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卫溪街道西街社区 明清古韵老街,厚重人文沉淀
浚县卫溪街道西街社区 明清古韵老街,厚重人文沉淀

 
时间:2021-6-6 9:39:25  作者:鹤报融媒体记者 祁凯燕 文/图  编辑:鹤壁新闻网 


来源:鹤壁新闻网2021-05-13 09:21

1

浚县古城西城门夜景。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张志嵩 摄

2

世袭翰林府一角。

3

世袭翰林府内景。

4

世袭翰林府哨位楼。

5

西街社区的一座传统民居。

□鹤报融媒体记者 祁凯燕 文/图

位于浚县古城西南隅的西街社区(原西街村)隶属浚县卫溪街道,东望大伾山,西傍大运河,北依县衙,南枕浮丘山,2013年,该社区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西街社区内至今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格局,街巷两旁和胡同深处遗存大量传统民居,2016年1月,“西街村传统民居”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5月11日下午,记者前往西街社区,采访这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村落。

西街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元代

“西街村形成于明洪武年间,但在元代已现雏形。”西街社区71岁的居民冯国相聊起西街的历史如数家珍,他说自己为了研究西街的历史收集了大量文史资料。

“据《浚县志》记载,浚州城‘按故址卫水以西也,浚州治没为湖,始徙浮丘山巅’。”冯国相向记者展示一张字迹略微模糊的石碑拓片,拓片源自早年间立在姑山半山腰上的一通石碑。拓片上的文字表明,西街社区最早的居民迁自浚州城。元代,浚县称浚州,治所在浮丘山上。当时,大运河漕运发达,浚州城的百姓站在浮丘山上可见大运河卫河段的繁华景象,能听到纤夫喊号子、船工摇撸的声音,后来部分百姓陆续搬到热闹的码头附近建房定居,这便是最早的西街村。

“明洪武二年(1369年),浚州城因元末战乱,全部人口仅剩不足5000人,于是降州为县。西街社区五组、六组居民是最早居住于现址的人群。”《西街村志》编写人员赵希敏告诉记者,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初年,浚县县衙、文庙迁于浮丘山北平地,形成县前街、文庙街,又按照运河渡口(今云溪桥处)、文治阁为东西轴线,设西大街,后来逐步发展成为西街村,西街村成为明清浚县古城的一部分。

清光绪八年至民国时期,西街村实行保甲制,称八保、九保、十保。1946年,浚县有城关镇,西街村隶属城关镇。1957年,西街村隶属城关镇菜丰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9月,西街村改名为城关人民公社西街大队,1984年又改名为西街村。2012年,浚县撤城关镇、黎阳镇,改为卫溪、大伾、黎阳、浚州四个街道,西街村改名为西街社区,隶属卫溪街道至今。

如今的西街社区分为三部分,古城城区村落、卫河新河西岸滨河街和城区东北角新村。其中历史建筑、传统文化大多集中在城区村落,常住人口约2000人。

曾经热闹的卫河码头

“西街社区衍生于卫河畔,古城墙外就是卫河浚县段。”据冯国相讲述,卫河浚县段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河的前身即隋朝时期修通的永济渠,宋代时期更名为御河,明初改称卫河。这段卫河从前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漕运相当发达。今西街社区居民六组居住地位于浚县古城允淑门一带,明代时称为观澜门,门里有一所官府驿站,叫平川水驿,门外就是卫河码头。码头在上世纪60年代仍在使用,码头上有船缆石十多个,上面刻有“浚县城关第一码头”字样。

元《浚州知州刘公去思碑》记载:“浚小州也,北庭、西域、南诏、河南、江表朝觐贡赋,舟车皆出其境”。碑文表明,当时南方的官员经水路进京,都要经过卫河,可见当时浚县是国家重要的水、陆运输枢杻。“先是水馆路传饩需P秣,月给浩繁,而公缗不继,漕递驴b,毙踣相踵,督买不止。”碑文记载的是,途径卫河进京的官员靠岸休憩时,要求县衙公职人员采买所需物资。由于运输量过大,拉运粮草的驴子接连被累死。

到了明弘治十年(1497年),知县刘台重修城墙时在水驿门上修建阁楼,取名后乐楼,取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水驿门里有古代的官仓:有义仓和存留仓,官府征缴的粮饷就在这儿保存,出仓进仓、码头装卸都要经过此门,水驿门承载了几百年的历史,也造就了许多的富绅。因这里水运交通方便,城里的官宦大户大多在西街建有豪宅。

“当年卫河沿岸各个码头由南至北分别供运输粮食、布匹、煤炭等物品的船只停靠。”冯国相告诉记者,他曾从事水道勘测工作数十年,根据1959年的勘测数据,当年云溪桥下的装卸码头仍有70吨承载量,可停靠两艘中型船只;其它两处码头各有50吨承载量,可停靠六艘中型船只。上世纪70年代后卫河水量锐减,沿岸灌溉用水量剧增,卫河水位降低,最终导致断航。

古建筑众多 世袭翰林府保存最为完好

“西街社区有很多传统建筑,李氏旧宅、世袭翰林府、南山街邢家大院、秦家大院都曾是深宅大院。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是世袭翰林府,虽被分割成若干小院,但整个院落格局清晰,大部分建筑物都还存在。”赵希敏告诉记者,西街社区的民居大多是明清风格、北方四合院型,墙体外用本地青砖、里用土坯,俗称“里生外熟”。

位于西大街路南的世袭翰林府建于清道光年间,由东、西两个院落组成,分别是浚县历史名人端木赐(字子贡)第七十八世孙端木照[和端木照堔兄弟二人的宅院。据《端木氏家谱》记载,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返京路过浚县,端木子贡的七十世嫡裔端木谦迎驾觐见。康熙皇帝封端木谦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代相袭。道光年间,端木谦后人大兴土木,建起世袭翰林府。

如今世袭翰林府院落坐南向北,东院中轴线上“七门相照”,东西两侧建筑对称分布。临街门房面阔五间,明间为宅门,明、次间面北带廊,次、梢间室内相通。西北檐角下樨头砖雕题字“儒商”“达圣”。一进院有东西厢房各三间,一门两窗,主房是外出廊会客房,用于族人议事和接待宾客,前后有门相通。二进院过厅有房屋五间,东梢间地面有一处地道口,可以直通地下暗室,西北檐角下樨头砖雕题字“德勤”“怡安”。东、西厢房和主房均为两层楼房,西厢房檐角下题字“雨过”“书润”。

西院是两进院落,中轴线虽不是一条直线,东西两侧建筑也对称分布。临街为两层楼房,进深两间、面阔三间,西北檐角下题字“风来”“书香”。一进院设有东西厢房各三间,正面建有走廊,东厢房檐脚下题字“东泰”“恒康”,西厢房檐角下题字“鸿儒”“雅居”。二进院的东西厢房和主房也是两层楼房,一层,二层每间都有拱券窗,有木质楼梯可达楼上。建筑整体雕梁画栋讲究细节,布局严谨经历百年风霜屹立如初。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除了大运河文化和古建筑,西街社区历经数百年流传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大平调,又称大梆戏,是豫北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种之一。据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记载:“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可见大平调最少已有500多年历史。据清嘉庆年间的《浚县志》中记载,西街村的祭祀活动中,大平调表演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县衙头皂班首寇老奎创办大平调戏班,曾红极一时。

社火表演,则是西街社区居民参与热情度最高的活动。每次浚县举行社火表演,西街社区社火队派出的居民多达七八百人。当地民间俗言:“出玩意,看玩意,看热闹”,指的是:每年正月初九,社火表演队伍都要上大伾山朝拜;元宵节当天下午在县城内主要街道巡游;正月十六当天上浮丘山朝拜碧霞元君,俗称“南山朝顶”。

“西街社区的社火表演形成最早,大家参与情绪高涨,是县城所有社火队伍中最有名气的。”据赵希敏介绍,西街社区的传统社火表演节目有高跷、秧歌、挑花篮、竹马、大头和尚、二鬼打架等。节目有固定演员在场中间唱民间小调,调词大都是劝人为善、尊老爱幼等内容。广为流传的曲目有《孟姜女哭长城》《好媳妇》《尤三姐拜寿》《夸浚县》等,深受群众喜爱。

西街社区独有的社火表演节目“二鬼打架”,在2012年被列入浚县“非遗”保护名录。“‘二鬼打架’是由单人进行表演,演员穿上特制服装将木头刻绘的两个造型道具牢牢绑在背上。在道具衣服的遮盖下,演员用抡、转、摔、滚、下绊、托举等动作技巧表演‘二鬼’相斗的场面。”赵希敏告诉记者,至今“二鬼打架”仍是西街社区居民最爱看、爱演的节目。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