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诗经·卫风》的故乡
鹤壁——《诗经·卫风》的故乡

 
时间:2020-7-6 18:11:45  作者:郭德海  编辑:鹤壁日报(原创) 


    淇滨大地原是殷商京畿的旧地。

武王伐纣灭商、封纣长子武庚禄父于殷商旧地,以承继殷祀,封武王弟管、蔡、霍于邶、庸、卫,负监管之责任。三年后,周武王薨,周成王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姬旦摄政称公,管、蔡、霍疑周公篡位,串通武庚禄父举兵造反,周公奉承王命二次伐殷,杀管叔,放逐蔡叔、霍叔,武庚禄父北奔。 周公平灭三监之乱又用了三年时间,也就是说邶国和庸国只存在了6年时间。随后,周公封九弟康叔为卫君,邶庸卫合于一处统称为卫,从此卫成为西周早期最有影响力的诸侯封国。西周、春秋早期的卫国的疆域,以朝歌为中心,西接太行,南、东皆滨临黄河,北部边界史料记载则不甚清晰。

武王伐纣、平灭三监之乱、康叔封卫是西周初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史料记载散见于《尚书·牧誓》《尚书·康诰》《逸周书·作雒解》等史料中。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武王伐纣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按此结论推算卫康叔封卫的时间应当是公元前1040年。

康叔封卫以后,卫国历史出现长时间的空白。卫国人物在信史史料中重现,始于《左传》记载的卫桓公参加鲁惠公的会葬仪式,这件事发生在鲁隐公元年,这一年是公元前772年。

卫国的国都朝歌被狄人攻陷,卫懿公被杀,卫戴公东迁漕(今滑县),后卫文公又东迁楚丘(今濮阳),这个事件《春秋》、《左传》都有记载,一般认为卫懿公被杀、卫戴公迁卫于漕、卫文公东迁楚丘三件事都发生在同一年——公元前660年。也就是说,西周和春秋早期的卫国在鹤壁境内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1040年至公元前660年,约380年。

现今传世的《诗经·卫风》版本均分编为《邶风》、《庸风》、《卫风》。《卫风》的分编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不仅邶、庸的地望没有统一的说法,就是三监的人物也是众说纷纭,而分编的的理由各家均语焉不详。孔子编撰《诗经》时已到春秋晚期(公元前470年左右),而我们观照一下卫国历史事件的年代,两个只存在了6年,小的不能再小的诸侯封国,在灭国近四百年后,其国风仍与《卫风》并列分编,着实令人费解。

近代《诗经》研究的主流观点认为邶、庸、卫三国之风,同为卫风,邶、庸、卫分编是由汉儒因《卫风》篇数较多臆断而成,其中以顾炎武的《日知录》影响最大。

近年来,邶、庸、卫三国同风几成定论,主要依据是诗歌歌咏的人物和故事。学者根据《卫风》歌咏的人和事,确定《邶、庸、卫》是组诗,组诗歌咏的是卫庄公时期(公元前770年前后)至卫戴公、卫成公时期(公元前660年)的故事,前后跨越100多年;诗歌歌咏的多为卫文公东迁楚丘前卫国旧地的故事,间有少量的歌咏卫戴公东迁漕、及卫成公东迁楚丘的故事,诗歌歌咏的故事与380年前已经灭国的邶、庸二国没有些许关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所谓邶、庸、卫三国之风实际同为卫风。

鹤壁因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原为太行脚下汤阴西部所镇之治所,1956年因煤设市,市府治所设于鹤壁集之新华街,名之曰鹤山;不久市府治所南迁至鹿楼境内,名之曰山城,俗称大湖,历三十余年;世纪相交之际,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铿锵步伐,鹤壁市辖浚淇二县,市府治所复南迁至淇河北岸大赉店,名之曰淇滨区,俗称开发区,迄今又近三十年。

如今鹤壁新城的主城区以淇水为主轴,西依太行余脉,东临大伾,北至汤河之南,南与淇县朝歌连成一片。从公元前1046年算起,历史的车轮滚动了三千年后,鹤壁新区这片神奇的土地与西周、春秋早期的卫国的的中心区域,浑然天成的叠加在了一起。

殷纣王自焚的鹿台、辛村卫康叔墓、卫国的都城朝歌城墙遗址,就处在淇河两岸淇县、浚县交汇之处的淇水两岸。

鹤壁是西周、春秋早期卫国的故地,这篇热土孕育了不朽的组诗——《卫风》,这里是《诗经·卫风》的故乡。

年轻的鹤壁,古老的淇水——《诗经·卫风》的故乡。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