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淇河故事”系列之一 淇河冲出太行投奔大海 

作者:盛 夏(大河报 厚重河南 记者)

“淇河故事”系列之一 淇河冲出太行投奔大海  

--------------------------------------------------------------------------------
 
http://www.dahe.cn 大河报 B20 厚重河南2007年06月08日 
 

0608B2002.jpg

      淇水千古流,一河诗赋唱九州。发源于太行山崇山峻岭的淇河不仅是一条清洁的河,更是一条古老而美丽的河。早在新石器早期,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淇河文化。《诗经》中有39首诗歌诞生在淇河流域。因此,淇河更是一条文化底蕴深厚的河流。  图为浚县境内淇门村淇卫会合处的三岔河口。

 

 

    □记者盛夏文图
  向海,是所有外流河的宿命,淇河亦然。
  它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太行山的崇山峻岭,在山西流了很短一段,马上入豫,经辉县市、林州市、鹤壁两县一区(鹤壁淇滨区、淇县、浚县),在浚县西南35公里处的小村淇门入卫河,经卫河汇入海河,奔流入海。
  从1∶100万的地图上看,淇河长不盈 ,大地上轻描淡写的一条毛细血管。总长161.5公里,流域面积2142平方公里,就这两个数据而言,是小河。
  但它一路奔流,重复着河的宿命,践行自然的约定,5万年间,先后通过黄河、卫河,奔流入海。
  解读淇河,讲述淇河边的故事,最起始的因由是一本反复读过的《诗经》。《诗经》共305首,有39首诞生在淇河流域。淇河是流淌在《诗经》里的河流,带着人类最初清冽的纯净。
  两年前,我与淇河有一面之缘。寒冬腊月,“霰雪纷其无垠”,我自安阳结束采访返郑,中巴车穿鹤壁城而过,忽然车厢里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全车人都挤到了两侧玻璃窗前,只见淇河大桥下的河水,在飞舞的雪花中,水是蓝的,像晴空下大海的颜色。这是中原的河吗?怎么可能?
  惊鸿一瞥,总有些什么让大家的心变得柔软。乘客们谈论:它是豫北唯一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
  江河遍地的远古、中古甚至不远前的现代中原,一条干净的河流不是奇迹,但在当下,它因稀少显得弥足珍贵。
  怎么个稀少法?2007年5月18日,鹤壁市水利局副局长肖用海指着海河流域图说:“海河流域就这么几条河,滹沱河已干涸,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滏阳河、漳河、卫河都已污染,涞河还未被污染,淇河在流入卫河前,全流域未被污染。”
  而鹤壁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淇河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面水Ⅰ—Ⅱ类水质标准,达到或超过了功能区标准,为我省最清洁的河流之一。”
  这又是件曾经平常现已奢侈的事情。
  一条河,汤汤奔流,该怎么解读?空间概念上,我曾想沿着河岸,从上游走到下游。时间概念上,又该如何把握它呢?
  “淇河文化的概念不是历史考古学的概念,而是社会文化学的概念,非‘时限’意义上的文化认定,而是‘域限’意义上的文化认定。殷商以至春秋战国时代,是这一地域文化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意义的历史文化时期。”河南学者任骋认为。
  殷商以至春秋战国时代,是淇河最阳光灿烂的青春期,搬演青春故事的舞台,不在它的上游,而在它中下游80余公里的地段,太行山东麓广阔的冲积平原,即鹤壁市境内的两县一区,地标城市便是朝歌(今淇县)。
  因此,我截取了殷亡周兴的历史拐点及其后春秋战国时间段落,写淇河本身的个性特质,写流淌在河上的不朽诗篇,写河边一城,写城中才女侠客,河与城,城与人,人与河,如何相依相存,同止同息,共同打造了一段波谲云诡的历史,呈现出绚丽变幻的地域文化。

  【今归海河,奔流入海】

  作为一条外流河,文化意义之外的淇河,其个性特质是什么呢?
  它源于太行山的崇山峻岭,千回百转,东流入海。
  鹤壁地方史志专家王俊智说:“淇河发源地和上游,水流是时断时续,水量也不大。”由于采访时间的限制,我未能实地见证源头,从当地电视台拍摄的资料片看到,淇河源头非河非潭非泉,只是晶莹水珠,渗出地皮,小水花银亮,三五步后,水渐成溪。
  淇河在太行群山束缚中,河谷形状汇集成长的过程,是像所有的河流一样的——高山融雪、雨水、泉水、风化的岩石碎块,井然有序地向河谷汇集,像一条条反射着太阳光的白亮缎带,渐渐宽大,慢慢地向远方移动。
  交错的河谷形状像伸开的手,攫住了大地上的一切,最终将这一切交给大海。然后在海陆交汇的地方,沉积挤压成岩浆,交还给大地,开始新的轮回。
  淇河上游奔流于太行山中,水量本不丰沛——近些年又清瘦了很多,有些地段甚至消失,潜入地下。比如在辉县境内,淇河潜入地下,导致1958年所修的一个中型水库——要街水库完全干涸。
  这是包括淇河在内,好多河流都存在的问题,除自然因素导致的水文变化外,重开发利用乏涵养反哺,令河流萎缩以至断流。
  淇水东流,经风光旖旎的河头村、水磨村,进入鹤壁境内,即进入中游,水面开阔,水势平缓,风姿绰约。
  2007年5月17日,记者和鹤壁市地方史志专家姚慧明、王俊智,鹤壁市旅游局副局长李思平一起,自鹤壁淇水大桥出发,沿河流上溯,经刘庄—庞村镇—许沟—青岩石窟—白龙庙—桑园—竹园—大河涧一线,将鹤壁市境内的淇河段走遍了。
  风光是一种野趣散漫的秀与幽,流不湍急,景不骇人,清冽甘甜的水,能看到水草的根部。没有水草的地方,水底卵石一粒粒,水透明得像不存在一样。河水奔行,两边山势有时稍显高峻,河便显得幽深。
  河两岸随意生长的本地柳,因随意显得更美。虽然也开发了一些景区,但不见喧哗,一是游人不多,二来河太静,有点声音都被那份静吸收了。
  在一片湿地边,我坐于水湄,水中间是一个个小小的黑点,是仙鹤、灰鹤,还是水鸭?不得而知。水是绿的,植物倒映入河,更绿。放眼远望,河边、两岸及整个河谷都被绿意充盈了。
  两年前那“惊鸿一瞥”得到了答案,王俊智说:“水流深,又清澈,河水有的地方也会发蓝。”
  这与《诗经》中描写的淇河两岸风光还是有差异的,《诗经》中记载,淇河两岸是大片大片的竹林,竹林之外是大片大片的桑林,现在不见踪影。
  古时淇河水量很大,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淇河当时是一个水系,有六七条支流,如寒涧、澳水、泉源水、马沟水、肥泉等,它们在今鹤壁境内注入淇河。所以《诗经·卫风·氓》会用“淇水汤汤”来形容它。
  “汤汤”,是波涛汹涌之意。现在,当地宣传资料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淇水悠悠”。“悠悠”者,一是长久之意,一是闲适自在之意。用在淇河身上,也很合适。鹤壁人深知,淇水已够不上“汤汤”两个字了。
  淇河是在浚县境内淇门村入卫河的。2007年5月19日,记者从淇县武公祠经淇县城,过西岗、石奶奶庙,折到卫辉市黄埔村、板桥,再折入浚县淇门村。此处是淇县、卫辉、浚县三县搭界处,距浚县县城35公里,离淇县县城40余公里,离卫辉市也不过30多公里。
  车在宽宽的卫河大堤上兜了两圈,同行的淇县旅游局卢敏钧科长也未来过,一时找不到传说中的三岔河口。
  远远看见一个老农走来,我们马上把他“骗”上车,给我们带路。
  老农叫姚永安,57岁,淇门村人。他很得意地说:“找我算是找对了,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三岔河口。”
  跟着姚永安,我们下了卫河大堤,沿卫河向北,在农田里走了一里多路,密密的灌木丛中,只见淇河自北向南流,卫河自西向东流,两河汇流,往东北方向流去。
  两河水量都不大,像农田里常见的灌渠,平静无波,交汇处一清一浊,一浓绿一黑黄,合流之后,变成黑黄色。
  这时的淇河,水质不算全流域最佳,虽然绿意袭人,我估计没法喝。漂浮着浮沫与干草的卫河水,是浅酱油色,岂止没法喝,看都没法看。
  我叹息着,淇河真是明珠暗投。有我这种想法的不止一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朱彦民曾伫立三岔河口,感叹淇河入卫河:“犹八斗高才事庸主,千年佳木置灶窝。”
  姚永安说,当地人管淇河叫山河,意思是从山里流出来的,水质好。卫河原来水质也好,河边都是生蛋的老鳖,用叉子都能叉住。1970年以前一直都能走船,淇门村里还有专门撑船的,运人运煤运货,顺着河一直到天津。
  问他村里现在还有没有船夫和船,姚永安摇摇头:“这不是码头,只是河道,村里船不多,老船夫也都过世了。”
  据地方志资料记载,这条河,曾经碧水清流、鱼跃虾泳、白帆点点,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卫河上游粗放式“三小”企业大规模上马,卫河被严重污染,草木尽,鳞族绝,成了害河。据姚永安讲,有一年用卫河水浇地,小麦全死了。
  只是淇河不知卫河事,千百年来,无怨无悔,千回百折地一径汇入卫河,以实现自己奔流入海的愿望。
  淇河在入卫河归属海河流域之前,一直属于黄河流域,是三国曹操的一次水利工程建设,使它弃黄河投奔了海河。

  【昔隶黄河,奔流入海】

  现在的淇河,有着温婉的女性气质。历史上的淇河,“水量大,落差大,又湍急,河道来回摆,发一次水改一次河道,灾害也是比较多的,但仍是繁忙航道。”鹤壁市水利局副局长肖用海如是说。
  诸多史料印证了肖用海的说法,直至唐朝,李白还有“舟车日奔冲”之句。
  怎样把淇河变成优良航道?需要借助于水利建设。水利者,不外利用水之“利”,同时防止水之“害”。淇河历史上第一次重要的水利建设,主导者是曹操。导致的一个重要后果,淇河从此归了海河流域。
  建安九年(204年)正月,曹操为北征雄踞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的袁尚,于淇水口(今淇县东卫贤镇附近)下大枋木筑堰,使其改道,淇河从黄河支流遂为卫河支流。
  肖用海说:“曹操的主要目的是借水运兵马粮草,以伐乌桓,同时引白沟水,灌田7000余亩。”
  白沟,是黄河南徙后留下的故道,又名宿胥渎,因水源缺乏,不能畅通。引淇水东入白沟,主要工程分三部分。
  首先要在距淇水入黄河处几里的淇水口,下大枋木为堰,以阻截淇水流入黄河。“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相当结实。“堰可能系一种拦河滚水坝性质,漕船由黄河盘坝或拖船过堰,以进入白沟。”肖用海猜测。
  拦河之后要引水,在堰北开运渠,使淇水改道流入白沟。
  同时还要在顿邱县(今已不存,所辖分别归清丰县和濮阳县)遮害亭东、黄河故道宿胥口北面会淇水处,建筑石堰,以堵塞淇水南边出入黄河的渠道。
  引淇入白沟后,白沟水量大增,沿着黄河故道向北延伸,至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县北,洹水(今安阳河)也汇流进来,使军粮得以通过白沟运到邺城以东地区。从白沟往东北过馆陶县(今河北馆陶县)北至广宗县(今河北威县东),沿着纵贯河北平原的清河故道,至今天的青县附近注入呼沲河(今滹沱河),成为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
  “时光久远,曹操在淇河上修筑的水利工程遗迹已荡然无存。”肖用海惋惜地说。
  但曹操改变了淇河的归属,影响至今。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