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统一神州肇此人”:殷纣王帝辛

作者:陈志付 文/图

 

 殷商末年,都城朝歌有个颇受后人争议而又耐人寻味的君王──帝辛。作为一个在位时间长达52年的君王,数千年来有人颂扬他,也有人诅咒他。仅一部《封神演义》就把帝辛演绎成为十恶不赦的妖魔,影响深远。与之相反,自春秋以来,子贡、孟子、朱熹等历史人物都给予了帝辛肯定的评价。著名的史学家郭沫若更称赞帝辛:“统一神州肇此人。”

 

  古都朝歌曾是殷商时期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个帝王的国都所在地。据史料记载,淇县,远古时称沬。殷王武丁、武乙曾徙都于沬。公元前约1115年,殷王帝乙定都于沬。帝乙死后,其子帝辛在沬继位,因沬邑城西有朝歌山,帝辛遂将沬邑改为朝歌邑。

  帝辛,名受,史称“殷纣王”。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起兵反殷,攻破朝歌城,纣王被迫自焚而死,殷朝灭亡。由今淇县城东行8公里,来到淇县西岗乡河口村的淇河大堤上,可见纣王及其王后和妃子的三座坟墓呈南北排列。纣王墓前有一通巨碑,碑上“纣王之墓”四个大字,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于1987年题写。

  日前,记者随同淇县文物旅游局的逯喜春来到纣王墓,留心观察是否还会有其他人也来这里看看这个长眠于淇河边的千古帝王。可是我们在墓前停留了多时,也未等到其他人的到来,我们怅然而返,只有周谷城先生题写的那通墓碑在默默地守候。

  

  立志振殷邦 开创华夏统一基业

  

  在中原一带,千百年来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纣王的江山──铁桶一般”。就这句歇后语的来历,记者采访了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淇县朝歌古都学会会长燕昭安先生。燕昭安说,殷纣王是帝乙的儿子,殷商末代君王,《史记》中说他“资辩捷疾,闻见其敏,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力,具托梁抚柱之威,深得先王帝乙的喜欢,虽非长子,却让他继承了王位。纣王继位时殷商王朝已成了个烂摊子,朝廷内部因纣王以次子身份为王而产生了派系争斗,外部又有劲敌东夷的频频侵扰。面对内忧外患,纣王励精图治,决心宏振殷邦。他将国都沬邑改名为朝歌,取“高歌猛进,兴旺发达”之意,表明了他的决心。为了平定东夷,征服八方,建立统一霸业,纣王一边训练军队一边打造兵器,造就了一支攻无不克的威武之师。他率兵东出淇水关,与各路诸侯会师后转战安徽和山东征讨东夷盟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纣王平定东夷,迫使八方诸侯纷纷臣服,让殷王朝的疆域扩展到了江淮、浙赣、四川、陕西、内蒙等广大地区。

  在征战当中,殷王朝获得了大量的财物和俘虏,国力大大增强。纣王为了巩固江山,他在朝歌城外围扩建了三道城墙,城池规模庞大,坚不可摧,展现出“邦畿千里”的大国风貌。他又在先王王宫的基础上扩建纣王宫,纣王宫有宫殿区和御苑区两部分;在宫殿外修建社稷坛和宗庙;将王城向南扩展一倍以上,称为“二道城”……从而显示出朝歌城的繁荣和坚固。因此,民间历来有“纣王的江山──铁桶一般”的说法。

  纣王在位52年,他叱咤风云征战八方,开创了华夏统一的基业。在治国方面,纣王励精图治,推行改革,兴利除弊。他继位后废除了杀戳奴隶和俘虏的旧制,让他们发展生产,为国家创造财富。纣王还积极推广使用耕牛,开展集体生产,普及雍土施肥和灌溉排水等先进的耕作技术。纣王统治时期,中国的文字、音乐、天文、历法等多方面都有所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铁桶”被攻破 纣王登鹿台自焚

  

  殷商晚期有4个帝王以朝歌城为国都。而纣王作为末代帝王,在周灭商之前经过努力又让殷商王朝一度成为强大的帝国,显示出了覆灭前的回光返照。

  这期间,从羑里城被赦免放出的周文王回到自己的封地后,表面上对纣王俯首称臣,暗地里却在不断扩充实力,收拢了很多诸侯国,大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之势。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继承了父亲反殷的遗志,派人到朝歌打探实情,准备进攻殷纣王。据史料记载,在公元前1066年即周文王死后第四年,周武王趁纣王对东夷用兵、朝歌城军力空虚之机,率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万人由西安东进。行军25天后,周武王与各路诸侯会师,大军渡过黄河继续东征,直逼朝歌。纣王得知消息后仓皇至极,只好把近卫军和大批俘虏武装起来前去迎战。双方军队战于牧野,纣王军队的前锋与周兵刚刚交战便纷纷倒戈。周武王大军乘胜追击直取朝歌,昔日固若金汤、令纣王感到自豪的朝歌城被周武王一举攻破。纣王见大势已去,向西逃往鹿台后被迫自焚而死。周武王追到鹿台砍下纣王的头颅,把纣王的尸体抛弃在荒野,把纣王头颅悬挂在旗杆上示众,宣告了殷商王朝的灭亡。

  淇县朝歌古都学会会长燕昭安说,纣王所经营的强大的殷商帝国最终不堪一击,原因之一是当时正值纣王对东夷用兵,朝歌城无可用之军,足智多谋的周武王经过长期的军事准备后乘机起兵;二是纣王临时武装起来的俘虏兵无心为殷商打仗,他们临阵倒戈,壮大了周武王的兵力;三是纣王在后期变得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不听劝谏,残害忠良,造成朝廷内部矛盾激化,使他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孤家寡人。就这样,周武王轻而易举攻取朝歌城,纣王自焚而亡,殷商王朝随之灰飞烟灭,被西周政权取而代之。

  以商治商 朝歌沦为“三监”之地

   殷商灭亡后,如何来统治殷商遗民就成了摆在周武王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大臣们纷纷为周武王献计献策。有人主张把殷商遗民全部杀掉,以绝后患;有人认为应该区别对待,“有罪者杀,无罪者活”,不应斩尽杀绝;有人提出实行笼络的办法,分化利用殷人。周武王决定采取笼络之策,于是他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为禄父,将武庚留在朝歌,通过武庚来控制和管理殷商遗民,以达到“以商治商”的目的。

  武庚接管朝歌城以后,将父亲纣王与苏妲己的尸体收殓起来,葬在了朝歌东面的淇河边上。武庚虽被周武王封为禄父,但是他并不甘心被周统治,在周武王罢兵回师后他暗中笼络殷民,伺机叛周。

  淇县史志工作者闫玉生告诉记者,周武王当然对武庚心存戒意,为防武庚有变,他在封武庚为禄父后,采取“三监”之策对武庚进行监督和约束。他以朝歌为中心,在朝歌周围设立了邶、鄘、卫三个封地小国。朝歌北面为邶国,国都在今汤阴县境内;朝歌西面和南面为鄘国,国都在今新乡市境内;朝歌东面为卫国,国都在今浚县卫贤。邶、鄘、卫三国分别由周武王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统治,从而严密监视武庚的动向。昔日的殷商国都朝歌在“三叔”的包围下沦为“三监”之地。

  令周武王怎么也想不到的是,他以良苦用心设立的“三监”后来竟然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周复殷的战争。那是在周灭殷的两年后,周武王去世,周成王继位,而周成王因年幼不能料理国事,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代行天子之职。周公旦的行为引起“三监”中管叔和蔡叔的不满,他们认为周公旦要篡夺王位,于是这两位王室宗亲与禄父武庚串通一气,联合东夷各诸侯国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周王朝危在旦夕。周公旦率兵二次东征朝歌,战争持续了三年,周公旦得胜。挑起这场战争的武庚、管叔被处死,蔡叔被流放,霍叔被贬为庶民。武庚叛周被杀后,朝歌的纣王宫被周公旦付之一炬。

  闫玉生说,在二次东征朝歌胜利后,西周王朝深切地吸取了武庚叛周的教训,把朝歌的殷商八大贵族统统迁到了洛阳定居,八大贵族定居的地方后来被称为王城。

    纣王有功有过 史家多有褒奖

    千百年来,人们普遍认为纣王是个不可救药的一代暴君,把他等同于洪水猛兽来看待,一提到他便很自然地想到“助纣为虐”这个成语。在淇县,流传至今的许多民间故事与一些真假参半的殷商遗迹列出了纣王的种种罪状,如摘心台、肉林酒池、折胫河、鹿台等等以及它们的故事。

  《淇县志》中也说,纣王到了晚年变得荒淫奢侈,他储酒为池,悬肉为林,让众多美女裸体追逐跳“北里之舞”。为了镇压反对派,纣王设炮烙酷刑。当时西伯侯姬昌暗中表示不满被人告发,纣王把他囚禁在羑里城长达七年,又把姬昌儿子的肉剁碎做成包子让姬昌吃。纣王的这些所作所为自然令人痛恨,于是随着历史的演进,纣王在人们心目中变得一无是处,是一个只知道享乐而又惨无人道的暴君。

  然而,自春秋的端木子贡开始,历代不乏有识之士为纣王鸣不平。有人认为,纣王是一位胸怀大略的卓越政治家,他曾让摇摇欲坠的殷商王朝扭转乾坤并且一度处于中兴时期。纣王世世代代遭人唾骂,大概是应验了“胜者王侯败者贼”这句话,将纣王极尽妖魔化的徐仲琳也是以这种心态来写《封神演义》的。周王朝取代了商朝,也取得了对历史的解释权,即美化自身丑化纣王的权力,纣王的许多罪名都是西周统治者强加的。《封神演义》对纣王的描写更是空穴来风,有悖于历史事实。纣王是个巨过掩功的历史人物,从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来看,应该说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贡献的帝王。

      记者在淇县采访时,当地史学界人士引经据典罗列出了古今各方面人物对纣王的评价。早在春秋时代,孔子的高徒子贡就说:“殷辛之过假于夏桀之过也”,“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子贡认为,纣王不像夏桀那么坏,讨伐纣王的人害怕坏名声落到自己头上,所以极力宣扬自己而诋毁纣王。孟子也认为纣王“故家遗俗,流风善政”。宋代大学者朱熹说齐国“民苦虐政之甚,异于纣王之犹有善政”。

      1959年,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到访安阳时也曾赋诗为纣王鸣不平:“偶来洹水忆帝辛,统一神州肇此人。百克东夷身自殒,千秋公案与谁论?”在郭沫若看来,纣王平定东夷,保卫了国家安全,创立了中华民族统一的基业,是统一中国的最早奠基人。他解放了大批奴隶,把华夏文明传播四方。纣王死后却背上骂名,应该有人为他说说公道话。郭沫若还赋诗曰:“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须。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

      在淇县的采访中,记者曾听当地人说,纣王在前三十年是个有道明君,后半生是个昏君。此种说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总之,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殷商王朝最终在纣王手中灭亡了。

       来源:淇滨晚报2007-12-12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