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一代“谋圣”姜子牙的前世今生系列之七 太公文化:一棵越来越繁茂的大树

作者:首席记者 李红军 文图

http://www.dahe.cn 大河报 B37 厚重河南 2007年07月24日
 

  阅读提示
  走进祠堂,姜太公后裔、中平旅游文化公司的姜君平擎起一炷香,站在姜太公神像前,一拜,再拜,三拜。
  他说姜太公是自己的祖先,他不能不拜。
  因为要开发这里,一年来,姜君平已经来过不知多少次了,每一次到这里,都要拜谒自己的祖先。
  实际上,像姜君平这样以姜太公后裔身份来拜祭的,还有很多很多。
  姜太公是中国吕、文、周、丘、邱、卢、高、崔、申、穆、丁、柴、齐、纪、魏等众多姓氏的血缘始祖,每年,这些姓氏中很多海内外的后裔都前来拜谒。
  反过来,姜太公故里的太公后裔却不是很多。
  比如在太公泉镇吕村,就没有吕姓。太公故里的吕姓家谱记载了为什么吕村没吕姓的历史,可惜家谱毁于清末民初。据吕村人说,当年因剿灭“白莲教”,殃及吕村吕姓族人,几百口吕姓族人被杀,有一部分避祸逃到外乡,隐姓埋名。原来的吕村被烧光杀光,所以,形成当今“吕村无吕姓”的局面。
  
  历代推崇太公走上圣坛

  实际上,像姜君平这样的寻根祭祖行动,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
  如果从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东汉的太公后裔孙崔瑗、西晋的卢无忌、北魏的穆子容等,他们先后来到太公泉镇建庙、修祠,弘扬太公文化。
  据《大宋卫州新乡县穆村重修太公庙碑》记载,宋哲宗时,当朝宰相姜太公六十四代孙吕大防也曾来卫辉太公故里寻根祭祖。
  按史料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有姜太公的诸多姓氏后裔到卫辉太公故里寻根问祖。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这样的寻根问祖活动又逐渐多了起来。
  1980年、1986年,日本友人先后两次来到太公故里考察、寻根。
  《中华吕姓》载,当代太公后裔、台湾学者姜竹及研究民族史的学者吕连起、吕居清、吕龙德等,纷纷来到太公故里考察,并至太公墓前虔诚祭拜。原广西人民出版社社长、学者吕梁到太公泉镇考察后,撰《吕尚新考》一文说:“我是吕尚第一百代孙……数十年从事文史、考古、谱牒研究工作……吕尚籍贯是河南卫辉市太公泉无疑。”
  “实际上,发展研究姜太公文化不只是姜氏后裔的事,姜太公文化,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树。”对姜太公研究可谓精深独到的王振中先生说。
  按王振中先生的研究,自有周以来的先贤圣哲,对于姜太公无不推崇备至。孔子以前的管子和晏子,因是太公后裔,言必称“我先君太公”,对于太公的儿子也称“吾先君丁公”。老子则说:“太公鼓刀而入周,非以食禄慕位,将欲事起天下之利,除万民之害也。”孙子说:“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唯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孔子在评论一个叫《大武》的乐舞时说:“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君未闻牧野之战乎?”
  这些先贤圣哲从不同的角度,推崇了姜太公的处事果断、远大志向和雄才大略。
  到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百家争鸣,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诸子百家无不对姜太公推崇备至。其中,庄子在谈及姜太公在岐山脚下初显身手时说:“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不再结党),长官者不成德(不再营私),(yǔ)斛(大斗小斛)不敢入于四境。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斛不敢入于四境,则诸侯无二心也。”
  另外,当时的纵横家苏秦,也是受姜太公的影响才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的。按《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曾“东事师于齐,而习之鬼谷先生”,结果“出游数载,大困而归”。后来“闭门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
  到了太公“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从中揣摩出了“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的秘籍,才一步步掌管了六国之印。
  汉初的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靠的也是圯上老人黄石公馈赠的那套《太公兵法》。《史记·张良传》说:“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刘邦),沛公喜,常用其策。”
  及至后来,三国时的蜀相诸葛亮、大明开国军师刘伯温,都对姜太公极其推崇,并效法他。
  中国的习惯,对于先贤哲人,先是推崇,及至后来,便会将其推上圣坛,当神来供奉,姜太公也不例外。
  到有唐一代,姜太公地位已经走上了巅峰。“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改变了唐初祭‘周文王,以太公配祭’的旧例,诏命‘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以张良配享’。当时,凡是出师、命将、武举人上省等‘武事’活动,都要到太公庙‘引辞’祭祀,以求太公在天之灵的保佑。到了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有颁敕文:‘其太公望可追封为武成王,有司依文宣王(孔子)置庙,仍委中书门下择古今名将,准文宣王置亚圣及十哲等,享祭之典,一同文宣王。’”王振中先生说。
  到了宋代,赵匡胤亲自过问并巡查太公庙的建制。建隆三年(962年),赵匡胤甫一开国,便“诏于东京旧城南建武成王庙,与国学相对。命左议大夫崔颂,中使卢德育董其役。仍命颂检阅唐末以来谋臣名将勋绩尤著者,具名以闻”。
  “把太公作为武成王追封,祭祀规格‘与文宣王等’,对于中华文化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因为自汉武帝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首次出现了一文一武、两峰对峙的局面。”王振中先生说。
  但到明清时期,由于价值观的改变,历史对神坛进行了重新组合,姜太公武圣的地位,逐渐让位于以“忠义勇”著称的关羽,随着关羽走上神坛,姜太公便从神坛顶峰走了下来。
  但在太公故里,姜太公庙一直没倒,直到今天。
  走下神坛顶峰的姜太公,却更进一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融进了中华文化的血脉里,比如各地的习俗等,其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意味,更是被富贵高堂乃至凡夫俗子广泛认同。很多中国人,甚至一些日本人、韩国人都认姜太公为他们的祖先,“日本是个岛国,两亿人口,有一亿两千万是钓鱼协会成员,认定姜太公是世界钓鱼的祖先”。
  姜太公对人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姜太公文化本身,就是一棵树冠华茂的参天大树,伸展着繁盛的华干和枝叶。

  姜太公故里景区一个美丽的未来

  2002年9月9日上午,由黄河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新乡市旅游局、新乡市文物局、卫辉市文物旅游局、卫辉市太公古文化研究会、卫辉市太公泉镇政府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卫辉首届太公文化节暨姜太公诞辰3166周年纪念大会”在姜太公故里卫辉市太公泉镇举行。
  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来自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博物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古代建筑研究所、省地方史志办公室、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师专等单位及新乡、卫辉等地的专家学者,省内外姜太公后裔的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研讨会上,经过充分论证,大家达成共识:
  姜太公故里在今卫辉市太公泉镇。姜太公是商周之际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他历经磨难而矢志不渝,坚韧不拔而开拓进取,依其智慧与谋略,为周朝的建立和巩固及齐国的创建与发展立下了不朽功绩。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历史上谋略之祖,实为一代“谋圣”,应将“谋圣”姜太公列入河南文化旅游的“圣人”品牌之中。
  这基本拉开了姜太公文化大开发的序幕。
  但很遗憾的是,序幕拉开后,过程很缓慢,直到现在,有关姜太公文化旅游的开发,还只是在起步阶段。
  直到2006年,中平旅游文化公司的姜君平无意间接触到了姜太公文化,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发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以前只是知道姜太公,没想到他就是我的祖先,祖先那么伟大,对中国文化贡献也那么大,无论于公于私,我们都没有理由不好好开发姜太公文化,让他泽及更多的后代子孙。”姜君平说。
  中平旅游文化公司职员李娜告
  诉记者,姜君平现在对姜太公文化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开口闭口,见人总不忘念叨念叨姜太公。
  目前,姜太公故里的文化旅游已形成了初步的规划,从规划上看,这是一个美丽的未来,也是一个美丽的瞩望。
  规划中的姜太公故里为“姜太公故里景区”,景区由山区和平原两部分组成。景区位于卫辉市区西北12公里处的太行山东南麓,地貌形态类型多样,山地峡谷、丘陵、平原纵横交错,太公河自西北向东南蜿蜒流过。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优美的山水风光,使景区内自然景观丰富多彩。起伏多变的绵绵群山,险峻奇异的悬崖绝壁,波平如镜的太公湖,深邃幽静的峪谷沟壑,与开阔明朗、规则整齐的田园风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了美丽的南太行风光外,景区内山区部分有设计既精美又充满智慧的“中华谋圣园”和千年古刹香泉寺。
  “中华谋圣园”主要由山门、拜殿、太公庙、太公伟业展览馆、以太公为血缘始祖的百余子姓后裔捐资兴建的各子姓先祖宗祠及先祖灵堂,以及由热爱太公文化、弘扬天下为公精神的社会高尚人士捐资种植的松柏林——“智林”组成。中华谋圣姜太公的传奇人生,经天纬地之智及丰功伟绩将在这里展示。
  在中华谋圣园内太公庙两侧,预留配殿位置,由姜太公各子姓后裔供奉自己的血缘始祖。配殿区分宗祠区和灵堂区两部分,按捐资意向确定祠堂或灵位。
  太公泉镇政府领导尚晓伟则表示,为了发展姜太公文化旅游事业,镇里已先后投资1600多万元,修建了马杏、卫吴、翟阳三大公路干线,并关停了一批污染环境的小煤矿和采石场,以恢复景区原有的青山长在、绿水长流的景色。
  卫辉市旅游局赵培亭副局长说,太公故里是卫辉市正在谋建的六大旅游景区之一,将来这里要投资一亿八千五百万元,建成以太公文化为特色的太公故里旅游区。
  卫辉出台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也把太公文化作为重要的一章:充分发挥该市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寻根文化品牌……姜太公故里景区要围绕太公文化,扩大太公故里的知名度,建设太公祠、太公庙、太公钓鱼处等景点,开辟卫辉古城区——太公故里——香泉寺旅游线路。
  但实际上,这一切的一切,确实还只是在美丽的瞩望之中。
  2007年6月底记者来到太公故里时,无论是通往太公庙的路还是通往太公墓的路,都还很有些崎岖不平,有的并排行两辆车都有些困难;太公墓、太公庙,也基本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自然原生状态——破败而寥落;而那些执著于姜太公文化研究事业的老人也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主要靠社会上的零星赞助和个人微薄的薪水支撑着自己的研究。
  但毕竟,美丽未来的瞩望也是一种美丽,而倾听着美丽未来即将“破茧而出”时的声,更是一种美丽。
  何况,那美丽也许就在明天。 (全文完)
  因为姜太公是吕、文、周、丘、邱、卢、高等众多姓氏的血缘始祖,这些姓氏中的许多海内外后裔每年都要前往卫辉太公故里寻根祭祖,如今,在太公故里姜太公文化大开发的序幕已经拉开。图为绿树掩映的姜太公庙。(原网页上缺图)

       来源 :大河报 厚重河南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