没有西岳这一说法。”魏淇滨说。

  “自三皇五帝以来,巡视都是天子勤政的标志。《诗经·大雅·公刘》就有‘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说的就是周朝先人公刘为迁移居住地而外出巡视的事情。为了带领周民自邰迁至水草丰茂的豳地,公刘测量日影上高岗,勘察南北和阴阳,观看水源和流向,度量洼地和平原,确定交粮和田税,度量西山夕照的状况,扩大豳地的使用,确定定居并发展农业。《诗经·国风·鄘风·定之方中》也有‘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星言夙驾,说于桑田。’说的是卫国卫文公外出巡视的事情,说他看过楚丘之后又看堂邑,测量过山陵又测量丘岗,还走进田地去看农桑。又说他晴好天气早早地乘车出巡,路途歇在桑田去劝农耕。古代国君和帝王巡视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狩猎宴游,而是巡行视察、督战阅兵、祭祀神明的政治活动。”常云梦小声对魏淇滨说。

  “清嘉庆年间《浚县志》记载说秦始皇在白祀山上是祀西岳,看来似乎有些讲不通。秦始皇究竟是什么时间到的白祀山?”周颂鹤小声说。

  “秦始皇七次东巡只有第二次、第四次和第六次有可能途经白祀山。第四次是经洛阳前往泰山,第六次是经洛阳前往碣石,当时全国已经统一,已是统一后的第九个年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构筑全国的陆路交通体系,这些道路称为驰道。秦始皇出巡,随从队伍相当庞大,如此庞大的队伍自洛阳前往泰山或者碣石,必定会走洛阳至开封的驰道,而不会经淇河古道前往泰山和碣石。秦始皇第二次东巡时全国还没有统一,它是经洛阳前往邯郸督战,他行走的路线应当是出洛阳沿大河东进,至文石津口,也就是现在的浚县淇门南边,过大河再沿古淇河河道白沟向北,恰好路经白祀山。所以,秦始皇在白祀山的时间应是公元前228年。咱们现在就处在公元前228年,有幸让咱们遇上了秦嬴政登白祀山。”常云梦说。

  “你说他不是在祭祀西岳华山,他祭祀的是什么?”魏淇滨问。

  “相传东汉初年,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军,还师路经浚县大伾山,也曾在大伾山上筑青坛祭告天地,并赐此山叫青坛山。至今大伾山西麓的山门上仍有‘青坛紫府’横额,青坛指的就是青坛山,紫府意思是神仙所居之处。要说祀西岳应该是刘秀,而刘秀却是祭告的天地。秦王这次东巡旨在前往邯郸督战,他一心要把赵国灭掉,一定是祈求上苍保佑,祈求诸位神灵保佑。而白祀山恰又是姜子牙当年封神的地方,秦始皇在这里祭祀的一定是诸位神灵。”常云梦说。

  “清嘉庆年间《浚县志》记载,似乎白祀山是因秦始皇祀西岳而得名,看来也不可信。”周松鹤接话。

  “别说话,你看他们正在那里树立大石碑。树立好了。怎么他们迅速下了山?真是奇怪了!”魏淇滨看着山上说。

  大队人马行动十分迅速,他们急急忙忙沿着淇河北去。常云梦说:“可能是前方赵国邯郸战事吃紧,前途未卜,来不及也无心斟酌写什么碑文了。咱们看看去。”常云梦说着,七个人登上白祀山,绕着巨大的无字碑细看。

  该碑由整块青石雕凿而成,碑首、碑身、碑座连成一体。碑体通高263.7厘米,碑首高54厘米,碑身高174.5厘米,碑座高35.2厘米。碑身正面有呈水平方向的雕刻均匀平整细腻的石纹246条;碑身后一部分为自然形成的较平整石面,另一部分为人工雕凿的不工整水平石纹;碑座上的图案与碑身相同;碑座的右下方,横排列刻有4个小字,每字长、高均为6厘米。看着无字巨碑,魏淇滨说:“现在顾不上写碑文,将来会有人写的。”

  “秦统一六国后,此事早就被忘到脑后了。秦朝短暂,等不到写碑文,秦就该灭亡了。此碑将被弃之白祀山上,历经岁月风沙尘掩将会葬身地下,慢慢也会淡出人们的记忆。”常云梦说。

  “唉!秦朝太短暂了。华夏历史推进到了秦代,华夏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转移到了咸阳,淇水失去了往日京畿之地的繁华,虽然淇园淇竹依然青青,但淇奥赵国南长城却已黯然失色,淇河文化被秦代遗忘在太行东麓。秦若从昭襄王算起恰好百年历史,但秦统一六国后短短的十几年就灭亡了,这座巨碑未等刻字,秦已败落。”赵燕淇说。

  “秦朝短暂,卫国却是是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最长的诸侯国,是秦统一华夏最后一个灭国的,卫国自公元前1045年诞生,至公元前209年灭国,前后持续了837年。而秦朝在卫国消亡三年后的公元206年就灭亡了。”常云梦说。

  “卫国诞生在淇奥朝歌,直到公元前686年至公元前669年,第18代卫国国君卫懿公接位。卫懿公穷奢极欲,喜好仙鹤,不理朝政,在位第九年北狄侵犯卫国,懿公被杀,卫国差点亡国。公元前659年,卫国第20代国君卫文公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并迁都楚丘,也就是黎阳津的南面,现在的华县境内。淇奥朝歌也曾在卫国第11代国君卫武公的治理下有过鼎盛,淇河文化走过了辉煌的《诗经》时代。公元前629年,卫国都城迁往帝丘,也就是现在的龙城濮阳。公元前262年,秦国将卫国第43代国君卫元君迁往野望,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沁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国第44代国君卫君角为庶人,卫国至此灭国。淇河两岸再不见《诗经》时代的往日辉煌,夜的冬天,太行淇奥大雪飞舞。”周颂鹤说。

  “卫国时期,淇奥已经历过夜的冬天。卫国第15代国君卫宣公在位的前718年至前700年,卫国上层淫乱不堪,政治十分黑暗,时局异常动荡。一帮小人得志,残酷地欺压淇奥的黎民百姓。别说淇奥的黎民百姓了,卫国一般贵族也不堪其苦,纷纷携持逃亡。淇河两岸黎民敢怒不敢言,为了避祸,不得不背井离乡。《诗经·国风·邶风·北风》写的就是这方面的一首刺虐诗。”常云梦说着开始吟诵《北风》:

  淇奥北风雪夜,朝歌寒彻严冬。出逃避祸任飘零,携手风中身影。

  远遁他乡心碎,别离故土伤情。淇河东逝雁长空,雪舞冰封凄冷。

  刹那间,风云压阵自北而来,鹅毛大雪飘然而起,淇河两岸,太行山头,惟余莽莽,白雪皑皑。常云梦一梦惊醒。




 

 
     
瞻斐诗话(1—5)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