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区曹家村古瓷窑曾“炉火照天地”
鹤山区曹家村古瓷窑曾“炉火照天地”

 
时间:2020-12-11 21:28:11  作者:晨报记者 韩文雪  编辑:淇河晨报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晨报记者 韩文雪 摄

曹家村的传统民居留存较多且连片分布,其中保存较好且规模最大的是李家大院。图为李家大院俯瞰图。(曹家村村委会供图)

千年古柏。(曹家村村委会供图)

如今的柏灵桥早已失去当年的规模和功能。晨报记者 韩文雪 摄

 

曹家村位于鹤山区鹤壁集镇西部,三面环水,背靠南山,发源于青梅山的小西河和八寨脑的竹林河从西南绕村汇入从石碑头村流过来的一股清泉,形成了古河,河水绕村东流。

 

据记载,曹家村始建于晚唐时期。12月5日,记者走进这座依山傍水的古村落,探寻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与传说。


背山面水,村落形如仙鹤展翅

 

曹家村村委会主任曹水林介绍,现在村委会管理曹家村、陈家村、龙家村、李家庄村、邓家村等5个自然村。

 

 “曹家村三面环水,背靠南山,位置比较好。”曹水林介绍,河的发源地小西河、竹林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是溪水潺潺、四季不断,后来河水逐渐干涸,现在成了季节性河流。从石碑头村流过来的清泉虽说流量不大,但是四季不断,滋润着古老的村庄。

 

 “起初,村子选址也是有讲究的,选在背山面水的南山西麓,自北向南呈扇形分布,从村西北的西山望去整个村落如仙鹤展翅,从村东北遥望又如金龟探水。整个村子坐落于‘龟背’之上,算是一块福地。”曹水林说,“曹姓是曹家村的大姓,曹家先祖的落户时间可上溯至1810年左右。”

 

李家九门相照,捐得“坐家知府”

 

“村里的传统民居保存较多且连片分布,其中保存较好且规模最大的是李家大院。”在曹水林和村民曹中福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李家大院。李家大院是一座九门相照”的大院落,房屋布局严整,整个院落一律以灰石奠基、蓝砖垒墙、蓝瓦扣顶。木雕龙凤门窗、石雕斗板、砖雕屋脊和屋檐,相得益彰,甚是美观。院落错落有致,从大门向院内望去,九门相通,在一条中轴线上。

 

眼前的李家大院虽历经风雨沧桑,但古朴大气的风格造型与精致的建筑工艺无不透露着当年主人身份的显赫。

 

今年67岁的村民曹中福介绍,据记载李家落户曹家村的时间是1875年,当年安阳李家庄的乡村兽医李九部率子李惠丕、李慧德,带着全部家当来到曹家村落户,以给牲畜治病为营生。

 

当年,老窝窑(煤矿)的煤块能自燃,矿主见李九部手中有钱,让其购买。李九部看到其中有钱可赚,便将煤块转卖,积下了一笔财富。

 

之后,李九部务实营生,通过官府为其子李惠丕捐得一个“坐家知府”的官职。随后,李家买地建房,逐步发达起来。

 

历经数年后,李家整个庄院面积达5000平方米、房屋达124间,修建了21米长的防匪地下通道和护家炮楼。鼎盛时期,李家第三代有50多口人、千余亩土地、护院家丁20余人、长短工60余人、长枪10杆。

 

李家在汤阴至鹤壁集一带有钱庄、粮行、药店等买卖,其间遇到灾荒之年,李家便赈灾放粮,积善行德,赢得周围乡邻的赞许。

 

再后来,李家的第三代人李玉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翰林院任职。

 

“听村里的老年人说,民国三十二年,李家的五掌柜被一窝土匪骑马绑走索要钱财,途中五掌柜在马上不断挣脱,后面的家丁拿着枪也紧紧跟随,土匪见状便直接开枪打死了五掌柜,然后逃跑了。”曹中福介绍,“家丁把五掌柜的尸体带回去后,李家大办丧事,在村中整整摆了一个月的流水席,供全村人吃喝。

青砖海螺顶,玄帝宫没用一根梁椽檩

 

在李家大院西侧不远处,有一座占地120余平方米的玄帝宫,当地村民习惯称其为老爷庙。

 

据碑文记载:玄帝宫建于明朝崇祯元年,先后于崇祯三年、乾隆三年、道光八年、道光十年、民国七年、一九九二年、一九九八年进行了七次修复。

 

 玄帝宫建筑为庙宇风格,前有门楼,中间有板折。玄帝宫是主建筑,其内部屋顶为砖券顶,全部由青砖修建而成,没用一根梁、椽(chuán)、檩(lǐn)。

 

“玄帝宫屋顶因形似海螺状,也被称为青砖海螺顶,这种建筑形式非常少见,此前省里前来考察的文物专家看后都惊叹不已。”曹中福介绍。

 

记者看到,玄帝像两侧各有一条“龙”和两位“战将”,上方是一幅精美的浮雕。板折全部为梁柱木质结构,四周排列着修建和修复玄帝宫时的5块刻碑。玄帝宫的门楼是砖木结构,黄瓦蓝砖,石砌围墙。

 

整个庙宇从外面观看浑然一体,尤其是玄帝宫,屋脊南北各有一“龙”护卫,中间有3个砖雕海螺,黄琉璃瓦与蓝砖灰石互相呼应,显得颇为壮观。

 

“玄帝宫数百年来香火不断。”曹中福说,“现在逢年过节,还有村民去祈福,这也算是村民向往安定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吧。”


交通要道,柏灵桥沟通羑河两岸

 

提到曹家村,就不得不提柏灵桥。据记载,当年的柏灵桥有数十米长,曾是一条交通要道。

 

据《重修柏灵桥碑记》(清乾隆三十七年)记载,自唐朝至元朝,鹤壁集瓷窑盛烧不衰,羑河两岸均为窑场,柏灵桥应为方便两岸交通而兴建。

 

 “柏灵桥是一座石质结构单拱桥,别看如今它不起眼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鹤壁集赶着驴车去汤阴,柏灵桥可是必经之路!”曹中福介绍,关于柏灵桥还有美丽的传说。

 

 相传,古时鹤壁区域是一片“大湖”,大禹治水凿开了太行峡谷,大水流入黄海之后,鹤壁区域就变成了一个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的地方。

 

 百姓生活虽然富裕,但是每年夏季这里都会发生可怕的瘟疫,死人甚多。所以,每年百姓都要定时扶老携幼,带上粮食到山里避灾,等立秋后才敢回家。

 

 有一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云游到鹤壁,他发现有一少妇背着一个大孩子、牵着一个小孩子在艰难渡河,其间洪水来袭少妇竟抛弃小孩子直向岸边扑去。

 

 铁拐李急忙用铁拐将小孩子救下,并斥责少妇:“你背着大孩子抛弃小孩子,难道他不是你亲生的?”那少妇说:“大孩子是收养的孤儿,他的父母死于瘟疫。小孩子虽是我亲生的,但不能让人家断根呀!”

 

 铁拐李被少妇的做法感动,从宝葫芦里倒出一包药递给少妇并叮嘱她:“服下此药可保你一家不受瘟疫之害。”铁拐李言罢在空中划了一道彩虹,彩虹化成了一座桥。

 

 少妇回家后将药分给乡亲们,再后来桥畔生长出百种草药,这些草药能除百病,于是百姓将这些草药叫做“百灵草”,又因取之于桥畔,故该桥被称为“百灵桥”。

 

 又有一传说,在桥旁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柏,所以桥被称为“柏灵桥”。

 

 柏灵桥的传说彰显了当时曹家村一带先民的传统美德,柏灵桥的修建便利了羑河两岸的交通,促进了烧瓷业的发展,使鹤壁集得以繁荣。

 

资源得天独厚,曹家村为鹤壁制瓷业的原发地

 

 “曹家村的烧瓷业早在唐代已具规模,历经五代、北宋、金、元、清千余年。”曹水林介绍,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把鹤壁集古瓷窑遗址列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其重点保护范围。

 

 据《重修柏灵桥碑记》记载:“宋时邑西之人,借以烧瓷养生者不啻(chì)数万家’,素有‘四十五里烧造坡’之称。”

 鹤壁集古瓷窑遗址的考察报告表明:鹤壁集古瓷窑遗址位于鹤山区鹤壁集镇,主要分布在北起邓家村和四矿工人村,南至曹家村和陈家村,东自铁桥,西至龙家村和李家村一带。其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650米,面积近80万平方米。烧造时代为唐、五代、北宋、金、元,元代达到巅峰。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便是当时烧瓷业的生动写照,其产品包括日常用品和工艺品,正如人们用“入窑清一色,出窑万般彩”赞许这些瓷器的美丽色彩。集市上曾经瓷器店铺林立,商品远销八方。

 

 据了解,烧瓷器必须具备瓷土(高岭土)、水、烧造燃料这三个条件。“曹家村一带临河,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高岭土原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造就了一座北方的‘民间瓷都’。”曹水林介绍,根据多种文献和研究成果,曹家村被认定为鹤壁古瓷制造的原发地、研发地和制造中心。

 

 “这也充分体现了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的智慧和勤劳。”说到此,曹水林十分自豪。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