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五岩山景区导游词

作者:佚名

    2005-09-15 17:18:01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到我们鹤山区五岩山风景区观光旅游,我是 ,今天的讲解工作将由我来担任,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大家满意,使您的五岩之行成为一次美好而难忘的旅程。 
现在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五岩山的概况。
      五岩山,古称苏门山,是我国的一座历史名山,海拔574.4米,属于太行山系,总面积十多平方公里,因山有五谷,突起五峰,故曰五岩。关于五岩山的名称由来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一说因山上有五个比较大的洞窟(包括药王洞、孙登洞、白仙洞、黑仙洞、佛头山洞),另一种说法等到了药王洞里我再告诉大家。
据碑文记载,古之五岩,茂林修竹,松柏参天,鹿鸣鹤翔,燕舞莺歌,花草森森,涧水淙淙,风景如画,有传闻讲五岩山乃殷纣王狩猎之地,卫懿公养鹤之场,历代多有名士高僧、文人骚客如晋代的孙登、阮籍、嵇康等揽胜驻足于此,长啸短歌,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对此,有明魏大本诗为证:“苏门南望 回,嵇阮为谁来”。更有甚者,大唐名医、一代药王孙思邈曾于公元670年前后隐居五岩山采药炼丹、著书立说、治病救人,在当地留下许多美好故事与人文佳话,诸如神医治虎、妙手治龙、一针救二命等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五岩山上至今仍留有药王隐居处、炼丹处、著书阁、藏药库、晾书台、练功石、捣药臼、撵池、杏林等药王孙思邈的众多遗迹、遗存,而且较好的保存了药王当年隐居五岩进行行医、采药、炼丹、著书活动的原状,且有宋、金、明、清等多代纪念药王的碑石摩崖,具有极高的中医药学文化研究价值,五岩山也因此被称为“药学圣地”。可以说,百年来,五岩山之所以游客不断,除了她优美的自然风光魅力吸引外,最重要的还是那厚重的文化底蕴,在五岩山行走,一不小心您就会与历史重逢,就会与古人对话。
      五岩山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40余处,其中最为突出的要数药王洞(即药王隐居处)、五岩寺东魏石窟和药王大殿三处。呆会儿我将带领大家一一的近距离接触,相信您一一看过之后,定会感到不虚此行。
    我们面前的五岩山山门是2003年新建的,这也是五岩山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它浓缩了整个景区的特点,突出了景区的文化内涵,比如五峰式造型象征山有五峰,名曰五岩,门洞造型采用东魏石窟窟龛的形制特点,而顶部的装饰鹤和药葫芦又分别隐含了鹤壁、鹤山地名的由来和药学文化。
    矗立在我们眼前的塑像就是药王孙思邈,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药王孙思邈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
孙思邈,唐时京北华原人,即今天的陕西耀县人,生于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92年),高寿141岁,是我国隋唐时期伟大而著名的医药学家和养生家,也是一位道士。他一生足踏全国,遍尝药草,独创24种药方,泄世活人。著书80多种,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这两部巨著共60卷,药方论6500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孙思邈一生以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广博的学识、不倦的实践和丰富的著述成为我国古代医家的千秋典范、万世楷模。宋徽宗敕封他为“妙应真人”,唐太宗封其为“药王”。千百年来,人们深深切切的推崇他,敬仰他,纪念他的殿堂庙宇一修再修,碑石摩崖一刻再刻,著述书籍多刊再印,纪念会、学术研讨会、剧本、纪念邮票、传说故事集等等,纪念形式不一而足,在国内外影响巨大,五岩山上也常年游客不断,诚表对药王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
     2000年以来,鹤山区把旅游业的发展提到了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把其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精心培育,五岩山被作为重中之重优先发展,2002年即邀请了国家级建筑专家李传泽到五岩山实地考察研究,并综合多方意见,出台了五岩山保护、开发整体规划,五岩山的发展思路定为以宣传药王孙思邈、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为主体,建设健康旅游、休闲旅游之胜地。自2002年以来,鹤山区政府先后向景区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引水上山,架设了电路,铺设了旅游专线,完成了山门、望鹤亭、药王大殿及其碑廊、药王洞贯通及其灯光工程、炼丹洞、孙思邈故事百图等景观、景点,目前景区以宣传药王孙思邈、弘扬祖国传统中医学文化的良好氛围已初步形成,景区已初具规模,2004年9月份取得了河南省旅游局颁发的“河南省旅游景区”标志牌,被纳入了河南省旅游景区行列。
    几年来五岩山众多景观、景点的建设都是围绕药王孙思邈做文章,展现或者表现中医药学文化。我们右边规划的就是药王公园,将来里面会大面积种植药果树,设置一些健身休闲器材,并且将建设孙思邈纪念馆,来展示有关孙思邈的书刊或者药具之类物品。景区大门外也规划有药膳堂、药王山庄等一系列有关药学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我们右上方的亭子名叫望鹤亭,是2003年新建建筑,唐朝风格。其名取自“鹤壁”“鹤山”地名的传说和记载。站到望鹤亭可望见山下不远处的崔村沟村,崔村沟沿山一带原有一湖,两岸树干葱郁、风光迷人,是万千仙鹤生存之地,名叫万鹤湖。湖中有圆形土石堆,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高出湖水10余米,是仙鹤聚集栖息之所。孙思邈隐居五岩时正是仙鹤数量较多时期,后来药王辞世,鹤群也飞离五岩山,其中一部分飞到了距此十里的访子山(也称南山),栖息于峭壁之上,于是访子山下的小村庄便得名鹤壁,以后进一步发展,便成了今天的鹤壁市。1985年,在鹤壁集六中校园施工时,曾经挖开一座大唐开元26年的墓,在墓志铭上首次出现鹤壁二字,与孙思邈隐居五岩山前后相差不过70年。
    登五岩山有两条路,一条是2002修建的盘山公路,一条是从长寿沟穿过。我们今天就沿着鹅卵石砌成的小路缓缓而行,穿越长寿沟,在尽情欣赏沿路有趣风景的同时领略长寿的真谛。
我们左边这个水池叫撵池,在它的左上方有一泉潭,叫龙爪泉,潭中水终年常流不止,因而,山下西小庄村的人曾有这样一句话:“不管天气多么干旱,都不会缺了我们的水喝”。这撵池中的水就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潭泉中流到这里来的。关于撵池的得名,当地流传着一个敬德追袍的故事。药王孙思邈曾经为唐太宗治好了疑心病,唐太宗龙颜大悦,封孙思邈为药王,并赠他王冠王袍。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听到孙思邈封王的消息后很不高兴,心想自己为唐朝打天下,屡立战功,也没有封王,孙思邈进京才几天,而且只是会给人治个病,竟然得到如此殊荣,哼!我一定要追赶孙思邈,夺回王冠王袍。他听说孙思邈沿太行北上了,就一路追赶,当追赶到五岩山脚时,看到有个老汉坐在石头上,就问老汉:“此地为何地?”,老汉告诉他,此地为撵池,敬德听后,仰天长叹一声,连声说:“晚了,晚了,撵池者,撵人来迟也。我来到此,乃是天意,怎能追回龙袍?”。这时候,孙思邈身影突现,对敬德说:“尉迟大将军,您匆匆赶来,是不是想讨些药啊?”,看到这种情景,敬德很不好意思,便改口说:“孙先生料事如神,我专程赶来,真是想讨些灵丹妙药。”孙思邈便给他灵丹十八丸,说定保他东征胜利,这样一来,敬德更为自己的妒忌心理感到惭愧,懊悔不已,便用手中兵器就地一杵,发誓等孙思邈成圣后站班助威,听凭他用。现在有些地方给药王塑像的时候会把尉迟敬德像塑在药王身边,原因便在于此。
    大家看这里,这是古瀑石,看着这一道道水痕,不难想象出以前自上而下流水倾注的壮观情景。
这是拜寿石,是不是很像一个老者两膝跪地、双手合十?他正在跪拜药王,乞求赐寿于他。大家仰头向正前上方看,老者正好面对药王洞口。有兴趣的 游客不妨也学着拜寿老者的样子对着药王洞拜一拜,药王一定会使您“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这是悟石,看这个大石人的表情好象在思考的样子,又好象已经悟出了结果。
    这是五岩山山体的缩影,看,正好有五个山头,山上还有树,有草。
    这是天椅,大自然鬼斧神工,凿就了这把大石椅,传说当年药王下山上山,都要在这把椅子上坐坐,调养生息,来,让我们也来坐坐,感觉一下。
    大家往西边峰坡上看,那一棵棵、一簇簇的全是杏树。据当地老人回忆,以前五岩山上满山遍岭都是杏树,但在1947年的时候有过一次滥砍滥伐,所以只留下了现在的千把棵杏树。这千把棵杏树对于五岩山很是可贵,每到春天,粉白色的杏花锈满山腰,而等到夏至,橙黄杏果缀满枝头,煞是好看。初始的杏树是在唐朝栽下的,当年孙思邈隐居五岩山采药炼丹,常有人慕名前来求治,有人被治好病以后就想送些东西以表感激之情,可是孙思邈什么都不要。后来打听到他自幼爱吃杏,就在山上栽了一棵杏树,以后的人也纷纷效仿,于是山上就有了大片大片的杏林。又有一说是孙思邈在这里隐居时亲手栽下的,因为杏树的叶子、杏核都能入药。有人说孙思邈高寿竟达141岁,跟他隐居五岩山有很大关系。据专家称,杏树能释放出一种物质叫氰化氢,它散发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从而起到抗癌作用。有人在杏核周围作过检测,发现确实存在氰氢酸。孙思邈在五岩山多年隐居,被杏林散发的氰化氢物质围绕,且又精通养生之道,活141岁也就不足为怪了。药王与杏林密切相关,因此,后来中医界便以杏林来借喻中医行当,象梨园弟子代表戏曲工作者一样,杏林弟子也代表了医学工作者。
好了,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五岩山东魏石窟下面。
    五岩山东魏石窟依山势由东向西分五区开凿。共有佛龛41个,造像154尊,护法狮子24对,发愿文题记12品,其中能辨认出年号的10品。从此题记内容上看,均系石窟开凿的年代记铭。石窟开凿年号,最早的为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542年),最晚的为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549年),先后开凿时间为八年,其窟龛形制和造像风格均为同一时代,没有发现晚于东魏的造像题记,其中较大石窟洞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
五岩山石窟作为小型石窟群,非帝王皇家所营造,应是普通寺僧邑子和平民百姓为广植功德、祈福瑞祥而开凿的民间石窟艺术,佛龛造像多至22尊,一般为一佛二弟子。佛多呈说法、禅定像,残存的几个头像面部丰满、清秀,姿态端详。石窟的群像组织以及石窟窟龛的形制特点与装饰布局、造像的容像体态、衣纹服饰、雕刻刀法等造像处理方面忠实的保留了南北朝时期造像艺术的时代特征。十分难得的是五个造像分区中均发现了记录石窟开凿的具体时间,为我们鉴定同时期无记铭石窟造像艺术提供了断代的依据,尤其是三区二龛和五区一龛的力士像,及五区五龛东西两壁之侍菩萨,身着的齐膝僧衣,表现着早期造像的服饰特点,是研究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珍贵资料。1982年,被鹤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让人痛惜的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由于自然因素和历史上人为破坏,现石窟多数佛像都已残缺不全,只有两三窟保存完好,五岩山规划建参观站台和护栏,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片建筑群便是药王大殿及其广场,现在让我们拾级而上,一睹大殿的风采。
    这第一道大岸的栏杆顶部是老虎的造型,因为当地流传有药王孙思邈诊龙伏虎的传说。孙思邈当年出门行医时骑了一头小毛驴,隐居五岩山期间,有一天他把毛驴栓在了山脚下的一棵树上,就和徒弟一同上山去了,一只老虎蹿出吃掉了小毛驴,孙思邈采药回来一看遍地都是血迹和驴的骨骸,便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正生气间吃驴的老虎竟又回来了,口角还流着血,低垂着头,眼中流露出哀求的神色。原来虎在吃驴时有根骨刺卡在了喉咙,孙思邈当即把手伸入虎口把那根骨刺给拔了出来。孙思邈治好了老虎,老虎却不肯走,徒弟问:“你是不是觉得吃了我师傅的坐骑,心里惭愧?”,老虎点了点头。孙思邈说:“我小时侯体弱多病,为治我的病,父亲荡尽了家产,家中穷困不堪,我知道饥饿的滋味,你走吧,我不怪罪你。”,可老虎还是不走。徒弟就又问:“你是不是想代替小毛驴,为我师父当坐骑?”,老虎点了点头,孙思邈无奈,只好把老虎留在了身边,从此,老虎就成了孙思邈的坐骑。
    这是药王大殿,为2003年新建建筑,仿唐风格,彩绘采用的是盛唐时期图案形式,风格趋格律化,追求富丽、丰满、谨严的装饰效果。色彩以米、绿、青为主,通过色彩的交换和叠晕,使整个建筑装饰显得丰富多彩,华丽夺目。大殿天花板上绘的是百草图,周围装饰丰满圆润的卷草连续纹,整体雍容华贵,辉煌壮丽。药王大殿里供奉着药王孙思邈坐像,是杏林弟子和善男信女凭吊药王、寄寓美好心愿的主要场所。现在让我们到药王大殿里看一下。
    大殿左右两侧是千金碑廊。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的医药方剂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有许多医药学家都在应用、体会、研究中获得了满意的医疗效果,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大的深远影响,所以我们在碑廊里刻上《千金方》中适用性较强的药方,供游客观赏抄录。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将要登上这面台阶继续前行。这些台阶共有101台,名曰百步踏,也叫百岁路。因为孙思邈高寿活了141岁,也说活了101岁,这里砌了101台,100是中国传统看法中的极数,1代表41的零头,再结合这里地势,砌101台较为合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上百岁台阶,祝愿大家踏过了百岁台阶后,每个人都能活到百岁之上。
现在大家体会到要想活到百岁之上的不容易了吧,是啊,不论做什么都不可能唾手可得。好了,我们在这块平台上歇息一会儿。
大家抬头往左上方看,这块石头有三个名字,一是飞来石,因为它的底面半搁半就于山石上,如从天而降。二是风动石,也是因为它只有一点与山体相依,大有风吹石动,摇摇欲坠之势。三是练功石,孙思邈是一位养生家,他主张养性要动静结合,按摩导引是动,调气补泻是静。据说当年孙思邈隐居五岩山,常于空气清新的早晨在此石上盘腿打坐,“口吐浊气,鼻引清气,闭目存思,至腹中有声汩汩然。”通过调气、养气,排除一切杂念,完成一套动作,达到强身怯病目的。原本石头可能十分巨大,只是由于年长日久,风雨剥蚀,就成了现在这般大小。我们大家想一下,在这块石头上打坐练静功,如临深渊,不由自主就会屏声息气,全神贯注,心无杂念,也难怪孙老先生在养生上有那么高的造诣。
    我们面前的这个院子就是药王隐居处了,门楣上石刻着“芪黄”“济世”四个字,十分醒目的亮明了隐居人的身份。
(好,到这个院子里我们再稍稍休息一会儿,想要许愿的朋友可以去大香炉前上一柱香,把您心中的愿望告诉药王,他老人家一定会使您的愿望实现,保您和您的家人、朋友平安健康和快乐。想要给您的这次五岩山之行留下永久印迹的朋友可以到募捐处拿出少许资金,我们会把您的名字刻到石碑上,让您千古留芳。同样,孙思邈老人家也会保佑您和您的家人、朋友平安、健康和快乐。)
    现在大家到这个位置上来,面向东方,有没有觉得五岩山整个山体像把太师椅呢?左右两侧山峰是两个扶手,后面有椅子靠背,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到坐在这把太师椅座上,将两条腿放下去,将两手扶好,将视线放开了去,近景、中景、远景,层次那么分明、映衬那么协调,宏伟壮丽,实为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现在我们把视线收回来,看一下眼前的石栏杆,这是2002年新建的,石板上刻的是孙思邈故事百图。这里的百十个故事都是以详实的史料记载为依据表现孙思邈的感人事迹。逐一看过之后,相信你就会对真实的孙思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中也有一些神话故事和传说,包括巧医皇姑、诊龙伏虎等,反映了后世人民对他的崇敬和纪念之情。
    这三间石房是建于清朝乾隆四年的古建筑,房顶全都为穹窿形结构,也就是一石一石密檐而下,这种密檐式结构和拱圈式结构一样不仅省工省料,而且相当结实,从乾隆年间至今,历时二百余年丝毫未损。这三间房子门楣上分别刻有“养性洞”、“别有天地洞”、“修真洞”。药王孙思邈不但精通医理,而且在修生养性方面与众不同,他吸取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全面的养身之术,这三洞就是后世尊道之士沿药王之习养性修真的好地方。现在我们进房看一下,看是不是别有一番天地。
出得别有洞天,这里有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名叫“忘年桑”。据说,桑树的原根是孙思邈隐居时栽下的,孙思邈当年初到五岩山,看这里西、南、北三面有山,只有东方开阔,正所谓紫气东来,风水极好,又满山遍布中草药材,就决计长期隐居。为表决心,就种下一棵桑树,因为桑梓之地常被形容第二故乡。后来第一代古桑枯死,又生出第二代,第二代枯死,又生出第三代,一代一代传到现在,这株新桑也已经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其实这桑树跟药还真有很大关系,桑树皮、叶、果实即桑椹都可以入药,霜打的桑叶可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肝风头痛;桑葚可治疗血虚肾亏,须发早白,目涩昏暗;桑枝治疗腰腿肢体风湿疼痛;桑虫补肝益肾,祛风寒湿。对了,想吃桑椹吗?那就请大家在七月份的时候再上五岩山,到那时,这棵大桑树枝繁叶茂,椹果累累,您定可以一饱眼福,一饱口福。
    左边是孙思邈炼丹洞。严格来讲,孙思邈应该算作是一位道人,而只要了解一点道教常识的都知道,道家喜好炼丹,精通炼丹之术的孙思邈隐居五岩山时就是在这个天然岩石洞穴里升火炼制丹药的。孙思邈将道教内修理论和医学、卫生学相结合,把炼丹作为制药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救急济危。进去看可以看到由于长期的烟熏火燎,洞壁上全部是墨黑墨黑的。规划将来在炼丹洞里摆设一些传统的中医药研磨器具和炼丹炉等有关熬药炼丹的东西,再现制药、炼丹过程,以供游客了解祖国传统中医药学文化,甚至游客可以亲自动手捣药、熬药、炼丹,到时候您一定要来亲身体验一下制药、炼丹之乐。
    好,到这个平台上大家停一下脚。看这棵小松树,因为它的形状很像孔雀展开的尾屏,所以命名“孔尾松”,它是从修真洞的石壁缝里生出的,它的年龄应该与房子等同,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棵孔尾松的生成也表现了药王孙思邈的高尚医德和高深艺术,为什么这么说?等到了药王洞里我再告诉大家。
各位请随我来,这里有一道全国乃至全世界里唯一的景观,就是这块石碑,大家先看一下,看您能不能认得出石碑上的古字。我想啊,假如您不是专门作古文字研究的,那么肯定很难能认得出几个字来,更不要说能看懂其中含义了,还是我来给大家稍作讲解吧。
    这道碑是1986年五岩山举办中医药学文化研讨会时立下的,其实,原碑是药王孙思邈当年隐居五岩时立下的,碑上文字奥妙无穷,表述道家修身、养性、炼丹、练功之事。后来不知哪个年代原碑被毁,但碑文流传在了山下的百姓手中。我先给大家逐字逐句念上一遍吧。“育炉炼烧延年药,真道行修益寿丹。呼去吸来息由我,性空心灭本无余。寂明可欢忘幻我,为见生前体自然。铅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群仙。”古人并就此文,每个词组均用一首七言诗来注释……
    大家看一下这面山壁,山壁的岩石很类似于溶洞中的溶岩,其实它跟溶洞中岩石的成因一样,是由于流水长期侵蚀而成。在下雨天的时候,特别是雨季,这里都会有一道十分醉人耳目的风景—滴水帘,晶莹透明的水珠配上清脆的滴答声,很是让人留恋。这面山峰峰顶有一个景观——天池,天池有200多平方,因为底部是白垩土,不渗水,所以一年四季清水常存。五岩山规划将天池和滴水帘两个景观联和开发,利用管道进行上下水循环,让游客四季都可以欣赏到滴水帘的美妙景象。大概人们看到这里有个滴水帘,又误以为孙圣人是孙悟空,所以就在水帘对面建造了一座齐天大圣庙,供奉孙悟空。别看庙不大,年代还挺久远,是大清道光年间建造的。
    这就是药王洞,大唐药王孙思邈当年隐居五岩山的栖身之所,全长400余米,蜿蜒曲折,幽暗深邃,洞中有洞、洞中有楼、洞中有池、洞中有峡谷,洞内终年恒温,保持在15℃左右。它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地质学上称为“喀斯特岩溶地貌”,是可溶性的沉积岩在以水的溶蚀为主的内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特殊地貌类型,因近代岩溶地貌研究始于南斯拉夫西北部的喀斯特高原而得名。溶洞内由地下水中过饱和的碳酸钙沉淀结晶形成的化学堆积物,常以钟乳石、石笋、石幔等构成溶洞世界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的奇异富丽造型景观,药王洞也不例外,钟乳石、石花、石幔比比皆是,但与其它溶洞不同的是大自然的神奇妙手还将冰洲石、阴阳石、陨石、美体石、药王问诊石等众多奇景安置在了这里,这些自然奇景之形之态恰又巧妙契合了药王隐居时进行接诊、炼丹活动之人、物场景,使得自然景观与药学积淀完美融合、相得益彰。进得洞内,彩石斑驳,钟乳突兀,光怪陆离,生动有趣,可谓步步是景,景景如幻,使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洞口横额“大唐名医”,为清朝道光年间所刻(横额左下方刻有落款小字—清道光十年(1830年)三月吉日立)。
洞口对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这是药王孙思邈的治学格言。孙思邈不仅在医德医术医风上为后世做了楷模,而且在治学方法上为历代树立了典型。这句可贵的治学格言千百年来都为历代学仁志仕所崇尚、所效法、所敬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候干域,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圆也。”。《旧唐书·孙思邈传》为此联解释为:处处要胆大、心细,智虑要圆通周密,但行为要端正大方。意思是:治病时既要小心谨慎,明于诊断,又要大胆果敢,善于用药;智慧必须圆通周密,知常知变,能神能明,才能临事无惑,四者浑然一体,构筑一种完善的医学品性,从而实现医、人、艺、道合一的人格价值。
药王洞洞口为虎把门,这也是缘于“神医治虎”的传说。看,这里有一处景观恰好再现了“神医治虎”传说的场景。前方为一头只有前身的小毛驴,他的后半部呢?已经被这头猛虎给吃掉了。
这是一只没有张开尾屏的孔雀,老百姓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孔雀是最爱美的,常常展开尾屏炫耀它的美丽,可是在药王孙思邈隐居五岩山期间,这只孔雀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展不开尾屏,这下儿可把孔雀给急坏了,它就请求药王给它医治。孙思邈说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不给孔雀医治,但是这只孔雀却也很有耐心和诚心,一直跪拜在洞口。俗话说“心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了几百年的跪拜,药王终于被孔雀的诚心和毅力所感动,就在洞的前方让孔雀展示出了美丽的尾屏给游客欣赏,满足它爱美的愿望。大家应该还记得孔尾松吧?那就是孔雀美丽的屏。
    孙思邈当年隐居五岩山采药炼丹、著书立说、治病救人,给当地留下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历朝历代来他的隐居之处凭吊的人络绎不绝,有人在洞壁上刻石记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历代人民对孙思邈的深切崇敬和怀念之情,同时这也是药王隐居于五岩山的有力佐证。
    金“大定”摩崖石刻:金“大定”二十三年所刻,字体为楷书,字体较小,刻笔痕迹浅细,有些文字已剥脱。该石刻内容记述了金大定二十三年相州人在此洞重修孙真人像之事。
宋“崇宁”石刻:(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九月初五日游孙真人洞,相州人,赵永昌。字体浑朴苍劲,字迹流畅,挥洒自如。
    明“弘治”像座:碑文有“明‘弘治’元年(1488年)五月吉日,冯文秀妻唐氏同母邵氏造真人石座记”。
从这里往里不足十米的距离内洞顶有五个滴水岩洞,这也是五岩山名称由来的一种说法。
药王洞有三个较为宽阔的地方,我们暂且把它称为大厅,每个大厅的石壁石质是截然不同的。您在游览过程中不妨把每个大厅的石质特点默记在心,作一下比较。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第一个大厅,为孙思邈起居处,《汤阴县志》载:“仙人洞在北万历三十年间霖潦辟出,箐林鸟道攀缘而上,洞内有石床石磴及炼丹之具。”,详实的史料说明,这里确实是药王孙思邈隐居的地方。规划在这里放上石床、石磴等符合药王生活年代及生活习惯的生活用具,让药王当年隐居药王洞的场面得以再现。(洞顶有龙凤呈祥自然象形)
虎羊枕:左为虎头,右为羊头,整体像一枕头。
佛手佛脚:上为手,下为垂下的一只大脚。
鳄鱼。
    炼丹炉:药王炼制精制珍贵丹药在此炉,小火烘烤,慢慢炼制。
   这里是洞中楼,上行约三十余米,尽头处有一平台,约4平方米。此处是药王的著书阁楼,当年药王在此洞隐居,最主要一项活动便是著书立说,药王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医典鸿篇中有药方6500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这楼上平台便是药王著书立说、藏放书稿的地方。
药王洞有神土、圣水,当地百姓在熬制中药时,常到这里取神土(黄土)为药引子,取圣水为熬药之水,据说,这样熬制出来的中药汤疗效甚好。我们曾经请专家对这里的土和水作过检测,它们确实含有许多药用成份,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五岩山从古至今中草药材遍布峰坡,雨水经过峰顶渗入到洞里时,已经泡过了药草枝叶、药草根须,里面自然而然就含有了多种药的成份,有兴趣您不妨也喝上几口,没病防病,有病治病。
洞中洞,专家用专用仪器探测到该洞和后洞口正对着的佛头山上一洞是相通的,我们将一边为游客开放,一边开发该条通道,打通后,药王洞总长应该在5000米以上。
现在到了第二个大厅。
    这是冰洲石。纯度极高的冰洲石通透性极好,能透过石体看到另一面的物体。所以据传这块冰洲石曾经是药王孙思邈为病人医病的透视台,它通体透明,光滑如镜,药王孙思邈当年隐居此洞,每逢有病人求治,除了用中医传统的把脉手法测病外,他还常常让病人躺在这块透视台上,通过这块特殊的石体,观测病人的五脏六腑倒底是哪个部位出了毛病,(类似于现在的x光),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所以才会药到病除。
陨石,全黑色,二三十米长,高三米,它和周围石体截然不同,北京专家推测它可能是亿万年前某天体陨落到五岩山的,这才正儿八经是个天外来客,但具体是来自哪个星球,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
洞中池。
    天然太极顶:有阳极(白色),有阴极(黑色),另有闪烁的星空。
洞中峡谷,它有多种命名,叫曲折通道,又叫美体通道和健康通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名,一会儿您经过了它就会得到答案的。
正如我们日常生活中走过的实际道路,有大道有不平一样道理,我们的人生道路也不可能全是平坦大道,总会有曲折、有磨难。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曲折和磨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恒心,有耐心,有毅力,勇敢的向前走,就一定能过去的,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没有走不出的巷子,没有绕不过的弯,没有划不出的圆。”现在就让我们鼓起勇气,耐心和小心一点,以便顺利的渡过这一弯。
    这里有药王洞峰回路转转运处,经过峰回路转转运处,您定会好运不断,好运连连。(磨肚石,也叫减肥石)
经过洞中峡谷,转运处,现在我们从这里一拐弯,眼前就会豁然开朗,真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更是别有洞天。
    这是两个出丹洞,是从这个药葫芦里倒出来的,当年药王隐居五岩山采药炼丹,治病救人,离开时他将自己炼制的丹药存放于小洞之内,希望他不在这里时,来到这里的人仍然可以得到他的恩惠,这也可以看出药王医德是何其高尚。这些小洞里存放的丹药功能齐全,疗效极佳…假如你希望你的眼睛更明亮,就请虔诚的伸出双手,接一下孙老先生给我们遗留下来的珍贵丹药,然后在心里许个愿“让我的眼晴更明亮”,下山之后,您的愿望肯定会实现,
    这里上有石头开花,下有滴水穿石。大家一定听到过这样的话:要想怎么怎么样,除非哑巴说话、石头开花,这表明在人们传统观念中石头开花就象哑巴说话一样,是绝对不可能的。其实不然,各位看这里,这是一个有力的反面例证,这就是石花,石头开出的花,而且这些石花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的生长着。石头尚且可以开花,那我们人类还有什么不能办到呢,只要我们付出了心血、付出了努力,困难一定会克服,愿望一定会实现。
这又到了第三个大厅。
    药王问诊石,又叫药王仙逝处,药王孙思邈披着道袍,左手扶一药葫芦,从前方看有眼、鼻、口,药王孙思邈隐居此洞,仙逝前的一刻仍在为人把脉问诊,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我们不管在哪个岗位做哪种工作,都应该向药王学习,把生命运用到尽头,将智慧发挥到极致。据说孙思邈的原身仍在里边,所以我们不妨拜拜他老人家,祈求他降福给我们,保佑我们及家人、朋友永远健康、平安、快乐。
阴阳石,上方下垂石柱为阳石,左壁上为阴石。
恐龙背。佛脚。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就到了药王洞后洞口,刚才经过了健康通道,转运处,接过了药王的丹药,看到了石头开花、滴水穿石,最后又向药王许了愿,祝愿大家从此以后排除万难,只交好运,身体健康,平安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出了药王洞,让我们把视线拉得远一些,看一下西方的那座山,因为它有耳、眼、头发、鼻子,酷似西方大佛,所以人们叫它佛头山。有人也把它叫做云头山,因为在雾天时只有山头处显现于雾海上空,很象一朵飘在空中的云朵。
    佛头山也在五岩山风景区区域之内,从药王洞后洞口到佛头山是五岩山三大功能区之二:自然风光游览区,从这里到佛头山的路途中,沟壑纵横,群峰突兀,规划在山峰之间建索道项目。更为可贵的是有一山峰(当地人叫它蜡烛山)据专家称,它的形状和石质很适合搞攀岩项目,鹤壁市体委已经把它作为了市攀岩基地的首选。
    过了蜡烛山向南转向前进,您就会看到一大片枫树林,令人称奇的是那些枫树树干全部都是呈扭转姿态向上生长,所以叫扭筋枫,几千棵枫树无一例外,形成一处独特景观,再加上扭筋枫春绿秋红,极具观赏价值。那么这些枫树为什么会成为这种姿态呢?当地流传有刘秀送金娘的传说。当年汉帝刘秀护送娘娘回宫,路过五岩山,一日上午,烈日炎炎,刘秀他们便靠在当时的一棵枫树下歇息。太阳不断西移,树荫快要遮不住他们了,刘秀便说:“枫树啊枫树,我们实在是太疲惫了,你就让树荫始终罩着我们吧!”因为刘秀是天子,金口玉言,枫树便听从他的话,随着太阳不断西移,它也不断的扭转枝干,使树荫始终能罩住刘秀和娘娘。从此以后,由此衍生的枫树便都扭转躯干向上生长。其实科学的解释应该是那片枫树林处的风向由于受地势影响,一年四季都是朝一个方向吹,而且风势强劲,枫树身不由己,只得转向。
    刘秀文化在河南比比皆是,我们五岩山不仅有扭筋枫与刘秀有关,佛头山上还有刘秀足印和睡痕,而且脚下的这条沟也与刘秀紧密相联。这条沟叫刘秀沟,又叫九战沟,共有九湾。当年刘秀跟王莽在这里作战,九湾九战,九战九捷,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九次胜利,便为沟起名九战沟。至今,沟底仍留有战时留下的石灶台呢。另外,这条沟谷岩石经风化、侵蚀后形成了许多奇景,如石猪、石羊、石龙等,造型生动,千姿百态。
    我们右边的这道岭叫天书峰,山脊上有许多平板石台,大小不等。石台为片层结构,每层石面上均有许多类似文字的遗痕,似是天成,故称“天书”。从地质学解释,这是地质时期海洋运动的结果。当时海洋里泥物沉积,由于成分不同,有的坚硬,有的较为虚软,便形成这种景观。民间叫这里的石板为凉书台,传说,药王孙思邈当年隐居五岩洞内著书立说,由于洞内潮湿,常把书搬至天书峰石板平台上晾晒,由于阳光的照射,字迹的渗透,纸上文字印在了石板上,由于晾晒次数多,所留印迹重叠交叉,就形成了现在的乱文模样。规划在天书旁边建一天书阁,阁旁建巨石砚台,树天笔旗杆。
    对面的那个山峰叫云台峰,它的山脊上也有大量石板平台,但是上面图案与天书峰上截然不同。它上面是一些云彩图案,好像人为画成,特别漂亮。云台峰上规划建有笠云亭,也竖有旗杆,杆头有云朵造型。
    天书峰、云台峰的两杆旗杆加上三柱香的三杆旗杆正好是五杆旗,与五岩山的五字相照应,也同时照应了道家的阴阳五行学说。
    我们五岩山还有一道奇特的景观,看这棵悬崖边的树,这是两株桃树,他们的根系自成一体,但树枝相交处竟两体相融,穿过后又径自生长。有句话说: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这两棵桃树可以说是“连理枝”的真实体现,所以为它们起名叫“连理树”,百姓们也给了它们一个比较通俗的名字叫“夫妻树”。据传,当年药王隐居时,山下村庄里有一对夫妻结婚多年却一直不孕子女,中国传统看法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夫妻俩感到万分愧疚,绝望中他们来到山上崖边准备跳崖一死了之,恰巧药王以此经过,忙唤住二人,问明原因后赠其丹药,服丹药后二人遂喜得贵子。上天被药王高深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所感动,就在两人跳崖处点化了这两棵桃树,以永资纪念,由此我们再回到药王巨著《千金方》的话题上来,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有24个药方是首创的,其中就包括治不孕不育方,在这部著作中,他不仅第一次论证了男女不孕不育的原因、病理,而且研制出了治疗的方法,堪称现代遗传学说的开山鼻祖。
好了,到此我们已经基本游览了五岩山一期开发开放的景观景点。您回想一下,对这些景观景点的简要介绍也基本上都是围绕药王孙思邈展开的。其实五岩山除了有孙思邈隐居外,在他之前,还曾经有一位人士隐居过,他就是三国魏人孙登,在云台峰后尚存有孙登隐居之洞,洞中有残碑一道,记载孙登其人其事,台湾出版有一本《行神研究》,记载各行各业所敬奉之神。关于音乐这一行,该书载有“十二音神”,孙登为“雷音”,善隐山居洞,研习易经,会弹琴、吹萧,西晋秦始十年左右隐居五岩山。《晋书孙登传》载音神之“风鸣”阮籍及“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也相继到五岩山与其鼓乐齐鸣。《续汤阴县志》有明魏大本的游五岩洞诗“税驾寻仙迹,山腰细路回,去深闻犬吠,洞僻倩僧陪。牧鹤传幽事,医龙属浪猜。苏门南望回,嵇阮为谁来”。其实在鹤壁的旅游资源中,名人隐居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除了五岩山有药王、孙登隐居,鹤山区还有蜀国后主刘禅刘阿斗隐居之地,严格说来应该是被囚禁之地——阿斗寨,也就是在那里阿斗为当地自然情致所迷,乐不思蜀。另外,像鹤壁淇县的云梦山,曾有鬼谷子王禅隐居,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古军校,培养出了庞涓、孙膑等众多名家杰士。淇滨区许沟,曾有文豪罗贯中隐居,写下了千古绝唱《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对了,告诉大家,在五岩山后还有鹤壁市三大佛教道场之一——静居寺、黄庙沟省级森林公园和东齐地质公园三个旅游景点,这几处景点分布在不足20平方公里范围以内,因此鹤山区规划将五岩山和这三处景点资源整和,建成一个以五岩山药学文化为主,涵括静居寺佛教文化,黄庙沟森林、东齐地质公园、石人山、清水池自然风光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健康休闲公园,如此,旅游资源有山、有寺、有洞、有石、有水、有林,娱乐项目有五岩山的攀岩、索道,黄庙沟森林公园的狩猎、跑马,东齐地质公园的洹河水上漂流、垂钓等,将吸引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游客。不错吧?所以欢迎大家有空的时候到其他景区观光旅游。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到这里您的五岩山之行就告一段落了。五岩山还只是在起步阶段,肯定会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天都是新容颜,欢迎大家有闲的时候还到这里来,观赏最新景观,而最重要的还是——把健康带回家!谢谢! 
       来源: http://www.hebily.net/article/list/778.htm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