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五卷 2010

 

   

 

文史资料 - 淇水两岸先秦历史文化览胜(二)
淇水两岸先秦历史文化览胜(二)
 
作者:策划/姚菊泉 主讲人/朱彦民  加入时间:2010-9-2 10:11:30

     ◎淇河先商文化

  商王朝的政权国家是在商族入主中原之后,打败夏王朝而建立起来的。商族原来是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通过不断迁徙壮大,势力日渐强大,最后入主中原,与东方的东夷部族联合,举兵西进,进入夏王朝的腹地——郑洛地区,最终打败夏桀军队而立国。

  商族要从北方南下,以达到其政治目的,豫北冀南地区包括我们鹤壁所在的淇水一带是必经之路。考古发掘和考古学研究表明,在太行山东麓一带发现了自北而南的先商文化,正是商族从其起源根据地向中原进军路途上的物质文化遗留。鹤壁市近年也陆续发现了大量的先商文化遗迹,比如著名的就有淇县宋窑遗址、淇滨区刘庄遗址,这两处先商文化遗址都属于辉卫类型。尤其是刘庄先商文化遗址的发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而备受世人关注。

  对于辉卫类型先商文化的性质,有人认为是商族先公王亥时期的物质文化遗存,也有人认为是夏代盟国韦族文化。我倾向于前者,即认为是商族迁流至此的物质文化遗存,但其主人是不是服牛的王亥,还有待深究。

  其实,刘庄遗址早在1932年就被人发现。2005年7月~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批实施的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之一,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鹤壁市文物工作队,邀请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师生组成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

  遗址共计两个地层堆积,下层为仰韶时代晚期大司空类型遗迹、遗物,上层为规模较大的先商文化墓地。遗址上层为先商文化墓地,发现墓葬338座,墓地布局清楚、保存完整,随葬品较为丰富,出土器物近500件。

  墓地大致分布于东西110米、南北55米的范围之内,分为东、南、西三块,三者相连布局近呈“U”字形。以墓葬朝向为标准,将其分为东、西两大区,其中西区南部墓群称为西Ⅰ区,北部墓群称为西Ⅱ区。东区墓葬多头向东,南北成行排列,西区墓葬多头向北,东西成行排列。

  在这次考古发掘中,一座与众不同的石棺墓引起了专家的注意。这就是编号为M145的石棺墓,石棺由13块自然片石组成,长2.25米、宽0.45米~0.5米,上部平盖3块片石象征棺盖,墓主身下未见铺垫有石块。据推测,石棺墓主当是这个先商聚落里面的领袖级别人物,所以其葬式与众不同。另外,还发现有近20座墓葬在墓主头脚两端各放置一块或多块石头,考古工作者推测这是石棺的简化形式。

   

▲刘庄遗址出土文物。

  少数墓葬随葬有石钺、绿松石串饰等。其中M35出土的齿刃石钺加工精良,整体为横向长方形,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竖向长方形、两侧装饰扉棱的玉钺(戚)不同。这个石钺与石斧类似,但它肯定已经不是平时使用的武器或农具,已经演变成象征着权力和威严的仪仗器具。该墓的主人肯定也是该部族领袖级别的人物。值得注意的是,东区随葬陶器中鬲均为肥袋足鬲,多夹砂罐,而西区则大多为卷沿鼓腹鬲,夹砂罐少,而且东区墓葬随葬品数量往往较少,两者墓葬主流朝向不同,其成因尚有待深入研究。

  刘庄遗址先商文化墓地的发现,填补了先商文化发掘研究工作的一项空白,以往的先商文化遗址发掘中,尚未见到有如此大规模的部族墓地,这一发现对先商文化墓葬制度、社会结构、商人渊源、夷夏商关系等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将会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同时,300多座带有大量随葬品的先商聚落墓葬群,昭示着这是商族建立商朝之前的一个重要活动区域,或许,这里就是商族进一步南下进而攫取中原夺得天下的桥头堡。此外,这一时期的石棺墓在中原地区也是前所未见,石棺以及其简化形式墓葬的发现,联系到东北地区游牧民族有石棺葬风俗,这为学术界探索商族起源于东北地区提供了新线索和新证据。

  2005年,刘庄遗址的考古发掘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荣获2006~2007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发掘质量奖三等奖。

  ◎《诗经》与《诗序》

        过去古人研究《诗经》,由于受到汉代儒家正统思想和后世道学思想的影响,主张文学的社会教化作用,把《诗经》当成是政治教化的工具,迂腐而不着边际,实际上是对《诗经》的一种亵渎和曲解。

  比如,后来的《诗序》(也称《毛诗序》),就无端地附加上了许多本不属于《诗经》原旨的内容,或言“美”(赞美)或言“刺”(讽刺),比如《诗经》的开篇就是著名的爱情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明明是非常明显的一首求爱诗,大胆而热烈,让我们现在的人读起来都有些汗颜。但是《诗序》竟然说它是在歌咏“后妃之德”,“《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作为皇宫深宅大院中的帝王后妃,何以会有这样大胆而直白的爱情宣言。简直不可能!风马牛不相及,岂不怪哉?

  对于发生在淇水岸边的其他爱情诗歌,《诗序》也多有误解曲说,穿凿附会,难以信据。比如,对于《淇奥》(yù),《诗序》称:“《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因为卫武公是靠近淇水的卫国国君,而且据说也曾在淇水岸边种植竹林,有建造“淇园”之功,所以说《淇奥》是“美武公之德”的,还是有些令人相信的。实际上这仍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个女子的爱慕思念之情。

  如果说《诗序》对于《淇澳》的解释还着些边际的话,那么对于《桑中》则完全是指鹿为马的做法。这首明显是青年男女相悦、商定约会地点的诗,《诗序》却云:“《桑中》,刺奔也。卫之公室淫乱,男女相奔,至于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期于幽远,政散民流而不可止。”虽然说卫国公室确实荒淫乱伦,以至于亡家败国。但与此诗有何必然联系呢?诗歌本身轻快活泼,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炽烈爱情,并无讽刺之意,更谈不上是贵族男女淫乱后的无耻自白。

  我们说《诗序》的胡乱解诗,与孔子的“诗言志”及“诗无邪”的宗旨也是不相应的。孔子选诗三百篇时,并没有认为这些表现年轻人纯真爱情的诗歌有什么不好,所以他就选进去了,这说明孔子是个非常真诚的人,不像后世儒家学者那样虚伪。后世解诗者,将发生在淇水岸边的这些优美诗篇解释成放荡无羁的“淫诗”,不仅是非常道学的,也是非常可耻的。因为诗歌就是吟咏性情,表达感怀,直抒胸臆的,如果我们将诗歌加上这些本来不属于它的社会功用,那就不能称其为诗歌了。现在我们读这些诗篇时,我相信大家都不会受其影响,不会大上其当了。

       甲骨文中的淇河

  在淇水两岸,还发现了大量的先民聚集的古文化遗址和聚落遗迹,从仰韶文化一直到殷商时代、西周时期,连绵不断,说明了淇河在上古时代就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古老水系。

  在殷墟甲骨文中,记载了许多河流等地理名词,比如有“河”指黄河,有“洹”指洹河,有“滳”指漳河,但凡这一带著名的河流都在甲骨文中露面了,且反复出现,不止一次。但是甲骨文中却未见从水从其的“淇”字。既然淇水在殷商时代确实存在,而且是一条重要的河流,何以就不显于甲骨卜辞中呢?

  有些学者不甘心“淇”字不见于甲骨文,对其进行了多方求索而无果。我个人也对此事多有留心,但也一直苦无证据。直到1991年在安阳发现了花园庄东地甲骨坑(简称花东H3甲骨),对于探索甲骨文中的淇水踪迹,才算有了一个线索。

  甲骨文中有“”字,作 、等形,地名,是商代晚期的田猎地之一。如:“……擒……百又六,在……”(《合集》33374正)“戊寅卜,王陷,旸日?允。辛巳卜,在,今日王逐兕?擒七兕。”(《合集》33374反)“乙酉卜,在。丙戌王陷,弗正?乙酉卜,在。丁亥王陷?擒……三百又四十八。丙戌卜,在。丁亥王陷?允擒三百又四十八。”(《屯南》663)“在壬午。癸未王陷,擒不擒?弗擒。甲申卜,在。丁亥王陷,擒?弗……乙酉卜,在……今日王逐兕,擒?允擒。”(《屯南》664)

  这些卜辞辞例,都表明了“ ”地是个著名的田猎地,在此可以狩猎到“兕”即犀牛及麋鹿等野生动物,而且所获较多,数量达三百多头之上,可见此地是个水草丰茂、适宜野生动物生长的地方。

  花东甲骨坑发现后,其中也有此田猎地“”字,分别见于《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第36片和第498片。

  “丁卜,在,其东狩?其涿河狩至于?不其狩?丁卜,其狩不其狩?入商在。丁卜,不狩?丁卜,其涉河狩?”(《花东》36,原出土片号为H3:126+1547)

  “癸卯卜,在。弹致马?子占曰:其致。用。”(《花东》498)

  两辞中皆有“”字,其前有“至于”和“在”字,为甲骨文地名无疑,又有“狩”字,可见与前引《合集》和《屯南》中田猎地为同一地,为商代晚期商王及贵族们的狩猎地。而且非常幸运的是,在第36片中,因为有了该地名与其他地名“商”、“河”、“ ”、“”的关联,这对考定其地望所在,非常有利。

  这里的“商”字,即“入商”之“商”字,当指商王朝的王畿,即商王朝都城安阳殷墟附近的一个大范围概念。这就可以确定“ ”字所在应该在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之内。甲骨文中的“河”,专指黄河。“其涿河狩至于 ”,可知处在商王畿之内的“”地离古黄河道不远。辞中“”与“”为一字异体,同为一地,即“昧”字。古昧地即后世的沬邦和妹地,就在今河南省淇县古城村一带。而南距朝歌(今淇县城)10公里的古城东、西两个龙山时代和商周遗址,可能就是甲骨卜辞地及昧邑或妹邑的遗迹所在。

  《尚书·酒诰》:“明大命于妹邦。”孔传:“沬,地名,纣都朝歌以北是也。”《诗经·卫风·桑中》:“爰采唐矣,沬之乡矣。”毛传:“沬,卫邑。”《经典释文》:“沬,音妹,卫邑也。”《水经注·淇水》:淇水“东南经朝歌县北……《晋书·地道记》曰:‘本沬邑也。’”昧、沬和妹古音通假,例证如:《易经·丰卦》云:“日中见沬。”《经典释文》:“沬,《字林》作昧。王肃云,音妹。郑(玄)作‘昧’。”

  不仅古代文献如此,验之于西周铜器金文也有佐证。《盂鼎》铭文:“女妹辰有大服”,吴大澂《说文古籀补》释云:“妹,古文以为昧字,《释名》:‘妹,昧业,犹日始出历时少,尚昧也。’《盂鼎》‘妹辰’即‘昧辰’假借字。”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盂鼎》”释文云:“‘妹辰’二字旧未得其解,今按昧与妹通,‘昧辰’谓童蒙知识未开之时也。”所以说“昧”与“沬”和“妹”,同音通假,作为地名,当指古朝歌(今淇县城)以北的“妹邦”和“沬之乡”。

  淇县古城村遗址的地理位置紧靠淇河,在淇水西岸。那么与位于古城村的“昧邑”相关的“”很可能就是“淇”字。如果甲骨文中的“”是“淇”字,它是作为田猎地名出现的,只能说是“淇”地,是一个具体的地点,还不是指淇河本身或淇水流域的所有地方。

  那么,这个水草丰茂、可以猎获到犀牛和麋鹿的田猎地“”(淇)地,可能就是淇水汇入黄河的入河口。古黄河位于古朝歌城及沬地以东10余公里。淇水汇入黄河的入河口即淇水口,后世又称为坊头城和淇门镇,在今河南省浚县新镇镇南部。

  今河南浚县新镇镇前枋城村发现一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东北距浚县城30公里,西北距淇县城及沬地10余公里。遗址长180米,宽120米,总面积为21600平方米。采集到的遗物有商代的陶鼎、陶盆、陶鬲、石斧、石镰、贝壳等,西周的陶豆、陶鼎、陶鬲等(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浚县志》,第878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这里就是商周时期的淇水入河处遗迹。

  据此,则“商”、“河”、“”、“”等地名的地理位置关系,可以大致明白。如此,则上举《花东》36片甲骨田猎卜辞就可以通读了。“丁卜,在,其东狩?其涿河狩至于?不其狩?丁卜,其狩?不其狩?入商在。丁卜,不狩?丁卜,其涉河狩?”(《花东》36)丁日,在商王朝王畿内的沬邑占卜,占问:是由沬地向东涉过黄河在河东地区狩猎呢?还是顺着黄河南行到达淇地(淇水口)狩猎呢?是狩猎呢?还是不狩猎呢?

  需要说明的是,甲骨文“”字是指淇地,即淇水口一带。但淇水本身并没有出现在甲骨文材料中,究竟为何,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淇水两岸先秦历史文化览胜(二)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