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史资料 - 鹤壁史话:解放前后鹤壁的初等教育(58)

鹤壁史话:解放前后鹤壁的初等教育(58)
 


作者:郭长敏  加入时间:2016-2-6 9:04:01
  2016-1-30

 我出生那年为1942年,抗日战争进行到最困难的时期,又是个大灾荒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五岁以前我不记得了。五岁之后有点记忆:逃荒要饭到过禹州、新郑,躲过国民党的飞机轰炸,看到过路边、山坡上的死人和白骨,惨不忍睹。后回到鹤壁集后,跟大人在家务农,砍过柴,拾过粪,到小西天煤矿捡过煤,给别人家放过牛,童年是心酸的。

 

由于家里困难,我上学比较晚。1952年才在鹤壁集一完小上学。

这是所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她创办于1915年,即光绪皇帝退位后的第五年。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当时她的学校名字叫“汤阴县第三高等小学堂”,也就是今天鹤壁市一完小的前身。地点在鹤壁集东大庙,也叫东岳庙。当时学校校长由鹤壁镇镇长焦学义(字景文)兼任。因为他家开办有煤矿,有经济实力,而且又是镇长,所以就兼任了这个学校的校长。在这之前,鹤壁没有正规的学校,古代教育只是沿袭明朝教育制度,开办有官办和民办的儒学、书院、社学、义学和私塾。至清朝末年才有了学堂,民国年间学堂改称学校。

鹤壁地区历史上没有办过中等教育,只有小学教育,需要深造的学生,可至县城汤阴上学。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废书院兴学堂后,汤阴县陆续成立了11所高等小学堂。其中在鹤壁地区设立的高等小学堂有:汤阴县第三高等小学堂,也就是鹤壁集这个学校,始创于1915年,校址在鹤壁集东门外东岳庙内。

资料考,当年共招生六个班,每班学生平均30人左右。学校校长1人,训育主任1人,事务主任1人(均兼课)。至二十年代初期,除了县第三高等小学堂以外,鹤壁集天主教堂、耶稣教会也附设有小学堂。私塾还有三四所。但教堂和教会小学堂没办几年便自行撤销,与第三小学堂合并。

历史上的鹤壁集虽是这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由于地处汤阴县西部丘陵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思想封闭,历史上的文化教育相对落后。远的没有文字记载,不甚了解。近的可以追溯到清朝后期,据老年人回忆,这里没有出过一个知名人士。清末出过一个秀才,名叫张轲卿,庸碌一生,无所作为,教了几十年书,也没教出一个出色的学生。不过,明代的教育还可以,各地办书院比较多,培养了不少人才。我看过一本明道光六年(公元1860年)的《郭氏宗谱》。在我们郭氏家族中的第十代(明代期间),曾出过一名明经进士(后到河南新蔡县任职),七位国子监大学生,三位邑庠生员,一位贡生。

我上学时已经10岁。开始入学时是插班生,先上的三年级,自带凳子,课本是借的。是随我家邻居的孩子顾保良带我去上的学。由于基础差,跟不上,不得又重新从一年级上起。一直上到六年级上学期。由于家庭十分困难,上不起学了,经家里大人说合,1957年上半年转到郑州我二祖父家里继续学习。共在一完小待了五年半时间。虽然我没在这里毕业,但她仍然是我的母校,我的初等教育是从这里开始的,我的人生道路是从这里起步的,他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学校的大门,跟今天一样,朝西开,木门。学校的院子是“品”字形,三个院子,正院子是个大院子,北边还有个院子,西边还有个小院子。三个院子全是土地面,教室和办公室全是瓦房和泥棚子。

一完小原是鹤壁集的东大庙,据说有古戏台和神像,我上学时已经不见了,但庙的痕迹还能看得出来。进学校大门的正面,是大礼堂,也是教室,原是东大庙的正殿,高高台阶,红柱绿瓦,富丽堂皇。两边的瓦房,原是陪殿。北半边院子的东屋、西屋、北屋原也供有神像,后来成了学生的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住室。西边院子多半是泥棚子(原是民房),是一至三年级的教室,课桌是木板子,下垒有土坯,凳子是学生从自己家里带来的。西北角有个大食堂。东边院子是高年级,课桌和凳子是学校配置的,条件相对好些。学校东墙边是厕所,露天的。学校东北角有个小角门,通往学校操场。

当时我上学时的老师叫范耀武(教语文)、秦振霞老师(女)、王萍老师(女、教音乐)、郑老师(女、语文)、赵树林老师(语文)、李德林老师(自然)、郜治中老师(后提教导处主任)、王固卿老师、韩登州老师(语文)、邢尚武老师(体育)、高风魁老师(语文)、王建成老师(教导处主任);校长:开始是马焕然,后是田德纯。这些老师大部分是汤阴、安阳和鹤壁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高风魁老师(后任市教育局政工科长,退休、健在),是我的良师。安阳一高毕业,人品、教学质量很好,影响了我的一生。现在见面我都很尊重他。

我上学时,学校教学已经比较正规。所开的课和现在差不多,比较注意素质教育。除了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政治等几门主课外,还有图画、音乐、体育、手工劳动、大楷小楷等。那时用钢笔、蘸笔,复写笔用的很少;作业、作文、周记都是用毛笔写。到了高年级,个别同学用上了钢笔和蘸笔。由于坚持写,同学们的小楷字写得还不错,特别是女同学,性格所致,小楷字写得很漂亮。手工劳动,在老师的辅导下,都是亲手做,还要举行展览,动手又动脑,很能锻炼同学们的智力。语文课,除了上课,就是背课文,初小阶段,读书跟念经差不多,很管用,增强了记忆力。我的小学一年级第一节课是《赶个毛驴送公粮》。记得第一句是:“小米饭黄又黄,赶个毛驴送公粮”,内容是结合解放战争中的故事编的。当时的体育课设施比较简单,无非是跑步、做操、单双杠、推圈、小皮球、踢毽、叠罗汉、鞍马等等。那时还有早、晚自习,我家里没有表,怕迟到,清晨三四点就来到了教室,点着自制的煤油灯学习,很刻苦。直到1954年鹤壁集通上了电,一完小才用上了电灯。那时的孩子都知道学习,上课、早、晚自习,学习都很自觉,调皮的、不守纪律的,一个班也就一两个。

那时的课外活动比较丰富多彩。上午10点,全校集体做操。课间,玩啥的都有。如:踢毽、推圈、弹琉璃蛋、对拐、打小皮球等等。到了高年级,才有了乒乓球。当时是解放初期,政治活动比较多。为了配合社会政治宣传,适时的开展了一些社会政治活动宣传。如:1952年冬的“抗美援朝”运动;在鹤壁集南塔坡举行的“上甘岭英雄黄继光炸碉堡”的演示活动;1953年春,在全校举行的“为祖国而学习”活动;1953年夏,开展的“劳动就是幸福”活动;还有“给志愿军战士的妈妈种瓜”、“给志愿军叔叔写信”、“给苏联儿童写信”等活动,我当时已经当了“三道杠”的大队委,这些活动我都参加了,印象很深。

另外,在保证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还积极参加了社会上的各种活动。尤其在“土地改革”、“肃反镇反”、“抗美援朝”、“抗旱灭蝗”等运动中,学校积极配合,走在前面,组织了宣传力量,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师生结合国内外形势、党的中心工作,利用“墙报”、“黑板报”、“快板”、“小戏剧”、“活报剧”、“秧歌队”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社会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初小到高小阶段,我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当时实行的是五分制(五分就是满分100),我的各科几乎都是五分。作文更是优秀。记得四年级时,我写过一首诗,其实也不叫诗,也就是顺口溜。题目是《春来了》。记得几句:“春来了,草木吐绿,万物苏醒。鸭子到河里,不管三七二十一,由东凫到西……”今天想到,还觉得可笑。

老师终把我作为学习样板。上课提问题,老师总是先问几个学习差的同学;他们不会,再问我正确的答案。我觉得很难为情。

作文也是这样。老师总是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来读。要不,就把我的作文贴到教室的墙上,让同学们来看。我把这看成荣誉也看成鞭策,暗暗要求我,写好每一篇作文,作为立身之本。

我的学习经验是:上课注意听讲,记好课堂笔记。课余死记硬背,不放过任何难题。多读课外书籍,补充知识不足。尊重老师,勤学好问。

    1957年下半年,我转学到郑州,告别了一完小。



 
     
鹤壁史话:解放前后鹤壁的初等教育(58)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