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政变
淇河名人 - 牧野政变
牧野政变
——为殷纣王翻案
作者:岳武佐  加入时间:2009-3-15 16:09:00 

 

三千年前在殷郊牧之野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使中国的历史作了更新换代,有人称之为武王伐纣,有人称之为牧野之战,更有人称之为牧野大战。

这件事历来没有人提出过异议,都说是武王伐纣,纣王残暴,于是纣军前徒倒戈,以开武王,结果纣军大败,纣王鹿台自焚,殷朝灭亡,周朝代替了殷朝。

近年读书发现,所谓武王伐纣,并非如平时大家讲的那么简单,严格讲,它称不上什么牧野之战,更够不上什么大战,它的准确叫法应该是牧野军事改变。

我称之为牧野军事政变的理由或者说根据是什么呢?

首先,所谓牧野之战的时间、地点、打法,都是殷国胶鬲事先与武王商定好的。胶鬲是什么人呢?《国语·晋语一》谓“殷卒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韦昭注:“有苏,己姓之国,妲己,其女也。胶鬲,殷贤臣也,自殷适周,佐武王以亡殷也”。 《吕氏春秋·诚廉》曰:“(伯夷、叔齐)二子西行如周,至於歧阳,则文王己殁矣,武王即位。则王使叔旦就胶鬲於次四内,而与之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四内,皆以一归。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於共头山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共头之下,皆以一归。伯夷叔齐闻之,相视而笑曰:禧!异乎哉!此非吾所谓道也。”《国语》和《吕氏春秋》都证明胶鬲是殷的叛徒,“佐武王以亡殷”出了大力。同时也清楚地告诉我们:微子也被周人收买了,也成了殷国的叛徒,成了一个卖国贼。那么,胶鬲是怎样“佐武王以亡殷”的呢?《吕氏春秋·贵因》中的一段话透出了许多秘密。曰:“武王使人侯殷,反报岐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复往。反报曰:其乱加矣”。 武王曰:焉至?对曰:贤者出走矣。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武王曰:嘻!遽告太公。太公对曰:谗慝胜良,命曰戮。贤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敢诽怨,命曰刑胜。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日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不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阵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这段记载说明:1、武王出兵之前加强了与殷的沟通联系,情报甚多。2、武王出兵后,胶鬲与武王作了最后沟通,定死了时间、地点、“战术”。3、“因战”,凭借殷卒而战,“大克之”。《新书》曰:“武王以纣之北卒为强”。关于胶鬲鲔水候武王的事,唐陇西李石所撰《续博物志》也有类似记载:“西伯军至鲔水,纣使胶鬲候周师。问曰:'西伯将焉之?'曰:'之薛。'胶鬲曰:'无我欺。'曰:'不子欺也,将伐纣'曰:'何日至?'曰:'以甲子。'胶鬲以是日报纣。是日雨甚,卒病,请休师,西伯曰:'胶鬲已报其主,以雨进兵,救胶鬲之死也”。 这两段记载都证明,所谓牧野之战的时间地点,都是是事前胶鬲与武王约定好的,而且是武王亲自讲的,这还有错吗? “战争”的打法,武王没有说,也不便行军途中暴露,

那么,为什么说打法或者说战术也是事前商定好的呢?这有事实为证。请看,武王在《牧誓》中明确告诉大家:弗迓克奔,以役西土。意思是不要杀掉殷军中前来投降的人,以便让这些人为我们服务。战争尚未打响,武王怎么就知道殷军中有人"奔"来,要投降他们呢?武王又怎么会知道这些投降的人不会是假投降,而是真投降呢?他又怎么知道这些尚未投降者投降之后会帮助他,为他卖力打纣王呢?接着的事实又是怎祥的呢?事实果真如武王所说:“纣师皆倒戈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史记·周本纪》)"驰,疾驱。特指驱马进击。“驱,驱驰,鞭马前进。走马谓之驰,鞭马谓之驱。”(见《辞源》)“武王驰之”,即武王鞭马驱驰这些倒戈者,去剿杀纣王。 “武王之诛纣也,……鼓之而纣卒易乡,遂乘殷人而诛纣。……故无首虏之获,无蹈难之赏。”﹙荀子儒效篇)这岂不证明前徒倒戈以开武王,是武王与胶鬲密谈好的重要战术吗?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牧野之战是胶鬲与武王商量好的时间、地点、"战术",是一场内外勾结的亡殷军事政变。那么,《吕氏春秋》说"殷使胶鬲候周师",《续博物志》说"纣使胶鬲候周师",殷和纣是不是一个人?如果不是同一个人,"殷"又指的是谁呢?从时间上看,《吕氏春秋》在前,《续博物志》在后。李石认为殷的意思不明确,应将"殷"改为纣,所以他就改了。其实改了更麻烦。纣可以代表殷,但这里的"殷"绝对不是纣。唐代的李石引用这段历史时将"殷"改为纣是绝对错误的,因为它不合乎情理。你想,如果是纣使胶鬲候周师,胶鬲就是代表纣与武王会谈,纣王能让胶鬲与武王商定,让武王把兵带到自己城下,让自己的兵倒戈杀自己吗?不可能。如果那样,纣王就是宇宙之大傻瓜,滑宇宙之大稽,谈何闻见甚敏资辩捷疾!这一点大概李石自己也知道,所以《吕氏春秋》写战争这一部分他删而不用。况且《吕氏春秋》讲的是"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李石改成了"胶鬲以是日报纣"。胶鬲己叛殷,胶鬲侯周师,与武王对话,既无火药味,也无平等味,完全是奴才味。是为武王办事,武王让胶鬲"报其主","其主"不会是纣,这很清楚。因为武王是偷袭,他绝对不敢让纣知道。"其主"是谁,武王自然很清楚。 "其主"是谁呢?肯定是"殷使胶鬲候周"的那个"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胶鬲是叛徒,叛徒的主子自然是叛徒,这个"殷"肯定是叛徒,既是主子,这个叛徒的地位肯定比胶鬲高。这时比干己死,箕子佯狂,同时又不见其为叛徒,那么这位高于胶鬲的叛徒"主"就唯有微子了。其次,牧野军事政变这一历史事实,在《周书》中也可得到佐证。《多士》中讲:王若曰:"尔殷多士,今惟我周王丕(乃)灵(善,引申为神圣。)承(接受)帝事(指命令。),有命曰:'割(灭)殷。'告敕于帝。惟我事不二适,惟尔王家我适(敌也。)。予其曰:'惟尔洪无度,我不尔动,自乃邑。'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肆(故)不正(执而治其罪。)。" 译文:王说:"你们这些殷国的遗民听着,现在我周王奉上天神圣的命令,命令说:'灭殷。'我们完成了这个命令,并报告给上帝。上帝要你们服从我的统治,不许怀有二心,但你们一定要和我王家为敌。我要说:'是你们无视法度,我们并没有先进攻你们,是你们在自己的都邑,首先发难。'我考虑上天既己降下大祸给殷,所以也就不再治你们的罪了。"(王世舜《尚书译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7)这是周人推脱责任的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先进攻你们,是你们在自己的都邑,首先发难。' 这清楚地告诉殷人,牧野之战是你们殷人自己"在自己的都邑,首先发难。"周人"并没有先进攻你们"。这也就明白地告我们,牧野之战不是周殷之战,而是殷人打殷人,是殷人内部的一场政变。周人在其中只是承担个攻打或者说"伐"的名义,起外力催化作用,实际上是殷人打殷人。第三,武王以择车百两,虎贲之卒四百人,先庶国节窥戎。与殷人战乎牧之野。(《墨子》)《吕氏春秋》又说,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於牧野,而纣为禽。 "先庶国节窥戎",就是周先派一个人,扮成庶人,拿着国节、符节,或者说信物,到牧野看看胶鬲摆兵布阵的情况。 "以要甲子之事於牧野",即按照约定办,或者说完成甲子日在牧野的事。要是约、约定。这就进一步说明,胶鬲与武王不仅有约,而且有规定有信物,武王"战前"还检查了胶鬲的军事布置情况。《荀子 儒效篇》曰: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至汜而汛,至怀而坏,至共头而山隧。霍叔惧,曰: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周公曰:刳比于而囚箕子,飞廉恶来知政,夫又恶有不可焉?遂选马而进。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厌旦於牧之野,鼓之而纣卒易向,遂乘殷人而进,诛纣。盖杀者非周人,因殷人也。故无首虏之获,无蹈难之赏。武王乘殷人而进,诛杀纣者非周人,"因殷人也"。

依据以上三点,我们就可以断定,历史上的所谓牧野之战,是一场殷周内外勾结,殷人提供信息人力,周人承担名义,微子灭纣的牧野军事政变

郭沫若认为,纣征东夷,俘虏有亿兆之多,可见商的兵士损耗的也必不少。兵力损耗了,不得不用俘虏来补充。不幸周人在背后乘机起来,牧野一战,便弄得前徒倒戈。那并不是商人出了汉奸,而是俘虏兵调头了。

对郭老的说法笔者认为有对的,即征东夷,纣兵损失不少,用俘虏补充兵源,十分可能。但牧野战场上不会有俘虏兵。其理由: 1、士兵是要经过训练的,特别是俘虏兵更要经过训练。补充兵源应是补充东夷前线的,国内无战事,兵力空虚,用不着补充,或补充甚少,俘虏兵形不成气侯。少量俘虏兵不要说他们不敢倒戈,即便倒也造不成皆崩畔的恶果。 2、纣王是甲子日当天才知道武王的兵来的,有人考证纣王是从东夷回家过年的,大批军队在东夷,国内基本无兵,他即便带几个御林军,又无思想准备,纣王就是个活神仙,一两个小时内也调不了又是百万、又是七十万、又是十七万大军,甚至七万、七千也调不了。甲子日当天殷就亡了,那么,纣王军队的人数究竟会是几多呢?这么多军队是哪里来的呢? 3、前徒倒戈就那么容易吗?武王在《牧誓》中告诫他的士兵,在这场战斗中,行进不超过六步、七步就要停下来整顿一下,刺杀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就要停下来整顿一下。并且警告士卒,谁不努力作战,我就把谁杀掉。难道纣王的军队就是一堆散沙?战场上谁想投降就投降,谁想例戈就倒戈?所以,俘虏兵调头了的说法不妥。

况且,如果我们把牧野之战理解为纯粹是周武王对殷纣王的一般正常的军事行为,没有殷人与武王勾结,那么,笼照在这件事上的许多迷雾就不能廓清。关于牧野之战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史记o周本记》曰:"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距武王。……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中国古代史》说:大军从孟津渡河,沿河向东进军。于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清晨到达殷郊牧野(约在河南汲县境),周武王在此举行大战前的誓师。商王纣仓忙出兵应战,那些被迫从军的奴隶,一到阵前,便倒戈起义,引导周军攻入朝歌。《新资治通鉴·商纣"淫虐"丧国》曰:据说,当周武王兵逼商都朝歌只距70里时,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组织抵抗。《中国史纲要》说:武王的军队,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没有遇到抵抗。不久即进据商都郊外的牧野﹙今河南卫辉市北﹚,这时商王纣发兵,仓惶应战。《诗经》说"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商纣王的军队虽然很多,但商军是由奴隶和贫穷自由民组成的。他们对周人并无敌意,反而把周人看作自己的救星。古书上说,当时商军在战场上起义,倒转戈矛以攻于后。战争以武王的胜利而结束。

 1、既然武王一出兵,纣就派胶鬲到鲔水候周师,怎么能说纣是仓忙或仓惶应战呢?怎么能说"当周武王兵逼商都朝歌只距70里时,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组织抵抗。"呢?

 2、纣设烽火台就是为了报警,武王行军千里,为什么无人报警?

 3、纣王作为一个军事家,为什么把战场放在自己的城下,"兵临城下"表示着危险,普通人都懂得的常识,难道军事家纣王不知道吗!

 4、武王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既然大家一致认为武王军队到达牧野,纣王才知道武王军队来了,才组织力量抵抗,那么,"殷已先阵"怎么解释?如果说殷已先陈符合实际,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说武王到了牧野纣王才得知消息呢?

 5、"殷已先陈"的"殷"与"殷使胶鬲候周师"的"殷",在同一段文字中,概念内涵应该一致,"殷使胶鬲"的"殷"指的是微子"殷已先陈"的"殷"也应指微子。这岂不证明微子有自己的军队吗?

 6、武王"交战"的对象是"已先阵"的"殷"军,这岂不证明"倒兵以战"的前徒是微子之兵而非"纣卒"吗

 7、武王为什么预先就知道有人会投降,而且为自己出力。

 8、纣王的军队在外作战,无论纣王在不在场,从无前徒倒戈之事,即便殷亡之后,纣王的东夷部队也没投降。为什么在自己国都,在纣王亲自指挥下,会出现"鼓之而纣卒易向"的问题呢? 

9、武王入纣都朝歌,百姓咸待於郊,欢迎武王。这可能吗?其他国家的人都知道保国,殷国人就喜欢入侵者?既喜爱武王,为什么又反叛呢

 10、为什么一个小国,一天之内就灭了一个大国,而且京都之内竟无一人抵抗,更无巷战。"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宫。"不怕遭受纣王亲信的袭击,轻松处理后事。这是何等逍遙自在,不久便放心地得胜回朝了。这是为什么

 11、"武王……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尉缭子·武议》﹚灭国之战如果没有内应岂能兵不血刃?即便有内应,有时流血冲突也在所难免。如果"牧野之战"是一场一般的灭国之战,岂能兵不血刃? 

 12、如果"牧野战场"上的纣兵真的痛恨纣王到了倒戈程度,那么,纣的东征大军也早该倒戈了。但事实恰恰相反,纣的东征大军不但不倒戈,即便商灭纣亡他们也不投降武王。为什么牧野战场上的"纣兵"把武王看作"救星",东夷战场上的"纣兵"将武王视为死敌?同为"纣兵",同看武王,二者反差为什么如此之大

 13、武王以择车百两,虎贲之卒四百人,先庶国节窥戎。与殷人战乎牧之野。(墨子)《吕氏春秋》又说,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於牧野,而纣为禽。《博物志》曰:武王伐殷舍於几,逢大雨焉,率舆三百乘,甲三千,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战於牧野。不要说百两四百人,就说这疲惫不堪的三百乘,三千人,大部队尚未到达,就能取得灭国战争的胜利,打败一个邦畿千里的大国。这岂不是神话

  有事实证明"牧野之战"是一场内外勾结的军事政变,从军事政变的角度看"牧野之战"一切顺理成章。从普通战争看"牧野之战"矛盾重重,漏洞百出,迷团个个。我们说"牧野之战"是一场军事政变,有什么错误吗? 

2008.5.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