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伾山龙洞传奇
文史事件 - 大伾山龙洞传奇
大伾山龙洞传奇
 
作者:马珂 文/图  加入时间:2009-1-7 19:02:50 

龙洞中的石雕滚龙

丰泽庙门楣上方的龙洞匾额

  巨灵裂山石,洞府何虚深。风雷震龙穴,秋月结龙荫。寒通淇门雪,气接浮丘岑。愿为崇朝雨,试此济时心。

  ——元代诗人马德华《龙洞祥云》

  据说,观龙洞应在一个云雾蒙蒙的日子,最好在大雨将临之时,因为那样的时日最容易碰到难得一见的龙洞祥云。

  

  令人沉醉的龙洞神韵

  

  传说天要下雨时,龙洞上空有乳白烟雾缭绕,袅袅飞升,洞口处且有云气喷涌,似有真龙驾祥云而出,似入仙境超凡脱俗。元代诗人马德华《龙洞祥云》一诗,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诗曰:“巨灵裂山石,洞府何虚深。风雷震龙穴,秋月结龙荫。寒通淇门雪,气接浮丘岑。愿为崇朝雨,试此济时心。”诗中巨灵,即指神龙。龙荫,即指祥云。一句“风雷震龙穴,秋月结长荫”生动再现了将雨之时,龙洞祥云的绝妙佳境;一句“寒通淇门雪,气接浮丘岑”,将龙洞的神奇描绘得入木三分。不知如今能否有幸再见这传说中龙洞祥云的奇景了。然而,总还是有一些如我般好奇之人,每次登临大伾,都不忘去龙洞转转,期望有朝一日也能亲见此景。

  那东崖半山腰处的龙洞,藏身于丰泽庙内,庙门上方悬挂一木制匾额,上书“龙洞”二字。丰泽庙为先人拜谒龙洞所建,古已有之,始建何时已无可考,曾经过历代多次修葺。据碑刻记载,丰泽庙在宋徽宗之前就已经存在。宋代之后,有碑可考的修建就有7次,分别是:元至正十年、明宣德十年、崇祯十年,清康熙十一年两次、光绪二十年、民国三十年。浚县文物旅游局张富民先生说:“为使这一龙文化发扬光大,2001年修缮丰泽庙时,在房檐下雕刻了100条龙,2002年又在洞前月台四周安置了龙生九子的石雕栏板。如今所见的石雕栏板处两根方形石雕柱,是2001年在龙洞附近挖出的,其雕刻年代已无从考查。”

  石雕栏板内的三个天然洞穴,幽深难探。最大的洞口直径约一米,可容一人钻入,斜通往山顶的方向。中洞口径约有半米。下洞最小,洞口只有拇指般粗细。趴在洞口处向里张望,直觉寒气逼人。有人说,这龙洞直通山顶石缝。据说曾有人光脚爬过这洞穴,只是没有听说有谁爬到底过。

  很羡慕守护龙洞的工作人员,他们有的是机会感受龙洞的玄妙变幻。常年在此守护龙洞的工作人员刘宝石先生说,每到有阳光的时日,洞中便晃晃有光。天要下雨时,洞口下方处就有水渗出来,整个月台下就都湿漉漉的。我想这应该就是此殿中碑刻里所提到的龙泉吧。在龙洞拜殿内壁间有一通民国时的碑刻,碑文载,龙洞下有井泉,人谓之龙泉。

  龙洞旁的崖壁上有5条石雕滚龙,巧夺天工,生动传神,呼之欲出,惊之欲飞。其雕工之精美、细腻令人赞叹,表现出当时高超的雕刻艺术,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从石刻滚龙的爪子形状来看(一爪有四趾),有人判断应为宋代所雕。当地人认为,龙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抚摸龙洞与龙身就可以把福气带回去。他们说:“摸摸老龙洞,常年不生病;摸摸老龙鳞,事事都顺心;摸摸老龙头,日子不发愁……从头摸到尾,夫妻不吵嘴。”这些流传于民间的,难登大雅之堂的顺口溜,你可以说它俗得掉渣,也可以说它封建迷信,然而却是民间百姓最质朴最诚挚的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望。它是一种只属于民间,属于普通百姓的文化。经过天长日久无数游客手掌的温度,如今的龙洞洞口处的两条滚龙,已被人们抚摸得溜光。

  难怪明代礼部尚书王阳明(又名王守仁)在他的《登大伾山》一诗中描述龙洞时如此赞叹:“水穿石甲龙鳞动。”此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将龙洞的神秘与灵动描绘得生动自然。

  

  宋徽宗钦赐“康显侯”

  

  洞口醒目处可以看到 “鲁元翰再观龙穴”的题字,旁边的几行小字已经漫漶不清。据《宋史》记载,鲁元翰时任卫州(今卫辉市)知州,与苏东坡素有交情。苏东坡有诗《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桃花忽成阴,荞麦秀已繁,闲门春昼永,唯有黄蜂喧。”北宋元佑年间,新旧党争中,鲁元翰政治失意到达卫州后,再观大伾,寄情山水,在龙洞处题下了“再观龙穴”等文字,以抛官场烦恼。

  丰泽庙内碑刻盈屋,有关求雨灵验、重修龙祠(丰泽庙)的石刻竟达20处之多。旁边这块“康显侯告”碑,刻于宋代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文物旅游局张富民先生介绍说,此碑兼有宋、元两个朝代的碑体;具有汉、蒙、梵三种文化语言;含有封建官制51枚告印;布满宋代书法大师蔡京的亲笔手迹。所具有的历史学、语言学、书法学价值是难以估计的。

  此碑碑体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首由汉代篆字、草体梵文、蒙古语三种文字形式表现。汉语篆书为“康显侯告”;草体梵文为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蒙语为“大名路浚州达鲁花赤题”。碑身分六层。第一、二层为宋朝徽宗时太师蔡京手书的敕文,三、四、五层为吏部批示和告印,敕文和批示文均为行书,第六层为楷书记文。敕文落款为“政和八年闰九月八日”,上覆“尚书吏部之印”金鉴,后有一竖排楷体字,字体虽然很小,但仍清晰可见“太师鲁国公臣京免书”。《宋史·蔡京传》载:蔡京大观元年(1107年)拜太师,政和二年(1112年)徙封鲁国。由此来看,此敕文为蔡京所书无疑。作为宋廷六贼之首的蔡京,弄权误国,留下了千古骂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书法气势豪健,自成一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碑身最下层的楷书记文详细记录了当时皇帝亲封龙洞之神为侯爵的缘由:政和八年(1118年),尚书郎徐公在浚州体察民情,时值大旱,徐公率部下到龙洞祈雨。当晚,即阴云密布,大降甘霖。这一年“麦秀两歧,一禾四穗”获得了大收成。于是,徐公上书皇帝为龙神请封。一向信奉道教的宋徽宗欣然准奏,封大伾龙洞之神为“康显侯”。

  祈雨成功或许只是巧合,又或许真是为官者体恤民情的至诚感动了龙神,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这些祈雨成功的碑刻中所记录的旱灾灾情,却是研究历史上旱灾的实证资料。据《浚县志》记载,只清末至民国期间,旱灾就有30余次。旱情、旱灾几乎年年发生。旧县志中不乏“大旱、大饥”、“禾苗绝收,赤地百里”、“饿殍载道,人相食”的悲惨境况。从县志中所列的自然灾害一览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以前,浚县水灾频仍,宋以后,旱灾不断,或许是跟黄河改道有关吧。这也是为何在龙洞拜殿内,有关祈雨与修建龙祠的碑刻都是宋代之后的原因吧。想想过去,生产力低下,靠土地为生的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只能祈求上天。在中国民间信仰中,龙神便自然而然地被人们抬升到一个重要位置。一旦有一日祈雨恰降甘霖,人们怎能不感天谢地、感恩这龙神呢?

  

  流传千古的龙洞传说

  

  自然灾害虽然残酷,但阳光总在风雨后。久旱逢甘霖的喜悦,或许是最大的喜悦。在沉重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在自身力量达不到的情况下,没有低头,也没有认命,人们将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念,寄托于对龙的崇拜。关于龙洞,在当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它带着最美好的诗情,给当时多灾多难的生活增添了些许亮色。张富民先生给我讲起了这个神奇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东海龙王敖广的五个儿子厌倦了龙宫里花天酒地的生活,相约到人间遨游。这天他们来到浚县上空,只见烈日炎炎,河干井枯,庄稼都旱死了。人们正捻香祷告,可是天上却没有一点要下雨的意思。五小龙急了,一个说:“为啥人间这么旱,父王还不行云布雨?”另一个说:“也许父王只顾歌舞酒肉,根本没感到人间的疾苦。”最小的儿子说:“算了,要等父王下雨,不知到什么时候了,不如咱弟兄几个布些雨下去,显显身手,也让父王高兴高兴。”这主意一出,弟兄几个一致同意。于是,五条小龙也不放风也不施电,只聚了些乌云,就在云端里施展起本领来,哗啦啦下了一天一夜的透雨。谁知这场好雨却惹了麻烦。原来,降雨先要得了玉皇大帝的旨意,再由雷公电母放电施雷,然后由云婆布云,最后才是龙王执着玉帝的令牌下雨。下三寸,下五寸,都要经过玉帝的批准。甚至给哪个地方下,也要事先告知那一方的城隍和土地,好叫他们接雨、验雨,看看是不是符合要求,否则便乱了天条,其罪不赦。

  雨刚停,掌管这一带的土地就觉蹊跷:这场雨咋没接到玉帝的通知?土地急忙找到城隍,城隍也觉奇怪,说:“应马上禀告玉帝,不然将来玉帝怪罪下来,谁也受不起。”于是,两位神灵直奔灵霄宝殿,告下龙王私自行雨之罪。玉帝一听勃然大怒,就要兴师问罪。这时太白金星进言道:“启禀玉帝,不可操之过急。想那敖广,一向恪尽职守,今天这事定有原因,待查明情况再问罪也不迟。”玉帝认为可行,就宣东海龙王敖广到灵霄殿来。敖广慌慌忙忙进了灵霄殿,纳头便跪,还口呼冤枉。申明自己确实不知行雨的事,请求玉帝容他细查究竟。玉帝思忖一番,就依了他,并说:“如查不出,定拿你是问。”

  敖广回到龙宫就马上召见鳖军师:“是哪个大胆私自行雨?”鳖军师看瞒不过,就将五小龙游玩时下雨的事说了。龙王一听,差点气个半死,立传五子见他。可是这五小龙下过了雨,只顾看人间的欢腾景象,并未回到龙宫。老龙王得知,就要发令将五子捉回斩首。军师一听要动真格,急忙上前劝道:“大王息怒,五子行雨本出于好意,并不知犯了天规,如今要是斩了他们,恐怕娘娘那里不好交代。”

  “斩不得,斩不得呀!”虾兵蟹将跪了一地。龙王一看,没了主意,问军师:“依你看该咋办?”军师上前小声道:“不如将五子暂时贬出龙宫,玉帝那里也好有个交代。”龙王想了想,只好道:“就这么办吧。”这龙要是被贬出龙宫,便不在仙册了,玉帝也就无从追查,这案子也就这样搁下了。

  那五条小龙没想到一场好雨却惹下了大祸,与其回去让杀了头,还不如干脆云游到底。它们发现大伾山风光优美,又紧临黄河,就在大伾山石崖上结洞为穴,住了下来。人们每逢干旱时,就来向他们祈雨祷告,果然次次灵验。每次行雨前,五条小龙就先吐出些云气,然后降雨。时间长了,人们都知道大伾山上的龙王灵验。地方州府的折子递到了皇帝那里,皇上御笔一挥,即封五位小龙为“康显侯”。后来,因龙婆想儿心切,整天哭哭啼啼,龙王就买通了太白金星,让他劝劝玉帝。玉帝念小龙无知,又是初犯,就赦免了他们的罪。龙王重新召回了五条小龙。后来这石壁上,就只留下五条龙的身影,人们称这里为“龙洞祥云升紫烟”。

  

  龙洞与中国龙文化

  

  有人说:“作为龙的传人,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自古以来就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开始有了对龙图腾的崇拜。龙,作为一种文化的凝聚与积淀,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华精神的象征,它已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伾山上的龙洞,便是中国龙文化的一个缩影。无论是龙洞祥云,还是有关龙洞的神话传说,还是人们对龙神的崇拜,无不表现出中国古代那种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 晨报见习记者 马珂 文/图




返回主页       发表评论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