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第6卷

 

   

 

淇卫名人 - “艺痴”张合禹
“艺痴”张合禹
 
作者:张小娜/文 张志嵩/图  加入时间:2011-10-11 17:50:57

张合禹正在修剪盆景作品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阿宝》中写道: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所谓艺痴者技必良,是指一个人的艺术造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艺术的态度。年逾古稀的张合禹老先生就是一位艺痴者,几十年来,他对盆景、根雕、民间艺术品收藏痴迷不已,并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数十年来,他创作根雕千余件,其中《四骏图》获得首届“中国根艺展览”优秀奖;《牡丹》入选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此外,还获得多项省内外大奖,并多次举办根雕作品个人展览。

  数十年来,他收藏民间艺术品多达6大类、数千件,被河南省群众艺术馆评为“民间艺术收藏家”,还加入了河南省文物鉴赏家协会。

  数十年来,他培养盆景500多盆,其中6件作品获省林业厅、河南中州盆景学会银奖。

 

张合禹的根雕作品

 

张合禹的根雕作品

 

正在修建中的淇上园,大门别具特色。

 

张合禹的盆景作品

 

张合禹的根雕作品

  仲秋,午后的阳光尚带着浓浓暖意,位于新区湘江路和华山路交叉路口的淇上园里扶芳藤枝叶繁茂,正如张合禹四十年前在河北省磁县观台镇看到的那样:树藤像一条苍劲的长龙攀爬在园门之上,枝叶竞相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园子里,园子的主人张合禹却忧心忡忡。淇上园按照城市的规划需要搬迁、老家也已搬迁、藏品被盗,都让他的夙愿更加强烈:尽快规划建设新淇上园,给收藏品新找一个安置地方!

  在他的设想中,新淇上园是一个园林式的建筑,他一生的艺术成果都将在那里展现。园子分为三大部分:民间艺术博物馆,展示陶瓷、刺绣、书画、根雕及杂项等收藏品;盆景园,把培植多年的上千盆盆景搬过去,逐步形成古树参天、垒山置石、乔灌互补、曲径通幽的雅致景观;艺术工作室,旨在促进根雕等民间工艺的创作、展示、交流……

  这个设想听上去很遥远,但熟悉张合禹的人都知道,他的这一设想并非是痴人说梦,而是建立在数十年来他对艺术的痴迷,以及由此而取得的艺术成果之上。

  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

  明末散文家张岱有这样一句话:“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癖”和“痴”,其实是一种执著、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

  1942年,张合禹出生于淇滨区崔庄村,提起他,很多人都会先说起他耿直老实的人品。“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与他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们这样评价他。他的待人坦诚也经常被人提及,他交朋友从来不分地位等级,只要趣味相投,都能成为至交好友。

  张合禹的儿子张志强对父亲的广交朋友深有感受,据张志强介绍,他父亲给生产队开车时,工分是最高的,但是每年他们家总会欠队里很多粮食。因为他父亲待人热忱,在崔庄村下乡的知识青年都爱去找他,家里经常有十几个人吃饭,收鸡的、卖瓦罐的到晌午了也会到他家里吃饭。

  在老友们的心中,张合禹是这样一个人:不拘小节,从不计较得失,一门心思扑在艺术上。

  “人活一世不过百年,总要给社会留下点啥。”张合禹这样说。为了给后世留下自己的印迹,近半个世纪以来,无论他从事什么工作、遇到什么困难、遭到多少白眼,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对艺术理想的追求。

  痴心不辍盆景情

  “盆景就是要将大自然的植物之美体现在方寸之间,盆景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张合禹说。

  在淇上园中,形态各异的盆景非常抢眼,以黄荆盆景和松柏盆景为主,树桩形态奇特古雅,或虬曲多姿,或枯朽斑驳,或崆峒嶙峋。有的活泼洒脱,一派隐士风范,让人不禁想起“独居幽林谢虚名,留得青山春常在”的诗句;有的似蛟龙卷风畅游天空,闲逸之中吐露着霸气;有的凹凸嶙峋,有天作地生之势,使人顿生岁月浩渺、人世沧桑的悲凉感。他的很多盆景都历经了几十年的培养,个中艰辛自是难以言传,但是对于他来说,付出的过程也是享受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他出差到河北磁县观台镇,一眼就看中了观台镇医院墙上缠绕的扶芳藤,像条巨龙一样,充满了生机和岁月的沧桑感。他跑到墙角下仔细寻找,终于发现了一棵小苗,小心翼翼地把它移栽了回来。

  从上海植物园,他移植回来日本紫石榴、比利时彩叶草;从济源乌石山,他移植回来蝎子草和狼牙草。每到一个地方,看到淇上园中没有的植物,他就会想方设法移植回来。看到好的树桩,他就想搬回来做盆景。“好话说尽,要钱的给人家钱,不要钱的承人家个情。”张合禹说。

  为了寻找好的树桩和花草品种,他常常带一瓶水,几个馒头,骑着自行车到处转,到天黑乎乎时才到家。“太行山早就转遍了,太行山里有的植物,我的园子里基本上都有。”张合禹说。

  2005年,在我省首届“生态杯”中州盆景大赛中,他的“三角枫盆景”获得金奖。

  痴迷收藏终不悔

  “我是老浚县人,对抢救民间文化艺术怀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每次遇到有价值的民间艺术品,一想到不保存下来,它们就可能消失,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它们买下来。让我把钱买了艺术品我舍得,但是让我把钱吃了喝了,我是真舍不得。”张合禹说。

  张合禹告诉记者,他致力于民间艺术品收藏,最初是源于中国美术馆原副组长李寸松的一句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李寸松经常到浚县考察民俗文化,张合禹时常陪同左右。李寸松曾经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浚县是民间艺术底蕴丰厚的地方,而你擅长的也恰是民间艺术,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你何不搞民间艺术品收藏?”此后,张合禹又目睹浚县多种民间艺术文化的没落,于是便立志收藏民间艺术品。

  他曾撰文《苦乐收藏三十年》,介绍其在收藏道路上的苦与乐。“跟藏品之间也算是一种缘分吧,每个藏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张合禹说。

  记者听到这样一段故事:几十年前,张合禹曾在浚县卫贤镇见到过一个银酒壶,艺术造型很独特,但银酒壶的持有者贵贱不卖。张合禹一直惦记着那个酒壶,无论跟谁在一起,只要一见酒壶,就会语带惋惜地说:“见过多少酒壶,都比不上那一个。”过了30多年,张合禹又去找那个酒壶,酒壶持有者的儿子将酒壶卖给了他。尽管当时那个酒壶已经残损不堪,但张合禹仍然像个孩子似的,见人就拿着酒壶夸它的造型美。

  这些年来,陕西、河南、河北一带的古玩市场,他都跑遍了,只要听说哪里有古玩展销会,他都想方设法过去。在他的收藏品中,有唐代的墓志铭、明清时期的刺绣、汉代的石雕、不同年代的门墩、柱石、家具和陶瓷,年代最久的要数新石器时代的陶豆和陶鬲。随着收藏品越来越多,他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鉴别古董的水平也与日俱增,受到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美术部原主任、研究员倪宝成的赞誉。

  谁云雕者痴,自解其中味

  在淇上园中,一个麒麟状的树根被放在了园子中央,张合禹告诉记者,这个树根他今年冬天要动手开始雕刻。先把树根放在园子中,一是使树根脱水,二是便于坐在园中“端详”,构思怎样创作。“每个树根都是独一无二的,根雕创作要充分利用树根的天然之美,比如说这个树根本来具有一只苍鹰的形态美,而你非要把它雕成人物,就可能体现不出来树根本身的天然之美,创作不出栩栩如生的作品。”张合禹说。

  春天到秋天,他在园中侍弄花草;冬天花草移入温室,他就钻进温室创作根雕,整年都没有闲暇逛街串门。原本在浚县工作的他,回到崔庄村都三年了,邻居还不知道他回来了。“过一天少两晌,我不能白吃那三顿饭。”张合禹这样说。

  在熬沥青的柴火堆里找到的黄杨木,被他雕成了形态逼真的大伾山;在烧焦炭的柴火堆里找到的洋槐树根,被他雕成了惟妙惟肖的百子图。他说:“要想从事根雕创作,就要心中时时想着根雕,看到树根都会想它能雕成个啥。每每看到造型奇特的一树一叶、一花一草,我都会仔细观察,想着怎样把它们体现在根雕作品中。”

  1987年,首届“中国根艺展览”在北京北海公园召开,他代表河南省参加展览。他的《四骏图》在全国众多作品中获得了优秀奖,与奖项相比,令他更兴奋的是学到很多知识。他一件件研究参展作品,把心得写在笔记本上;向参展的名家请教根雕知识;还购买了当时市面上少见的根雕书籍。

  旁人不解地问他:“你省吃省喝地搞这些,到底图个啥?又不能吃不能喝。”他说:“一个人要是发自内心地‘热’什么,就会愿意为它付出,并且不认为自己是在付出,反倒是在享受那个过程。我在搞艺术的过程中,总是想做得更好,因此浑身就充满了力气和追求的动力。”张合禹说。

  在我省首届根艺精品展上,他的作品《太行风貌》和《富贵花开》同获一等奖。

  10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蔡庄村的新淇上园,园子的大门已经矗立起来,整体造型看上去像是一杆秤,门上的修饰一如他亲近自然的艺术风格,象征着太阳、月亮、植物和流水的古朴线条昭然其上,简单淳朴。看到规划中的新淇上园,记者相信,正如张合禹所期待的,这里将会成为我市文化产业一个新的亮点。(淇河晨报记者 张小娜/文 张志嵩/图)





 

 
     
“艺痴”张合禹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