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五岩山:涅槃重生的千年名山

作者:刘炳强

     

 

 

                                                       孙思邈像

   位于鹤壁境内的五岩山,古称苏门山,当地人俗称巫山,属太行山中部乌山山系支脉,山势险峻,遍布奇石怪木,是一座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人间仙山”。隋唐时期,药王孙思邈曾隐居于此,留下了“药王洞”、“练功石”等众多遗迹,因而又有“太行药库”、“五岩神山”的美誉。千百年来,五岩山历经沧桑,发展过程起伏跌宕……

  【蒙昧期】

  古人类的“山顶家园”

  2002年,景区工作人员在整修五岩山药王洞时,意外在洞内淤泥中发现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其中有数量众多的兽骨、人骨、石器、火灰遗迹等,初步判断可能属于数十万年前或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址。2007年4月,在五岩山北段张陆沟偶然发现的一个天然溶洞中,也发现了一些明显有加工痕迹的锥形石器和骨器。由此判断,这里很可能是原始部落由山区向平原过渡时期的一个生活区。联系到距离五岩山不足20公里的安阳县善应镇“南海猿人”遗址,五岩山发现的史前人类活动遗迹极有可能是“南海猿人”的一支。

  五岩山地处洹河、淇河流域交汇处,又是羑、汤两河的发源地。从古人类由山地向平原、河流迁徙的规律来看,这里可能是古人类曾经的“山顶家园”,并极有可能被以后的考古发掘所印证。

  【孕育期】

  “皇家鹤苑”与战略要冲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邑(今安阳市小屯村),五岩山距离殷都30公里,是殷人祭祀、游览的胜地。此外,纣王最早囚禁周文王姬昌的地方也可能就在五岩山一带,至今五岩山下还有一个名叫姬家山的村庄,可能与周文王姬昌有关。

  西周成王初年,管叔、蔡叔及纣子武庚叛乱,周公旦奉命讨伐武庚,杀管叔,放蔡叔,封武王弟卫康叔为卫国君,都城设在朝歌(今淇县)。卫懿公荒于朝政,好鹤成癖,封鹤为“大夫”,在五岩山一带大规模养鹤,五岩山及鹤山一带因此成为卫国的“皇家鹤苑”,直至公元前660年卫国灭亡。

  春秋时期,五岩山一带隶属晋国,为晋国重要的城邑——中牟(因建于中山、牟山之间而得名,中山、牟山至今犹存)。公元前425年,赵献侯即位,开始在五岩山一带大规模建设新都城中牟。公元前409年,献侯死,赵烈侯继位,正式把都城由山西晋阳(今太原西南)迁至中牟,直至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其间经历三朝共39年。

  当时,五岩山作为崛起的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一度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初创期】

  名流荟萃的“文化名山”

  魏晋时期,五岩山文人荟萃,名士孙登曾在此隐居,阮籍、嵇康等人也曾游历于此。东魏时,五岩寺落成并开凿石窟,以此为标志,五岩山成为集宗教与文化之大成的文化名山。

  西晋泰始年间(公元266年~274年),音乐家、名士孙登避世隐修于五岩山,研习《易经》,弹琴吹箫。晋文帝闻之,遣“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前去拜访。阮籍少时曾到过五岩山,遇见孙登,与之谈太古无为之道,论五帝三王之义,皆无所动,阮籍对之长啸,孙登也只是莞尔一笑。待阮籍下山后,“隐者亦啸,若鸾凤之音”,阮籍归来遂著《大人先生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

  相传,魏晋名士嵇康也曾在五岩山从游孙登三年,并写下了著名的《养生论》。而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据此创作了《难嵇叔夜养生论》,后嵇康又作《答向秀难养生论》,文中“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后来被药王孙思邈接受并成为《千金要方·养性论》的主旨。如今,五岩山仍有“孙登洞”、“炼丹石”等遗址,千百年来香火不断。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后,五岩山很快成为佛教的一方净土。三国、魏晋时期建成五岩寺并开凿石窟,至东魏孝静帝时,已成为当地一座有较大影响的佛教寺院。

  五岩寺的建寺时间和规模如今已无从考证,仅知五岩寺石窟开凿于东魏永和四年(公元542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最早开凿的民间石窟群。这一时期的五岩山已经走向民间并逐渐世俗化,几经文人雅士、世俗民众鼎力建设,为以后奠定“文化神山”的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佛、道、儒三教并存的格局,对日后中国北方“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影响深远。

  【形成期】

  大唐药王的韬晦地

  唐朝初期是确定五岩山在中国医学史、宗教史上特殊地位的时期。

  唐贞观年间(约公元627年~640年),药王孙思邈东游太行,并开始长期隐居五岩山,在此采药行医,研习中华医学典籍,并写出了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如今的五岩山药王洞,传说就是当年孙思邈的起居之地。

  随着孙思邈的医术日益精湛,影响也逐渐扩大,直至受到唐王室的尊崇。公元636年,隐修于五岩山的孙思邈得知唐太宗患了眼疾,于是托相州安阳县尉崔科为太宗上了一道《进眼药表》(为我国历史记载最早的中成药方),唐太宗服用后病愈,此后与孙思邈结下了很深的个人友谊。史载,唐太宗曾召见孙思邈,赐谏议大夫官职,但孙思邈为研习医学不为所动,给唐太宗留下了深刻印象,亲书《题真人孙思邈颂》予以褒奖。直到唐高宗时,受朝廷召见孙思邈回到长安。

  孙思邈在五岩山韬晦十余载,在此写成了中国医药学史的巅峰之作《千金要方》。全书总结了古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收集了许多医论、医方、养生方法等,还记载了他的一些临床经验和采集的民间药方,对中国医药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发展期】

  初具雏形的“五岩神山”

  宋代,五岩山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主要有3个标志:历史文化名人由人向神发展;五岩山由太行名山向“五岩神山”发展;其建筑由山上向山下发展,并逐步成为公众朝拜的胜地。

  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九月五日,相州人赵永昌游历五岩山朝拜药王洞时留下的摩崖题铭,首次将药王孙思邈由人变成了神。此后,五岩山由孙思邈的隐修地逐渐转变为公众朝拜的圣地,以此为主线的纪念建筑体系也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元朝崇信道教,五岩山作为道教名山进一步得到发展。全真教“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的弟子李志方,遵从“以立观度人,将迎往来道众为务”的教旨,在五岩山栖霞谷创建了栖霞观,在山下的崔村创建葆光观,五岩山由此成为道教名山。传说,元宪宗年间,李志方设醮祈福于葆光观,出现万鹤翔集、鹤鸣九皋的奇观,传为佳话,并留下了鹤壁文化地标之一的“万鹤台”。

  自宋、金、元代以来,五岩山的知名度逐渐提高,信徒众多,在医学、宗教界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五岩神山”的文化定位初具雏形。

  【完善期】

  “一山一洞、两寺两观”

  建筑格局基本形成

  明清时期,五岩山掀起了宫观扩建的首次高潮。从现存遗迹看,五岩山的宫观建筑发轫于明,鼎盛于清,“一山(五岩山)一洞(药王洞)、两寺(五岩寺、寒岩寺)两观(栖霞观、葆光观)”的建筑格局基本定型。

  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五月,依靠民众的力量,五岩山及药王洞得到大规模修缮。明隆庆六年(公元1567年)元月,禅僧明旭游五岩山,对孙登洞进行了修缮,五岩山主体庙宇建筑初步完成,逐渐成为地方名胜。其间,户部主事李筵及、大同府同知魏大本等人相继前来拜谒并留下赞咏诗篇。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因暴雨造成山岩坍塌,在新洞沟发现了“仙人洞”,洞内有石床、石凳及炼丹用具。

  清代自乾隆一朝开始,以五岩山药王洞为主轴和最高点的五岩山庙宇建筑群开始大规模建设。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九月,“修真洞”、“养性洞”、“别有天地”一体三洞主体建筑建成。清道光九年至二十四年,重修药王洞,新建“大唐名医”、“安乐真人”石门一组,以及天爷殿和“汉精忠”庙,同时修缮了洞口拜殿。

  随着鹤壁陶瓷业的发展,四方客商纷至,五岩山下的崔村已发展为商贸集镇,葆光观的修缮、扩建工程因此大规模展开。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由道士樊清朝主持修建了宏伟壮观的大殿,万历年间又相继建成天爷殿及石雕香案、三宫殿等。清末民初时,葆光观扩建为上下两院,占地10亩,成为豫北名观。

  明清两朝是五岩山庙宇建筑的鼎盛期,其建筑规模和文化地位前所未有。

  【鼎盛期】

  涅槃重生的千年名山

  民国时期,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五岩山的基础建设基本停滞,其文化也误入歧途,被严重异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和“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受“左倾”思想影响,五岩山作为封建迷信残余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古建筑、石雕碑刻等被砸毁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五岩山重获新生,作为鹤壁历史文化名山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其管理建设也开始由民间信众为主转向以政府为主,进入民间自发保护与政府重点保护建设的“双轨并存”时期,使五岩山的开发建设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五岩山的保护与开发建设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1984年~2001年这一阶段,以民间自发管理与保护建设为主,政府帮助为辅。1984年,姬家山乡崔村沟村民郭保珍,广泛筹集民间资金保护五岩山名胜古迹,成为建国后民间保护、建设五岩山的第一人。1984年10月全省文物普查时,五岩山孙思邈洞及五岩寺石窟被重新发现并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1986年,五岩寺石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由市内外文物专家撰写的多篇有关五岩山历史文化研究的论著在国家及省级媒体刊发,引起社会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五岩山的保护和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1986年到2001年,新建了“鹤壁五岩山碑记”,修缮了天爷殿、大圣殿、老君堂、药王洞拜殿、大佛堂、观音堂、孙思邈隐居山门、汉精忠庙等建筑,一度冷寂的五岩山重新开始热闹起来。

  2001年至今,为政府主导保护管理和建设的阶段。随着社会发展,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利用政府的综合优势,适时接管以民间为主进行开发、建设的五岩山已迫在眉睫。2000年9月29日,五岩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揭牌暨孙思邈像奠基仪式,标志着五岩山进入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新阶段,拉开了五岩山产业化转型的序幕。

  2001年底,以部圳东为区委书记的新一届鹤山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首次提出了“建设旅游城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开始大规模建设五岩山风景区。自此,千年名山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为提高五岩山风景区的文化品位和建设水平,鹤山区先后斥巨资聘请省内外一流专家对景区进行总体规划,规划设计方案一次通过省级评审。为促进五岩山旅游景区综合开发,他们还进行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与此同时,开始利用财政资金和民间捐款,大规模投入到五岩山基础设施和主体景观建设中。2003年,五岩山景区山门、望鹤亭、药王大殿、月台等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整个新建筑群设计巧妙,气势雄伟,成为近年来全省仿古建筑的经典。2004年,连接鹤林线的五岩山风景区旅游专线公路建成,新塑了药王孙思邈雕像,并对外开放了东魏五岩寺石窟。此外,五岩山还被纳入全市旅游发展规划“一河两城三山”的大格局中,受到省内外旅游界的青睐和重视。

  太行山深处的这座千年文化名山——五岩山,尘封多年后横空出世,重新成为耀眼的“太行明珠”。 
  
      来源:淇滨晚报2007-11-21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