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高峡平湖树丰碑—— 盘石头水库建设纪实

作者作者:姚菊泉 李志刚


 

07-08-08 07:02:13 
 


姚菊泉 摄  

  2007年8月7日12时,盘石头水库水位上升到203.6米高程,自6月29日下闸蓄水以来,水库蓄水已达1350万立方米。大坝伸展巨臂,峡谷敞开胸怀,河水像一匹匹光亮的绸缎,顺着千沟万壑,徐徐铺向两岸。经过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被全市人民誉为“生命工程、振兴工程”的盘石头水库全面建成,整个库区呈现出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观。
  
  “你们在干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你们的贡献是历史性的,市委市政府要给予嘉奖”

  对于鹤壁人民来说,盘石头水库的重要意义难以用语言表达。

  发源于陕西省陵川县方脑岭的淇河浩荡东流,它滋养着一片富饶的平原,又不时暴虐地席卷两岸。多少年来,素被称作“母亲河”的淇河在鹤壁人民的心中既是秀美温柔的,同时又是无情残酷的。

  说她秀美,是因为她清甜的河水滋润了鹤城大地,诗经中“淇水滺滺,桧楫松舟”的诗句千古吟唱,淇河两岸旖旎的风光令人陶醉。因她的秀美,在唐朝就引来了大诗人李白的吟唱:“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说她无情残酷,是因为每遇暴雨,铺天盖地的洪水便肆虐而下,冲垮了淇河儿女辛苦建立的家园。淇河流域处在太行山迎风坡,为暴雨多发地区,是卫河洪水的主要来源地,汛期洪水峰高量大,来势凶猛。国家在卫河流域设置了7个行滞洪区,我市境内就有5个(良相坡、长虹渠、白寺坡、共渠西、小滩坡)。每遇大洪水,自然行洪一坡倒一坡,形成“滚动式”灾害,给卫河下游行滞洪区群众带来深重灾难,历史上即有“淇河闯祸、卫河遭殃”的说法。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建国以来,淇河就有3次大的洪灾。1996年8月的洪水就给鹤壁人民造成了近10亿元的损失。行洪严重制约了滞洪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洪水无情,同样可怕的还有干旱。淇河是我市赖以生存的唯一地表水源,而过境水利用率仅为21%。据气象部门的专家介绍,我市位于半干旱丘陵地带。淇河水量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相差极大。以1998年为例,6月至9月份,降水量为504.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9%,然而9月至11月份则持续干旱,平均降水量尚不足4毫米。1992年,全市缺水1.94亿立方米,工业减产3亿元,农作物减产70%,其中6万亩农田颗粒无收。

  由于淇河落差较大,过境水量虽多,因没有调蓄工程,无法利用,形成干则旱、雨则涝的自然窘态。

  早在1953年,就有水利专家提出在淇河中游建设盘石头水库的设想。河南省水利设计院朱太山副院长说,1953年开始论证盘石头水库时,是作为海河流域的防洪体系来考虑的。如果淇河防洪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山东乃至天津的防洪。盘石头水库的设计经过了好几代水利人,搞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市历届领导都十分关注盘石头水库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水库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1997年,时任市委书记的李新民把建设盘石头水库摆上了重要日程,非常关注水库的立项、设计、争取资金,直到开工建设,关键时刻亲自跑国家有关部委,多次向省政府汇报。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2003年,王训智任市委书记后,十分关注水库的建设,高度重视移民搬迁工作,重大问题亲自过问,与移民村群众亲切座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市长李培育把水库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经常到施工现场察看,协调处理资金和移民问题。水库建管局的同志和水库的各方建设者奋战在工地上,春夏秋冬,不分昼夜,顺利完成了这项伟大工程。在王训智书记按动下闸蓄水的电动按钮那一刻,他们怎能不激动,怎能不欢欣鼓舞呢?

      “你们在干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你们的贡献是历史性的,市委、市政府要给予你们嘉奖。”市委书记王训智在下闸蓄水仪式上对盘石头水库建设者给予高度评价。他一再强调,水库是鹤壁人民苦盼了50多年的生命工程、振兴工程。盘石头水库的建设者是在干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他们的价值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市长李培育在下闸蓄水仪式上动情地说,盘石头水库下闸蓄水,翻开了我市水利建设史上光辉的一页,是全市的一件大喜事,必将为我市水利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提高我市品位和拓展发展空间上产生重大影响。

  奋斗了3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盘石头水库建管局干部职工和武警水电部队、河南水利工程一局的建设者们以及设计、监理、地质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凝望着俊秀挺拔的鸡冠山,掬一捧清凌凌的淇河水,百感交集、激情难抑,不少人情不自禁地流出激动的泪水。

  淇河盘石头水库是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我市的“命脉工程”。水库总库容6.08亿立方米,总投资10.33亿元。盘石头水库建成后,可削减淇河洪峰的60%,将卫河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保护下游288万亩农田及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的安全,缓解河北、山东、天津等地的防洪压力。同时,水库每年可以向我市提供1.35亿立方米生产生活用水,可利用水库发展旅游和水产养殖业,对促进我市乃至豫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工程不怕别人看”

  盘石头水库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也是我省首次大规模利用外资兴建的水利工程,采用的新坝型——面板堆石坝,工程设计难度大,施工技术要求高,加之盘石头水库库址地质条件复杂,要建设一座高标准、高质量,让人民放心的工程,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水库建管局马长顺局长深知,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建这样的工程对建管局一班人来说既是考验,更是挑战。没有经验不可怕,只要有科学务实的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切合实际的科学论证,并不断听取水利专家的意见,一定能交给全市人民一个放心的工程。

  于是,他们把各路专家请了一批又一批,各种试验做了一遍又一遍,施工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苦苦追求“质量最好、投资最省、效果最佳的方案”……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设计质量是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设计优化是最大的优化。

  省水利勘测设计院面对盘石头水库工程设计工作中的挑战,结合现场地质、水文条件、施工方案进行动态设计,及时解答和研究处理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优化设计方案。几年来,仅设计的图纸就数以万计。

  根据工程要求,需要打出两条泄洪洞和一条导流洞。设计专家认真分析研究了盘石头的地质情况,充分利用了鸡冠山下灰岩层较厚的有利条件,将导流洞与2号永久泄洪洞相结合,设计为“龙抬头”,一洞作为两洞用,相当于节省了一条洞的投资。水利部的专家还就昆明院提出的“早进洞、晚出洞”优化方案进行专题讨论,付诸实施后,仅此项工程就减少进出口开挖30万立方米,节约投资690万元。

  有了好的设计方案,还要体现在一流的施工中。在开挖坝基时,遇到了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的情况——坝底下竟有数米深的软泥石夹层!这将对坝基产生不利影响。

  按照水利部门的常规做法,坝基向下挖两米即可施工。

  但是,马长顺心里不踏实,坝基太重要了。他组织人员挖了两个探坑,结果,到7米以下仍是软泥石夹层。这样的地质条件能否建坝?带着疑问,马长顺领着建管局的相关人员风尘仆仆来到国家地球地质物理研究所,请专家论证,召开咨询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应采取的措施——像这样的专家咨询会,自水库开工以来,组织召开不下20次,内容涵盖工程建设目标、安全度汛、蓄水安全鉴定以及重大技术问题等。在当天的会议上,北京的专家指出,按照百年大计的工程考虑,应当对坝基深挖。

  多挖出17万立方米,就意味着要多投入数百万元。

  挖两米还是下挖7米,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官司”打到了省政府。

  在省政府组织的协调会上,马长顺以科学的态度、严密的论据,阐述了坝基对水库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开挖到理想的坝基,我要对工程负责,要对鹤壁人民负责。”最后,省领导采纳了建管局的意见,并再次请专家进行了论证。

  争论本身就表现了科学求实、民主求证的精神。每一次争论与思想的碰撞,都会使施工方案进一步完善。事实上,在盘石头水库的论证、可研、施工中,这样的争论是家常便饭。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同样在每个施工建设者身上闪光。

  面板堆石坝,首先是堆石。堆什么样的石头,怎么堆,可都是有技术含量的问题。施工部队副总工程师李虎章说:“我们首先从料源开始严把质量关,含泥量超过5%的石料一概不用。大坝中心填筑的石块,需要一层一层地碾压,用25吨自行震动碾,层层碾压,细细夯实,不少于8遍。”

  大坝混凝土浇筑出现裂缝,是水利工程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坝在混凝土浇筑初期,极容易出现一些裂缝。为攻克顽症,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围绕混凝土施工展开了科技攻关。他们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进行防裂技术试验,施工中保证每一道工序都做得非常精细。每个浇筑基槽内哪怕有一根草、一丁点儿杂物,他们都要认真清理掉。他们对面板的几何尺寸,总是计算了再计算,校正了再校正,直到准确无误再开始浇筑混凝土。经专家检查验收,盘石头水库工程质量优良,有些部分超出了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和施工单位都探索总结出了科研成果。武警水电部队一支队针对工程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涉及到的重大技术问题包括泥沙、泄洪消能、施工导流截流、高坝坝基与高边坡稳定等诸多方面。总工程师李虎章根据盘石头水库项目施工撰写的《垫层固坡新技术研究》等论文被国内权威杂志发表,并被水利部作为面板堆石坝的重要技术加以采用。水库建管局一班人著述的《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指南》一书被中国水利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国内同类工程的指导性书籍。设计和施工单位还创新总结出了人工制沙系统、防裂技术、滑模技术、阻力模板技术、次堆石区石料应用技术等等。外人看大坝,看到的仅是它的雄伟,而在水利专家眼里,它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坝”。

  “我们的工程不怕别人看,我们非常希望各位专家来看、来指点评说。”朱太山副院长对盘石头水库的工程质量底气十足,非常有信心。  

  “我们要对得起后人,对得起历史”   

  据水利专家介绍,像盘石头水库这样的大型水库项目,多数是项目争取、筹资、建设、移民各有一班人马,各有分工。但是盘石头建管局却集所有工作于一身。

  面对这一巨大、繁杂、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要在高质量、高标准、低定额情况下建成一流工程,特别是一些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一流工程的目标从哪里来? 

  他们的答案是从管理中来。建一流工程,保一流质量,不仅要有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施工,更要有一流的管理。

  传统的工程管理是“指挥部模式”,盘石头水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首座大型水利工程,从建设之初就严格按照现代工程建设管理的新模式、新要求,采用国家水利建设五项制度: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竣工验收制和合同管理制。此外还细化制定并实行了参建各方工程领导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等制度。

  项目法人责任制。盘石头水库建管局作为项目法人,对立项、筹资、建设、生产经营、还本付息全过程负责。建管局的同志既要把项目跑下来、签合同,还要把工程建设好。盘石头水库建管局从设计入手,对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投资进行严格控制,千方百计节约资金,提高投资效益。

  保证工程的质量,首先要把好施工队伍的选择关。建管局在选择施工单位时慎之又慎,严格执行《招投标法》中的相关规定,注重把好资格预审、评标和决标等环节,还创造性地实行了标前廉政调查和进场前先签订廉政建设协议书的制度,把质量保证的关口前移。通过严格的招标投标程序,最终使技术实力雄厚、有实践经验的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昆明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贵阳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北京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武警水电部队、河南省水利工程一局等单位承担了盘石头水库的监理、监测、建设等任务,聚集了全国水利界的精英。   

  搞好工程管理从节约每一分钱做起。工程建设之始,建管局党组就提出“以廉政促工程、以廉政带队伍”的要求。纪检组长苏朝晖对记者说:“要使‘重点工程重在廉’的理念深入每一位建设者的心中。”工地随处可以感受到“建廉政工程”的氛围,施工现场矗立着醒目的廉政警示牌,组织职工到看守所接受教育、举办廉政漫画展、定期警示教育学习等让“全市人民在关注你”的声音始终响在每位职工耳畔。面对投资10多亿元的工程,建管局一班人严把资金支付关,实行了“资金支付流程制度”:每一批资金支付从工程科、计划合同科、质量安全科、财务科逐层把关,然后送局领导审核,超过10万元的大宗资金还要由分管市领导审批,变传统的“由上到下”为“由下到上”审批模式。

  建管局领导首先做到了严格要求自己,小到礼尚往来,大到工程开支和选择施工队伍,他们都严格按规定办事。建局之初,他们就主动邀请检察部门的工作人员进驻,成立了工程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同时,他们还在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成立了相应的预防犯罪机构,并建立了礼品上缴制度、廉政协议书制度、保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有效地堵塞了漏洞。2004年,国家审计署对盘石头水库工程进行了审计,认为水库建管局规章制度完善,资金管理严格,建设程序规范,工程质量优良。

  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要落实到每个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他们的考核体系中,工程追求的不仅是合格,优良率才是考核的标准,经得起历史考验才是工程追求的质量目标。

  与国内许多水利工程不同的是,盘石头水库建管局联合监理单位对水库项目实施适时跟踪检测,严格检查验收。每个部位由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初验、最后建设四方联合进行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不仅要求相关单位按规定整改,还要追究相关责任,关键部位要请纪检、检察部门介入调查。在跨溢洪道桥南桥墩浇筑过程中,发现有混凝土不凝固现象,建管局邀请纪检、检察部门介入调查,结果系施工中铲入泥土所致。为此,他们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还以此为戒在全局进行了反思。 

  施工的主力——武警水电部队从第一天进驻施工现场开始,就把规范管理、科学施工、树立形象的要求变成每一位参战将士的心中准则。

  “如果我们不能交出一座高质量的大坝,就对不起后人,对不起历史。”马长顺斩钉截铁地对同志们说。 

  按照马长顺的要求,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必须有建管局的同志认真检查认定。钢筋绑扎的间隔行不行、根数够不够,必须一个一个现场检查、验收签字。在溢洪道回填验收时,工作人员韦乾蹬住边坡台阶,脚下就是200多米深的悬崖,一点一点攀上去。总会计师原国平一次验收面板,上了高度40米的软梯后,软梯不停地摆动,令人胆战心惊。施工单位的同志看到建管局工作人员的认真劲儿,心里非常佩服,也十分感动。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最大的利益,也是最好的工期!”这是工地上人人都熟知的道理。安全是搞好工程的保证,他们一直把安全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几年来,这么大的工程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工程优良率达到90%以上。  

  “工地就是我们的家”

  大坝的每一方土石、每一颗螺丝钉,都是用一滴滴汗水铸成的。水库建管局和施工单位的建设者以工地为家,以水库为家,为了工程,为了水库,他们舍弃了很多,吃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们实在无法在这有限的篇幅内讲述盘石头水库施工建设过程中那无尽的故事。

  单说文件,开工报告批复前的一年多时间,给国家、省有关部门报送的文件就达180多份,平均不到两天就需要一份文件。马长顺一天深夜干完工作,走到家中,腰腿疼得上不去楼,他只好给家人拨打电话,最后被搀扶着回到家中。 

  1999年与日本技术考察团进行的日元贷款谈判,让所有当事人都难以忘记。当时日本计划先派技术考察团检查一下盘石头水库建设的技术是否可行,而后再派政府考察团全面评估。

  当时参加谈判的人员住在郑州未来大酒店,上午与日本人谈的,下午就得全部用英文、中文译出来放到桌上。为了节约资金,水库建设方参会的同志十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彻夜灯火通明,埋头苦干,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所需材料。

  日本考察团的成员无意中看到了建管局工作人员的房间,被他们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感动。

  正是这一幕,促使考察团成员后来在会上对时任副省长的王明义说:“看到你们的材料和工作态度,我们可以告诉政府考察团,他们不用来了。”

  有一次马长顺发烧,几天不退,身子像散了架一样,走路都发飘。但晚上他给家里打电话仍是那句话:“工程进展顺利,我一切都好。”得知大坝的工程进度放缓,他匆匆在食堂吃了几口冷饭,便跳上越野车:“去工地!”

  崇高的人格也出生产力。他麾下的一帮人,看见自己的局长如此身先士卒,也只争朝夕,挥汗苦干。

  到建管局工作10年之久的副局长徐增建说,当时的水库现场还是一片荒地,办公就在工地上,山里的冬天特别冷,每天早晨,穿上工作鞋先要跺几分钟脚。刚来时觉得空气新鲜,工程开始施工后开山炮声隆隆,施工机械的轰鸣声拌杂着飞扬的粉尘,在山沟里天天都是一脸土。

  “刚毕业的大学生,总想干个大工程,谁知道一头钻进了山沟里,一呆就是9年。”对于新来建管局的一批大学生来说,驻进水库施工现场就开始了辗转租房的生活。先是在大河涧乡一个镁厂,后又到谭峪村,最后到盘石头村,大家的家就是水库。

  1999年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的韦乾,天天背个漆筒到处画线,然而,刚来时他对加班却非常不适应,后来才渐渐适应,“现在不加班反倒觉得不舒服。”生活不便,方便面常常是他一日的主餐。

  一个人待在山沟里,一天两天可能觉得新鲜,但10年坚持在山沟里就需要耐得住寂寞。相对封闭的环境、紧张的工地生活,与年轻人朝夕相处的就是单调的技术参数和为之倾注心血的工程。

  利用外资需要编标书,标书多数是用英文编写的。请人编写要增加费用,建管局的同志一咬牙,自己编!然而,编标书却非常不易,涉及英语、机械、工程技术等多门学科,就是学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也至少得两三年才能够完成。外资科的王雷、吴志强、张淑泼硬是为了攻克这道难关,着了魔似的学英语、钻研技术,一手翻着词典一手编写,经常一夜又一夜地加班。各种数据记了两大本,查阅到小松和日立两个牌子的挖掘机的臂展精确度到1厘米。

  办公室的李英上午10点要举行婚礼,直到早上8点多,连夜加班的她才被花车接走。移民科的刘萍萍,生孩子的当天还在办公室加班。搞水利多年的副局长赵秀民长期坚持在工地一线,岳父生病住院没时间去看望,水库下闸蓄水前两天,家里传来岳父病危的消息。

  类似的事例还可以举出一大堆。这种艰辛已经化作一种高尚的水库情结,他们是在用心去建设盘石头水库,把情感融进了盘石头水库。

  武警水电一支队鹤壁项目部主任梁宗琪,被称为“羊湖铁人”。这个美誉是在雪域高原的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时受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在大坝石方填筑的日子里,他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运动鞋。一位值班干部看他近些天有些“发福”,不经意间摸了一把他的后背,觉着里面一圈圈地鼓起,撩起衣襟:胸腔周围布满了心脏诊断治疗仪器。面对人们的劝阻,他只撂下一句话:“我要像钉子一样钉在大坝上。”     

  主料场石料夹泥层太厚,开山取石时正值高强度的施工季节,每天至少需要爆破2万立方米的石料才能保证大坝大面积填筑强度的要求。高级爆破工蔡耀林在料场搞爆破作业一干就是3年半,放点、装药、连线、堵孔、警戒、爆破一条龙。在爆破工作紧张时,他一个人扛4袋炸药上山。身背100公斤重的炸药在陡峭的山坡上爬行,他黝黑的皮肤脱了一层又一层。

  最危险的一节莫过于在导流洞开工时对鸡冠山裸露的危岩的处理了。鸡冠山山高坡陡,北坡近乎直立。为处理掉突起的岩石,水电官兵在山顶用一根绳子将蔡耀林吊到距地面200多米的高度,重现了当年修红旗渠的感人场面。

  正如梁宗琪所说,鹤壁项目部的官兵在困难面前敢于挺直脊梁,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输水洞是由省水利第一工程局承建的。在黑黑的隧道里铺设钢管,要使直径3.5米的钢管主线定位误差不超过5毫米显得异常困难。项目经理徐庆河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深入一线,精益求精,反复核对甄别各种数据,提前28天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我们的工作都不是论小时论分钟的,而是论秒来干的。”为了赶工期,工人们吃饭都在工地上,领导们更是轮流值班,盯在现场。为了抢工时,他们连续两天两夜未曾合眼,一直坚持在一线的工作岗位上。测量工程师谢俊国在一次测量地形时被毒刺扎了小腿却全然不知,直到后来小腿大面积发炎才发现。

  脚踏实地、实干苦干的奉献精神在每个人身上闪光,筑成了盘石头水库的又一座“精神大坝”。移民村的房屋全部推为平地,当库区不再呈现车水马龙的盛景,当历史的背影渐行渐远,唯有鸡冠山的晨风夜露,铭记着水库建设者奔波、忙碌的身影。   

  “你给移民群众做点事情,他们会永远记住你。每每想到这些,我们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盘石头水库何止属于建设者?它属于全市人民。全市人民群众特别是移民群众和全市各个部门广泛支持、积极配合、不畏牺牲、甘于奉献、团结互助,谱写了一曲团结互助的时代交响曲。

  移民被称为世界级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型水利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盘石头水库也概莫能外。

  水库的建设,意味着13.3平方公里的土地将沉入水底,意味着将淹没涉及我市和林州市的耕地6464亩,房屋53.05万平方米。其中我市7个行政村8869人和林州市5个行政村6863人,共计15000多人将告别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这同时也意味着淇河的子孙走出了闭塞的大山,在新的家园开辟新的天地,走向灿烂的明天……

  然而,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盘石头村搬迁的前夜,不少村民躺在自家的土窑洞里一夜没有合眼,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这里有他们的欢乐,有他们的烦恼,这里是他们生活的家园,祖祖辈辈在这里一代代繁衍,直到今天。可是,明天他们就要离开这里了,而且是永远永远。更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在即将离开家园之际,从车上跳下来,围着院子里的石磨久久不肯离开……

  “说实话,俺真不舍得走,俺村前有河后有山,每到夏天可以到河里捉鱼虾,到山上挖药材,捉蝎子,生活虽比不上山外,却也舒坦自在。移到其他地方,生活难以适应不说,还要亲手扒掉自己盖的房子,砍掉自己栽下的果树,咋能舍得?”现已移到浚县农场的大宽河村村民刘金海如是说。但真到了移民搬迁的那一天,他还是挥泪爬上了房顶,动手拆房。

  小宽河村的张海山在动员初期还同两个移民干部吵架,听了移民干部耐心解释后终于吐露心声:“俺不是真的不想走。”在随后的移民搬迁中,他不仅自己率先扒掉了房子,还做起了其他群众的工作。

  离开难舍难分的故土,亲手拆掉祖祖辈辈居住过的老屋,砍掉自己亲手培育起来的果树……这,就是我们朴实可敬的人民群众!他们也有困难,但关键时刻晓得哪头轻哪头重,晓得在党和政府需要他们牺牲的时候,自己该做些什么。

  舍小家,顾大家。深明大义的是移民,无私奉献的是移民,可亲可敬的是移民,值得大书特书的是移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牺牲再次印证了这个真理。

  当然,使移民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还有吃苦在前、忍辱负重、默默奉献的移民干部。 

  移民干部们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不少移民干部虽与孩子住在一起,可经常是十天半月也与孩子见不上一面,早上出门时孩子还没有醒来,晚上回家时孩子已经睡熟……

  在淇滨区移民局当局长,后又到市移民办当副主任的赵峰怎能忘记,为了移民的搬迁安置,库区移民干部风里来雨里去,走家串户,帮助移民建房迁居,许多人累倒在移民工作岗位上。

  盘石头水库建管局移民一科朱心武科长搞移民工作6年,根据心得编写了十几万字的规划资料和移民有关政策,为做好移民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移民干部的努力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移民工作,宣传先行。他们把移民政策宣传到各家各户、宣传到每个人。在移民干部眼里,没有什么“扯皮户”、“钉子户”,只有“特殊情况户”。他们一户一户登门拜访,了解每一户的家庭情况,送文件,讲政策,填表格,确定安置方式,算资金账,仔细询问每一种情况的来龙去脉,认真倾听群众反映的意见、困难和要求。

  尽管移民干部对移民工作的难度早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当他们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走进每一户移民家中时,冷板凳、冷面孔、冷话语还是不时向他们袭来。

  原郊区的移民干部田凤祥、谷改花、吴运河三位老同志对此记忆犹新。他们家在当地,又来动员移民搬迁,一时不理解的移民群众当面指责他们“吃里爬外”,是“叛徒”。

  一件事情改变了群众的看法。2003年5月份正是移民建房的大忙时节。由于电压负荷过大,移民村的变压器夜里十来点钟被烧坏了。此时停电,无法照明,挖掘机、电夯、搅拌机都无法运行,而此时好多户的水泥已经拌好,不及时使用就会凝固。

  移民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三位老同志连夜跑到电业部门。天黑路滑,他们多次跌倒,回到村里时已是满脸泥巴。年龄稍大一点的老田更是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朴实的山里人说不出更多感谢的话,几个曾经和移民干部闹过别扭的小伙子紧紧握住三个人的手不放。

  “你给群众做点事情,他们会永远记住你。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三位老同志对移民工作至今难以忘怀。

  正如盘石头水库移民二科科长王永平所说:“我常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和移民交换看法。假如我是移民,我会怎么对待、怎么处理,有时候甚至感觉到自己就是移民中的一员,和他们同喜同忧,同甘共苦。”

  在移民干部眼里,要做好工作,就要耐心细致,就要情系移民。“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在这里得到最朴素的诠释。

  往往在移民工作推进的关键时刻,王训智、李培育等市领导总会踩着泥泞来到现场。

  特别是跨地区移民最为困难的阶段,王训智书记亲自与省和安阳市有关部门联系,取得支持。移民方案如何制订,王训智书记都亲自指挥,有力地推动了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李培育市长亲自到移民村,看规划、定方案,要求十分具体,重大问题亲自出面解决。

  马长顺局长说,王书记、李市长的重视和亲自指挥是移民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不仅市委、市政府对移民冷暖必问,有难必解,更有浚县、淇县特别是浚县农场的农工敞开怀抱,热情接收安置了库区移民,对移民的生活给予了妥善安置。淇滨区、大河涧乡政府等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水库建设时期,不少人来水库慰问,还有人给马长顺写了热情洋溢的信。信中对盘石头水库建设者的赞美、对工程建设的期望,使老马读后百感交集,久久说不出话来。

  正是有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有了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有了移民群众的巨大牺牲,有了广大建设者艰苦卓绝的顽强拼搏,才奏响了这一曲动人的时代交响乐,筑起了一座历史丰碑。

  人们不会忘记,为了顺利解决移民问题,安阳市、林州市有关部门和移民群众表现出以大局为重的协作精神。

  人们不会忘记,那一步三回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的上万库区移民群众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人们不会忘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盘石头水库工程的关怀与厚爱,他们的盘石头情结是那么深沉,那么悠长。

  当巍峨的盘石头水库大坝在建设者披荆斩棘、削山截岭的不懈努力中拔地而起时,当奔突肆虐的洪水开始按人们的意愿造福人民时,当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观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看到了一种与盘石头水库工程相生相伴的伟大精神,那就是:以建一流工程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因地制宜、勇克难关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和谐奋进的团队精神;耐心细致、情系移民的爱民精神。

  是的,建设者不仅用钢筋水泥和汗水筑起一座水利工程,更筑起了一道新的精神大坝。盘石头水库将嵌入鹤壁的记忆,渗入鹤壁的骨骼,化成时代的绚丽长虹,涵养成一种深邃的盘石头水库精神,凝聚起加快建设新鹤壁的强大动力!

       来源:大河鹤壁网 

盘石头水库蓄水达到 198米高程

07-07-27 07:05:39 

 
 
  7月25日,盘石头水库蓄水达到198米高程。水库自6月29日下闸蓄水以来,水位上升了11米。图为当日记者拍摄的库区景观。 赵永强 摄
 
  
,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