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卢楠诗酒傲公侯

作者:陈志付

 


卢楠后裔珍藏的清朝光绪甲午年重印的《蠛蠓集》


 卢楠后裔、清朝拔贡卢逢瑞的书法作品

浚县城关镇西街村卢家“蠛蠓家风”的门额,为我国著名书法家肖劳先生题写

  中国古典名著《金瓶梅》问世以来,后人对其作者的研究产生了诸多学说,其中,“卢楠说”具有广泛影响。

  著有《蠛蠓集》五卷的明代文学家卢楠(1507年~1560年),生性耿直,嗜酒如命,自称浮丘山人,且恃才傲物,愤世嫉俗,连县令都不放在眼里,终因此蒙冤。在狱中,卢楠依然赋诗抒怀,表现出文人的铮铮傲骨。

  10月18日,记者在卢楠故里浚县城关镇采访时了解到,已故著名书法家、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肖劳先生十分钦佩卢楠,曾亲手书写“蠛蠓家风”四字赠予卢楠后裔。

  ◆怪才卢楠“才压江南”   

  明朝正德、嘉靖年间,浚县有个大才子名叫卢楠,当地人称其为卢太学。卢楠自幼才华横溢,诗词曲赋出口成章,后来赢得了“才压江南”的美誉。

  卢楠明正德二年,卢楠出生在大名府浚县一个殷实的家庭,他的故事在浚县城关镇至今仍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当年的卢氏家族拥有良田千顷,仅后花园就占地数十亩。卢楠从小才思敏捷,读书过目不忘,到了十五六岁时,诗词曲赋无所不通,落笔千言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五卷本《蠛蠓集》问世后,卢楠名气飚升,成为黄河以北地区有名的才子。

  在浚县城关镇西街村,村民们向记者讲述了卢楠与江南才子对诗的故事。有一次,两位江南来的才子进京赶考后返乡途经浚县,夜宿县城。两位才子得知这里有位大名鼎鼎的怪才卢楠,生性耿直,喜爱结交文朋酒友,且恃才傲物,连县太爷都不放在眼里,于是决意登门造访,想见识见识这位怪才。平日卢楠家里“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但凡成为座上宾的,必是一醉方休,否则别想离席。遇到性情相投的知己,卢楠定要挽留家中讨论文章,畅叙衷肠。卢楠见到两位江南才子后热情款待,一阵推杯换盏后,卢楠觉得两位才子乃性情中人,便邀请他们住在了家中。

  第二天,卢楠陪两位才子荡舟卫河,游览浮丘山。两位才子触景生情,每到一处便即兴作诗,并请卢楠作答,卢楠对答如流,令两位才子敬佩不已。他们登上浮丘山碧霞宫转角楼时,卢楠见卫河绿柳摇曳、轻舟荡漾,遂赋诗一首,并请两位才子作答。只听卢楠吟道:

  (nìng)(nì)一小舟,

  (pìng)(pā)水上游。

  (niū)(niè)东西走,

  (pǔ)(tēng)来九州。

  吟罢,两位才子面面相觑,竟答不上来。临别时,卢楠的才华让两位江南才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说:“自古都说江南出才子,岂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幸结识了才压江南的卢楠。”

  从此,卢楠“才压江南”的美誉在民间广为传颂。   

  ◆生不得志 自比蠛蠓   

  卢楠一生恃才傲物,经历坎坷,他给自己的评价是“志行狂简,言多激越”。青年时期,卢楠因才华出众而自命不凡,也曾多次科场应试,立志谋取功名。但其文章不循旧例,任其满腹经纶却不得赏识,于是告别科场,整日与文人骚客说文论道、吟诗作赋,纵情于山水之间、杯酒当中。

  不仅如此,恃才傲物的卢楠还引起了知县汪岑的忌恨,汪岑捏造杀人罪名,让卢楠饱受了十年牢狱之灾。在押期间,汪岑唆使狱吏对卢楠频施重刑,使卢楠身上多处溃烂又无法医治,而且卢家连遭匪盗抢劫,房屋被烧,父母不堪忍受相继离世,卢楠幼子也不幸夭折。但这反倒激发了卢楠的创作热情,他在狱中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文赋。回忆狱中生活时他写道:“比年来,桎梏无昼夜,或为文赋,腹稿成则请于司圜氏,解刑而后书,已,则复刑。”

  后来,卢楠将自己的五卷文集取名为《蠛蠓集》。在卢楠后裔、浚县城关镇卢允诚家里,记者见到了卢家珍藏的清光绪年间重印的《蠛蠓集》。从《蠛蠓集》的自序中,可以看出书名有三层含义:一是蠛蠓洁身自好,不像蚊蚋之类出污浸秽;二是蠛蠓栖身于蓬茨藜藿,弱小孤单;三是卢楠蒙冤入狱,申诉无门,正像“蠛蠓之厄燕吭,罹蛛网,振其音而喑喑者”。可见《蠛蠓集》表达了卢楠生不得志、愤世嫉俗的愤懑之情,也是对封建官场和司法制度的控诉。   

  ◆孤傲自负 蔑视权贵

  卢楠性情豪爽,喜好饮酒,行为放荡不羁,文风不拘一格,在达官贵人面前亦我行我素,人们因此称他为“怪才”。在浚县,至今流传着怪才卢楠诗酒傲公侯以及因此入狱的故事。

  这一年,浚县新任知县汪岑到任。汪岑出生江南,年少得志且才气不凡,能诗能文又好饮酒。得知本县有个“才压江南”的怪才卢楠,而且还酒量过人,便派人请卢楠到县衙相聚。可没想到,卢楠不像其他秀才那样把县太爷的邀请当成莫大的荣耀,多次邀请竟遭婉拒,他对知县派来的人说,自己乃一介书生,从来不入官门。以前时有权贵相邀,也都被卢楠拒绝,他自然更不会把一个知县放在眼里。

  屡次被拒,汪知县只好派人到卢家下帖,约定时日登门造访。卢楠对汪知县的才气并不看好,但觉得这次不便再拒,于是问县衙来的人:“汪大人的酒量如何?”来人答:“不清楚,只是常见大人喝了一夜的酒也没有醉过。”卢楠一听新任知县爱喝酒,便说:“家院梅花正旺,请汪大人明天过来赏花饮酒吧。”不料,第二天汪知县有公务在身,让已经备好酒菜的卢楠空等了一场。

  数日后,汪知县又派人来到卢家,要求再约时间登门造访,卢楠打发来人说:“请汪大人明天来喝酒吧。”可不巧的是,第二天汪知县又因老婆难产再次耽误了与卢楠的约会。此后,汪知县又一连五次爽约,到了第六次,汪知县派到卢家的人回来说,卢楠收下帖子在家等候。卢楠想,这位县太爷屡屡爽约,这次大概还是来不了,于是便独自一人喝起酒来。谁知这次汪知县真的来到了卢家。见到卢楠时,卢楠早已醉得不省人事,正趴在桌子上酣睡,家人连呼数声才将其唤醒。卢楠在醉意中听说汪知县来了,见汪知县还带了一帮随从,耀武扬威很是威风,一股狂傲之气顿时涌上心头,张口骂道:“汪知县算个什么东西?!狗都喂过了他还来干啥!”骂完,还吩咐下人拿起扫帚打扫院子。

  汪知县受到这般污辱,不由分说便打道回府,一路上把卢楠骂个不停,边骂边说:“说你卢楠才压江南我并不介意,但今天竟敢连我这个从江南来的县太爷都不放在眼里,今后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汪知县从卢家回来后,开始挖空心思整治这个“才压江南”的卢楠。不久,卢楠家的一个佣人因故丧命,汪知县于是捏造了一个罪名,将卢楠投进了监狱。10年后,陆光祖接任浚县知县,卢楠好友、明代“后七子”之一的谢榛向陆知县陈述了卢楠冤情,陆知县经过明察暗访,终于澄清了真相,卢楠方才出狱。   
  ◆《金瓶梅》作者“卢楠说”

  卢楠的才华和经历,让一些学者将他与我国古典名著《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联系到了一起,进而有学者认为“兰陵笑笑生”就是卢楠。

  自《金瓶梅》问世以来,其作者始终是一个难解的谜,学术界提出的推论和猜测达数十种,其中“卢楠说”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说法。

  提出“卢楠说”的依据是:一是清康熙四十七年《金瓶梅》满文本序所言:“此书乃明朝闲散儒生卢楠斥严嵩、严世蕃父子所著之说,不知确否?”卢楠是明末著名的“广五子”之一,是王世贞的高足,著有《蠛蠓集》五卷,又出生和成长在浚县,熟悉《金瓶梅》中描写的与浚县、临清一带相似的社会风情和市井生活。二是卢楠的诗文与《金瓶梅》中的诗文风格相似,酷似一脉相承。三是卢楠经历坎坷,年轻时科场失利,后来又蒙冤入狱,具有创作《金瓶梅》所需要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四是卢楠生性耿直,不畏权势,被世人称为怪才,符合《金瓶梅》作者的性格特征。五是卢楠被营救出狱后游历四方,了解《金瓶梅》中所涉及的多种地方语言。

  当然,卢楠与“兰陵笑笑生”究竟有无关系,仍待进一步研究。   

  ◆书香门第之“蠛蠓家风”

  上个世纪80年代,居住在浚县城关镇西街村的卢楠后裔卢允诚收到了一份寄自北京的珍贵礼物,时年89岁的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肖劳先生寄来了他亲笔题写的“蠛蠓家风”的条幅,以表达对明代傲骨铮铮的文学家卢楠及世代以书香门第著称的卢家后人的钦佩。在卢允诚家里记者看到,“蠛蠓家风”四个大字笔力遒劲,一气呵成,后来卢家人把这四个字镌刻在了门额上。

  自卢楠以来,卢家后人秉承卢楠遗风,世代以诗书为重,秀才、拔贡多有所出,卢楠后裔卢逢瑞曾为光绪年间拔贡,浚县人至今仍称卢逢瑞为卢拔贡,据说卢逢瑞精通文史,擅长六朝书艺,先后担任陕西华阴县正堂、同州州判等职,一生治学严谨,门生多达千人。卢逢瑞去世后,弟子们在浚县为其树碑,表达对恩师的感念之情,清朝拔贡邢藉生还特意为卢家题写了“拔贡”的匾额。

  据浚县当地人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河南省首家县级博物馆在浚县成立,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就是卢楠的后裔。   (线索提供:谷坤) 
     来源:淇滨晚报2007-10-24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