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折胫河
景点掠窥 - 千古折胫河
千古折胫河
 
作者:贾振君  加入时间:2009-6-21 15:51:17 

 千古折胫河

贾振君

     折胫河,古名肥泉河、阳河、泉源水、太和泉水,又名奥水。古代著名女诗人许穆夫人在《邶风·泉水》所咏:“我思肥泉,滋之咏叹。”即指此河。折胫河发源于淇县城西1.5公里的泉头村太和泉,经桥盟、朝歌、北阳、西岗四乡镇,到大李庄村西南入共产主义渠,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折胫河虽是一条小河,不少史书上却都有记载。它为什么叫折胫河?这还要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末殷纣王。初冬的一天早晨,纣王和妲己在摘星楼上观朝涉,看到一老夫涉水过肥泉河走走退退,非常为难,感到很奇怪,便问身边的大臣是什么原因。大臣说:“因为老汉的骨髓不满,清晨天气冷,涉水更冷,所以呻吟难涉。”纣王和妲己不信,就命武士下楼将老人抓来,当场将老人的胫骨砍断验证,纣王和妲己一看果然如此,一笑了之,老人却成了终生残废。人们对殷纣王这样残害无辜的暴行无比憎恨,为纪念老人的不幸,后来把此河改名为“斫胫河”,后演变为折胫河。这个故事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详载,历史上也有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为折胫河留下了不少诗篇,如明代李尚实曾吟道:“百折潺湲呜咽声,哀波常浸纣王城,何年暗入孟津渡,约送天兵洗不平。”
    折胫河的泉源在泉头村东南,属裂隙泉,潜水来自西北,水量极大。泉眼1米多深,被村民用条石砌成井状,“井里”始终如沸水滚滚翻腾,日夜不息。喷涌出的泉水汇成面积约5亩的池塘,无论涝旱年景,池水从未减少过。太和泉的水量究竟有多大,民间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原来的水量比较稳定,宋朝年间的某一天,泉源裂隙突然被冲开,眨眼的工夫,朝歌城变成了一片汪洋,半个县城的百姓面临着灭顶之灾。小县官儿还算负责任,赶紧召集各路头头商议解决办法,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银须飘胸的老者前来献计,即派两个水性极好的人去,用一口大铁锅把泉源扣住,再用几块大条石压住铁锅,方能救一城之民众。后来百姓才知道,那位老者就是八仙中的张果老。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水是从铁锅边缘露出来的,那几块条石也是万万动不得的,否则,不仅县城顷刻间会被洪水吞噬掉,就连掀铁锅的人也跑不掉。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古代的折胫河美丽富饶。沿岸翠竹青青,垂柳丝丝,蝉蛙争鸣,景色宜人。清澈的河水中鸳鸯嬉逐,鱼虾游弋,芦苇丰茂。折胫河是两岸人民的乐园,临河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喝到纯净甘甜的泉水,到了炎热的夏季,男人们跳入清凉的河水里洗洗澡,冲冲凉,还可以摸几条鲢鱼,网几兜虾蟹,解解馋。女人们则挎着大荆篮到小河畔洗衣服,碰到没有男人在场时,也下水戏耍一番,清澈的河水把她们的胳膊腿儿滋润得像莲藕一样白。男女青年们往往会趁着“月上柳梢头”,跟情侣相约于美丽的折胫河旁。最快乐的要数儿童们,他们钻进芦苇荡玩儿打仗、逮水鸟、刨莲藕,一个个像小泥鳅,大人抓都抓不住。
    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和历史上对竹子几次大的砍伐,淇竹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折胫河两岸缺少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尽管如此,折胫河并未黯然失色,她依然如一位佳色天成的少女,缺少两朵头花并不能掩映她俏丽的风姿。
    折胫河滋润着沿岸的土地,哺育了两岸人民。在淇县的历史上曾经种过优质水稻,朝歌城南有一个村庄因盛产大米而得名“稻庄村”,由于水质、土质和气候的特异性,稻庄大米无论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是其它大米所无法媲美的,水量充足的折胫河使古朝歌变成了中原的“鱼米之乡”。因折胫河水量大、水质优良,太和泉水曾作为朝歌酒厂的生产专用水,酿造出享誉国内外的“云梦春”白酒。
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地质的变化,加上工业的过热发展,使折胫河遭受重创。向折胫河排放工业废水,不仅污染了两岸的土地,使河内的生物几近灭绝,而且破坏了流域的生态环境。对地下深层水的狂汲滥采造成了太和泉水的日渐枯竭,止1987年10月,这条流淌了3000多年的小河终于彻底干涸。
    “也许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泪。”现在,古折胫河的河道上早已种上了庄稼,记载着几千年岁月的沧海桑田。

          http://www.qxzc.net/gr/jzj1/sw1/(11).htm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