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3

千载宿胥口万年黄河堤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千载宿胥口万年黄河堤
千载宿胥口万年黄河堤
 
作者:马 珂 文/图  加入时间:2008-12-3 18:46:39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古老、灿烂的黄河文化。讲黄河的历史离不开浚县宿胥口(今新镇镇堤壕村附近),因为宿胥口是大禹治水后黄河第一次决口处,由此,宿胥口成为古今研究黄河历史、地理的专家学者们所热衷的一个重要关口,他们纷至沓来、著书立说、乐此不疲……浚县黄河故堤从前称万年堤,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鲧堤和禹堤,可以说,中国的堤防建设源于浚县。

 

古意浓厚的堤壕古道 

杨堤村金堤遗存 

  堤壕村金堤遗存 

 堤壕村传说中的琉璃井

  记者去宿胥口采访那天,天出奇的蓝,我们的车一大早便行驶在了浚县新镇镇卫河河畔的北堤上。透过车窗,望见堤岸旁冬季树梢之上的灿烂晨阳,以及一轮还未来得及隐去的淡白月亮。阳光下的堤岸、河流、田野被映衬得如同穿着春日里的艳丽衣裳。

  同行的栗松岭先生,对浚县文化颇有研究,他与我们一路谈论着与宿胥口有关的黄河故道、堤防历史。宿胥口以及与宿胥口有关的黄河故堤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有趣的。  

  宿胥口,黄河第一次决口处  

  在车上,大家谈论起黄河的古称来。有说它叫过九河,有说它叫过上河,又有说它叫过中国河。曾任浚县县志办副主任的栗松岭先生引经据典地说:其实,黄河最早称禹河,出现于中国最古老的著作《尚书·禹贡》中。禹河顾名思义为大禹治水的河道,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黄河河道。这条古河道从积石山开始,到达龙门山,再向南到达华山的北面,在孟津以上被夹束于山谷间;过孟津后汇合洛水等支流,向东北经今宿胥口,过浚县大伾山,流入河北省,又汇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陆泽中;又向北,分为九条河流,顺地势向东北方向流入大海。

  禹道是大禹治水以来,一条比较固定的低于地平线的河道,这在我国古代典籍《史记·河渠书》、《孟子·滕文公下》、《尚书·禹贡》中多有描述。大禹治水后,人们从高地搬回平地居住。然而,从高处而来的湍急水流所携带的泥沙,致使禹河的河床逐年增高,为黄河决口留下隐患。

  春秋时期的周定王五年,即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自大禹治水以来,也是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大改道。当时,洪水从宿胥口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改道后的黄河不再从大伾山西麓过,而是由大伾山东向东北流。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在《浚县志·大事记》中清楚地记载了此次黄河决口。清代胡渭在《禹贡锥指》中也说:“周定王五年,河徙自宿胥口。”

  自周定王五年河徙宿胥口始,河道已不是典型的地下河道。古今专家学者们把河徙宿胥口作为黄河演变的重要节点。 

  由宿胥口说中国堤防建设  

  关于堤防起源,古今说法不一。有说堤防建设应起于河决宿胥口之后,又有说在河决宿胥口之前,中国堤防建设就已经存在了。但说来说去,专家学者们的争论焦点,都离不开宿胥口这个关节点。到底哪一种说法更为确切些?我们先不去管,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自黄河在宿胥口改道以来,人们对堤防建设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且看《汉书·沟洫志》所载:“盖堤防之近起于战国,庸防百川,各以自利,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赵魏亦去河二十五里”,双方各离河二十五里筑堤,可见当时我国堤防建设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到了西汉时期,黄河堤防建设已经相当雄伟,由《汉书·沟洫志》中所载可知,浚县宿胥口附近的堤防已达到四五丈高。

  随着黄河河床里的泥沙逐年淤积,黄河两岸的堤也随之增高,“地上河”随之出现。西汉哀帝时,便有了“河水高于平地”,黎阳一带“河高出民屋”的记载。

  愚以为,中国的堤防建设应在河决宿胥口之前。据《国语·周语下》载,炎帝后裔共工把高处的土石搬来,在黄河岸边修筑堤埂,来防御洪水的侵犯,这是我国修筑堤防的开端。到了公元前2297年,黄河流域暴发特大洪水。尧帝命鲧治水。鲧运用共工的办法,继续筑堤,终因失败被赐死于羽山。后来禹继父业,吸取共工和鲧治水的教训,以疏导为主,将洪水引入洼地与湖泊。

  栗松岭先生说,在《浚县志》堤防建设一节中所记载的最早的堤是鲧堤和禹堤。它从浚县城东至濮阳,其遗址如今已难查考。据史料记载,禹堤为虞舜命鲧治水时所筑,后来夏禹治水时续修,故名禹堤。宋代李垂在《导河书》中说:“曹公所开运渠东北有伯禹堤,盖鲧所留也,而禹修之,世遂曰为禹堤”;明代《一统志》亦载:“鲧堤在开州城(今濮阳)西十一里,自浚县入界”;明嘉靖《浚县志》又载:“鲧堤在浚县城东,相传禹治水于此。”浚县黄河故堤从前称万年堤。

  西汉时期,又在浚县境内筑金堤,又名金城。此堤如今尚存残迹,我们在堤壕村的西边找到了它(见图:堤壕村金堤遗存)。南起新镇镇申店村南,经道口、嘴头、了堤、临河至白毛入内黄,长约50公里的金堤,相继被后人铲平,如今只剩1600多米长。贾让《治国策》载:“近黎阳南故大金堤,从河(黄河)西西北行,至西山(浮丘山)南头,乃折东与东山(大伾山)相属。民居金堤东,为庐舍。往十余岁更起堤,从东山南头直南,与故大金堤会。”又载:“视遮害亭(今新镇镇申店村附近)西十八里至淇水口乃有金堤,高一丈。自是东,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往六、七岁,河水大盛,增丈七尺,坏黎阳南郭门,入至堤下。”由此可知西汉时期浚县境内筑堤之规模。  

  昔日宿胥口,今日堤壕村 

  如果把黄河比作一头肆虐的狮子,那么黄河堤便是黄河岸边的人们驯服这狮子的绳索。千百年来,堤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安然矗立于大地之上,俨然是家园的守护神。在浚县境内堤岸两旁,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且不说大禹排沙疏河、斩蛟护堤,且不说二郎神担山堵河口、补堤驯水,单是这堤壕村的故事就着实令人着迷。

  昔日的宿胥口,今日的堤壕村,是长屯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村小,人口也少,在浚县行政村序列里,你找不到它的名字。不过,在《浚县行政区划图》上,却明确地标出了它的位置,写上了它的名字,想必是它有着特殊的地理、历史地位的原因吧。

  走进堤壕村的你,即是走在黄河古堤的怀抱里了。这里有堤也有壕,壕里有村舍,堤上可行路。在这里,脚可踩着堤,手可触着堤,使你不禁想到堤壕村之所以名堤壕的缘由了。倘使你听村里的老人们讲那些世代流传于这小村子的堤的故事,就越发让你觉得:堤壕村虽小,“葫芦”里装的“药”可不少。

  薛云中,堤壕村里78岁的老人,同我们讲起了有关堤壕村内堤的故事:传说很早以前,堤壕是黄河岸边一个美丽的小城,这里,是当时朝中韩宰相的老家。韩宰相在这儿建造了一个很大的府院,府院里有个后花园,有一口神奇的琉璃井。那韩宰相倚仗自己身居相位,女儿是正宫娘娘,位高势大,他欺男霸女,无恶不作。韩娘娘进宫多年,因京城与家中隔一条大河,道路不畅,就没回过娘家。韩宰相为了让女儿回家一趟,好光宗耀祖,便不顾百姓死活,召集民工十万,筑堤修桥。当时正是腊月,滴水成冰,民工们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劳不得酬,死伤无数。一位姓韩的民工咽不下这口怨气,暗地串通其他苦难百姓进京告状,一直告到韩娘娘那里。

  “私打皇堤,该当何罪?”告状人问娘娘。

  “举家犯抄。”不知事由的娘娘随口说。

  民工们报仇心切,连夜赶回来,找一个爱打抱不平的侠客,夜入韩宅,不声不响地把韩宰相杀了。韩夫人又惊又怕,急忙逃到后花园,在琉璃井旁自杀了。

  韩娘娘派人打探,弄清了私打皇堤,被刺杀的人是自己的父亲,发誓要为父报仇。可自己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咋能明目张胆地官报私仇咧?她暗中派人查访,得知聚众闹事、刺杀父亲、逼死母亲的人,原来也是堤壕人,她便生出了一条毒计。

  第二天,韩娘娘来到金銮殿,奏明皇上:“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我家犯了私打皇堤之罪,理应处死,举家犯抄,株连九族。”皇帝不明真相,听娘娘一说,很是感动,以为娘娘一心为了社稷,不徇私情,便亲自指派一名武将,带领三千官兵,血洗堤壕,理由是这里的住户都姓韩,和宰相同族。官兵一到堤壕,不问青红皂白,见姓韩的就杀。一个几千人的小城,顷刻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一群南逃的百姓,被官兵围住。这群难民里有个十八九岁的青年托住砍下来的大刀,壮着胆说:“俺才搬到堤壕,不姓韩,俺姓阴。”官兵听他说不姓韩,就把他放了,他周围的人一看,也受到了启发,有说姓阴的,有说姓雪的,这些官兵听了只好罢手,这几人才脱了险。

  因阴与殷字谐音,雪与薛字谐音,后来,他们就逐渐沿用成“殷”、“薛”二姓了。据薛云中老人讲,自那以后,村子里再无姓韩的人了,就是有,也隐了姓,埋了名。故事里提到的琉璃井,就在堤壕村城隍庙东边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也不知这琉璃井什么时候有了,村子里世世代代都用这井里的水。这水清澈甘甜,十里八村的村民都来此打水,以前就是天再旱,这井里的水也不会干。井壁上结出的美丽琉璃,非常神奇,人们叫它琉璃井。”老人说着,领着我们过去。眼前的琉璃井已废弃良久,无人修葺,井边的条石已经塌陷。但石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被绳索磨出的深深石沟,依然醒目。

  在堤壕村,还能听到有关金堤的另一种说法,说的是韩宰相妹妹修金堤。韩宰相的妹妹是正宫娘娘,她虽身在宫中,但仍牵挂故里乡亲。那年,她得知黄河岸边的堤壕一带又遭黄河泛滥,就巧说皇上,动用国库银两,打造金堤,解民于水灾,谁知这事被一受宠的贵妃知道了,从中作梗,使娘娘失宠,还犯了欺君瞒上、株连九族的大罪。官府在堤壕捕杀韩氏族人时,有一人称姓阴,另有一人称自己姓雪,大胆机智地躲过了劫难。

  这两个传说故事,不知哪一个是最初的版本,大概都有些虚构附会的成分,但在中华姓氏文化的有关书籍中,的确不乏因避灾祸而改姓氏的例子。  

  由黄河故堤而来的古地名  

  浚县境内不仅堤壕村与黄河故堤有关联,还有20多个古村落是由黄河故堤得名的,它们是:张堤、田堤、了堤头、杨堤、咀头、大高村、小高村、胡岸前街、胡岸后街、二郎庙村等。

  了堤头村原是黄河大堤尽头,人们便依地形取名了堤头;咀头村原是黄河故道堤头河咀处,故称咀头;胡岸原名岸上村,因居黄河故堤岸上而得名,后因胡姓众多,改名胡岸,后分为胡岸前街、胡岸后街;二郎庙村原名尚高村,因尚姓居黄河金堤高地上而得名,后因村中建有二郎神庙,改名二郎庙村……

    淇滨晚报2008-11-3 http://qbwb.hebiw.com/html/2008-12/03/content_47794.htm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持人:姚慧明  谭文忠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郑厚德        管理: 淇县之窗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