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黄洞乡鱼泉村卫武公淇园旧址 林姓子孙寻根地
淇县黄洞乡鱼泉村卫武公淇园旧址 林姓子孙寻根地

 
时间:2020-7-24 9:55:32  作者:淇河晨报记者 刘倩倩 文/图  编辑:淇河晨报 


2020-07-24 07:27:19

东魏石窟内貌。


83岁的王大林和妻子守护着王家大院。


鱼泉村的古井亭。



夺丰水库周边就是我国最早的王家园林淇园旧址


鱼泉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张朝祥介绍东魏石窟。


王家大院后院的残垣断壁。


淇县黄洞乡有一个因为泉水而得名的古村落,名叫鱼泉村。该村是林氏始祖林坚的出生地,也是我国最早的王家园林——淇园的所在地。村北的金钟寺,记录着明朝嘉靖皇帝“四亩园耙和尚”的传说故事。

鱼泉村有东鱼泉、西鱼泉、南鱼泉(前嘴村)和北鱼泉4个自然村,聚落呈三角形分布。7月21日,记者走进鱼泉村,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朝祥组织村里近10位老人,和记者一起走走看看,讲起鱼泉村的故事。

 

我国最早的王家园林——淇园

 

“鱼泉村除了鱼和泉,还是淇园的所在地。”76岁的宋来根带着记者来到鱼泉村附近的夺丰水库,指着水库周边的山水风景说,这里就是我国最早的王家园林——淇园的所在地。

淇园兴建于春秋时期,是卫国第11代国君卫武公修建的园林。《中国造园史》评价淇园,是中国最早的王家园林,在中国造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记载:“淇园旧址,在淇县西北三十五里处,即诗所咏淇澳。”《宋书·列传第二十七·谢灵运》记载:“淇园,卫之竹园,在淇水之澳。”

据史料记载,淇园有八景,即淇园竹翠、斐亭莲芳、群峰敛碧、列柿流丹、半岩风雨、曲径烟霞、一壶映月、双剑横秋。明代嘉靖二十四年《淇县志》记载:“淇园在县西北礼河社淇水之澳。卫人美武公之德,赋绿竹为兴即此,至今民怀其惠,不能忘也。”淇园的范围从卫都朝歌西北直至太行山,即今天淇县高村镇的西北部、庙口镇和黄洞乡一带的广大区域。这一区域在历史上属礼河社。宋来根等老人纷纷感叹,淇园当初的景物结构、建筑形式现在已无从知晓,但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有关淇园的诗词、文章则记录了各个时代的淇园美景。

 

武公祠追忆武公之德

 

鱼泉村不少老人回忆,村子的半山腰原先有座武公祠,1959年当地政府在此修建夺丰水库,武公祠及其遗址淹没在水库之中。“修建夺丰水库之前,我家就在武公祠附近。武功祠里还有一棵参天大树,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69岁的杨小羔说。

老人们所说的武公祠,就是为了纪念卫国第11代国君卫武公(约公元前853年至公元前758年)所修。卫武公是一个贤明之君,他在位55年,在他的治理下卫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83岁的王大林说,武公祠中曾有很多古碑。清顺治年间礼部尚书杜臻所撰的《卫武公祠碑记》中说:“公祠建于淇县西北,山行六七里,峰回路转,若天设地藏之祠。东北岸建有斐亭,为淇园故址,祠前泉水淙淙,有瀑布声萦回,东注入淇。”

据淇县县志记载,武公祠有大殿、拜殿、堂房数间,皆系古典建筑,另有香火地66亩。石门两侧有参天白檀两株,胸径三尺有余。祠东北山坡上建有斐亭,祠前河塘里植有莲藕,每逢夏季,荷叶覆盖塘面,荷花竞相开放,点缀其间,观者如痴如醉。

 

林氏始祖林坚出生地

 

在夺丰水库旁的一处峭壁上,有个“林坚洞”,当地人也称之为“林母洞”或“安乐窝”,这里是天下林姓子孙的寻根圣地。据淇县县志记载,忠臣比干为了江山社稷殉难后,为保比干后代,夫人陈氏逃难,来到两山夹一沟十分隐蔽的长林地带,北山山腰有洞穴,陈氏在一石室住下,这就是史书记载的“长林石室”。

不久,陈氏生一男孩。纣王四处捉拿陈氏欲斩草除根,一支军队的官兵搜寻到此,陈氏急中生智,指林为姓,指泉为名,为孩子起名林泉。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武王派人寻找陈氏母子,并赐比干之子名为林坚,希望他秉承父志,坚贞不屈。林坚便成为林姓的始祖。

唐朝林宝所撰的《元和姓纂》也有记载:“武王封比干之墓,召其子于长林石室,封爵博陵,赐姓林氏,林之姓从此而得也。”

山崖上还有“长林石室,淇园绿竹”“历史名人,比干后人”“太行浩气存千古,朝歌英魂留人间”等摩崖石刻。

 

神秘的东魏石窟

 

“我带你去看看神秘的东魏石窟,最近没有强降雨,我们还能看到,如果下了大雨,咱们就没有那个眼福了。”张朝祥带着记者顺着山崖而下,来到夺丰水库水区的浅滩,只见峭壁之上有一个电脑显示屏大小的洞口,其内有许多雕刻精美的佛像。

石窟内壁并不规整,整体空间约1.9立方米,其中一面石壁正中间有一尊高约0.7米的佛祖雕像,佛祖身着法衣,盘膝跣足而坐,座为八瓣莲台。虽然这尊像佛的首部和双掌已被破坏,但从残存部分能看出工匠的杰出手艺。

石窟顶部还有多幅造型别致的飞天图案,洞壁四周的佛像均为坐像且整齐排列。每尊小佛像外都刻有佛龛,佛龛一侧还写有供奉者的名字。据《淇县志》记载,石窟为东魏时期凿刻,因窟内雕刻有1043尊栩栩如生的石佛,当地人又称之为千佛洞。

“石窟对面有一块状如虎头的巨石,村民们经常说,石虎想冲入石窟吃佛像,为了不让石虎入洞,众位神佛在石窟与石虎之间立起一块石碑,将石虎困在对岸。这里真有一块像石碑的天然巨石,现在已经沉入水库底部。”张朝祥说,随着降雨,前嘴石窟可能很快就会被水淹没,为这座千余年的石窟,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前嘴古瓷窑遗址

 

回到村里,杨小羔等老人带着记者来到村南的前嘴古瓷窑遗址。杨小羔随手找到几块瓷片。这里的旧瓷片很多,以前村民曾用小推车往家拉,用这些旧瓷片修墙铺路呢!”杨小羔说。

据村民介绍,前嘴古瓷窑遗址于1985年被村民发现。地表有瓷片及窑具,大部分是大小不同的碗、盘、钵的碎片,颜色有土黄、灰色两种,灰色比较多。瓷片的釉色以天青色居多,深蓝、浅蓝次之,灰青、灰绿较少,均属元代钧瓷系。

窑具有匣钵、垫饼等。器型不大规整,胎厚质粗,釉面有开片纹和砂眼。施釉不到底,玻璃珠状垂釉明显,蓝釉、天青釉碗、盘晶莹闪闪,属元钧瓷系。1985年,该处被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而另一处窑址位于村北部,地面露出的窑址部分长45米,宽40米,地面有碎瓷片和窑具。1978年该窑址被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亩园耙和尚”的故事

 

鱼泉村历史悠久,村里的老人、小孩儿都知道的“四亩园耙和尚”的故事就发生在村北的金钟寺。传说,明朝嘉靖年间,金钟寺香火不断,和尚常说寺里有一个神碾,一斗谷子可碾一斗米。十里八村的妇女听说后,都到金钟寺碾米。不料,庙里的一些和尚生了歹念,调戏良家妇女。

无巧不成书,恰好嘉靖皇帝微服私访到了金钟寺,却被和尚扔进了枯井。“鱼泉村有一个拾粪的宋老汉,经过枯井听到嘉靖皇帝的求救声,嘉靖皇帝给了宋老汉一个鱼符,让他去淇县西门报信。”74岁的王麦喜说,宋老汉带着御林军救了嘉靖皇帝,立了功得了赏。

怎么处置庙里的和尚?嘉靖皇帝摆摆手说:“罢了!”不料御林军首领以为是“耙了”,就在金钟寺的四亩园里挖了许多坑,每个坑里埋一个和尚,再用瓦片护住和尚心胸部位,在地面上露出和尚头部。然后命人套上牲口,拉着铁齿耙,在地里来回耙,直至把和尚处死。


古民居王家大院

 

鱼泉村还有一处王家大院,共有四处院落,分别为清朝末年王家四兄弟王懋德、王懋功、王懋修、王懋勋所建或修建,四处院落共占地约20多亩。83岁的王大林是王家大院的第五代主人,如今还居住在王家大院,守护着这座清代古民居。

记者跟随王大林走进王家大院,东北角院落的门额上刻有“耕读传家”,西北角院落的门额正反分别刻有“行仁义事”“存忠厚心”。“我们高祖名叫王山,是从淇县凉水泉村搬迁过来的,他靠着善良和勤劳,挣下了这份家业。”王大林坐在院中缓缓道来。

王家大院的房屋皆为石木结构,所用石料皆从外地运来,石质软绵,便于凿铣。石块上凿铣的有斜纹,象征着风调雨顺,还有石点,象征溅玉飞花。王家大院的后院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烧毁,现存的残垣断壁成为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初期,王家大院曾是淇县第一师范学校的校址,这个院子的故事也不少。”张朝祥说。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