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第一古村,豫北聚落标本——探访中国传统村落肥泉村
鹤壁第一古村,豫北聚落标本——探访中国传统村落肥泉村

 
时间:2021-3-13 22:41:44  作者:鹤报融媒体记者 范丽丽 文/图  编辑:鹤壁新闻网 


 来源:鹤壁新闻网2021-01-28 08:45

1

张家大院航拍图。山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2

张家大院内部的建筑。山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3

“张大善人”旧居。

4

张家大院院门。

5

村子里随处可见的碾磙子。

山城区大胡街道肥泉村(2020年改名为肥泉社区)于2013年8月,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有“鹤壁第一古村,豫北聚落标本”之称。肥泉村至今仍完整保存着总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传统建筑群张家大院,被誉为“豫北聚落标本”。这座传统村落奇观多、传说多,有一条将村子一分为二、自东向西流的倒流河;有因常年喷涌“倒流水”而被明代帝王封禁的古泉眼;有纣王狩猎至此留下的“九山不露头”;还有如来佛祖在倒流河边除掉独角大兽,登云而回的登云桥……除了这些,上世纪初,肥泉村还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张大善人,他乐善好施、救济灾民,他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

1月24日,记者走进这个国家级传统村落采访。

张氏家族由三家村迁入

“三家村,好地方,九泉十八岗;长岗岭十里长,榕花树下出宰相。”这是一段流传已久的民谣。邻村三家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肥泉村的张氏家族和三家村的张姓族人有共同的祖先。

山城区大胡街道办事处东管理区副主任张有电是肥泉村民,对肥泉村的历史相当了解。张有电说,肥泉村是以张姓聚族而居形成的古村落,由碾盘沟、刘家沟和黄牛坡3个自然村组成。肥泉村的张姓族人是三家村张氏家族的一支,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氏三兄弟张日新、张月新、张作新从三家村迁到了碾盘沟。

张有电说,肥泉村的老人们至今还会津津有味地讲述先人在倒流河畔创业的故事。

张氏族人把肥泉村看成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因此地的泉水是温泉,含有许多矿物质,被泉水浇灌过的土地长出的麦子、谷子颗粒饱满,张家的麦子磨出的白面细香、小米糯甜,就连张家酿出的蜂蜜都格外好。清朝时期,在此地繁衍生息的张氏家族开始在山西、河南两地间做皮货、食盐生意,积累了大量财富,家族日渐兴旺。到清末民初时,张氏家族已拥有良田数百顷,成为汤阴县城以西最大的富户。

“九山不露头”的传说

肥泉村坐落在太行山脚下,依坡、望岭、面水,三面环山,西傍太行山鸡冠山峰,北边是黄牛坡,南有凤凰岭与之相望。立于凤凰岭,往北举目远眺,可看到环绕社区的太行上隆起了九个土包,坡缓而无峰,居民们将这一奇观称为“九山不露头”。古时候,人们认为这九个山头代表富贵、权势,意味着此处出大户人家;而“山不露头”意味着大户人家宽厚仁慈,不孤立穷人。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关于“九山不露头”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在商朝时期,此处是野生动物的乐土,殷纣王经常来此狩猎,群山畏惧纣王的权威,都“低头藏首”不敢正视。

“倒流水”的“皇帝泉”与如来“登云桥”

张有电介绍,肥泉村东北的树林间有一个天然池,是传说中的“皇帝泉”。这眼古泉直径1.5米,泉水常年喷涌。正常的河流都是自西向东,而这眼古泉喷涌出的泉水自东北环绕村子向西流去,人称“倒流水”。这“倒流水”又叫肥泉河,是整个村的生机所在。相传,明朝时,主管钦天监的大臣夜观天象后向皇帝禀报,河南将出一位帝王。为此,皇帝派人到河南各地查寻。皇帝派出的风水大师寻访至肥泉村,看到这眼古泉后大惊失色,密报朝廷说此地日后必出皇帝。于是朝廷派人用白灰注入泉眼,扣上铁锅,用土封死,希望以此方法破了此处“风水”。

古泉泉水绕着村向西流,冲出近7米宽的河道。在河道上,架着一座“登云桥”。据居民讲,桥名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古时候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随着海水的日渐东移,群山毕露。这里有一只独角大兽,脾气极坏,动辄吞云吐雾、飞沙走石,搅得天无宁日。如来佛祖驾云而至,用灭妖镜除掉了此害,然后就在河边一大青石上登云而回。后来,人们用青石在此建了一座古桥,取名“登云桥”。

碾盘沟的由来

肥泉社区党支部委员方苏云至今仍记得二十多年前她刚嫁入肥泉的情景,那时候倒流河的水位还很高,泉眼很多。住在泉水边的村家里不用备水缸,做饭时直接端着锅到泉水边舀水用。

“几千年喷涌的泉水冲刷出宽宽的河道,也给村民带来了一笔宝贵财富——砂砾石。张家大院房子的石材也均是采用这种砂砾石。”方苏云说。

村民用砂砾石造碾盘,因为砂砾石的表面是数不尽的小颗粒,非常适合碾麦子、谷子等。在农耕时代,家家户户都要用碾盘,肥泉人制作的碾盘很快就名声在外,人们就把肥泉村也称为碾盘沟。

方苏云带领记者去看了看村里仍然保留着的碾盘,它们大小不一、高低错落。曾经碾盘制作是肥泉村的主要产业,随着时代发展,碾盘已经被淘汰,目前只有少数村民会制作碾盘。

“豫北聚落标本”张家大院

在方苏云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纪明的带领下,记者走过登云桥,看到了大名鼎鼎的张家大院。张家大院选址颇具匠心,北依黄牛坡作为屏障,南有凤凰岭与之相望。

据张纪明介绍,张家大院是肥泉村传统建筑群的总称。经专家考证,张家大院中最古老的房子建于近400年前。后来,随着张家生意规模的扩大,张家大院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总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建筑群。张家大院虽历经几百年的沧桑,仍较完整地保留了修建之初的建筑格局。

记者置身张家大院,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廊,带着岁月的幽远和沧桑。张家大院共有建筑45栋200余间,为明清建筑风格,坐北朝南,整体分东西四纵排列。院内布局均衡对称,大部分建筑沿中轴线对称而建,具有典型的儒家文化特色。 张家大院整体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房屋墙体采用“里生外熟”的砌筑方法,里为土坯,外为青砖,中连跋石,坚固一体。整个建筑群以山石做墙基,青砖立墙,青石铺地,过去还有寨墙。张家依托四周的土山建了长约2500米的寨墙及东西两个寨门,后来寨门被拆除。目前我们已经在原址重建了两个高大的寨门。”方苏云说。

张家大院分为很多个小的四合院,院与院之间有夹角门道,地下有地道,临街有炮楼,可谓院套院,院通院。熟悉院子的人会进一门而走遍全院,不熟悉院子的人很容易迷路。如今修缮一新的的张家大院由两个“三门相照”和一个“五门相照”院落组成。张家大院的主院位于西院的东侧,就是一个“五门相照”院落。走过门楼的两个拱形门有一个小院,再穿过一道门,便是主人居住的院落,中间为5间瓦房,东西为两座厢房。再往里走,也是同样布局的3栋房屋,但均为两层楼房,且门上都有石雕门匾。

张家大院主院东侧的院落建造时间更早,据方苏云介绍,这边的瓦房是张氏起家之处。在院子的南边还建有炮楼、枪械库等建筑,两层高的房屋有多个窗户和防御工事,以便于站岗放哨,或用于存放枪械。此院的后面和东边还有两个庭院,建筑风格与主院类似。“这间房子从外表看是普通的民房,走进里面才能看出来这房子的墙体厚达1米,这其实是张氏族人修建的墙体加厚的弹药库。这里冬暖夏凉,我爷爷奶奶在这间房子里住了很多年。”方苏云说。张家大院因其高低错落、回廊式的建筑特色,还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成为研究豫北清代、民国古建筑布局特色的典范,2013年被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教授誉为“豫北聚落标本”。

救济万余灾民的“张大善人”

据《张氏家谱》记载,靠着在山西、河南两地间做皮货、食盐生意,张氏家族兴旺起来,累积了大量财富,但张氏族人并没有因此而变得为富不仁,族内还出了位至今仍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张士成。

村民们介绍,清末民初时张氏家族由张士成掌管,此时的张氏家族非常富有,据说有良田数百顷,长工、短工千余人。

民国时期,中原大地轮番遭受着贪官污吏、劣绅军阀的袭扰,民众穷苦不堪,连生存都成了问题。1942年,河南大旱,大量的饥民开始逃荒。听闻张士成乐善好施,周边的饥民不断涌向肥泉。据肥泉村《张氏家谱》记载,“贫苦农民无以充饥,士成借粮舍饭达半年之久,救活大批饥民,被誉为大善人”。这里记载的“士成”就是张士成。时至今日,张士成放粮赈灾的事迹仍在当地流传。

据介绍,张士成为了赈灾,将家中囤积的6个粮仓的粮食都拿了出来,在村里架起了两口大锅,连续数月熬粥救济灾民。如今肥泉村80多岁的老人对此仍有印象,都知道碾盘沟里吃粥的故事。

更让人感动的是,张士成将自己家的存粮用完后,又借了500辆牛车的粮食继续救济灾民。张士成救济灾民的故事不仅在当地广为流传,甚至传到了黄河南岸,一些豫南的灾民也结伴逃荒至此。前些年,肥泉村的一位居民意外在驻马店遇到了一位自称受过张士成救济的人,提及往事对方竟激动得泪流满面。

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斤秤歌

斤秤歌,又称斤秤锣鼓,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旧式度量衡制十六两一斤的换算口诀进行演奏。

张纪明说,相传斤秤锣鼓与秦始皇有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在制定重量的标准时拿不定主意就上奏秦始皇,秦始皇批了四个字天下公平”。李斯就把这四个字的笔画(十六画)作为了重量的标准,确定一斤等于十六两,这一标准一直延用到1959年。据考证,“十六两斤秤歌”始于南宋,完于元朝,盛行于明、清,流传于山西、河南的太行山两侧。

“肥泉村的斤秤歌由张家第一代先人张山在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传至三家村,张家第十一世张自省继承了乐谱和古乐器,并将古乐谱和古乐器带到肥泉村。斤秤歌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张纪明说。

张纪明介绍,肥泉村的“十六两斤秤歌”除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特色之外,老一辈的肥泉村民间艺术家们又把古代打仗用的战鼓、“鸣锣开道”的锣和佛教礼仪祭祀的大钹,以及小锣、小钹进行组合,按照四分之二、四分之三的节拍演奏“十六两斤秤歌”锣鼓点。表演时每遍口诀都不同,所以既不能一锣到底,也不能多次重复,更不同于一般的曲牌连奏。整套锣鼓分十五遍连续演奏,鼓点打法遍遍迥异,要求演奏者必须熟练掌握斤秤歌歌诀和锣鼓点数。2016年,肥泉村斤秤歌被列入第二批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