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一卷 2017年
       

文史资料 - 鹤山区新华街上的天主教堂——鹤壁市委市政府的第一个办公地
鹤山区新华街上的天主教堂——鹤壁市委市政府的第一个办公地

 
作者:岳珂 赵永强  加入时间:2017-4-28 21:37:18

 2017-04-17 08:24:08


天主教堂的神父楼,第一层已经下沉。  赵永强摄于2009年12月22日


1957年3月26日,为发展煤炭工业,支援经济建设,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3次会议批准建立鹤壁市,辖区为原鹤壁矿区区域。从这一天起,鹤壁市这个名字正式出现在新中国的行政区划版图上。

 

第一届市委市政府的第一个办公地——天主教堂

 

4月7日,走在鹤山区新华街街道办事处新华街上,很难想象当年这样简陋的街道曾是鹤壁市的市中心所在地。新华街街道狭窄,民房、店铺、作坊相互交错,当年却是全市基础条件最好的街道,有着“鹤壁第一街”的美誉。

在这条不长的大街中段靠近券门处,有一座天主教堂——若瑟堂。若瑟堂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司德望主教携3位神父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组织建造的。教堂坐北朝南,高约15米、宽6.5米。整个教堂由大小70余间房屋组成,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1957年建市之初,教堂是鹤壁市的临时仓库,曾储存过全市军备、医药、生产等物资。

从教堂西侧往北走,后面就是一座神父楼。相比教堂,这座神父楼看起来十分简朴,灰砖木窗,与民房几无两样。就是这座普普通通的神父楼,在鹤壁市人民心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正是当年鹤壁市第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场所。神父楼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抗战胜利后成为汤阴县政府办公所在地,鹤壁建市前期曾为鹤壁矿区委员会办公所在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解放战争期间,天主教堂因宗教的特殊性,很好地掩护了多位国家领导人通过敌人的封锁线。1946年10月,邓小平、卓琳从山东回延安路过鹤壁,在神父楼借住两夜;1947年8月,李先念从山东回延安,在神父楼借住一夜;1948年,刘邓大军南下,刘伯承在教堂前院借住一夜。

1957年3月26日,国务院第43次全体会议通过设立鹤壁市,鹤壁建市以后就把这里作为了鹤壁市委市政府办公所在地。当时鹤壁行政区域是汤阴县的鹤壁、鹿楼、东头、罗村、石门、施家沟、西顶等7个乡和东柴厂、西柴厂和东扒厂3个自然村,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17.5公里,总面积311平方公里,人口7.6万人。

随着时间的变迁,原本两层的神父楼第一层已经低于地面,第二层和地面齐平。数年前,因下雨积水严重,出于保护的需要,神父楼前的院子被封了起来,原来的第一层已经变成了地下室。

 

办公用的桌椅板凳大都是借的

 

鹤壁市天主教爱国会会长赵玉芬就住在若瑟堂的隔壁,今年62岁的他打趣说自己是和鹤壁市一同成长起来的。“我家就在隔壁住着,打小儿就一直来教堂玩儿,对这儿非常熟悉。”赵玉芬说,尽管鹤壁市建市时他只有两岁,但自小生长在这里的他对教堂的历史了如指掌。

1957年5月10日,省委决定建立中共鹤壁市委员会,郝明甫同志任代理书记。7月20日,省委组织部发来通知,中共中央批准郝明甫任中共河南省鹤壁市委书记。神父楼的一层就是郝明甫和市委工作的地方。“原来院子两侧有两棵大桑树,中间还有一棵石榴树。”赵玉芬说,“郝书记办公的地方就在这儿,他的家人也在这儿住过一段时间。”

市委内设的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工业部、农工部、财贸部和监察委员会等部门都在天主教堂里办公。建市之初一穷二白,市委每个部门办公的面积都非常小,办公用具也不齐全,大部分桌椅板凳都是借的,许多还写有“平原省煤矿”字样。

 

辉煌从这里起步

 

我市因煤而兴,建市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委的中心工作都是发展煤炭工业。当年正是从这座神父楼内发出了一道道建设鹤壁和煤矿攻坚的指令。鹤壁的煤矿工人也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1957年建市以后短短几个月内,鹤壁煤矿工人在井筒建设、巷道掘进、土建安装、地质勘探、技术革新等方面创下了全国煤炭系统15项国家纪录,《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都做了大篇幅报道。

1958年,鹤壁煤矿工人再接再厉,创下74项国家纪录,成为全国煤炭战线的一面旗帜。1959年4月,中央煤炭工业部、全国煤炭工会在鹤壁召开了全国煤矿基本建设现场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煤炭管理局局长、总工程师、工会主席以及北京矿院等全国8所矿业学院的院长及各煤矿设计院负责人500余人到鹤壁参观学习。

“1959年国家和省里还来鹤壁拍了《煤矿新井架》《煤巷快速掘进》两部科教片,可那时候咱市刚刚建成啊,啥都没有,路都是土路。”已经八旬高龄的马素青是当年红旗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她还记得拍电影的一些细节,“市里面是真穷,没几辆车,为了拍电影,这几辆车还绕着红旗电影院转了好几个圈儿拍镜头。”

大会的召开和拍摄的电影,让建市不久的鹤壁市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再加上鹤壁矿区的大规模建设,来自五湖四海的大批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鹤壁,支援鹤壁煤炭工业建设。

为了安置大批煤矿职工,市委、市政府沿矿区周边兴建了一大批矿工住宅区和街道、马路。配套的工业企业、食品企业、文教卫生广播等单位也相继投入建设,随之而来市直机构也不断设立,干部队伍逐步扩大,小小的鹤壁集已经无法满足市委、市政府开展工作的需要。当年的市委、市人委(鹤壁市人民委员会,即市政府的旧称)经过考察论证,认为鹿楼乡大胡村附近虽是一个丘陵盆地,但地势相对平缓、开阔,且不占农田,适于城区建设,准备将市委、市政府迁至此地。

 

三次南迁承载艰辛历程

 

建设一个新城区需要一定的时间,现有的条件又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一番论证之后,1957年12月,市委、市人委办公地点由天主教堂迁至地理条件相对较好的鹤山区中山城区。

1959年1月,市委、市人委由中山迁至大胡地区(山城区旧称),并在此一驻就是40年。到2000年,山城区主城区工业经济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电力、电子、化学、医药等多业并举的格局,为全市行业最为齐全的城区。

然而,因地域有限,山城区几乎没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1986年浚县、淇县划归鹤壁市管辖,出于全局的考虑,市委、市政府决定鹤壁主城区再次南迁。1992年12月,鹤壁市淇滨经济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准,成为全省首批省级开发区,当时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

2001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河南省鹤壁市人民政府驻地由鹤壁市山城区红旗街迁至淇滨区九州路,同时鹤壁市郊区更名为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的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回首建市至今的60年,一批又一批的先行者用辛勤和汗水为我们的今天铺下了坚实的基础,市委、市政府的三次南迁就是这一艰辛历程的缩影。如今走在淇滨区的大街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商店、超市繁华热闹,我们又怎能忘记那一座简陋的神父楼,毕竟鹤壁从这里出发,梦想由此起航。

附:

鹤壁市第一届市委市政府驻地——鹤壁集天主大教堂

 

时间:2015-01-23  来源:鹤壁市鹤山区旅游文物局  作者:冯洋  

位于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镇东街村的天主教堂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主建筑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歌德式建筑,名为圣若瑟堂。

圣若瑟堂高15米,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司德望主教携另三位神甫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组织建造的,时为农历四月十三。教堂座北朝南,高约15米,面阔6.5米,进深24.5米,台基高0.32米。墙体以砖、石混砌,台基上1.42米处为青石垒砌。此教堂开正门1口。正门上方题记“若瑟堂”三个大字,上方立像为若瑟抱子,右侧立像为伯多禄,左侧立像为保罗。东山墙开窗3口;西山墙开门2口,窗5口。西山墙一侧门门楣石之表题记“怙恃情深”,二侧门门楣石之表题记“职操大权”。门洞及窗洞均以预制砖券合成拱顶。

整个教堂除圣若瑟堂外,还有神甫楼和修女宿舍,由大小70余间房屋组成,占地面积2598.8平方米,其中的神甫楼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分上下两层。1945至1947年间,邓小平、卓林夫妇、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曾在神父楼(建于光绪二十六年,位于若瑟堂北15米处)留宿。1948年,刘邓大军南下,刘伯承及警卫人员在教堂留宿。

此地是第一届鹤壁市委市政府驻地。1957年3月26日,为发展煤炭工业,支援国家建设,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3次会议批准建立鹤壁市,辖区为原鹤壁矿区区域,4月11日,鹤壁市改为省辖市,由省直接导,6月28日,建立市政委员会,代行市委职权,驻地鹤壁集天主堂。(鹤壁市志 583页)这是我市一处非常重要的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承载了鹤壁的历史,是鹤壁市现存为数极少、保存现状较好的清代哥特式建筑,对研究鹤壁历史发展和教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站由淇县之窗网站运行和管理。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9020854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