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史资料 - 肥泉《张氏家谱》:不可多得的民俗珍宝

肥泉《张氏家谱》:不可多得的民俗珍宝
 


作者:草根蚂蚁  加入时间:2016-3-10 16:53:42

2016-03-10 草根蚂蚁 山城故事

肥泉村的《张氏家谱》是一部珍贵的民俗文化典籍,他的亮点在于文学性和历史性。家谱中的几篇文章堪称文学佳作,其记载的历史事件更是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记忆和考证的依据。

肥泉《张氏家谱》传承于三家村《张氏家谱》,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经历600多年的历史。期间自清乾隆十七年重修后,又历经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数次续修,形成了元、亨、利、贞四卷,共247页,约8万字。除了按照惯例编修家谱之外,《张氏家谱》中还收录了《细诗公传》、《三冢村记》和《伯佐首管子三家村记》等文章,对三家村的历史及人文自然景观都有所介绍。这三篇文章中《伯佐首管子三家村记》主要记述三塚村的来历;《三冢村记》记述了山塚村的发展和环境的描述;《细诗公传》则记载了三家村张氏祖先细诗公张山的事迹。三篇中尤以《细诗公传》出彩,遣词造句非一般人所能,文风优美,笔触传神,潇洒飘逸,似诗人所编。小编细读,稍有体会,试着解析如下。

 

 

《管子三家村记》

 

“三监叛周”是周朝建国初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深远。三叔死后,皆葬于三塚村。张氏家乘中有 “管子三家村记”一篇,记述“春秋时已闻此名,为三家村。”“吾会诸侯时至石门岗,见三家村有木无人。”明确“此蔡叔、管叔、霍叔所死地。”由于家谱历史久远,可能在历次续谱时会有差错,家谱中关于“管子”一篇中管子疑为管仲,齐国齐桓公的大臣。在春秋五霸中,齐国曾经长期有“霸主”的地位,多次召集诸侯国会盟,石门岗是当年石门会诸侯的一个地方。为了考证,小编曾浅读《管子》,没有发现“管子三家村记”一篇,张氏家乘也没有注出处,难辨真伪。但三塚村的确在此地,古时,张家先人还曾经在“李家道”(李古道村)发现三叔墓的石碑,足以证明三塚村与三叔墓的存在。

《细诗公传》

 

《张氏家谱》《细诗公传》记载,“细诗公者,山西洪洞人也,绣诗,有累累功夫。”古汉语“绣”乃文思优美,词藻华丽之意,绣诗,乃指写出美丽诗篇的意思。且有“累累功夫”,可见细诗公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其知子孙不绣诗,故传其诗于弟子张氏,绝绪”。张山是一位诗人,写出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但他知道自己的子孙没有写诗的人,就把这自己的诗留给了弟子张氏。绝绪,大概是后来没有音信或失传的意思,他的诗篇没有流传下来。

当年,细诗公在山西洪洞县当是一位名人,文武双全。“明初,西安贼张士诚大杀洪洞县居民,细诗公家被害。”细诗公的家人被当地强豪所害,所以“山西不可居”,正好赶上“移民迁徙”,便“隐河南汤阴三塚村”。

当时,细诗公来到三塚村,看见三座坟和一棵老槐树,经考察,知道这是三叔坟,就在树下占卜,结果是“而卜居焉”,定居于此。

细诗公在三塚定居后是“隐居不出,日游三塚左右”,只在三塚村附近出游。且“歌咏无常,身若有仙骨,被发跣足,不系衣冠,羽冠、羽衣,好持羽毛扇,夏亦如此,不热其身”。经常一个人“不修边幅”,披头散发,光着脚,只穿带羽冠、羽衣,四季如此,动則吟诗诵词,高歌长啸,一派诗人风范。

下一段就有更仙风道骨了,他好游泳,在水里“水不沾衣”,每天在外边“读诗至晚,虎豹送之”。“或哭或笑,家不火食”,家里基本上不动火做饭,吃的是花花草草,不食人间烟火了。

细诗公是到三塚村后才结婚的,他的妻子姓唐,是西边太行山里人。他妻子也有一番离奇的经历,据说她“生而不为,好游山”,不爱干别的,就爱“上山运动”。一天,在山上发现一只凤凰在身边转悠,她便骑到凤凰身上,凤凰一发怒就飞了起来,把她载到“三塚水泉南”,然后掉到水里。恰好有细诗公的朋友兰香仙人路过,就救她上岸,这兰香仙人也是位热心人,看眼前这女子非同小可,与朋友细诗公非常般配,就猛拍胸脯,要“说媒与细诗公”,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好像是前世有缘,就成为了夫妻,相亲相爱,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年皆百岁”。后面还有大段的评论,来评价细诗公的生平,在此就不一一引用。

细诗公与唐家女的因缘可谓是“天赐良缘”,他们就是三家村、肥泉张氏家族的第一代祖先。细诗公,一位看透了人间、悟透了生命的智者,一位潇洒豪放的诗人,一位超凡脱俗的神仙。以上定论不是小编的发明,《张氏家谱》“细诗公传”中描写的清清楚楚,而且文笔生动,文学价值“堪比聊斋”。

 

 

 

 

《三塚村记并序》


《张氏家谱》在乾隆、清道光年间曾经重修,《张氏家谱》逐渐规范,内容也不断增加,每一次续谱的前言、凡例、后序等井然有序。乾隆年间,张家十四世张璋(名宜士)又一次负责编写《张氏家谱》。一次,他和十三世玉瑾公在村里“百林”闲谈,玉瑾公安排他在这一次修谱时要把三家村、肥泉的自然环境,自然风景写入家谱,宜士公欣然领命。便考察了三家村、肥泉周边的山山水水,并详细的加以描述,写就了《三塚村记并序》。这十四世也非等闲之辈,文笔华丽,才思飞扬,描写细腻,生动传神,论文采乃上乘之作。

宜士公写到,在村西有许多山峰,都是牟山的支脉。北边的一座山特别高,“有水从半壁泄出,清冷可掬,自高淙下,层折相递”。在村旁,“石壁崤绝,佳木异草,土堰旁缀。水自穴中瀑涌而出,漫空下数尺如珠玑,喷薄璀璨”。这可能就是描写“肥泉”的景象,泉涌数尺高,落下的水珠如珠玑,光彩夺目。“土人目为龙潭,旱则祷雨其处”,当地人看见以为这是龙潭,神仙所在地,遇到大旱就在这里祈雨。如今的肥泉村还留有宽宽的河道,循河道向东北,就是肥泉的所在。初秋时,我们曾经实地考察,只见肥泉倒流河河道长满,笔直的杨树,河道向东北伸展,到高大的土堰前消失,土堰下是另外一道石堰,据说,石堰下就是肥泉。关于肥泉石堰也有许多传说,一说是被某一个皇帝派人堵死了;另一说是让南方的一个风水先生用一口大铁锅盖死了;现在,当地的老百姓说,是因为煤矿的开采,把地下水给破坏了。

家谱中接着描述此处乃“前溪之源”,“循古道历村东南折旋十数乃与后溪合流,亘石桥而南下焉”。肥泉之水循古道历村东南折旋向西,就是 现在的倒流河,“亘石桥而南下”,古汉语亘有绵绵不断的意思,肥泉水折西,流过登云桥向南而下,就证明了现在村前的石桥就是传说中的登云桥。这条河蜿蜒崎岖,“视之光照如银带曲垂,而两旁支涧横注其中,是为后溪之源”。这条河“经村西绕舍前东注,过我门,受南涧一支。又东折而北,受北涧一支并注而东”。如此两条河在肥泉村交流形成了汤河的源头。

家谱还记载肥泉“村之西北分二岭焉,其南岭结为前村,其北岭结为后村”,如今的肥泉村还依照古时的建制,分为前后两村。那时候,“其前村一峰最为秀出,乘间登临,凡数十里峰峦高下历历在目”,此“峰盖如巨人,拱手垂立”说的应是凤凰岭,当时,还有古塔在其上。

古肥泉曾经是一个地肥水美的好地方,山是神仙山,水是神仙水。村庄倚山而建,两条河穿村而过,把一个肥泉村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山水相依,村落有致,人间仙境也。

《张氏家谱》中《管子三家村记》、《细诗公传》与《三塚村记并序》皆是精彩之处。一个写史,言简意赅,简练清晰;一个写人,笔触清奇,生动传神,把一个非凡的细诗公写得惟妙惟肖,恍如就在眼前。一个写景,角度奇妙,地理描写精准而不枯燥,把一个山水肥泉写的活灵活现,让我们这些后来人恰如身临其境,在文字中就能享受到古肥泉的“世外美景”。

肥泉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与肥泉相关的历史文化,民俗传统和故事传说等资料更是一个亟待挖掘的珍贵宝库,传承、保护、开发肥泉的古村落、古民居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肥泉以及肥泉的张家大院绝不是一个“空壳”,那样的话,她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我们要让肥泉和张家大院重放光彩,就需要把本属于她的“灵魂”还给她,这样她才会有活力,才能像凤凰岭下的凤凰,“涅槃重生”。



 
     
肥泉《张氏家谱》:不可多得的民俗珍宝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