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山:殷代故宫何处寻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朝阳山:殷代故宫何处寻
朝阳山:殷代故宫何处寻
 
作者:陈志付 文/图  加入时间:2008-7-16 20:35:30  

  “太行山木气萧森,殷代故宫何处寻?”淇县的朝阳山堪称一座诗山,历代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来到这里感今怀古、凭吊先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摩崖。

  朝阳山三面环山、四季朝阳。当年,殷纣王将冬季避寒的行宫建在这里。自东魏武定七年起,这里开始开凿石窟,启动了“造像八万四千躯”的浩大工程。直至隋开皇四年,在5个皇妃的资助下“其功乃就”。

  本月初,记者随淇县文史研究人员关永江等人一起登上了位于桥盟乡大洼村境内的朝阳山。

      淇右诸峰耸 朝阳野色佳

  朝阳山地处淇县城西北约7公里的太行山东麓。记者与关永江等人乘车向朝阳山进发,车辆驶出县城后不大一会儿,车窗外便显现出朝阳山雄伟高大的轮廓。关永江介绍,朝阳山是淇县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其海拔603米,垂直高度500余米。从远处看,朝阳山又高又尖,状如向上的耧铧,当地人因而习惯上称其为尖山或耧铧山。

  史料记载说,朝阳山原为殷故宫,当年殷纣王每到寒冷的冬季便来到朝阳山过冬。既然如此,朝阳山定当有不同寻常之处,否则,一代帝王是不会在这里建造避寒行宫的。

  来到朝阳山下举目眺望,只见绿树掩映的朝阳山半山腰处点缀着一片金黄色的建筑。及至近前,可见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楼台亭榭依山而建、凭壁而立,飞檐凌空,蔚为壮观。淇县朝阳寺风景区管理处主任王兰喜向记者介绍,这里曾是殷纣王行宫所在地。佛教传入中国后,殷纣王行宫的遗址上建起了寺院,名曰朝阳寺。朝阳寺依山立于半空中,故也称悬空寺。

  站在曾经的纣王宫、今天的朝阳寺前举目四望,西、南、北三面均是大山,唯有东面朝向视野开阔的平原。王兰喜说,朝阳山三面环山、四季朝阳、气候宜人,山上花草掩映、溪水潺潺、景色迷人。在一无暖气二无空调的时代,殷纣王当初决定在这里建造行宫避寒自然是最佳选择。

  殷纣王行宫西边的一块台地取名为花台,相传是殷纣王的后花园。花台旁边的崖壁上竖刻“花台”两个行书大字,系金代兴定二年所刻,其字迹古朴沧桑、风化严重。想当年,殷纣王在寒冷的冬季还有养花弄草的闲情逸致,可以想见他在此过得非常自在而又舒心。

  “花台”摩崖南边另有一方摩崖,上面记载着金朝贞祐年间百姓避兵之事。当年“兵戈残破卅郡,生灵无所逃匿,自山之东百姓藏于此。环山者疑畏,卒不敢进,人皆安”。

  朝阳山不仅是从前百姓逃避战祸的去处,也是历来人们登高观景的绝佳之地。有人在登上朝阳山赏月时写道:拔地擎天,三面云山拱古寺;乘风步月,万家灯火接云霄。

  身在美景中的殷纣王没有对朝阳山留下只言片语的赞誉之词,而后人替他弥补了这一空白。一代代文人墨客登临朝阳山,写下了一首首优美的诗篇,留下了一处处摩崖石刻。宋代诗人范成大登临朝阳山时曾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

  西北浮云卷暮秋,太行东麓照浮丘。

  横峰倒岭知多少,行到燕山翠未休。

  刻于明代的摩崖诗云:

  花台深处路经过,自望耧铧残世低。

  洞口劈开圣吐镜,源头深列上天梯。

  坐观南姿白鹭舞,行听东岩紫鹳啼。

  人静求真谈古训,山童呼报夕阳西。

  另一首题为《朝阳野色》的明代摩崖诗云:

  淇右诸峰耸,朝阳野色佳。

  桃花千万树,茅屋两三家。

  远岫连不断,前岗堆复洼。

  夜来新雨霁,春草灿朝霞。

  记者登山途中看到,朝阳山上的摩崖石刻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可是这些摩崖石刻因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大部分文字都无法辨认了。王兰喜说,这些摩崖石刻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朝阳山时即兴留下的,其内容除了凭吊殷商往事外,还赞美了朝阳山的优美风光。  

   九龙柏下飞来佛

  “朝阳山上最值得观赏的遗迹应当是东魏石窟”。随行采访的关永江介绍,石窟内原有一通柱状的造像碑,碑上刻有为数上千的佛像,此造像碑后来由文物部门运下山收藏起来了。石窟的洞口西侧有一摩崖题记,记载着自东魏武定七年至隋开皇四年开凿石窟、雕凿佛像的历史。人们称这个石窟为千佛洞。

  来到石窟前记者看到,石窟大致呈方形。王兰喜告诉记者,石窟高4米、宽6米、进深5米。石窟里面有石雕佛像,分别为四大金刚和十八罗汉。四大金刚肩抬佛祖,十八罗汉分列左右,神态各异,形象逼真。石窟内原有的柱状造像碑上所刻佛像大小不一,小的仅有指甲盖大小。

  石窟的门前立有两通残碑,分别名为四面造像碑和千佛碑。从残存的两通碑刻上看,它们的正面均采用阳刻技法,背面均采用阴刻技法,一个个仅有指甲盖大小的佛像雕工精细、栩栩如生。王兰喜介绍,这两通造像碑毁于上世纪“文革”期间,被毁前这通两碑上所刻佛像数以万计。其中的四面造像碑被毁前整体呈扇形,外观像一座高大的屏风,它的正面中央雕有观音菩萨像,两边雕着两只麒麟;背面雕有指甲般大小、形态各异的佛像数千尊;左侧雕有瑞兽、龙、马及花草;右侧雕有两株菩提树,树下为瑞兽。

  如今这两通造像碑均只剩下一小部分,但其表现出的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雕刻技艺仍令人叹为观止。

  更令人叫绝之处在于石窟的正上方。一株树龄达2000多年的汉代古柏由根部分出九枝,树根牢牢地扎在悬崖绝壁之上的石缝中,犹如一条虬龙盘踞在石窟之上,当地人称其为九龙柏。由山下往上看去,九龙柏的龙头、龙身、龙尾、龙爪一应俱全。

九龙柏犹如一巨型伞盖为飞来佛遮挡风雨。

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飞来佛。

  在石窟与九龙柏之间的崖壁上凿有一石龛,石龛内雕一卧佛。这尊身长1.8米、卧高1.2米的卧佛袒胸露腹,笑容可掬,雕刻细腻,造型优美。卧佛的雕凿年代无从可考,佛龛旁仅有明代的一位无名氏留下的《题仙人遗迹》摩崖:

  峭壁层峰百丈岩,不记风雨来何年。

  仙人昔已升真光,留得遗迹至今传。

  当地关于这尊卧佛有个传说:很久以前朝阳山一带灾荒连年,百姓无以为生。这一日忽然晴空中响起一声惊雷,巨石在朝阳山伴随雷声落下,卧佛随之现身。从此,当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人们认为卧佛自天上飞来,从此都管它叫飞来佛。朝阳山因而也有人称卧佛山。

  王兰喜说,佛家讲究九九归一,九龙柏宛如一顶巨大的伞盖遮掩在卧佛与千佛洞的上面。由此可推断当初千佛洞和卧佛均是因有九龙柏而开凿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这里如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令人叫绝。

  在石窟的西侧有一方刻于“大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的摩崖题记:“荥阳郑元伯为人乐静,性好山居,味道求真,志存岩穴。而去魏武定七年敬营石室一门,复愿造像八万四千躯,其功未讫。□从世转,有女道贵智能弟子杨思义、儒道贵弟子静志智等试行外修,构父余业,继轨前踪志。今开皇四年其功乃就。上为皇帝陛下,又为师、父母、合邑诸人。群生之类愿同此福毕至佛身。”题记落款处写有“王贵妃、张妃、韩益妃、曹令妃、卫妃”等名字。

  王兰喜介绍,曾有专家前来考证后确认,九龙柏的树龄在2000年以上,为汉代古柏;千佛洞(石窟)开凿于东魏时期,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当年修凿“造像八万四千躯”,从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开工,到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才最终完工,其间得到了5位皇妃的资助,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  

  殷代故宫何处寻

  作为当年殷纣王避寒行宫的所在地,今天的朝阳山上楼台相连,一座座古式风格的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原以为这些光彩夺目的建筑是殷纣王行宫的遗迹或复制品,走进去一看才发现这里分别成了佛、 道、儒三家活动的场所。山崖下这处面积有限的平地上,菩萨与三清同在,财神与老祖为邻,大圣与老母相伴,孔子与弥勒并存,体现出朝阳山包容世间万物的博大胸襟。

  由纣王行宫遗址向南看,迎面的悬崖峭壁上刻着一个单体摩崖“佛”字。这个“佛”字高30米、宽20米,所占面积600平方米,据了解是目前世界第一大“佛”字。“佛”字摩崖笔画最深处达1米,整个“佛”字耗时两个月才凿刻完成。

  王兰喜介绍,纣王行宫遗址上的朝阳寺始建于东魏时期。朝阳寺虽名为寺,但这里却是佛、道、儒三教同辉之地,三教并存的历史悠久。建寺后的一个时期里,这里是佛家圣地。宋金时期,道教在朝阳寺盛行起来。元明以后,通过科举追求仕途的人多了,于是朝阳寺内又建起了孔圣殿。这里有一楹联说:“音也可观,方信聪明无二理;佛可称士,须知儒释有同源。”从中不难看出佛、道、儒三家的历史渊源和内在联系。

  可是,无论你如何睁大眼睛寻找,在朝阳山上唯独见不到殷纣王的任何影子。

纣王避寒的行宫被朝阳寺取而代之。

  时光似水,岁月如梭,昔日的纣王行宫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淇县历史名人高遐昌每每登临朝阳山,面对如画的风景总会发出思古之幽情。高遐昌在《朝阳山下吊殷故宫》一诗中感叹:

  太行山木气萧森,殷代故宫何处寻?

  台筑摘星云惨淡,河书折胫水深沉。

  只因拒谏饰非久,谁敌白旄黄钺临!

  禾黍悲歌千古恨,更怜七窍老人心。

  文武双全的高遐昌通晓殷商那段历史,他登上林木萧森的朝阳山,不禁想起了当年纣王避寒的行宫。

  高遐昌又一次来到朝阳山时写道:

  故宫传到近山阿,万古唯留禾黍歌。

  九鼎周迁谁与问,三仁殷有恨如何?

    无人能挽孟津渡,过客空悲折胫河。

  衰草寒烟徒怅望,野人惯说纣王窝。

  是呀,朝阳山上的故宫早就看不到了,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只有朝阳山上的衰草寒烟依然在默默地守望着那段历史。

       来源:淇滨晚报2008-7-16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持人:姚慧明  谭文忠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郑厚德        管理: 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