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史资料 - 鹤壁史话:鹤壁市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与成效(54-2)

鹤壁史话:鹤壁市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与成效(54-2)
 


作者:郭长敏  加入时间:2016-1-29 23:50:01

2016-1-24

(三)调整工业指标,压缩项目建设

国民经济调整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将过激过热的工业生产降下来;全面压缩基本建设项目,调整投资结构;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升经济效益。

1.压缩工业项目建设。1961年,鹤壁市按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开始对工业进行全面调整。工业战线开始全线收缩,一大部分工业企业、特别是钢铁工业企业被关停并转。从下半年开始,重工业领域相继关停了上游钢铁厂、采矿厂,压缩了红旗钢铁厂、炼焦厂,使全市冶金企业由6个减少到1个。耐火材料厂转为大胡陶瓷厂,水泥厂并入崔村沟陶瓷厂(手工业社);机械工业和轻化工业方面,将停办后的上游钢铁厂改建为轻化机械厂,市机械厂改为矿山机械厂,冶金机械厂改为市机械厂,轻工机械厂合并到轻化机械厂。重点保证了煤炭生产建设。

1962年1月,中央工作会议后,鹤壁市对工业企业进一步采取保留、关停、合并、缩小、改行、退转等办法,再次作了全面调整。地方工业,进一步缩短战线,先后关停了红旗钢铁厂、市机械厂、电石厂、玻璃厂、肥皂厂、炼焦厂等企业,撤销了市建公司,将原属地方国营的农业机械厂、大胡陶瓷厂、五金厂、印刷厂和针织厂,分别退转为合作工厂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必须保留的单位实行了严格的定员。调整后,市营工业企业在上年精简的基础上,又减少48.4%,职工减少60.3%。

基本建设,除煤矿等十分需要而又列入国家计划的项目外,一律停建下马。其它建设,除集中力量抓了淇河引水工程外,只搞填平补齐。全市由1960年的70个建设单位压缩到3个。停办了鹤壁工专、卫校、煤矿技校、市技校、幼儿师范5所学校,压缩70%。基本建设投资比1960年下降64%。

压缩工业指标和基本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严重倾斜的国民经济局面。在调整中,一批厂矿得到了充实(如煤炭),一些重点项目得以保留(如铸造厂、橡胶厂等),使整个工业结构基本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贯彻《工业七十条》。人员精简和工业调整,虽然给过热的工业降了温,但并没有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企业制度不健全、外行当家,以及批判“计件工资制”、“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等现象仍就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为扭转这种局面,1961年9月,中央下发《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条),重新肯定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要求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强调计划管理、按劳分配、企业经济效果和职工物质利益等项原则。河南省委也结合实际,进一步提出了组织工业生产和解决职工生活的方针和措施。

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11月8日至15日,鹤壁市召开了工业工作会议,对“大跃进”以来在工业建设方面的得失进行了初步总结和反思,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以贯彻执行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意见。这次会议虽然是在肯定“三面红旗”的基础上对工业方面存在问题进行的反思,不可能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但它毕竟是自“大跃进”运动以来,真正使人们反思这场运动的开端。会议对统一全市党员干部在发展速度、制度建设等方面出现的混乱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

鹤壁市是先在陈家庄煤矿和市矿山机械厂进行一个多月试点,取得经验之后在全市推开的。其主要做法:一是学习宣传,开展社会主义教育;二是从“五定”人手,先查后定,全面整顿企业;三是在“五定”的基础上建立企业责任制和各种管理制度。

在学习宣传方面,主要是采取业余训练或者短期学习的办法,让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贯彻工业七十条的重要性,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但由于在学习中错误地对一些干部职工如实反映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原因进行了批评,当作阶级斗争进行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广大干部职工查找原因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在“五定”和企业整顿方面,是先査后定再保,然后制定整顿计划。査,就是发动群众、上下结合、调査研究、弄清情况、澄清家底。煤矿普遍对生产能力、机构人员、主要原材料、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协作关系进行了摸底。地方工业,从清理资产人手,对企业债权债务和遗留问题进行清算解决。定,就是在查的基础上制定“五定”方案。保,就是在査定的基础上制定“五保”措施。

在建立责任制和各种管理制度方面,主要是落实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推行以厂长为首的统一生产行政指挥系统。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着重解决纠正了在干部中存在的:不给负责(上级对下级干部不支持),不愿负责(责任心不强),不好负责(职责不明确),不敢负责(责任界限不清)的现象;明确企业科室不仅是为生产服务,更主要的是通过加强管理,加强组织,达到不断生产的目的;规定企业工作中一时一刻也不允许无人负责,要坚持以专业管理为主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法,必须实行集中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这些规定使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无视劳动纪律和破坏规章制度的瞎指挥、乱操作现象得到很大改善,稳定了生产。

《工业七十条》的贯彻,使得混乱的工业局面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通过查定工作,澄清了家底,暴露了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为实施调整、整顿打下了基础。据当时市工业局对所属9个单位的清查情况显示,到1962年12月底,9家企业共库存材料162.065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47.18%;产品材料盘亏57.13万元,占流动资金的17.66%;产品材料报废115.74万元,占流动资金的33.66%;产品材料削价损失37.59万元,占流动资金的8.5%,盘亏、报废、削价三项损失合计为170.49万元,占流动资金的83.6%。这些损失相当于全市地方工业系统自1958年以来上缴利润的64.39%。

从暴露的问题看,这些单位普遍存在着:1.在生产上,只顾数量、不顾质量,上边睹指挥,下边粗制滥造。如矿山机械厂生产的车床、刨床、钻床,因不合规格报废41台,价值达19.93万元。2.在管理方面,无人负责,去失、霉烂、变质现象也相当严重。如橡胶厂将两桶香精全部漏光而保管员不知道,化工厂土碱自然风化损失40.57吨,拔丝厂外销大锅仅在运输途中就损失4931元。3.出人不记账,领料无制度,存在着严重的混乱现象。如矿山机械厂矿车轮一项盘亏291个,价值2135元,38m/m元钢盘亏7654公斤,小木把5664根全部不知去向。4.采购方面无制度,不顾需要,不顾成本,乱采乱购。5.只顾生产不顾销售,造成产品大量积压。上述原因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特别是市机械修配厂,自1958年建厂以来,共上缴利润33.97万元,而报废、削价、盘亏三项损失即达112.12万元,占该厂全部流动资金114.7万元的97.75%。

针对这些问题,鹤壁市在调整中坚决按照《工业七十条》进行了整顿。至1962年下半年,全市大多数国营和地方工业企业都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企业干部的经济核算思想和抓销售的意识有了较大提高,普遍建立和健全了财务、原材料的管理制度,抓生产,抓产品质量的力度明显加大。从第三季度开始,工业生产出现了稳步上升的局面。如8月份总产值44.99万元,9月份49.93万元,10月份50.86 万元,11月份51.76万元,12月上升到53.53万元。产品质量、产品品种也有很大改善。地方工业正常生产的37种产品中,质量较上年显著提高的有27种,其中煤油、胶底、力士鞋、球鞋、日用陶瓷、机械等产品达到或接近国家和省定标准。地方工业亏损单位由上半年的8个减少为2个,全年盈亏相抵,销售利润达91.9万多元,基本扭转了工业生产下降、管理混乱的状况。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章程,工业七十条对于总结国营企业管理工作经验,贯彻执行调整方针,促进全市工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作用最大、效果最明显的措施之一。

3.贯彻《手工业三十五条》。鹤壁市的地方工业虽然起步于手工业,但在工业“大跃进”中,手工业并没有得到发展,相反却受到限制(尤其是个体手工业),或者被一律过渡为集体和国营企业。由此带来的后果正象《手工业三十五条》所指出的,“我国的手工业,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应该有三种所有制: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个体所有制。在这三种所有制当中,集体所有制是主要的,它对于大多数手工业来说,最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手工业工人的觉悟程度。全民所有制只能是部分的,过多地过早地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于生产反而不利。”在急于过渡中,鹤壁市本身就薄弱的手工业成为主要改造的对象,有点基础的大都被过渡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如市陶瓷厂的前身就是崔村沟瓷业生产合作社,印刷厂的前身是鹤壁印刷社,酿造一厂的前身是矿区酱菜加工厂),规模小或家庭作坊式的,由于地位不明确,相当一部分被充公或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以至于到1961年,鹤壁市区手工业只有17个社、组,329人,与1957年建市时相比,不仅没有发展,还有所倒退。手工业的减少,使一些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象制锅、制盆、制碗和小件农具等民用商品大大减少,给群众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961年6月19日,《手工业三十五条》下发后,鹤壁市着手对全市的手工业进行恢复和退转。10月6日,市委下发《关于恢复手工业社财产、资金处理的几项规定(试行草案)》,对手工业退转中涉及到的有关财产、资金等事项明确规定:过去的手工业社转为国营企业,现在确定恢复手工业社的单位,其所有物资、财产、资金,编造财产分类清册后,由工业、手工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交接。财产资金的处理原则是:“国不挤社、社不挤国”;被无偿调用的必须坚决退赔,谁调用谁退赔。

在这一年的工业调整中,鹤壁市将耐火材料厂退转为大胡陶瓷厂,将停办后的水泥厂并入了崔村沟陶瓷厂,从纺织和其它行业精简下来的126名职工,退为手工业的有118人。

1962年,是鹤壁市手工业变化较大的一年。市委加强领导,恢复了市手工业管理局。在政策方面进行倾斜,制定出台地方工业和手工业发展意见。将原属地方国营的农业机械厂、大胡陶瓷厂、五金厂、印刷厂、针织厂、玻璃厂和市建筑公司分别退转为手工业合作工厂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同时,还积极调整了手工业产品的方向,大力进行技术革新,有效改善了产品的质量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使手工业规模得到壮大。到年底,地方手工业由1961年的17个合作社、组,329名职工,发展到合作工厂4个、合作社24个、合作小组13个,职工增加到2951人,拥有26个行业,固定资产208.7万元。当年全市(不含两县)手工业产值完成695.51万元,占年计划的104.6%,较1957年增长20%,实现利润39.41万元,社、组积累18.21万元,上交税金37.48万元,上交联社4631元。产品品种由38种扩大到239种。产品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日用陶瓷、小件农具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手工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鹤壁市国民经济调整的步伐。作为全民所有制工业的有益补充,对巩固和充实地方工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全民所有制地方工业退转回手工业后,避免了被关停的命运,为以后的重新恢复和发展打下了基础,鹤壁市的地方工业有不少就是利用这种形式保留下来的(如市耐火厂、印刷厂等)。另外,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也为精简下来的职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对活跃市场、改善和方便人们生产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 以扭亏为盈为中心,改进企业经营管理。1963年,经过两年调整的鹤壁工业虽然使严重失衡的比例降了下来,但由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处于亏损的状态。为扭转这种局面,在1963年至1965年的继续调整时期,鹤壁市按照中央“巩固、充实、提高”的精神,以扭亏为盈、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为中心,广泛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调整中,煤炭工业,按照调整、生产、基建一齐抓的要求,分轻、重缓急,加快了调整速度。特别是大抓了开拓掘进、安全、矿井技术改造和逐步填平补齐、配套成龙工作。地方工业,贯彻勤俭办企业方针,从有利于生产出发进行了调整。实行了行业管理,进一步发挥了企业潜力(如将汽车修配企业交由交通部门管理)。在劳动力和技术力量方面,进行了余缺平衡和合理调配,精简了没有原料和技术不过关的化工、橡胶企业职工,充实了砖瓦、煤炭生产。对直接服务农业、支援国营煤矿的企业,确定了生产方向,建立健全了安全检查、技术检查和监督机构,使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手工业进行了试点整社,建立了正常生产秩序。交通运输企业调整、整顿了组织,缩减装卸力量充实了运输能力,对社会运输力量进行了整顿。工业企业还在清仓复查的基础上,初步开展了企业的查定工作。通过查定,大部分企业根据加强管理、扭转亏损、增加盈利的目标和要求,确定了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向,固定了产品品种,使工业企业发生了五大变化,即:生产管理由混乱逐步走向正规,纳入轨道;产品由质次价高,跃居全省中等水平;物资由乱采乱购,逐步走向计划调拨;产品由自闯销路,逐步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企业由亏损转为盈利。全市12个地方国营企业中有7个实现扭亏为盈,80%以上企业的主要产品打开了销路,有力地服务了农业和支援了国营煤矿生产。

为促进企业发展,鹤壁市还在工业战线上开展了以“比学赶帮”和技术协作为中心内容的竞赛活动。煤炭工业,采取“打开门来比,跳出圈外看”、“派出去取经,返回来传宝”的方法,积极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如教场矿一采区推广淮南煤矿的先进经验,日产能力提高了22倍;杨家庄矿通过学习千秋煤矿的先进经验,原煤成本下降30%,材料费用比计划下降25%。地方工业大抓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产品:造纸厂吨纸成本下降10.1%;球鞋达到了国家标准,成本下降27.9%;煤油成本每吨下降41,6%;普通砖标号达到一百号以上;拔丝、镀锌技术已基本过关。

从1964年开始,工业上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进行技术革新。先后派出职工600多人次,组成“三结合”小组,到“对口厂”学习,使市一级主要产品铸造、机械加工、电镀、造纸、砖瓦、硫酸、橡胶、陶瓷、针织等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产品质量、品种大大改观,成本相应下降。在地方工业和手工业生产的30种主要产品中,有28种质量有所提高,其中铸铁管、黑铁丝、洋镐3种产品达到了出口的质量标准。企业生产有了很大变化,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7210万元,较上年增长16.48%。其中鹤壁市区达到6350万元,较上年的5450万元增长16.51%。

这一年,鹤壁市在煤炭工业方面还取得一项重要成果,就是梁峪煤矿水采技术实现突破,使这个投产四年亏损265万元,一次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炸死49人、伤30多人大型煤矿,在人员减少一半多(由年初2030人减少到993人)的情况下,生产效率翻了一番,由年初的1吨/工,提高到2.1吨/工,产量上升了30.6%,成本比上年下降18%,当年上缴利润191万元。保证了一千多天的安全生产。

此外,还继续调整了工业结构。1965年,煤炭工业精简职工2700人,但仍然超额完成原煤生产任务,做到了减人不减产,开拓、回采煤量基本稳定,可采期达到煤炭部规定。地方工业调整后有12个地方国营厂矿,8个合作工厂,42个合作社、组。30种主要产品中,28个品种质量升级,6个品种达到省内先进水平,3 个品种达到出口质量标准。

(四)调整商贸工作,恢复整顿市场

1957年鹤壁建市以后,先后建立商业局、服务局、粮食局、供销社、物资局、外贸局,并在矿区零售公司的基础上,相继组建百货、纺织品、烟酒、五交化、服务、煤建、食品、盐业、蔬菜、医药、副食品、土产日杂、废旧物资回收、农资棉麻、金属机电、轻化、木材、建材、生资、石油等20多个专业公司,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初步形成集中统一分配型、封闭式、单渠道、多环节,计划商品流通管理体制,为矿区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全市“国合商业一统天下”,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村的供销合作社转为全民所有制,活跃农村经济的城乡集贸市场被全部关闭。僵化的体制和对商业贸易认识的偏颇,致使全市的商业市场十分萧条,极不适应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在“大跃进”运动中,先是大量人员被抽去支援工业生产或去大炼钢铁,后是对商品物资的无偿调运,进而向“共产主义过渡”中的无人售货商店,给商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加之自然灾害和工农业生产下降等原因,从1959年下半年开始,全市出现了商品严重紧缺,市场供求矛盾突出,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市场滞销等情况,给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度过难关,全市主要生活用品普遍实行了凭票限量供应。为扭转这种局面,从1961年下半年,鹤壁贯彻落实《商业四十条》,对商贸工作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一是逐步恢复了城乡集贸市场,允许私人自由经营,供销合作社、合作店组也先后从国营中退出。

二是规范市场管理。建立健全了市场管理机构,明确了管理范围。组建了由商贸、税务、银行、粮食(局)、公安等部门参加额集市市场管理委员会。市区大胡、鹤壁集、中山3个集市由商业局、服务局配备专职市场管理人员1至2人,市郊鹿楼、盘石头、石林、吕寨4个集市由供销合作社配备专职市场管理人员1人,统一在市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管理市场,保障合法交易,打击投机活动。另外,加强了贸易货栈和交易所的领导,把贸易货栈、交易所、农民服务部统一划归供销合作社贸易货栈,规定:过去凡属区、公社经营管理的这项业务,全部移交贸易货栈,干鲜果品、蔬菜、牲畜、土特产交易,一律由市贸易货栈统一领导,组织成交,以补充国营商业供应之不足。

三是整顿队伍,改进体制,加强领导。将从1958年以来并到国营商业部门的147人全部退回,恢复他们的合作店、组,在国营公司领导下进行经销、代销业务活动,并采取调出人员归队和从行政部门中抽调骨干等方式充实财贸战线。实行了企业党委和党支部统一领导下的经理或主任负责制。

四是整顿和调整商业网点。收回了全部区、社办商业和服务业。采取适合国营的并入国营,适合供销社的并入供销社,适合搞合作店、组的搞合作店组,本着有利于生产经营、方便群众的原则设立商业网点。

五是整顿集市贸易,加强集市工作领导。根据“活而不乱,管而不死”的方针,放宽了集市贸易的对象和交易范围,规定:凡人民公社、生产队和个人生产的农、林、牧、副、渔产品,家庭手工业品等三类物资和完成交售任务后的一类物资,手工业社自产自销的小手工业品,以及持有所在地或市场管理部门证明进行短途运销的小贩和经过市场管理部门批准的机关、集体单位等,均可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和商品,购买所需要的物资。为进一步活跃农村市场,还在税收方面进行了调整。规定:凡出售幼畜、种猪、仔猪、羊羔、雏禽、柴草、薪炭、小农具等可免征集市交易税;凡通过贸易货栈或服务部销售的应征税产品给予30%的减免税照顾。这些规定虽然还没能突破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且相当一部分产品还不能上市交易,但三条销售渠道的恢复给统管过死的流通体制带来了活力和生机,尤其是允许小自由,使城乡集市得到了活跃。

《商业四十条》的贯彻落实,使鹤壁市一度紧张的城乡市场得到一定的缓和。到1962年,虽然整个商品市场、尤其是生活用品供应还是较为紧张,但通货膨胀的压力开始减弱。这一年,鹤壁市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836.2万元,较1957年都有大幅增长。上市物资商品的增多,有效刺激了商品的交流,集市贸易价格普遍回落,物价下降幅度平均为50%左右。市场的进一步稳定,为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创造了条件,也为后三年的“充实、巩固、提高”奠定了基础。

1963年至1965年,鹤壁市继续贯彻中央商业调整政策,以规范管理、降低损耗为中心,主要从扩大购销业务、减少经济环节人手,进行了整顿,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加强了购、销、调、存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降低了商品损耗,加速了资金周转,更好地服务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三年调整中,还进一步充实了农村商业机构,开放了传统的集市贸易,并组织商业工作者送货下乡,从农副产品的收购、生活资料的供应等方面,大力促进了农副业生产的发展。

六是科学、文化、教育、卫生政策的调整。1957年,鹤壁建市以后,随着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机构的设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全市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成为推动鹤壁经济发展的促进剂和生力军。但是,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挑,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为此,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市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知识分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之科学十四条多、高教六十条多和之文艺八条多等一系列纠“左”方针,积极对全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方面存在的“左”的问题进行了努力纠正,使之基本适应了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是贯彻《科学十四条》。伴随着鹤壁市的诞生,鹤壁的科学技术事业蓬勃发展。但由于是新建城市,基础差,鹤壁市的科技事业起步较晚。据统计,新中国刚成立的1949年,鹤壁地区(不含两县)的科学技术力量相当落后。没有科研机构,缺少科技人员,直到1957年正式建市前夕,全市才有工程师14名、专业技术人员294名,且专业技术种类単一,面比较窄,主要集中在煤炭建设战线上。 

建市后,为适应大规模生产建设的需要,市委把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提上了议事工程,相继建立了“农业科学研究所”、“地质勘探设计所”,以及其它行业的科研机构。设立了鹤壁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鹤壁市科技协作委员会等政府常设机构。配备了专业人才,大搞科学研究“大跃进”运动中,在所谓的“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号召下,和在大破大立的浪潮中,鹤壁市开始了“向科学技术大进军”的运动。全市各单位积极响应中央和市委的号召,纷纷组建了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据不完全统计,仅鹤壁市区1958年下半年几个月的时间,各个厂矿、企业、学校、医院、人民公社就建立各种科学技术工作协会、技术革新委员会、科学研究所达40多个、红专学校109所,入学人数达到了1.7万余人。1959年,这一形势进一步发展,到1960年达到了高潮。这年,全市科协、科委机构发展到221个,专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室、站、小组4个,专职人员120余人。

另外,群众性的研究所、室、站及小组有210个,科协会员有4441人。提出的研究领域有:半导体元素、锗、小机械、化工、机电、采矿、采煤、钻探、冶金、地艮土木建筑、安装、医药、卫生、农业、水利等几十个行业,涉及领域之广、机构人员发展之快,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鹤壁史话:鹤壁市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与成效(54-2)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