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五卷 2010

 

   

 

文史资料 - 马横岭烽火台彰显赵国遗韵
马横岭烽火台彰显赵国遗韵
 
作者:陈志付 文/图  加入时间:2010-5-26 10:15:53

  作为战国初期赵国的立都之地,鹤壁深厚的赵都文化资源曾吸引了我国史学及考古界多位学术大家前来实地考察和调研。

  鹤壁淇滨区大河涧乡牟山一带的古城垣作为赵长城已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然有长城,那么牟山一带有没有与长城一起组成完整防御工事的烽火台呢?

  有,而且保存得相当完好!5月21日,记者登上了海拔658米、位于淇滨区大河涧乡马横岭村境内的烽火台后,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了战国时代诸侯纷争、烽火连天的场面。  

▲马家寨上的烽火台。

▲牟山下出土的文物。

▲马家寨烽火台旁边残存的掩体。

  一提到烽火台,我们往往就想起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为博得美女欢心,把江山社稷当成儿戏,玩起了烽火戏诸侯的把戏,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据史料记载,烽火台的建筑年代早于长城。后来随着社会军事的发展,烽火台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牟山脚下的大河涧乡不仅有古长城,也有烽火台,而且保存得相当完好。”鹤壁文史爱好者牛建军告诉记者,大河涧乡境内的古长城、烽火台、将军墓等地都与赵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尤其是位于马横岭村西的烽火台,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造的,当年一遇到敌情,烽火台白天放烟、晚上点火,向指挥部传递信号,是中国最早的“土电报”。  

  ●马家寨上的烽火台  

  马横岭村西部有座海拔658米的山头,名叫马家寨,从山脚向上望去,上面有个巨大的圆形高台。记者登上马家寨后看到,呈圆形的赵国烽火台下半部分以天然岩石为基础,上半部分则由石块垒砌而成。烽火台上面为一片平地,平地上长满了树木和野草,直径达19.5米。

  已从新闻战线退休的牛建军出生于牟山脚下的马横岭村,多年来对赵国历史有着浓厚兴趣和深入的研究。他说,鹤壁是赵国都城中牟的所在地,在今天牟山一带的山岭上还随处可见一段段古城垣遗迹,这些古城垣已被专家认定为赵长城,与马家寨上的烽火台最早建于赵国时期,后来又得以整修。年代如此久远的古代军事防御设施能够保存至今是非常难得的,说明这一带从前在军事上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晋平公就曾这样说:“中牟,三国(晋、卫、齐)之股肱。”

  牛建军说,古代的长城一般都修筑在边关地区,烽火台则是与长城密切配套的防御设施,有长城的地方就有烽火台。一般建于高山之上或其他易于瞭望的地方,马家寨上的烽火台是一处典型的古代烽火台遗址,它与牟山一带的古长城一起印证了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那段历史,也彰显着赵都中牟的历史遗韵。

  大河涧乡一带的牟山、古龙岗、将军墓等地至今保留着许多战国时期的遗迹、遗址和传说。除了古长城和烽火台之外,位于大河涧乡盘石头水库区内的将军墓村这个村名就起源于战国时期。

  相传,在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将军被敌人追杀,逃至将军墓这个地方,寡不敌众,终以身殉国,人们将其尸体和随身佩剑一起就地安葬。为纪念这位将军,人们将他的殉难之地起名为将军墓村。上世纪中期,还曾有人在其墓内挖出过一把铜剑和一顶头盔。

  记者在山下与正在锄地的马横岭村村民郭太荣攀谈了起来。今年75岁的郭太荣说,他12岁那年在马家寨上放牛,曾无意间拣到一支约5厘米长的铁箭头,拣回来后玩了几天,后来不知丢到哪里了。从前马横岭村西边的每座山上都有又高又长的石砌城垣,这些年开垦荒山,大部分城垣都被毁了。他听老辈人说,马家寨上的高台和城垣都比三山坡上的石墙年代要早,至于它们都是什么年代建造的,他就说不清楚了。

  马横岭村东面的窑洞村三山坡一段长1300余米的古城垣经专家考证为赵长城(详见本报5月19日10版),它与马家寨烽火台东西相距约1.5公里。登上烽火台东望三山坡,蜿蜒曲折的赵长城尽收眼底。随记者一同上山的马横岭村支部书记郭小平介绍说,三山坡残存的赵长城已今非昔比,而马家寨烽火台由于地处人迹罕至的山顶,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烽火台上面的平地从前是片空地,近年来他带领村民们上山种树,让曾经狼烟四起的烽火台披上了绿装。  

  ●烽火台上忆赵国  

  大河涧乡的宣传干事刘金明身兼乡政府旅游办公室主任之职,长期以来致力于赵都文化研究,是当地有名的“赵国通”。

  刘金明说,战国初期赵国都城中牟在如今的鹤壁境内,当时被称为“赵国第一都”。自公元前424年在中牟建都,至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共38年,与殷都朝歌、卫都朝歌乃至整个春秋战国的历史相比较为短暂,以致后来许多人在研究淇河文化时忽视了对赵都中牟的研究。

  其实,赵都中牟文化是淇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淇河文化发展史,赵文化既是淇河文化的一个支流,又是淇河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赵国由三晋大地迁至中牟建都,将晋文化带到淇河流域,为淇河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丰富了淇河文化的内涵。淇河文化积淀深厚,它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上兼收并蓄,吸收了来自晋地的赵文化,与之有机结合并得以升华,从而富有独特的魅力。

  赵国在中牟立都期间注重改革与变法,既巩固了新兴的国家政权,又扩展了赵国的疆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努力,终于在公元前403年,成了周天子所承认的诸侯国,为赵国日后的发展和强大奠定了基础。

  史料记载,赵国立都中牟后,赵烈侯“节财俭用,察度功德”,“选练举相,任官使能”,任用公仲连为国相,料理国家大事,使赵国实力显著增强。

  在立都中牟这一时期,赵国境内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公仲连、牛蓄、荀欣、徐越、壬登等,他们在政治上“倡仁义,行王道”,并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提倡发展手工业和冶炼业,为赵国国力的增强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军事上,他们主张横向联合,与韩、魏联手进攻他国,并向其他地区扩展势力范围。公元前401年至公元前391年,赵国与韩、魏两国联合伐楚,使赵国军威大震,从而进入“战国七雄”之列。

  刘金明还向记者介绍了“私仇不入公门”这一典故。他说,中牟在成为赵国国都之前已经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城邑。公元前548年,晋平公为没有物色到中牟县令的合适人选而发愁,他向大臣赵武问道:“中牟,股肱之地,寡人欲得良令也,谁使而可?”赵武向晋平公推荐与自己有过节的邢襄子担任中牟县令。晋平公对赵武说,你不是与邢襄子有仇吗?赵武答曰:“私仇不入公门。”后来,在邢襄子的治理下,中牟邑果然百事俱兴、百姓安康,赵武也因此被载入史册。 

  ●赵氏后裔的赵国情结  

  在记者到窑洞村三山坡和马横岭村、马家寨的前后两次采访中,世界华人赵氏宗亲拜祖联谊会会长赵胤杰先生都欣然陪同。身为赵氏后裔,同时也是鹤壁人的赵胤杰对赵姓起源及其与赵国的历史渊源颇有研究。

  赵胤杰在介绍赵姓的起源时说,赵氏出自嬴姓,《史记·赵世家》中说:“赵氏之先,与秦同祖。”赵氏祖先名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舜帝赐其嬴姓。伯益第九世孙名为造父,是西周时期驯养马匹和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将驯养的8匹骏马献给了周穆王,因而得宠,后来又在战争中为周朝立了大功,周穆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造父于是成为赵氏始祖。

  到了周幽王时,因周幽王无道,造父第七世孙赵叔带离开周朝投向晋国,成为晋国大夫。战国初期,叔带第12世孙赵襄子与魏、韩两家公卿联手瓜分晋国,到赵襄子的孙子赵籍时得到了周威王的承认和册封,与魏、韩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历时180余年的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贵族及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改称赵氏。

  赵氏起源于赵国国名,到了宋代由于皇帝姓赵,赵姓乃成为了国姓。宋朝时编撰的《百家姓》中将赵姓列在了首位,其排序延续至今。赵胤杰告诉记者,自2007年起,他作为世界华人赵氏宗亲会会长,已联络并主持举办了共4届世界华人赵氏宗亲农历二月二拜祖大会,每届大会都编撰并出版会刊,刊发有关赵氏起源及赵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论著。目前,赵胤杰正筹划在赵都中牟所在地的鹤壁建造中国百家姓祠堂,以弘扬赵国文化和中华姓氏文化。

  欢迎提供文化线索  电话:13903920602





 

 
     
马横岭烽火台彰显赵国遗韵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