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五卷 2010

 

   

 

文史资料 - 登三山坡说赵都中牟
登三山坡说赵都中牟
 
作者:陈志付  加入时间:2010-5-19 8:56:45

 ▲直通三山坡古长城的石砌台阶。

  “卫国和赵国的开国之都都在鹤壁市境内,再加上朝歌作为商末都城的那段时期,鹤壁拥有510年左右的古都史,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日前,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王革勋先生在与记者谈到赵国都城中牟时这样说道。  

  ◆三山坡石墙与赵长城        

  淇滨区大河涧乡窑洞村境内由南向北有3座山,分别名为大叶坡、二叶坡和小叶坡,当地统称这3座山为三山坡。

  在通往三山坡的路口处立有一块标牌,标牌上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国古长城”字样十分醒目。记者从标牌下面一条直通三山坡的石砌台阶拾级而上,在山顶看到了一段依山势而建、绵延1300余米、残存于山脊之上的石墙,石墙全部是用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天然石块垒砌而成,颇为古朴壮观,主要位于二叶坡和小叶坡。

  一同上山的大河涧乡宣传干事刘金明告诉记者,三山坡上的石墙为赵长城,是战国时期赵国所建长城的一部分,被称为赵国的南大门,它与内蒙古一带的赵北长城南北呼应,因而也称赵南长城,是赵国的一道军事屏障。它最初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考古专家通过航拍发现的,后经专家对其结构、外观、周边环境、地貌及人文历史等多方面进行实地考察与分析,最终认定为战国时期的赵国建造的长城。

  这段古长城残长1300余米,残高1.5米至1.8米,残宽0.5米至0.8米,横跨于三山坡3座山的山脊之上。从现存的遗迹来看,它由城墙、掩体、指挥所、战壕4部分组成,整体上相当简陋。但正如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在三山坡实地考察时所说:“越是最简单的,往往也越是最原始的。”

  在中国古长城中,我省比较有名的有豫北的赵长城、豫中的魏长城和豫南的楚长城。刘金明说,三山坡赵长城是豫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长度最长、保存最为完整、功能较为齐全的古长城,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这段长城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又与河南省境内的其他古长城作为合并项目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窑洞村村委会主任郭土金回忆说,在他小时候,三山坡这段长城有两米多高,每隔20米左右建有一个石砌的哨所,当地人称长城为石墙,称哨所为石庵子。石庵子的顶部全部是拱形结构,高约3米,里面能容纳两三个人。被称为石庵子的哨所有哑铃形与方形的瞭望孔。其指挥所设在长城北端的一处制高点,由3道石墙环绕而成。沿长城边修建有战壕,构成连接指挥所与哨所的通道。

  令人遗憾的是,前些年当地村民们不晓得石墙和石庵子的文物价值,建房时把石墙、石庵子上的石头当成建筑材料往山下运。石墙和石庵子的缝隙中隐藏着许多可作为药材的蝎子,从前经常有人上山掀掉石墙和石庵子上的石头逮蝎子,使赵长城遭到了极大毁坏。

  

  ◆质疑声中得确认 

  

  尽管三山坡上这段石墙已被认定为赵长城,且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至今还有人对其建筑年代提出质疑。

  据介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物部门曾将三山坡这段石墙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遗迹予以备案。自2000年开始,时常有媒体在报道这段石墙时称它为“2000年前的古长城”或“赵南长城”。

  2001年,有关方面为了准确记载这段石墙,曾先后5次深入实地对这段石墙进行了全面勘察,并到其周边各个村庄调查访问,采访到了当年亲自参加建造石墙的几位老人。据几位老人回忆,这段石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为抵御日军进攻而建造的工事。因此,有关人士认为,三山坡石墙可作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抗日活动的一处遗迹加以保存并载入史册。

  2002年5月和11月,先后有来自省内外的多位专家再一次将研究的目光盯在了三山坡的石墙上,并到窑洞村及周边的肖横岭村、毛莲洞村等多个村庄走访和调查,又结合三山坡及周边地区的考古发掘成果,最终得出结论:抗日战争时期,当地军民确实曾经在三山坡修筑过工事,但这一工事是在已有的赵长城基础上进行的重修。

  就这样,三山坡石墙作为赵长城的身份在质疑声中最终得到了确认,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桂冠随之而来。

  ◆赵都中牟在何处?  

  早在战国初期,赵、魏、韩三家分晋后被周王封为诸侯,与另外4个诸侯国并称为战国七雄,其中的赵国后来迁都邯郸。赵国迁都邯郸之前有38年以中牟为都,这一阶段是赵国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封闭走向开放的重要转折时期,其都城中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赵国在邯郸建都之后,其故都中牟的地位和名声日趋衰落,以致后来人们甚至连它的遗址在什么方位都说不清了,赵都中牟遗址何在成了一桩历史悬案,史学界对这一问题曾长期争论不休。

  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鹤壁古都学会学术顾问王革勋先生在与记者谈到赵都中牟问题时说,中牟城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时期。《国语》中说:“桓公知诸侯之归己也……筑五鹿、中牟、盖与、牡丘,以卫诸夏之地,所以示权于中国也。”此为有关中牟的最早史料记载。从齐桓公筑中牟城时算起,中牟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存在了数百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里,中牟的归属频繁变更,相继由齐、晋、卫、赵等多国管辖,是春秋时的晋、齐、卫三国和战国时的赵、齐、魏三国交界地带的重要城市和军事堡垒,是当时黄河以北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之一。

  公元前424年,赵国由山西晋阳迁至中牟建都。到了公元前403年,原为晋国公卿的赵、魏、韩三家实际上已将晋国瓜分,周王迫于赵、魏、韩三卿的强大势力,正式册封赵、魏、韩为诸侯国。赵、魏、韩三家在受册封之前已不满足于既有的地盘,竞相向东扩张势力范围,其中赵国挺进中原后将都城东迁至中牟。

  到公元前386年赵国迁都邯郸,赵国在中牟立都的时间达38年。王革勋说,赵国以中牟为都期间历经赵桓子、赵献侯、赵烈侯、赵武公和赵敬侯5位君王,为赵国开拓豫北和冀南疆域奠定了基础,也使赵国走上了立国初期辉煌的历史阶段。因此,研究三晋文化不能忽视赵文化,研究赵文化不能忽视赵国以中牟为都时期的历史与文化研究。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而且史料中对赵都中牟的具体方位记载不一致,让赵都中牟在史学界玩起了上千年的捉迷藏。  

  ◆鹤壁境内牟山东

  在过去上千年的时间里,史学界对赵都中牟的争议归纳起来有3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赵都中牟在河南郑州东的中牟县。可是,郑州东的中牟县是汉代才开始设立的,遍查史料,从春秋到战国的郑州东并无中牟这一地名。而且,这一地方在疆域上在春秋时属于郑国,到战国时则属于魏国,与赵国无关。

  第二种说法是根据史书中说中牟为“春秋晋地,疑当在邢台、邯郸之间”的记载,认为赵都中牟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内。这种说法只看到战国晚期赵国疆土主要在漳河以北地区,而忽视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疆域不断变化这一史实,因而在史学界并未得到普遍认可。

  第三种说法认为赵都中牟在今天的河南省鹤壁市境内。史料中记载:“汤阴县西五十里,有牟山,盖中牟邑在此山侧也。”所谓的牟山在今天的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境内。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上述3种说法中的“赵都中牟鹤壁说”后来居上,在学术界逐渐达成了广泛共识。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战国史学家杨宽、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都将赵都中牟定位于鹤壁市,说它是赵国的第一个都城。顾颉刚、翦伯赞、郭沫若等史学大家在他们的著作中也认定赵都中牟在鹤壁境内。

  1998年,“赵都中牟问题”被列为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与鹤壁市文物局联合攻关的重点课题,课题组的专家们在野外普查和细致研究中获取了大量的最新资料。

  他们在对鹤壁市境内的故县、大赉店、东马村、罗村、小河涧等20个村庄的普查中,发现和复查古代遗址、墓地15处,在鹿楼、故县文物分布密集区新发现了许多与赵国有关的重要遗迹,初步认定当地一处南北长950米、东西宽400米的冶铁手工作坊遗址为赵国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牟山及周边的黑山、凤凰山等地理地貌进行实地勘察中发现、收集到相关碑刻和墓志16通,其中涉及牟山的历代碑志13通,这些碑志印证牟山地名历史悠久。

  课题组成员还到鹤壁周边的安阳、汤阴、林州和郑州等地查阅地方志和典籍,收集到有关赵都中牟的文献资料40余种,收集到当代有关赵文化及赵都研究的学术论著30余篇。同时,对窑洞村的古长城进行了实地认真考察。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考察和研究工作,专家们初步认定赵国初期的都城中牟在牟山东侧的鹤壁市境内。

  2000年11月,“中国·鹤壁赵都与赵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鹤壁召开,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首席专家、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教授因公务未能如愿参加这次研讨会,他在致研究会的贺信中说:“战国时赵国曾都于中牟,中牟在今鹤壁境内,史有明文。”来自国内历史、地理及考古学界的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们在研讨会上最终认定赵国都城中牟在鹤壁市,从而揭开了赵都中牟这一千古之谜。





 

 
     
登三山坡说赵都中牟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