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故县村里觅荡源

作者:陈志付

   发源于鹤壁境内的汤河,古称荡水。1400多年前,隋王朝在荡水一带设荡源县,县衙就在荡水源头附近、如今的山城区鹿楼乡故县村。唐贞观元年,因水温偏高,改成汤河荡源县也随之改名为汤阴县。

      故县村委会门前的一条街叫荡源街。11月27日记者在荡源街上看到一个高大但无腿的石狮,村里老人说,古老的石狮虽然早就没了腿,但它作为荡源县衙难得的遗存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故县村里觅荡源 


  发源于鹤壁境内的汤河,古称荡水。1400多年前,隋王朝在荡水一带设荡源县,县衙就在荡水源头附近、如今的山城区鹿楼乡故县村。唐贞观元年,荡水因水温偏高,改称汤河,荡源县也随之改名为汤阴县。

  故县村委会门前的一条街叫荡源街。11月27日,记者在荡源街上看到一个高大但无腿的石狮,村里老人说,古老的石狮虽然早就没了腿,但它作为荡源县衙难得的遗存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位于山城区鹿楼乡故县村的荡源街,因隋朝在这里设置荡源县而得名。荡源街立有一通石碑,碑文称:“故县以隋唐时期荡源县旧址而取名,南面丘陵,北靠泗水,东临汤河,西依牟山……”

  山城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郭鹏程是本报《文化鹤壁行》栏目的忠实读者,他告诉记者,故县村蕴含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史学界早就有人提出鹤壁为赵国故都,1998年在故县村发现了战国冶铁遗址,有学者研究后进一步提出了赵国曾在故县建都的论断。从公元596年隋文帝在故县村设置荡源县,到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荡源县的治所,一直设在故县村。  

  赵国都城中牟在故县村?  

  赵国都城在今天的鹤壁中牟,此说在学术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但中牟在鹤壁的具体位置,至今说法不一。郭鹏程向记者介绍说,1960年和1988年,先后在故县村发现了豫北地区罕见的战国冶铁遗址,为揭示和认定赵都中牟提供了有力物证,学术界因此进一步得出了“赵都中牟故县村”这一学说。

  据文献记载,公元前475年,韩、赵、魏三国分晋时,赵国最早在山西晋阳建都,公元前423年赵献侯继位后迁都中牟(今鹤壁市境内),时隔37年后,赵敬侯又将国都由鹤壁迁往邯郸。

  提出赵都中牟在故县村的理由是,故县村西距牟山约10公里,东面为平原,南、北数公里外为丘陵。在山区和丘陵环绕中的故县村,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因而素有“故县川”之称。从这里向东5公里出柏落岗后即进入平原地带,交通便利,并且有泗河和汤河绕村而过,水源也很充足。故县村西依太行,东扼平原,易守难攻,是古代的一处战略要地,把国都设在这里似乎非常适宜。另外,故县村的地理环境与文献记载的赵都中牟也比较吻合。

  另一方面,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都城普遍发现有冶铁遗址,这成为战国城邑的共同特点。故县村的战国冶铁遗址,据考证最晚出现于战国中期,如此兴盛的冶铸作坊应该是在战国早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与史料中记载赵献侯迁都中牟的年代也吻合。考古人员还根据在故县村战国晚期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守”字陶文,推断赵国由中牟迁都以后,故县村成为郡府治所所在地,使赵国都城一度延续着昔日的辉煌。

  尽管如此,赵都中牟城的具体位置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荡源县衙在故县村

  流经故县村的汤河,古时称荡水,据说很早以前有很多温泉流入荡水,冬天河面不仅不结冰,而且还出现热气腾腾的景观,似热汤一般,荡水因此改称汤河,荡源县及后来的汤阴县都因这条河流而得名。故县村作为隋唐时期荡源县的治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村名也因此称为故县。

  据史料记载,荡源县是今天汤阴县的前身,战国时期隶属荡阴邑,西汉初年设荡阴县,东魏时期荡阴县并入邺,至隋朝开皇六年(586年)又恢复荡阴县的设置。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荡阴县在荡水源头附近,今鹤壁故县村设立县城,称荡源县,直到唐武德四年(621年)荡源县治所由故县村迁出。唐贞观元年(627年),荡源县因荡水易名汤河而改称汤阴县。

  故县村作为荡源县衙所在地的时间只有20多年,相关的历史遗存如今已很难见到。据当地村民说,故县村的东面便是当年荡源县衙和官仓的遗址,前些年村民耕地时经常挖出一些砖瓦片和陶瓷制品。

  村民向记者讲述了当年荡源县衙先设在故县村后又迁离的原因:故县村地势平坦,泗河与汤河在这里交汇,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自战国开始便一直是一座重要城邑。隋文帝时期在此设立了荡源县衙,但由于故县村一带没有红沙地,找不到适合的建伐场(处决犯人的刑场),荡源县衙因此从故县村迁走。村民们说,现在村里还有个地方被称为“聋地”,据说是当年荡源县监禁囚犯的地方,牢房里的犯人听不到外面的声音,故称“聋地”。记者随村民来到故县村东面,希望能找到当年县衙留下的蛛丝马迹。眼下这里是故县新村工程建设工地,数幢村民住宅楼已经封顶。村民告诉记者,总投资1.1亿元的故县新村建成后,全村4200多口人将全部迁入这里。村民们所说的荡源县衙和官仓遗址就在故县新村西北角,如今这里是一片耕地。

  故县村荡源街东端路旁有一个高约1.5米的石狮,据说当年曾伫立在荡源县衙大门口,至今已有1000多年。如今石狮四肢皆无,表面十分光滑,透着古老与厚重。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有一对石狮,相传这对石狮从前会跑动,一个石狮跑丢后再也没有回来,村民便把剩下的这个石狮子的四肢砸断了,所以它一直留在了故县村。   

  胜业寺与黄表井

  位于故县村的胜业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寺院碑文记载:“故县之名源远流长,公元前510年周敬王设中牟邑,春秋属晋,战国属赵,此地古为赵国陪都,出土的战国晚期陶器上有‘行谷市’三字。隋开皇十六年改荡阴为荡源,治所在故县,故县村因此得名。胜业寺自东魏武定三年(545年)始建以来,元朝至正年间重修,历唐宋元明清千余载……”

  如今胜业寺内有很多古碑、古塔,上面的许多文字因年代久远已难以辨认。村民介绍说,抗日战争前,胜业寺僧侣众多,规模较大,香火鼎盛,寺院内外遍布碑林佛塔。抗日战争至“文革”期间,寺院损毁严重,几乎被夷为平地,以后虽经修缮,但与当年的盛况远不能比。

  寺内有一座觉灵塔非比寻常,许多村民都说觉灵塔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它与邯郸、北京的两座寺院恰好连成一线。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务院曾下文保护觉灵塔,遗憾的是这份文件如今已经丢失。

  介绍胜业寺时,村民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当年朝廷里有个王爷率兵打仗,在故县村一带陷入敌军包围,王爷军队的营地设在故县村附近的前营村和后营村,士兵护着王爷从营地躲藏到了故县村。王爷曾在这里许愿说,如果能躲过这一劫,将来就在这里建一座庙,并保佑寺庙香火永继。后来敌军撤走,王爷躲过了追杀,两年后战乱平息,王爷差人来到故县村修建庙宇,兑现承诺。庙宇建好后,王爷又划给寺院100亩土地,并且说,当年他在这里未动兵刃就退了兵,取得了胜利,寺院就取名胜业寺吧。

  当初胜业寺地多僧少,而附近林县(今林州)东姚镇的兴国寺却是僧多粥少,于是,胜业寺便一次从兴国寺引进了30名和尚,胜业寺由此逐渐兴盛,这一时期的胜业寺一度管辖着周边18座寺院以及乌山洞、白云洞、雪花洞、黄龙洞等28个山洞。

  胜业寺内现有一眼古井,名曰黄表井。黄表井只有十几米深,但多年来全村人浇地和吃水全靠这眼井。村民们告诉记者,黄表井的水特别多,无论再旱的年份也未见水位下降,数年前村里组织村民整修井筒时,用了4台抽水机连续24小时抽水也没有把井里的水抽干。据说当年胜业寺建成后接连打了几眼井,都只见石头不见水,寺院的和尚就点燃了一张黄表纸对打井的人说,这张黄表纸落到哪里就在哪里打井。于是打井人在黄表纸落下的地方开始打井,打到十几米深时遇到一道石缝,水立刻从石缝里冒出来,这眼水井因此被称为黄表井。  

  躲进岩洞逃过生死劫难   

  古老的故县村现有4200多口人,村民中以唐、贡两大姓氏居多。记者了解到,村里的贡姓人为先贤端木子贡的后裔,早在秦朝时就在故县村定居。到了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的唐氏兄弟来到故县村,并在此繁衍生息。

  故县村《贡氏家谱》记载:“本先贤子贡之裔,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祸,子贡九世孙端木武与端木熙同谪于齐,武改姓贡,熙改姓赣……”据村民贡日华等人介绍,他们的祖先端木武与弟弟端木熙秦朝时四处逃难,端木武最终逃到故县村定居,并从此改姓贡。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大将胡大海率军在黄河以北地区滥杀平民,故县村未能幸免,贡氏先人再遭劫难,一部分人扶老携幼躲进村外泗河边的一个岩洞里才得以生存下来。

  时至今日,胡大海血洗故县村的故事在当地依然家喻户晓。相传,早年胡大海由家乡安徽一路乞讨来到河南,后来在故县村一带落脚。他相貌丑陋,身材粗壮,生性粗鲁,虽是个要饭的,每到一地却总要惹事生非,时间一长,胡大海讨饭时,男人见了冲他翻白眼,女人见了都躲着他。一次他到一户人家讨饭时,看到地上有半块烧饼,刚要弯腰去拿,不料这时有人上前一脚踩住烧饼说:“烧饼喂了狗也不能给你吃。”还有一次,胡大海到一个村庄讨饭时,遇上村里人打井,许多人围着井口往下看,胡大海凑上前去,大家便怂恿他下去好好看一看,谁知胡大海刚下到井里,村民就用一块石头压住了井口,想把他困死在里面。谁知胡大海力大无比,最终把石头挪开逃过了一劫,并发誓说要把这里的人全部杀光。后来,胡大海因战功卓著成为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对胡大海说:“你是开国元勋,现在有什么愿望我一定会满足你。”这时的胡大海仍不忘当年的誓言,他要杀光中原人以解心头之恨。朱元璋只好准许,但规定胡大海到中原后只能血洗一箭之地的中原人。胡大海率部进入中原后,一箭射中了一只大雁的尾巴,大雁不仅没有落下,反而带箭飞了八百里。胡大海率部追随大雁一路杀过去,所到之处血流成河。

  杀到故县村时,当年村里只有贡姓一族,没来得及逃走的族人都惨遭杀害。胡大海血洗一村后,就命人在村口撒一些银两,如果银两被人拣走,就说明村里还有活人,于是返回再杀一次,不留活口,当地人口因此锐减。后来,朱元璋只好调来山西民众填补中原人口之虚,山西的唐氏兄弟在这次大移民中来到了故县村,与躲在岩洞里得以逃生的贡姓人家一起,从此在故县村繁衍生息,发展至今。 
  
      来源:淇滨晚报2007-12-5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