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清凉庵
文史事件 - 康熙与清凉庵
康熙与清凉庵
 
作者:陈志付  加入时间:2009-6-24 11:04:00 

      “朝阳山上的清凉庵获得过皇帝恩准的执照,有山上遗存的古碑为证。”本报《文化鹤壁》专栏去年7月刊发了《朝阳山:殷代故宫何处寻》一文后,淇县几位文史研究人员建议记者再上朝阳山,对山上的清凉庵进行实地采访。他们说,有关清凉庵的传说和庵中的历史遗迹很多,尤其是10年前被发现的鸿恩碑,对研究清凉庵和当时的社会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记载康熙皇帝恩准执照的鸿恩碑

 

  建在山崖上的清凉庵

  圣儒峰“俯视”清凉庵

  时隔近一年,记者随淇县的文史专家岳武佐、闫玉生等6人再次登上淇县朝阳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山。烈日当头之时,我们一路攀登到达清凉庵,顿感凉风习习,沁人心脾。随行的岳武佐说,清凉庵位于群山环抱中的朝阳山西北面的半山腰上,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让这里的夏天清爽宜人。它与朝阳山东南面四季朝阳的殷故宫虽同处在一座山上,但在炎热的夏季却气温迥异。书中记载,殷纣王曾在此处避暑消夏。古碑上也记载着清朝时曾有娘娘和皇姑专程来到清凉庵降香和避暑。

  

  ◎鸿恩碑铭记鸿恩

  

  中国历史上寺庙众多,但获得皇帝恩准执照的并不多见。刻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鸿恩碑记》中说,清凉庵的海阔大师为寻求朝廷庇护,曾向康熙皇帝上书申请执照,并得到了恩准。

  这块碑最早是淇县的文史爱好者王保法于1998年发现的。王保法酷爱研究淇县的历史文化,当年他来到赵庄村碾子沟自然村的清凉庵考察古迹时,当地村民正在一片废墟上对清凉庵进行修复,他在废墟中发现了这块古碑,古碑正上方刻有“鸿恩碑记”四个大字。仔细阅读碑文后,王保法发现上面记载着当年清凉庵的海阔法师向康熙皇帝申请执照一事。

  王保法当场对正在修庙的村民们说,这通古碑与康熙皇帝有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一定要保护起来。在场的村民听罢纷纷围着古碑观看起来。王保法进一步解释说,“鸿恩”是指皇帝的大恩,碑文中的“碾子沟清凉庵恩准执照”说明清凉庵曾获得过皇帝恩准的执照。

  当时村民们说,清凉庵在1961年变成废墟后仅留下一些古碑,谁也不知道其中还有与皇帝有关的古碑。在了解了古碑的历史后,大家将其称为鸿恩碑。为避免鸿恩碑被损坏,村民们在修复清凉庵时将其镶嵌在了清凉庵盘古大殿的一面墙上。

  在清凉庵发现鸿恩碑的消息在淇县文史界引起了一阵轰动。康熙皇帝为何如此重视清凉庵呢?2000年6月10日,岳武佐、闫玉生及当年尚健在的关永江等淇县文史专家跟随王保法登上朝阳山,对清凉庵的鸿恩碑进行了考察。

  鸿恩碑高1.04米、宽0.54米,虽历经岁月侵蚀,但碑文以及四周古朴精致的花纹和图案仍清晰可见。石碑上端,横排的“鸿恩碑记”四个大字格外醒目。碑文自右向左竖行排列,第一行为“碾子沟清凉庵恩准执照碑记,住持僧海阔俱”,一看便知清凉庵当年的执照来历不凡。同时,立碑人的身份也一目了然,即清凉庵的住持海阔。

  岳武佐回忆说,当时他们看完第一行碑文时非常兴奋,因为地处淇县偏僻山区的清凉庵当年能够劳皇帝大驾恩准执照,这在全国的寺庙中也是不多见的。

  6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淇县桥盟乡赵庄村境内朝阳山上的清凉庵。在盘古大殿内,记者看到了镶嵌于墙壁中的鸿恩碑。题为《鸿恩碑记》的碑文中说:“禀为恳,恩批赏执照以杜绝后患,以香火事窃照。碾子沟观音堂旧系荒山,僧于康熙初年入山修行,苦力募化创建……今蒙老爷天高地厚之恩著,僧等永远管业,以奉本庵香火。但恐年深日久,或有豪强侵占及住持非人希图变卖,无可为凭难以传后,伏乞仁天老爷恩准朱批执照,庶僧等焚修有据,则神人俱沾鸿恩矣。为此恳恩上禀。”

  接下来的碑文介绍,康熙皇帝接到海阔的奏折后降下鸿恩,为清凉庵朱批执照:“海阔苦行焚修创建庵宇,所有地亩准著本庵僧众,永远管业以供香火以有,地棍侵夺执此控理可也。”碑文落款时间为康熙五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岳武佐说,碑文中有清凉庵住持海阔“伏乞仁天老爷恩准朱批执照”,其中的“朱批”在清朝时专指皇帝在奏折上用朱砂红笔所作的批示。整个碑文内容包括海阔的请求和皇帝的批示两大部分。

  根据《鸿恩碑记》的记载,清凉庵的前身观音堂曾有庙田47亩,海阔于康熙初年入山修行后在已成废墟的观音堂遗址上创建了清凉庵,并通过募化将庙田扩大到72亩。为使清凉庵免遭观音堂被地痞恶棍侵占后变成废墟的厄运,海阔向康熙皇帝申请执照,以求得朝廷的保护。

  清朝年间乃至民国时期,淇县一带的庙宇和庙田被侵占的情况时常发生,有些庙宇中僧尼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今年76岁的碾子沟自然村村民赵琨说,他小时候就亲眼看到过村西边灵山上的两个和尚被人活活打死。

  获得康熙皇帝恩准的执照后,清凉庵住持海阔立碑为记,碑文在铭记康熙鸿恩的同时也告诫地痞恶棍——众僧在清凉庵焚香和修行是受朝廷保护的。

  

  ◎清凉庵享受清凉

  

  自古名山多寺庙,朝阳山也不例外。其东南面的半山腰上有座四季朝阳的千年古寺朝阳寺,西北面的半山腰上则是群山环抱的清凉庵。

  朝阳寺建在殷纣王采暖避寒的殷故宫遗址之上。《淇县志》中记载:“所谓殷故宫,即纣王之行宫,在县西朝阳山。明嘉靖时亦称纣王殿,清顺治时改称殷故宫。”

  淇县的历史名人高遐昌曾在登临殷故宫遗址时赋诗感叹:“太行山木气萧森,殷代故宫何处寻?”

  当地传说,殷纣王每到冬季便来到殷故宫采暖过冬。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朝阳山

  上的清凉庵获得过皇帝恩准的执照,有山上遗存的古碑为证。”本报《文化鹤壁》专栏去年7月刊发了《朝阳山:殷代故宫何处寻》一文后,淇县几位文史研究人员建议记者再上朝阳山,对山上的清凉庵进行实地采访。他们说,有关清凉庵的传说和庵中的历史遗迹很多,尤其是10年前被发现的鸿恩碑,对研究清凉庵和当时的社会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朝歌揽胜》一书中说:“朝阳山原为殷故宫,是殷纣王冬季设行宫采暖的地方。”

  然而,一座朝阳山,冷暖却不相同。位于朝阳山西北面的清凉庵在夏季十分凉爽。《朝歌揽胜》中说,清凉庵的夏季“清净凉爽,是殷纣王消夏避暑的地方”。清凉庵中遗存的清代碑刻上也记载着当年皇宫里的娘娘和皇姑专程到清凉庵避暑和降香之事。

  记者顺着盘山小道前往清凉庵的途中尽管正值烈日当头,但是一提到清凉庵这个名字时便有一种清凉的感觉。

  淇县有位诗人曾根据朝阳寺和清凉庵在同一季节里不同的小气候,在报纸上设擂台,出上联,征下联。其上联是:一山相隔,冷暖分明;世态炎凉,佛先知。上联见报后有人对出了三个下联,一联曰:两季同时,寒暑泾渭;天地阴晴,仙也晓。二联曰:两寺相对,冬夏有别;人间苦乐,我后晓。三联曰:两袖清风,纵横为公;安良除暴,人后颂。

  从山下仰望,位于半山腰的清凉庵隐约可见,而清凉庵对面的圣儒峰则尽收眼底。清凉庵与圣儒峰之间是一条十来米宽的碾子沟。我们一路向清凉庵攀登,眼前的“圣儒”就像在俯视清凉庵。“圣儒”身材高大挺拔,头上挽着发髻,双手捧着书卷,看上去很像孔老夫子。“人们因此叫它圣儒峰。”随行的摄影爱好者纪翔说,传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此观光避暑,难怪后人会将这尊天然石像与孔子联系起来。

  及至近前,我们又经过一座凌空飞驾的古老石拱桥,登上21级石阶,再穿过一个天然溶洞,才来到了清凉庵,顿感凉风送爽,无比畅快。

  

  ◎山水不减蓬莱

  

  一位游人登临清凉庵后诗兴大发:“当年纣王避暑庵,皇恩照准康熙年。昼看奇石异景观,夜听山泉松涛寒。雕像题记天书崖,凌空飞桥盘古殿。碾沟顶端天地宽,妙趣横生乐休闲。”诗虽为即兴而作,却也基本囊括了清凉庵的人文和历史。

  依山而建的清凉庵在盛夏时节随处可见奇花异草,可闻鸟啭虫鸣。庵后四季不枯的山泉流出后形成潺潺溪流,一直流入庵前的山涧,撞击乱石叮咚作响。对面圣儒峰下的崖壁上,依次分布着6个石窟,窟内残存的雕像和摩崖记载着岁月的沧桑。举目四望,奇峰异石多姿多彩,尽显粗犷之美。置身于清静凉爽的清凉庵,让人深切地体会到这确实是个消夏避暑、寻幽探秘的绝妙去处。

  除鸿恩碑外,清凉庵还遗存有数块古碑,它们记载着清凉庵历次修建的情况以及重要人物在清凉庵的事迹。雍正六年(1728年)的《重修清凉庵记》还对清凉庵的自然风光进行了描述:“太行居淇之右腋,距郭之半舍,有峰峙起,翘翘然堆螺髻于烟云,竖锥峰于碧落。山行六七里,迄逦而南,渐觉丘壑迥秀,林木畅茂,清流涌于丹崖,翠柏拂于峭壁,檐楣耸峙,而殿貌邃严者俗名碾子沟,即今所谓清凉庵也……山水名胜不减蓬莱”。

  清凉庵四周风景秀丽,环境宜人。庵旁的天书崖、圣儒峰及附近的王莽洞、莲花壁、尖山门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每处景观都有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因而,碑文中将其与著名的旅游胜地蓬莱仙岛相提并论,说它的风光不亚于蓬莱。

  

  ◎清凉庵下的和尚坟

  

  清凉庵夏季清凉,又曾获得过皇帝恩准的执照,就此而言,很多寺庙都无法与之相比。此外,清凉庵还有个特殊之处,即它虽名为庵,实际上却是和尚修行的地方。

  一般而言,和尚居寺庙,尼姑住庵堂。清凉庵则不同,它虽称为庵,却是和尚的修行之所。碾子沟自然村的赵琨说,清凉庵下面的溶洞里有一盘古石碾,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被遗弃在洞中的。洞口有一道沟通到村边,因此人们称这个地方为碾子沟。传说曾有琼霄、云霄和碧霄三姐妹出家来到碾子沟修行,三姐妹修行时就住在今天的清凉庵。三姐妹死后,她们修行的地方成了供人上香求子的观音堂。观音堂后来被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断了香火。再后来又有人在此建庙,由于这里曾是琼霄三姐妹修行的地方,建庙的人为了纪念她们,给这座庙起名为清凉庵。

  赵琨老人回忆说,在他小的时候,村边有两座相邻的石塔,被大家叫做和尚坟。1947年,两座石塔被村里的人推翻,一座石塔早已被人盗空,村民们并未从中挖出任何东西。而在另一座石塔下面,村民们则挖出一口大缸。大缸口小肚大,高1.3米,中部直径0.8米,口径0.5米,里面装着一具呈坐姿的和尚尸骨。

  “清凉庵当年的规模比灵山上的灵山寺大得多,和尚也比灵山寺的多。”赵琨老人说,清凉庵的庙会远近闻名,以前四面八方的人都会来赶庙会,庙里还专门为赶会的人制了一口高1.2米、直径1.5米的圆桶形的大铁锅,做一锅米汤就要一石三斗小米。1955年清凉庵萧条时大锅也被卖了。

  时代变迁,当年殷纣王的避暑之地、曾获得康熙皇帝恩准执照的清凉庵如今已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

      淇河晨报 2009-6-24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